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茶业通报》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茶业通报》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茶业通报》杂志(国内刊号:CN34-1079/S,国际刊号:ISSN1006-5768)茶叶刊物。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的商业知识,发表茶树丰产优质栽培技术、茶树良种选育、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生理生化、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该刊办刊宗旨:为中国茶业事业的发展服务,为一切喜茶、爱茶的茶人服务。同时,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交流。刊物主要刊登国内、外有关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制茶技术、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生理生化、茶叶机械、审评检测、贸易出口、经营管理、茶叶历史、文化、茶叶商品知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版块栏目:综合论坛、生态·生理·生化、栽培·育种、植物保护、制茶工艺、经济与贸易、历史与文化、论文撷英、信息报道。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中国茶产业漫谈 张正竹; 51-55
2当前安徽省茶产业问题及对策简析 袁自春;汪钧;耿其明; 55-57
3版权声明 57
4桐城十年树茶实践与徽茶崛起的思考 王更生; 58-62
5以科技为先导,促进茶产业发展 张国祥;方实明; 62-63
6安徽省农委副主任陈卫东到金寨县调研茶叶产业发展 63
7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茶叶产业升级 杨精明;谢申海;张玉美; 64-66
8推进有机茶开发之我见 方国强;吕桂勤; 66-68
9舒城县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袁先安; 69-70
10创新带动泾县茶业再上新台阶 董永泓;杨春香;宋艳芬;张祥云; 71-72
11不同浓度的叶面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夏先江;罗仲兴;吴新荣;孙钦玉;张家侠; 73-74
12黄山白茶短穗扦插快繁技术研究 沈周高;周月琴;李叶云;曹月红;方维国; 75-78
13实施茶树良种工程 促进茶园升级换代 李贤葆; 78-79
14夷陵区茶树良种化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 张春蓓;黄延政;严团章;屈家新;张春燕;肖秀丹; 80-83
15黄山乌龙茶的现状思考和发展对策 李继多; 83-85
16国家茶叶及农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获CNAS认可证书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 85
17石台县山区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研究示范及效应 汪升毅;韩仁甲; 86-87
核心农业论文发表:舞钢市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策略
[摘要]根据舞钢市小麦生产的具体情况,结合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本文从气象因素、品种抗性、小麦长势的原因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控措施。控制病害的发生,有利于确保全市农业生产安全健康发展,为全市农业增收、粮食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核心农业论文发表,舞钢市,小麦病虫害,发生热点,防控策略
在上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今年舞钢市小麦植保监测防控工作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工作理念,认真抓好了以病虫测报为基础,搞好病虫预测预报;以农民技术培训为重点,抓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以建立植保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推进病虫统防统治,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病虫的危害。
茶业通报最新期刊目录
秦巴山区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构建与成效——以竹山县示范点为例————作者:李传恺;李晓贤;丁葛;陈敦桥;李晓梅;黄志成;刘晓露;
摘要:走绿色发展之路是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本文阐述了茶叶绿色生产技术内涵及发展现状,并以竹山县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构建工作为例,介绍了5个单项技术的示范内容。无性系栽培繁育技术通过引进良种、配套良法,提升良种化水平;老茶园提质增效技术通过冠层改造、高效培肥,达到增产提质目标;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通过无害化手段防治病虫,实现产品绿色安全;茶园机械化作业技术通过农机农艺...
南谯区茶产业现状与发展路径分析————作者:张新河;
摘要:本文阐述了南谯区茶产业生产现状,分析了自1958年以来大面积种植茶树,具备优良的生态条件等优势,但存在无主导品种、栽培技术滞后、市场份额小、恶性无序竞争等劣势;提出了加大基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优化栽培技术、改善加工工艺、打造公域品牌等措施,推进南谯区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强调了强化组织、资金、科技、人才等保障措施,促进南谯区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茶园生态环保、茶农增收、茶企增效
安徽农业大学桐城小花科技小院揭牌成立
摘要:<正>2024年9月29日,安徽农业大学桐城小花科技小院揭牌仪式在桐城市农业农村局举行,安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琚高祥,桐城市委常委、副市长汪杰贤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上,汪杰贤对安徽农业大学桐城小花科技小院的成立致以热烈的祝贺,对其未来在助推桐城小花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所肩负的使命寄予厚望
唐宋时期传统茶事工具“臼、碾、磨”的形制美学探析————作者:刘亭;陆小彪;
摘要:唐宋时期为我国茶文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茶“器物”是中国茶文化的精神载体,碾磨作为点茶的重要器物,在造型特征、装饰纹样、工艺手法以及文化内涵中均反映时代的变迁。本文立足于图像学视角,从时代背景、生活方式、闲情雅趣入手,分析唐宋时期碾磨工具承载的形制特征、美学思想和器物文化。运用文献分析法与图像分析法的研究途径,考察这一时期碾磨器物的文化及造物美学,归纳茶臼、茶碾、茶磨是碾磨工具的典型、器物文化是文人雅...
茶学家陈椽参与创制安徽茶的考证与辨析————作者:程晓曼;徐千懿;俞点;
摘要:著名茶学家陈椽晚年致力于名优茶的开发,对名优茶特别是安徽名优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学界流传其亲自指导创制的安徽茶数目众多,但语焉不详,且存在部分不实内容。通过访谈陈椽的亲朋、同事、学生及其他创制人员,并结合文献分析可知:黄花云尖、天柱剑毫、天华谷尖、贵池翠微、白云春毫、天山真香、汀溪兰香等7款茶为陈椽前往创制地指导并定名;菊花型茶、敬亭绿雪、瑞草魁等3款茶为陈椽实地指导但未参与定名;齐山翠眉、昭...
“国茶人物·制茶大师”第九批调查结果公布 安徽省两位制茶师获荣誉称号
摘要:<正>为持续传承优秀传统制茶技艺,弘扬国茶工匠精神,挖掘推荐长期深耕一线、坚守制茶匠心的杰出代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经过近5个月的调查与评选,于2024年11月20日公布了第九批“茶人物国·制茶大师”名单。本次调查工作得到了全体会员单位和广大从业人员的积极参与,申报人数再创新高
第33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暨首届茶文化年会在湖南湘西顺利召开
摘要:<正>2024年10月18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湘西州人民政府主办,湘西州农业农村局、湖南省茶叶学会、湖南省茶文化研究会承办的第33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暨首届茶文化年会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召开。年会以“科技赋能、文化铸魂、神秘湘西、醉美茶乡”为主题,共设1个主会场、2个茶叶科技分会场、1个茶叶经济分会场,同期举办首届茶文化年会。共邀请了27位茶学专家、各领域学者、企业...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团队从物质基础和抗衰老多重机制揭示绿茶抗衰老之迷
摘要:<正>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鲍官虎教授领导的茶叶天然产物研究团队,联合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华学院和皖西学院,在Food Chemistry(Q1,IF:8.5)上在线发表了题为“Unraveling anti-aging mystery of green tea in C. elegans:chemical truth and multiple mechanisms.”的研究...
黄山毛峰适制品种‘漕溪1号’的DUS测试研究————作者:桂利权;谢明之;
摘要:茶树‘漕溪1号’是从黄山有性群体种中选育出的优良黄山毛峰适制品种。本文采用(NY/T 2422—2013)农业行业标准测试方法,以适制黄山毛峰的省级良种‘翠绿1号’为对照,对选育的‘漕溪1号’开展形态学特征的DUS测试,为‘漕溪1号’申请植物新品种登记,以及品种鉴定提供判定依据,对保护与推广黄山毛峰适制茶树新品种有重要作用
《茶业通报》征稿启事
摘要:<正>《茶业通报》办刊历史悠久,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好声誉的一份综合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期刊,现被国内各大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中教等)。本刊主要刊载最新涉茶科技、经管、文化方面的论文和综述文章,含括茶树栽培与育种﹑茶园管理与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与机械﹑茶叶生化﹑茶叶审评与检验、茶饮料与茶食品、茶与健康及休闲旅游、茶叶经贸与管理﹑茶叶历史与文化等
4份武夷肉桂杂交后代的初步选育研究————作者:曹士先;
摘要:本文以武夷肉桂的自然杂交后代RG002、RG008、RG009和RG014为研究对象,开展植物学性状调查和乌龙茶加工制作,并对其结果分析评价。结果表明,4份新品系加工的乌龙茶感官审评得分依次为RG014(89.80分)>CK(黄旦)(88.60分)>RG008(86.70分)>RG009(82.95分)>RG002(79.60分)。RG014所制的乌龙茶评分高于CK,感官品质较优,虽然RG008的...
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诱集效果研究————作者:李黄开媚;刘迪;陈恩海;黄尚乔;王玉浩;安丰轩;钟勇;
摘要:为了研究和对比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的诱集效果,通过使用黄色、蓝色、绿色三种颜色粘虫板诱集茶园内不同样的茶小绿叶蝉以及蜘蛛、瓢虫等天敌昆虫。研究发现:不同颜色粘虫板对茶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的诱集效果差异极显著,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集效果最佳,蓝板次之,绿板最差;对蜘蛛、瓢虫等捕食性天敌诱集效果也相同。黄板对茶园害虫诱集效果最好,但其对天敌昆虫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需引起重视。此研究结果为茶小...
数字经济视角下新茶饮行业并购动因与趋势————作者:吴星乐;
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新茶饮行业面临智能化转型升级。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快速发展,并购重组活跃。从数字经济视角分析新茶饮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体现在,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以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培育智能供应链以降低交易费用,延展细分市场以扩大市场势力,战略发展与调整以顺应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顺应行业竞争形势,以规模化竞争为动因的并购将持续增长,数字化赋能供应链将是并购的重点方向,产业投资基金参与的并购继续升...
毛织品换茶叶:18世纪下半叶英国东印度公司毛织品输华扩张与对华茶叶贸易研究————作者:李坤;
摘要:18世纪下半叶,英国东印度公司为支撑大幅增长的茶叶购买规模而大幅增加毛织品输华,并在与广州行商交易时捆绑毛织品销售与茶叶购买,将毛织品换茶叶制度化。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大幅增加毛织品输华来换购茶叶,直到18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毛织品输华值与英国印棉输华值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小。很多研究强调白银和印度产品支撑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购买,忽视英国本土产品的作用,但在18世纪下半叶,当英国东印度公司大幅扩大...
歙县茶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策略————作者:庄玲芳;
摘要:歙县是产茶大县,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名茶众多,荣誉颇丰。本文介绍了歙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取得的一些成效,针对调研分析歙茶产业发展在茶园绿色增效、市场创建、茶旅融合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主要短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歙茶以及皖南山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茶叶专家赴桐城指导茶产业发展 赋能新质生产力
摘要:<正>8月24日,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宁井铭、李叶云、杨天元一行赴桐城,针对当地茶产业发展开展调研与指导,旨在通过专业知识与技术指导,推动桐城茶产业的创新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安庆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桐城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安庆市茶叶产业协会以及桐城市茶业协会的相关领导也参与了此次考察活动
人民日报:进一步释放茶产品消费潜力
摘要:<正>近日,《人民日报》发布《进一步释放茶产品消费潜力》专题报道,全文如下:提高优质茶消费品供给,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前不久,淘宝发布的2024春茶消费趋势显示,3月以来,绿茶搜索量快速增长,相比去年涨幅超过300%;3月,春茶直播销量同比增长超过80%。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超333万吨,同比增长4.98%
茶叶拼配技术在武夷岩茶商品茶开发中的应用————作者:刘永欣;连春虎;刘勇;刘安兴;杨林海;王文震;
摘要:武夷岩茶以其香气滋味的“香、清、甘、活”而广受喜爱,成为福建省茶产业的名片。依托当地的茶叶品种资源优势,武夷山茶人通过不断研究茶叶拼配技术,形成品类丰富且品质稳定的商品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传统上认为岩茶拼配需要遵循同品种、同品质、同产地的“三同一”原则,按照这一标准加工的纯料茶才体现出武夷岩茶的高品质,现在这种观念已经被拼配技术上的大胆创新所取代。本文谨对拼配技术在商品茶开发中的作用提出几点...
不同茶树品种的祁门红茶适制性研究————作者:雷攀登;黄建琴;刘亚芹;王辉;周汉琛;杨霁虹;黄才旺;李诗涵;徐玉婕;
摘要:本研究以祁门红茶的当家茶树品种‘祁门种’为对照,通过持续3年的红茶样品制作和感官审评,评估了8个无性系茶树良种的祁门红茶适制性。结果表明:‘凫早2号’‘皖茶4号’红茶的甜香与‘祁门香’的甜香类型符合度较高;‘凫早2号’鲜叶加工的祁门红茶,外形、香气、滋味和叶底品质好;‘皖茶4号’鲜叶加工制成的祁门红茶,外形、香气和叶底品质较好,滋味厚度稍弱;‘凫早2号’比‘皖茶4号’更容易加工形成花香的祁门红茶;...
‘白叶1号’品种试制“东龙玉珠”茶的工艺与品质研究————作者:蒋正中;沈静霆;张光龙;
摘要:大部分‘白叶1号’茶树品种春茶采摘后期的鲜叶原料以一芽二、三叶为主,产量大,叶色偏绿,按照传统方法加工成兰花型干茶,外形不美观,销售价格不高,茶农弃采现象较为普遍,不利于茶农持续稳定增收。本文以皖南山区传统珠型茶加工工艺为基础,初步探索出一种适宜‘白叶1号’鲜叶加工的珠型白茶“东龙玉珠”加工工艺。“东龙玉珠”干茶色泽黄绿透翠,汤色黄绿、亮,香气嫩栗香,较高爽,滋味醇厚、微苦,叶底芽叶嫩软,黄绿,亮...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 国家级《中国农民合作社》
- 省级《西部皮革》
- 省级《中国家禽》
- 省级《渔业经济研究》
- 省级《林业科技情报》
- 省级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 国家级《中国牛业科学》
- 北大核心《环境科学学报》
- 学报《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国养蜂
- 国家级《中国马铃薯》
- 北大核心《草地学报》
- 省级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 北大核心《植物研究》
- 北大核心《热带海洋学报》
- 省级《河北农机》
- 省级《广西农学报》
- 省级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
- 北大核心华北农学报
- 北大核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 省级农业工程
- 国家级《中国林业》
- 省级《河北果树》
- 省级烟台果树
- 学报《中国城市林业》
- 省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 北大核心《东南大学学报》
- 国家级《农业机械》
- 省级农村新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