云南林业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云南林业

《云南林业》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3-1058/S
国际标准刊号:1005-3875
主办单位:云南省林业厅宣传中心
主管单位:云南省林业厅宣传中心
上一本期杂志:《蚕桑茶叶通讯》农业作物生产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北方水稻》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云南林业》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云南林业》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云南林业》林业刊物。着重宣传林业方针政策,交流林业工作经验,反映国外、省外及本省林业动态,表彰林业先进,普及林业科学知识,推广林业技术,传播林业信息,反映林业职工的意见、要求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科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论坛、双月大事记、本刊特稿、决策与指导、森林防火、西部开发在云南、热点与焦点、海外见闻、科技园地、信息与咨询、科普集萃、知识窗、云南树木奇观、动物世界、森林旅游、史话、杜鹃花、林产品经贸信息。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在林业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侯新华; 4-6

  2 努力做好林业系统综治维稳工作 李华; 7-8

  3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云南集体林改深入发展 杨红艳; 9-11

  4 云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实践与思考 云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办公室; 12-14

  5 推进云南林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云南省森林公安局; 15-16

  6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促进云南林业对外开放 徐志疆; 17-18

  7 退耕还林,绿了山川富了百姓 陶兴春; 19-20

  8 云南“湿地使者”在行动 杨劼;李清; 21-22

  9 云南省农村能源“十二五”建设稳步推进 云南省农村能源工作站; 23-26

  10 对我省石斛产业后续发展的思考 凌鹤; 27-28

  11 记马龙县红石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琼芬 何锐; 29-30

  12 合作化助推大姚核桃产业有序发展 李涛; 31-32

  13 咬定“林”字不放松植根大山谱新篇——记丘北县富亿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光玉 罗梅艳; 33-34

  14 云南林业十大行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董建昌; 35-36

  15 云南国家公园的探索与实践 杨芳; 37-39

  16 云南省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40-42

  17 云南积极应对森林防火严峻形势 云南省政府发布森林防火令; 43-47

  中级工程师论文建水县农村集体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

  建水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北距省城昆明198公里,距州政府所在地蒙自78公里,总面积3789平方公里,辖8镇6乡、142个村委会、1562个村民小组。2012年末,共有农户12.67万户,农业总人口45.4万人,农村经济总收入668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4元,集体经济总收入16932万元,仅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5%,资产总额68384万元。全县有农经人员95名,按学历划分:中专以上学历90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8名),高中以下学历5名;按身份划分:专业技术人员78名(其中高职7名,中职35名,初职36名),工勤管理人员17名;按县乡站划分:县站28名,乡站67名。建水是一个农业人口较多,农经队伍较大的农业大县。

  一、建水县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根据《农业部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07]22号)精神,建水县于2008年4月率先在临安镇城郊村委会第二十三村民小组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及临安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县、镇农经部门密切配合,村两委干部积极协助,于2008年6月25日顺利成立了第一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社――建水县临安镇城郊二十三组股份合作社。通过几年的运作,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总结了经验,带动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云南林业最新期刊目录

生态观鸟何处去 云南林业来支招

摘要:<正>编者按:作为生态旅游主要的表现方式之一,观鸟旅游在国际上已是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200多年前的英国和北欧国家。我国观鸟活动早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到21世纪随着观鸟活动的快速发展,观鸟活动在我国已成为一项时尚的户外运动。观鸟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于全国各地,观鸟爱好者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传统的观鸟活动主要通过观察鸟类的形态、鸣叫从而辨别鸟的种类,了解鸟类觅食、栖息、繁殖、迁徙的规律、鸟类与生...

美丽雨林·西双版纳——鸟的伊甸园

摘要:<正>如果说云南是野生动物王国,那西双版纳当之无愧就是这个野生动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在不足全国国土面积0.2%的土地上,就有鸟类469种,占全国的近30%,占云南的近50%。其中绿孔雀、孔雀雉和赤颈鹤三个国家一级保护鸟种;野鸡(红原鸡)、大嘴雀(犀鸟)绿斑鸠和红毛鸡(褐翅鸦鹃)等65种二级保护鸟类更显鸟类资源的精华所在。绿孔雀、孔雀雉、野生红原鸡和犀鸟为主的热带鸟更突显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的...

亚坪

摘要:<正>位于怒江州福贡县鹿马登乡的亚坪鸟类观测点,距县城约60公里,海拔2600~3000米。有村通公路和国防(林区)公路可供车辆通行。山林、峡谷、村庄、田园、溪流、瀑布、原始森林、高山湖泊组成的景观清新、唯美且大气,宛如被遗忘在怒江大峡谷中的秘境,是生态摄影和旅游的绝佳选择。这里分布有常绿阔叶林到高山草甸等9个植被类型,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优质,境内共发现观察记录鸟类102种,主要以鸫科、...

姚家坪

摘要:<正>姚家坪观鸟点地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片区,海拔跨度2020-3700米。生态保护完好,有最完整的中山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高山箭竹林、高山灌丛等植被类型,其间分布着红豆杉、红花木莲、水青树、十齿花、长蕊木兰等珍稀植物。鸟类资源丰富,常见的有丽色奇鹛、白眉雀鹛、印缅褐头雀鹛、灰眶雀鹛、灰喉柳莺、冠纹柳莺、红头长尾山雀、黑眉长尾山雀、黑脸鹟莺、栗头鹟莺、黑顶噪鹛、纯色噪鹛、绿喉太阳鸟、...

铜壁关

摘要:<正>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立体垂直气候景观为主的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唯一分布在我国境内伊洛瓦底江流域热带区域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印-缅热带生物地理区系资源最集中、最典型的区域。是德宏生物多样性基因宝库、更是德宏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靓丽的一张名片。据最新调查统计,德宏州记录有677种鸟类,占我国鸟类的三分之一以上,更有许多国内特有的明星鸟类如:双角犀鸟、花冠皱盔...

太阳河

摘要:<正>太阳河位于云南西南部,地处普洱市市区南部30km处,主要由太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和普洱国家公园三块紧密相连的保护地组成,总面积为216.23Km2。横跨东经101°01′至101°15′、北纬22°30′至22°42′之间,因太阳河横穿三块保护地而得名。太阳河属低纬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体多为东西走向,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一般坡度300,最高点海拔17...

放生不当危害不小————作者:周军;

摘要:<正>放生祈福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佛教等宗教中都存在类似放生的行为。现在,随着保护自然、爱护生态理念的传播,放生被赋予环保色彩,受到人们崇尚,放生者越来越多,放生的野生动物种类也不断增加。数据显示,每年被放生的鱼、蛇、乌龟、鸟等数量约2亿只。一些放生的人认为,只要将动物放到野外,回归自然,它们就能获得重生。实际上,由于对野生动物适生的生存环境及放生地的生态系统不了解,盲目放生可能救不了动物...

动物界的能工巧匠————作者:席金合;

摘要:<正>动物界有不少能工巧匠,能用各种最原始的材料,建成多种功能各异的工程。蚂蚁的房间会长大在东南亚丛林,会看到一些草木上挂着"棕子",上面爬满蚂蚁,其实,这是织叶蚁用活的叶子搭建的房子。建房时它趴在叶子一边,再抓住另一边,把叶子卷起来。如果跨度太大,蚂蚁们就首尾相接组成蚂蚁链,直到把叶子的两边拉到一起。接着,另外的蚂蚁用嘴和腿像钉书针一样将叶子固定住。这时,缝合工上场了,它们嘴里叨着蚂蚁幼虫,来回...

苍山情 洱海缘————作者:尚伟;杨丽珠;郑兴;

摘要:<正>大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厚重的远古文明。大理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厚礼,也是大理人民倾心呵护的结晶,是大理最引为自豪的特色财富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生态立州"战略理念,让"风花雪月"的大理,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全力以赴保护洱海。坚持依法治湖、科学治湖、全民治湖,...

装配式建筑背景下的云南竹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作者:柏文峰;黄文昆;

摘要:<正>装配式建筑与竹建材竹建筑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云南要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混凝土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

花卉栽培技术二则————作者:孙书静;

摘要:<正>水仙茎线虫病的防治水仙经常遭遇茎线虫病的侵害。1.危害症状。地上部和花茎上产生黄褐色镶嵌条纹,后现水泡状隆起,表皮破裂而成褐色,叶片枯萎,花序扭曲。鳞茎受害,轻则无症状表现,重则上部变褐腐烂下陷。通过鳞茎横切面表现褐色轮状。此种鳞茎在夏季贮藏中,病情加重至腐烂。诊断时应注意与镰刀菌引起的腐烂区别,镰刀菌是从鳞茎底部侵入的,腐烂处有酸臭味

美国山核桃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作者:赵明荣;

摘要:<正>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又名长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原产美国和墨西哥,是一个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的高档干果树种。一、美国山核桃生物学特性美国山核桃属胡桃科,树体高大,枝叶茂盛,树皮粗糙,深纵裂;芽黄褐色,被柔毛,芽鳞镊合状排列。小枝被柔毛,后来变无毛,灰褐色,具稀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长25-35cm,叶柄及叶轴初被柔毛,后来几乎无毛,具9-17枚小叶;小叶具极短的小叶柄...

梨树的特性及栽培要点————作者:孙令伊;

摘要:<正>1.根系稀疏分布深,断根不易恢复梨树属于深根性果树,其垂直分布深度约2~3m,但其分布深度也与砧木种类、土壤类型及地下水位等有关。为发挥梨树根系分布深、固地性好、吸收范围大等优点,栽树时应深挖定植穴,一般深为1m左右,深翻果园的深度应在80cm以上。梨树根系分布范围广,但根系密度较少,而且大根受伤或折断以后,伤口不易愈合,再生能力较差。因此,大树施肥时,要采用放射状沟多点位施肥,且果园深翻尽...

2017年云南林业扶贫取得新成效

摘要:<正>2017年,全省林业系统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脱贫攻坚战略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推进林业扶贫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林业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林业工作发展全局深刻认识林业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林业扶贫的优势和潜力,始终把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作为林业扶贫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努力...

省林业厅瞄准靶心 精准施策真扶贫

摘要:<正>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扶贫对象帮扶到户举措,是新时期、新阶段脱贫攻坚的根本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云南省林业厅紧密结合帮扶工作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成功探索出"深调研、强规划、准投入、细实施、广参与"的精准扶贫新模式。深入调研,摸清底子,打下坚实扶贫基础省林业厅作为省直部门挂钩联系砚山县的牵头单位,负责挂维摩乡,包长岭街村民委员会,帮助

云南省林业小额贴息贷款助推山区农户增收致富————作者:查贵生;

摘要:<正>云南是我国森林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林业用地面积3.91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8%,居全国第二位;森林面积3.41亿亩,居全国第三位。丰富的森林资源、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多样的种质资源优势为云南林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省林业贴息贷款工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利用国家林业贴息贷款政策,为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推进绿色发展作出了贡献

保山市林业局脱贫攻坚凸显“四新”————作者:付湘平;

摘要:<正>围绕林业部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保山市林业局通过实施"生态扶贫、产业扶贫、林政扶贫、挂钩扶贫"等精准扶贫措施全力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发力凸显"四新"。生态扶贫迈出了新步伐2017年,全市完成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467.29万亩,补偿资金5263万元,其中涉及贫困资金3855万元,补偿资金已全部下拨到责任单位或使用单位

为了青山常在——大关县国有林场改革纪实————作者:肖星;

摘要:<正>2016年12月28日,对于大关县国有林场的职工来说是一个让人刻骨铭心、欢欣鼓舞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大关县人民政府召开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领导组会议,对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正式拉开了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的序幕。大关县国营林场成立于1991年6月,国营林场为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服务的股级事业单位(罗汉坝分场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目前,已退休5人,实有人数12人,其中,罗汉坝...

大山深处的“明珠”——隆阳区瓦窑镇下麦庄村林业经济发展之路————作者:董钧;

摘要:<正>下麦庄村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东北部,与大理州云龙县交界,全村坐落在最高山脉道人山半山腰,是我区最北的山区村。全村106户,6个村民小组,456人,林地面积25174.5亩,核桃种植面积8200亩,森林覆盖率为92.3%。2016年人均收入9250元,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农业部、云南省林业厅授予"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最美休闲山村""森林云南建设省级示范基地""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该...

鸟儿的天堂——白马雪山

摘要:<正>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势北高南低,处在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接触地带,因此,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生物资源具有云南特点,又具有藏南特色,过渡色彩非常明显,自然生态环境极其复杂,是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汇地,因而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关注地区和滇西北著名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组成部分,被誉为"鸟类的天堂""雉类的乐园"和"画鹛的起源地"。截...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云南林业》林业工程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1946.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