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茶叶》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茶叶》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茶叶》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浙江省茶叶学会和中国茶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一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科技刊物。本刊立足浙江省,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3-1096/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ISSN0577-8291。本刊曾先后多次荣获浙江省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本刊主要报道茶的栽培、育种、植保、加工、机械、生理生化、品质检验、包装贮藏和茶叶经济贸易、茶叶历史与文化、饮茶与健康以及中外茶讯等。她是反映茶叶科技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新经验的窗口,也是弘扬国饮,宣传茶文化的园地,可供各行各业茶叶工作者阅读,可可供广大茶叶爱好者参考。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1992年优秀期刊二等奖
1992、1994、1996、年三次获优秀科技期刊奖
华东地区首届优秀期刊三等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述、论文、热点论坛、研究报告、老茶园换种新技术讲座、研究简报、文化、历史、专业户园地、茶博园地。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景宁惠明茶产品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叶昌松,YE Changsong
2.信息动态
3.信阳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发生特点及危害损失研究 任红楼,蒋双丰,赵丰华,竹玮,REN Honglou,JIANG Shuangfeng,ZHAO Fenghua,ZHU Wei
4.茶树叶片含水量对抗寒性的影响研究 李惠民,鹿颜,LI Huimin,LU Yan
5.“安吉白茶”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研究 刘元义,游继芳,LIU Yuanyi,YOU Jifang
6.浅谈泰顺茶叶深加工现状与发展前景 郑旭芝,ZHENG Xuzhi
7.对信阳红茶产业的思考 金开美,郑杰,任红楼,JIN Kaimei,ZHENG Jie,REN Honglou
8.山区茶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研究——以秭归县九畹溪镇为例 张耀武,龚永新,黄啟亮,ZHANG Yaowu,GONG Yongxin,HUANG Qiliang
9.凤凰茶区考察报告 张佳,ZHANG Jia
10.松阳香茶连续化加工工艺的探讨 包建丰,BAO Jianfeng
11.西湖龙井茶一级产区施肥现状及建议 郑旭霞,余继忠,姜新兵,邵勇,林晨,ZHENG Xuxia,YU Jizhon,JIANG Xinbing,SHAO Yon,LIN Chen
12.山区茶园喷灌技术 赖雨萍,LAI Yuping
13.浅谈非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模式在博物馆的应用与创新 朱珠珍,赵燕燕,ZHU Zhuzhen,ZHAO Yanyan
14.茶菜、茶点心在旅游文化中的应用 郭雅敏,GUO Yamin
15.近代茶叶大亨宋周瑞及其瑞泰茶栈 徐水刚,XU Shuigang
农业论文范文:新平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及发展思路
[摘要]总结分析宁洱镇新平村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论文范文 ,新农村建设,思路,建议
新平村是城关村,近几年来,新平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由于城市规划制约着全村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也很多,通过我被抽调为新农村指导员深入调查了解后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
茶叶最新期刊目录
宋代利州路蜀道茶马贸易初探————作者:雍林璋;
摘要:利州路位于陕川交接处,战略位置十分关键,是从秦、甘地区入川的必经之路,也是宋王朝控制蜀地的重要手段,更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利州路蜀道承担着运输蜀地茶叶的重要任务,其中路线有陈仓道、傥骆道、荔枝道和阴平道,这些道路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茶叶销售网络。利州路茶叶产区产量的提升,为宋廷通过汉藏茶马贸易换来了更多战马,这一贸易不仅满足了北宋对抗西夏的军事需求,更成为联结宋与吐蕃的重要纽带,有力促进了双方经...
浙江省茶叶学会在景宁举办茶产业培训班
摘要:<正>为进一步加快景宁县茶产业发展,加强“惠明茶师”队伍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推进省茶叶学会景宁县惠明茶产业服务站建设,11月30日,浙江省茶叶学会景宁县惠明茶产业服务站2024年度茶产业培训班在景宁县开班。本次培训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指导,浙江省茶叶学会、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景宁畲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茶行业协会、浙江华茗园茶业有限公司承办。省茶叶学...
浙江茶情(4)————作者:任苧;叶倩;陆德彪;
摘要:<正>1我省举办“2024西湖论茶—数字经济下涉平台商标保护的新问题”研讨会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平台经济日益繁荣,商标保护在涉平台业务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基于此,10月26日,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指导,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主办的“2024西湖论茶-数字经济下涉平台商标保护的新问题”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浙江省茶叶学会在莲都举办茶产业培训班
摘要:<正>为充分利用和发挥浙江省茶叶学会莲都区茶叶产业服务站的智库优势,助推丽水市莲都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12月10日,省茶叶学会莲都区茶叶产业服务站在丽水市莲都区组织举办了茶产业专题培训班。培训班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指导,省茶叶学会、莲都区农业农村局、莲都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平阳黄汤茶闷黄工艺优化和品质形成机制研究————作者:董占波;徐斌;谢前途;陈钦挺;胡思怡;陆建良;
摘要:闷黄工艺参数把控难是导致黄茶品质不稳定和产能提升慢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闷黄温度、环境湿度和通气间隔对平阳黄汤茶感官品质和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闷黄温度、环境相对湿度和通气间隔对黄茶品质、水溶性成分和挥发性物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60℃下闷黄有利于醇和滋味形成,而50℃下闷黄有利于甜香特征形成;相对湿度高、通气间隔短对黄茶品质形成有利;50℃、90%相对湿度、通气...
从古籍到花茶香:古代科技文献揭示的茉莉花茶历史————作者:董泽;
摘要:中国茉莉花的栽培历史悠久,茉莉花与茶的结合,不仅体现了植物与饮品的完美融合,更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本研究利用中国基本古籍库,通过细致检索“茉莉”“末利”“末麗”等关键词,深入分析了这些包含词汇的文本内容。通过这一过程,对茉莉花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并揭示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轨迹。在对茉莉花茶发展历史的梳理中,本研究发现,古代科技文献不仅详尽记录了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更对当代茉莉...
苏州茶简史及碧螺春茶的文化价值————作者:尹向阳;刘代尹子;李荣林;
摘要:从吴主孙皓以茶代酒的故事推测,长江下游包括苏州普遍饮茶不迟于三国后期。唐代苏州茶寂寂无名,宋代水月茶、小青茶问世并列为贡品,明代虎丘茶绽放异彩,但很快没落。明万历年间(1595)张源著《茶录》,其中所述茶叶制法尤其是团那(挪)和今天的碧螺春制法已经非常接近,但没有碧螺春的名称。以陆延灿《续茶经》(1734年成书)所引《随见录》为据,碧螺春得名于地名碧螺峰。《续茶经》成书距康熙第四次南巡(1699年...
展览场域下茶文化传播的多重路径——基于“南方嘉木 中华茶文化展”案例视角————作者:乐素娜;张佳;
摘要:基于新时代观众观展升级、最新茶学研究成果呈现、顺应“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的需要,“南方嘉木中华茶文化展”通过链接观众、学科融合、创设情境、五感体验等茶文化传播与弘扬的多重路径,多维度立体展现了中华茶文化特色
中国茶叶博物馆2023年度茶事记
摘要:<正>1月19日,“墨茗融妙——西泠印社藏书画印作品展”在中国茶叶博物馆(中茶博)双峰馆区临时展厅正式开展。展品共为77余件/套,包含伊秉绶、赵之琛、吴昌硕、任伯年、沙孟海、黄宾虹等众多艺术大师的作品,展览分为“西泠茶话”“不茶不书”“对画啜茶”“印后茶余”四个部分,从书法、绘画、印章、杂项等角度多维展示文人与茶的日常。该展览由西泠印社和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茶博承办
古茶树研究现状与展望————作者:刘娜;李俊涛;苏奎;徐亚文;
摘要:古茶树资源在漫长的自然演化中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和生产实践所形成的宝贵自然遗产。古茶树不仅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和分类的重要材料,也是未来茶产业发展中优良品种选育的重要种质基因库。本文梳理了古茶树资源分布、遗传多样性、生理生态以及在资源筛选、适制性上应用的研究现状,并为古茶树的保护进行展望,以期为古茶树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普洱市野生茶的嫁接研究初报————作者:苏红飞;唐思莹;
摘要:为探究野生茶的利用价值及其与栽培茶树的嫁接亲和力,采集景东县、墨江县、孟连县、澜沧县的野生茶树枝条与栽培茶树嫁接,调查嫁接成活率、接穗萌芽数、生长势、苗高等,分析野生茶与栽培茶树的嫁接亲和力。按一芽二叶的标准采摘鲜叶,制作晒青毛茶,检测内含成分,分析野生茶的利用价值。结果显示,野生茶树与栽培茶树具有较高的嫁接亲和力,能在现有茶园中进行野生茶嫁接换种,实现丰产且快速投产的目的;野生茶内含成分种类丰富...
《茶叶》编辑部公告
摘要:<正>最近有网站宣称“……为《茶叶》杂志社合作采编中心,具有绿色通道投稿可优先加急录用!”。为此,本编辑部声明:《茶叶》编辑部从未与任何单位或个人设立稿件代理机构或者绿色通道投稿平台,也不接受任何中介投稿
湄潭县茶园土壤主要养分变化特征浅析————作者:郭灿;段学艺;高秀兵;曹雨;匡模;王校常;
摘要:掌握茶园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特征,是茶园科学精准施肥及土壤改良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湄潭县8个乡镇18个茶园为对象,通过检测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中微量元素Mg、Ca、Cu、Fe、Mn、Zn、Al等含量,分析茶园土壤主要养分的年际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中,湄潭茶园土壤夏秋季主要养分含量下降明显,尤其是碱解氮含量;不同年际中(2009年到2022年),茶园土壤pH值...
《茶叶》2024年1—4期题录索引
摘要:<正>~
茶叶征稿征订启事
摘要:<正>《茶叶》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浙江省茶叶学会和中国茶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一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科技期刊。主要刊登茶叶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学术论文,以及针对性与实用性较强的经验总结和科普文章。它是反映茶叶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经验的窗口,也是弘扬国饮、宣传茶文化的园地。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外茶叶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以及各行各业茶叶工作者和广大茶叶爱好...
茶树抗小绿叶蝉基因CsTIFY的SSR分子标记开发与利用————作者:李达;汪瑛琦;卢秦华;任苧;李清声;
摘要:茶小绿叶蝉是茶园重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前期研究表明茶树TIFY转录因子家族在茶小绿叶蝉侵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6个CsTIFY基因进行SSR位点检索并设计了132条引物,通过毛细管电泳筛选了5条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的SSR条带。结合24份茶树种质资源的茶小绿叶蝉抗性表型,发现SSR分子标记的分型成功率从58.3%(CsTIFY2-7)到83.3%(CsTIFY4-33)。...
中国茶产业数字化赋能对茶叶出口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5个茶叶出口省份的实证分析————作者:许咏梅;胡临风;王慧慧;
摘要:本文以2005-2021年中国25个茶叶主要出口省份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省级层面对中国茶产业数字化水平对茶叶出口质量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构建茶产业数字化赋能综合指标,采用熵值法测算了中国与25个省份的茶产业数字化赋能水平,按茶叶出口货源地和更细分的茶叶种类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各省茶产业数字化赋能对各省茶叶出口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各省份茶产业数字化赋能水平每提高1%,各省份...
雅茶制作新式茶饮的市场前景与发展对策————作者:胡燕;乐鸿强;
摘要:茶产业是雅安市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民生产业。新式茶饮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目前已逐渐接轨原叶茶市场,越来越多的茶叶被创新应用到新式茶饮产品中。雅茶是中国高山好茶的典型,以雅茶中的名优茶蒙顶甘露、蒙顶黄芽以及雅安藏茶等作为原叶茶制作新式茶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文从严格把控原料质量、创新加工与拼配、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创新营销形式、制定新式茶饮标准等方面对选用雅茶为基底制作新式茶饮提出了对策建议...
近代青海茶叶市场与地方社会变迁————作者:马明臣;
摘要:古代青海茶叶市场的形成与官营茶马贸易密切相关。此项贸易中止后,青海茶叶贸易趋向市场化,促进了当地茶叶市场的活跃。进入近代,面对兵燹引发的茶市衰败,政府及时调整茶业政策,使茶叶贸易得以恢复。民国建立后,茶叶引地的废弛进一步推动了青海茶叶贸易的市场化,带动了茶叶市场的发展。当时,西宁和湟源是青海茶市的关键市场,商贸群体如商号、“歇家”、“刁朗子”等参与构建了广泛的市场网络。这不仅推动了地方商贸的繁荣,...
论茶企在互联网转型中“用户运营”思维的缺失————作者:贺志强;
摘要:本文结合近10余年的企业互联网转型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新媒体广泛普及过程中企业同质化竞争的困境,提出了用户运营思维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品创新以及市场扩张的底层意义和长期价值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国家级《农村经营管理》
- 国家级《农电管理》
- 北大核心《家畜生态学报》
- 省级《饲料博览》
- 省级广东奶业
- 省级《农家顾问》
- 省级林业资源管理
- 国家级《园林》
- 国家级《农村工作通讯》
- 国家级《中国土地》
- 省级《蚕桑通报》
- 省级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省级农业经济与管理
- 北大核心《北京农学院学报》
- 省级《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北大核心《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国家级《渔业科学进展》
- 国家级《农经》
- 国家级《中国老区建设》
- 北大核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省级河南林业
- 省级《乳业科学与技术》
- 北大核心《中国土壤与肥料》
- 省级《湖北植保》
- 国家级《中国农村科技》
- 省级《内蒙古气象》
- 省级山东农药信息
- 国家级《中国棉花加工》
- 省级农化市场十日讯
- 国家级《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