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机化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贵州农机化

《贵州农机化》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2-1055/S
国际标准刊号:1004-9819
主办单位:贵州农机化杂志社
主管单位:贵州省农机局事业局
上一本期杂志:《上海畜牧兽医通讯》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茶业通报》农业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贵州农机化》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贵州农机化》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贵州农机化》由贵州省农机事业局主管、贵州农机化杂志社主办。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新机具推介、制备研究等。

  期刊优秀目录参考:

  1我对贵州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的几点认识 周墙; 3-4

  2黔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效果与存在问题 孙冰; 5-6

  3对赫章县可乐乡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刘国军; 7-8

  4坡地用微耕机犁具的改进 卢剑锋;张柯柯;张富贵; 9-12

  5浅析黔西山区农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廖彦捷; 13-15

  6低碳型农机如何发展 何燕涛; 16

  7微耕机在贵州的发展和管理 王凤英; 17-18

  8加强村干部的农机安全知识培训努力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蒋泽;蔡健; 19-21

  9花溪区2013年农机化工作计划 黄家运;李季; 22-23

  10浅析拖拉机的违章现象及管理对策 叶华庆;夏兴; 24-26

  11毕节试验区职业教育之我见——跳出职教看职教 王小兵;吕冬梅; 27-29

  12浅析农机故障诊断与修复 王凤英;刘有明; 30-32

  13柴油机不宜低速长时间运转的原因 叶发兴; 32

  14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金启明; 33-35

  15使用旋耕机及微耕机注意事项 蒋泽; 36-37

  16浅析新时期做好保田镇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杨崇秋; 38-39

  作物生产论文甘蔗低产原因和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摘要]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是一个位于中老越三国交界处的边远小县,甘蔗是江城县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县内热区面积大,气温高,雨量适中,适合甘蔗栽培种植,可甘蔗产量不高,本文论述甘蔗产量低的原因,提出高产栽培的措施。

  [关键词]作物生产论文,江城县,甘蔗,栽培,对策

  一、江城甘蔗栽培的现状

  1.地理环境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地区东部,年平均降雨量2292毫米,江城县虽然年降雨量较多,年平均气温18.1℃,无霜期354天,年日照时数1871小时。县境境内热区面积大,气温高,雨量适中,蔗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蔗糖分积累,适合甘蔗生长;是普洱市甘蔗种植优势区域之一,近年来,甘蔗种植面积、蔗糖产量位居全市第五位。

  贵州农机化最新期刊目录

军工文化融入工科院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作者:谢育君;

摘要:为凸显工科高校校园文化特色,发挥军工文化育人功能,提出工科高校应该从校园文化建设方向、课程阵地、校园主体和载体运用四个方面着手,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促进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大主体相互配合,借助管理、活动、榜样、网络四大载体,进一步深化工科院校军工文化的建设,实现工科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

提高贵州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实践路径探究——以贵州省长顺县为例————作者:吴万敏;

摘要:通过介绍贵州省长顺县做强农机专业合作社、构建县域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经验做法,分析梳理农机合作社在农机供给、农机手培训、合作社运营、农机具研发等方面存在的短板,结合实际提出加快推进山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时代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与对策研究————作者:刘纯明;王小培;

摘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分析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探讨发展职业教育来提升乡村人力资本的对策建议,以此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指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底层联系是“人”,从理论、机制、政策三大困境分析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引擎作用尚未发挥。提出实现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赋能,需积极树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与就业理念、完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培育机制、协同职业教育服务乡...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探索————作者:任旭;张玥;徐桂弘;

摘要: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围绕“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以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教学活力以及教学案例适应实际工程为导向的设计思路,提出了系统的课程教学活动方案。该方案以课程教学活动路线安排、案例体系及考核体系为主要构成要素,并针对每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并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将该教学活动方案应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概预算...

白城市内涝地块灾后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作者:赵迪;

摘要:针对内涝制约白城市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从内涝地块特点、内涝产生影响和内涝地块复耕复种三个方面入手,对灾后田间管理以及可能会引发的病虫害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促进白城市农业生产发展保证粮食安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面向“双碳”目标的贵州中药产业全链条发展研究————作者:覃引;林长松;李嘉兴;黄雪;唐红莲;周思危;刘璐璐;何丽君;

摘要:针对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原材料使用不充分、优质野生药材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废弃物排放较多等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着眼于中药材的全产业链,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服务“双碳”目标的具体建议措施,以期为中药产业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单线经济模式向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模式转型提供参考

农机化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应用及推广——以盐源县为例————作者:张国洪;张瑜;余德水;李志毅;

摘要:根据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从持续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等方面分析了农机化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作用,指出农机化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中面临推广工作较为单一、农机化技术尚欠缺、服务体系不够健全、财政政策扶持不够等问题,提出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等推广策略,为推动农机化在盐源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应用提...

榕江县油菜毯状苗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应用与效益分析————作者:吴永臣;

摘要:对榕江县油菜毯状苗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经济评价。通过对比传统种植方式,分析了该技术在育苗、移栽、管理和收获等环节的成本变化及生产效率提升情况。结果显示,油菜毯状苗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能显著提高油菜的成活率和单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尽管初期投入较高,但长期来看,由于增产效果明显,使得单位面积产值增加,经济效益显著;同时,该技术还有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挑战与进路————作者:石兴安;吴少龙;

摘要:针对乡村振兴还面临技术推广难度较大、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人才流失等问题,通过分析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面临的挑战,认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应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和引进乡村人才。探索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和价值,以顺利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新时代贵州省农机操作人才发展研究————作者:王海燕;齐兴源;卢光松;王应芬;林蜀云;

摘要:对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贵州农机操作人才的现状及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贵州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机操作人才存在业务能力不够高、安全意识不够强、总量缺乏等问题。提出通过不断完善农机服务体系,采用政策引导,搭建平台,推动本土人才传承,加强教育培育提升农机操作人才的职业素质,全方位提高安全意识等多种举措发展壮大农机操作人才队伍,为农业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农业赋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探析————作者:肖艳;彭分文;

摘要:通过对智慧农业在特色农业产业中的应用与赋能进行研究,探讨智慧农业赋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在数据采集与分析、农业生产流程优化、营销和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和智能决策等方面的作用。分析出其问题是技术应用成效低、数据采集和管理不规范、人才匮乏及资金缺乏,针对性地提出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要进一步做到精准支持与投入、因地制宜开发智慧农业设备、规范化农业数据和多举措优化特色智慧农业人才队伍的对策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生廉洁教育————作者:王兴娥;赵永田;马媛;陈嶙;詹婕;王婵;

摘要:针对高校目前采取的系列措施不能满足大学生廉洁教育需要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应从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多维评价体系,探索廉洁教育模式,建设清廉校园文化等路径展开。强调注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长效性和导向性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廉洁教育主渠道,更好地构建大学生廉洁教育育人体系,扎实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新农科背景下“液压传动”课程虚拟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作者:吴志宏;

摘要:针对在新农科背景下,“液压传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受限于设备、场地等因素,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技术发展需求的问题,提出构建“液压传动”课程虚拟实验教学模式,以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该模式利用虚拟实验技术,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实践操作。论述了虚拟实验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技术支撑以及设计与实施过程,并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了其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虚拟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作者:于霞;王琴淋;刘浩;毕付英;陈梅梅;岳晗;余菊;

摘要:以环境工程专业中基础必修课程——“环境监测”为例,通过合理分解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毕业要求,仔细衡量“环境监测”课程中的若干指标点,将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转化为可量化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可准确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对课程教学提供指导性建议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摘要:<正>《贵州农机化》系贵州理工学院主管、贵州省农机化促进中心主办、《贵州农机化》编辑部出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行业指导性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52-1055/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4-9819,季刊。《贵州农机化》面向全国、立足农机、服务“三农”,交流农机技术及农业机械化工作经验,传播农机科技信息;以宣传实施“科教兴国”为己任,全面贯彻党的教...

贵阳山地农机产业发展对策建议————作者:冯先军;陈华勇;池明媚;林登潮;

摘要:针对贵阳农机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通过调研摸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搭建一平台两中心、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增强农机研发制造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农机综合利用、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助力智能农机创新发展、全力推动农机产业发展等建议,为发展贵阳山地农机产业提供参考

农文旅新融合视域下贵州“黎从榕”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研究————作者:陈钰;

摘要:通过对“黎从榕”地域资源禀赋深挖细化,提出通过大力发展坝区农业,打造湾区“菜篮子”基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让新农人用好新农具,打造优质农特产品新品牌;建设林下农特产品供应基地这四个方面拓展优势特色农业,建设生态产品新基地。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通过文化资源、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建设生态康养“后花园”,提升旅游康养新服务。在农文旅新融合视域下,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为建设贵州内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实践——以“贵州旅游资源概论”课程为例————作者:杨涛;苏姝;于鑫;张竹昕;

摘要:通过深入研究“贵州旅游资源概论”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深化高等教育。借助案例引导、知识融合、实践探究等多元教学策略,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效力和对提升学生认同感、促进认知接受的潜在价值。教材设计与实践环节,特别强调思想在旅游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中的应用,致力于培养全球视野和深刻社会洞见的新一代青年。结合显性与隐性思政教学方法,提出了“趣点、...

浅析马铃薯种植机械化生产的优势与发展策略——以盐源县为例————作者:余德水;张国洪;

摘要:通过介绍盐源县马铃薯机械化生产情况,分析了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具有减少投入、省时省工、增加产量、提升品质、助推乡村振兴等优势,指出马铃薯机械化生产面临农机装备不足、机艺融合不佳、技术推广不全等问题。提出加大机具研发,优化农机结构;强化机艺融合,提高作业水平;加快技术推广,培育复合人才等方面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推动盐源县马铃薯种植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作者:何亚林;柯昆昆;

摘要:为研究和探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首先从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三个方面对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基础进行阐述并分析其面临的现实困境;然后探讨数字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环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在总结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引导、夯实基础、创新驱动、人才培育的完善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贵州农机化》农业机械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1931.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