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与谷类科学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大麦与谷类科学

《大麦与谷类科学》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769/S
国际标准刊号:1673-6486
主办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保鲜与加工》农业科技类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广西蔗糖》农业经济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大麦与谷类科学》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大麦与谷类科学》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大麦与谷类科学》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主办,是中国作物学会大麦委员会的技术性期刊,内容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系统性、导向性,主要报道大麦、小麦、水稻、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的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设主要栏目有:专论、栽培与育种、生理与生态、土肥与植保、贮藏与加工、品种介绍、农业产业化、综述、简讯与信息、人物介绍等。主要读者是:从事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农业管理人员,农业大、中、专院校师生。欢迎有志为期刊事业作贡献的企事业单位协办。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大麦科学》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农业文摘》主要文献来源期刊,江苏省期刊质量一级。

  【栏目设置】

  设主要栏目有:专论、栽培与育种、生理与生态、土肥与植保、贮藏与加工、品种介绍、农业产业化、综述、简讯与信息、人物介绍等。

  期刊优秀论文范文:

  1. 氮肥运筹对生选6号籽粒产量及花后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陈芳芳,姜清华,朱新开,李春燕,查联群,王亚松,CHEN Fang-fang,JIANG Qin-hua,ZHU Xin-kai,LI Chun-yan,ZHA Lian-qun,WANG Ya-shong

  2.氮肥用量对徐麦3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易媛,YI Yuan

  3.浙江省2012年水稻生产应用品种集中展示试验 曹雪仙,陈人慧

  4.优质中粳稻新品种盐稻11号特征特性及盐碱地栽培技术 孙明法,唐红生,严国红,王爱民,朱国永,何冲霄,任仲玲,姚立生

  5.水稻机插秧生育特性与配套农艺技术 朱云华,尤国林,陆立华,谢玲,李红刚

  6.大面积麦茬机插水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王亦勤,胡广斌,廖大标,郭树林,周庆高

  7.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对苏啤6号产量的影响 杨玉红,赵曙琴,韦龙友

  8.机插秧每穴苗数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先如,吴明,陈次娥,梁加寺

  9.沿海滩涂甜高梁秸秆贮藏方法探讨 何冲霄,吴承东,孙明法,严国红

  10.豫南地区气候条件变化对大麦品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郜战宁,王树杰,杨正生,冯辉,刘付领,薛正刚

  11.玉米磷肥总量控制研究 周萍,孙俊华

  12.大麦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效应研究 顾松平,赵志,张跃,周玉军,茆正海,孙海林

  13.小麦钾肥临界值试验 孙雨红,王加军,吴小娟,熊扣华

  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论文范文论天气的恶劣对养殖业是否存在影响

  论文摘要:近期京津冀地区持续近1月的雾霾天气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静稳天气、扩散条件不利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作用因素之一。空气污染物中的可溶性成分遇到浮尘矿物质凝结核后会迅速包裹,形成混合颗粒,再遇到较大的空气相对湿度后,颗粒就会很快发生吸湿增长,消光系数增加,空气能见度降低,随即发生灰霾事件。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加剧畜禽养殖业舍内空气环境恶化,并使畜禽病原微生物传播风险提高,畜禽出现食欲不振、疾病率提高等现象。雾霾天气发生时,养殖业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雾霾天气对生产的不利影响:一是加强舍内通风管理,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等污染物的聚集;二是加强环境卫生消毒,杀灭气源性病原微生物;三是加强综合环境管理,必要时进行空气净化等。

  主要栏目:基础科学、实验技术、水产研究、中草药科学、生物工程、实用技术、奶牛专栏、遗传繁育、资源与环境、饲料科学与动物营养、草业科学食品科学、畜牧生产、教学研究、兽药科学、动物检疫、经济与管理、疫病防治、临床兽医、工艺设备等。

  关键词:雾霾,畜禽养殖,对策,畜牧与饲料科学

  有关研究表明,北京市PM2.5约60%来源于机动车燃油、燃煤及工业使用燃料等燃烧过程,23%来源于扬尘,17%来源于溶剂使用及其他 “1。恶劣的雾霾天气条件对畜禽养殖业同样造成困扰。养殖场主普遍反映,雾霾天气期间,畜禽多出现食欲不振、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明显提高等现象。因此,笔者将从健康养殖角度分析雾霾天气对养殖业生产的影响,并结合实际生产条件提出了应对措施与建议。

  大麦与谷类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淮南地区9个杂交水稻品种特性与环境适应性分析————作者:郭盼;邵正林;张帅;高刚强;蔡秀健;陈乃盟;王礼俊;

摘要:为优化淮河以南地区杂交水稻品种种植布局,选择9个杂交稻品种进行试验,通过对其品种特性与环境适应性分析,以筛选出适宜当地生产的高产优质品种。结果表明,苗情方面,荃优458移栽初期茎蘖数高,C两优198分蘖盛期茎蘖数突出,8两优徽香成穗数相对较高且齐穗较早;倒伏情况显示,C两优1598和深两优136有一定抗倒伏性,吨两优900抗倒伏表现较好;考种结果表明,理论产量荃优607最高,实收产量C两优1598...

基于SBM模型的新疆小麦全要素生产率评价————作者:田聪华;李豪鑫;

摘要: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优势区,小麦成本收益对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和保障新疆粮食安全非常重要,进行小麦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对提高小麦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2007—2023年我国及12个小麦主产省份的成本收益数据,运用SBM(Slack-Based Measure)模型对小麦综合效率进行探究,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变动3个维度剖析,得出新疆相较于全国小麦主产省份的综合效率对比结果。研究...

高产优质大麦品种凤大麦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作者:蔡秋华;刘帆;陈艳春;李国强;王艳;张睿;尹明芳;

摘要:凤大麦10号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以云南省大面积主推品种矮思500为母本、以引进法国大麦AT-1系统选育成的凤大麦6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再经系谱选育而成的啤酒大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2015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云种鉴定2015016号;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20)53000...

羧甲基纤维素铵对黄河下游新造稻田土壤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作者:孙和颜;魏宇;唐晓川;杨志军;张丽茹;姜明松;陈峰;刘宏元;

摘要:将羧甲基纤维素铵(CMC-NH4)作为土壤改良剂应用于山东省禹城市新造稻田土壤,分析其对土壤水分、电导率、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在禹城市房寺镇崔李村设置田间试验,以水稻作为供试作物,CMC-NH4施用量分别设为0、75、150 kg/hm2(分别标记为C0、C1、C2)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电导率、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及...

本刊常用计量单位符号简介

摘要:<正>为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GB3100—1993、GB/T3101—1993和GB/T3102.1~3102.13—1993),现将本刊常用的计量单位符号介绍如下,希广大作者遵照执行。时间:日(天)—d;表格中(月/日)应用(月-日),如2/30应用02-30;时—h;分—min;秒—s。质量:吨—t;公斤(...

欢迎订阅2025年《大麦与谷类科学》

摘要:<正>《大麦与谷类科学》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超星域出版平台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全文收录期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次认定A类学术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2017年度江苏省精品科技期刊,CACJ中国应用型扩展期刊(2023版),OA开放获取典范期刊(维普资讯)

稻、麦等谷类作物籽粒品质遥感估测研究进展————作者:张骁;王雪;王美玲;丁颖;汤康;陈文斌;丁海荣;

摘要:作为粮食生产大国,我国粮食稳产保供对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其中主粮的品质管理是稳产保供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估测作物籽粒品质参数,能够优化作物栽培措施,精细划分作物分类收获和分级收购的加工机制,从而提高稻、麦等谷类作物品质水平。遥感技术为稻、麦等谷类作物籽粒品质参数估测提供了快速、及时、无损的手段。本文综述了稻、麦等谷类作物籽粒品质遥感估测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稻、麦等谷类作物籽粒品质遥感估测的3种主要...

粳型常规糯稻华糯162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作者:李鹏飞;高一博;

摘要:华糯162是江苏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以连糯2号为母本,与盐丰47组配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粳型常规糯稻新品种(审定编号:皖审稻2023T017)。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性强的特点,适宜在安徽省中粳稻区推广种植。华糯162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良好,2020和2021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672.2、655.4 kg/667 m2,较对照分别增产9.75%、9.02%;202...

豫南稻区再生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作者:赵海英;钟思志;刘祥臣;丰大清;余贵龙;谷梦轩;李歌星;吕未;付强;

摘要:近年来,一些次要病虫害的发生给豫南稻区再生稻生产造成了严重危胁。本文总结了豫南稻区再生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即“三病三虫”:立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水象甲、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各县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立枯病已成为制约豫南稻区再生稻发展的主要障碍,其他如大螟、稻飞虱、恶苗病、稻曲病等病虫害发生程度极轻或基本不发生。提出强化农业防治、重视物理防治、加强生物防治、利用化学防治的绿色综合防控建议,...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华麦1028生长发育及产量因子的影响————作者:曹元元;王先如;陈次娥;张安存;刘倩;蔡秋峰;丁文凯;

摘要:为探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华麦1028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4种处理,探究不施加肥料仅单独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以及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华麦1028生育期、株高、越冬苗、高峰苗、成穗率、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千粒质量等田间表型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产量较CK增加5.3%,处理3较处理4增产15.1%。同时,越冬苗、高峰苗、成穗率及有效穗数、穗粒数较对...

不同品种混合种植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作者:王敏;胡萌萌;赖雯;郭玲玲;李露;池宝明;张燕青;李翊阁;

摘要:为种植大户探索一种简便的增产模式,通过比较伟隆169单播、西农865单播、陕道198单播、1/3伟隆169+2/3陕道198混种、1/2伟隆169+1/2陕道198混种、2/3伟隆169+1/3陕道198混种、1/2伟隆169+1/2西农865混种、1/2西农865+1/2陕道198混种8个处理的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发现1/3伟隆169+2/3陕道198混种、1/2伟隆169+1/2陕...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沿海农区南粳9108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作者:丁颖;晏军;刘兴华;刘艳艳;贺江;宛柏杰;

摘要:为在江苏沿海农区盐土上推广种植优良食味水稻,以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3种氮肥运筹模式——习惯施肥(FFP)、缓释肥料(CRU)和实地氮肥管理(SSNM),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实地氮肥(SSNM)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水稻南粳9108生长前期的无效分蘖,获得较高成穗率(77.19%),并以较低的氮肥投入(220 kg/hm2

青贮大麦新品种云贮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作者:刘列;于亚雄;王志伟;段江华;乔祥梅;李锦秀;程加省;程耿;黄廷芝;张炳英;王志龙;

摘要:云贮麦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鹤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云大麦6号为母本、云啤7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系谱法联合选育的青贮专用大麦新品种。在连续2年的品种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鲜质量为50 699.40 kg/hm2,居第1位,比对照增产19.27%,增产极显著,丰产稳产性评价为“很好”;平均干质量为17 831.1 kg/hm2,居第1位,...

青稞鞘腐病菌产毒培养基的筛选及发酵产物对植物毒性的探究————作者:董瑞芳;陈李一凡;刘燕;郑昊文;张海峰;姚强;

摘要:近年来,青稞鞘腐病在我国的发生范围逐渐扩大且危害程度逐年加重,该真菌病害逐渐上升为青稞产区的主要病害,给青稞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挑战。本文针对青稞鞘腐病菌(Dactylobotrys graminicola)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植物毒性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培养基发酵产物的植物毒性,发现寡营养培养液发酵产物植物毒性最强,明显抑制了青稞种子萌发(萌发率为0)及根、芽的生长(根长、芽长抑制率均为100%);借...

直播稻“干播湿出”模式不同播种深度条件下水层对水稻出苗的影响————作者:陈先东;吴向东;杨万新;

摘要: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机械化程度提高,水稻机械直播技术得到发展,在水稻直播中出苗保苗是直播稻取得高产的主要技术因素之一。通过室内试验,在直播稻“干播湿出”模式下研究播种深度、水层对水稻出苗的影响,以确认最适的播种深度和水层,增加直播稻保苗率,最终达到高产的目的。试验表明:播深0 cm、水层深度为0 cm时,隶属函数为0.949,在各处理中表现最好,表明对水稻出苗及苗期生长最有利。直播稻“干播湿出”种...

播期对不同糜子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作者:赵云;胡相伟;吐拉甫·吐合逊;张贵;刘杰;穆亚萨尔·阿里木;吴岳;再吐尼古丽·库尔班;王卉;冯国郡;

摘要:为确定内地主栽糜子品种引种到新疆西部干旱区的最佳种植时间,以期为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糜子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材料为内糜5号、固糜21号、陕糜1号、托里1号,设5个播期,依次为B1(5月15日)、B2(5月31日)、B3(6月15日)、B4(6月30日)、B5(7月15日),阐明不同播期下糜子品种的生育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奇台当地播期B5(7月15日)糜子不能正常成熟,其...

山地烟后“早秋大麦”避旱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作者:戈芹英;董诗铝;鲁艳芳;许红丽;程加省;

摘要: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是云南省烤烟大区,针对粮食和饲料生产与烤烟生产不协调的问题,为保证粮食和饲料的稳定供应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研究发现烤烟连茬“早秋大麦”为该区最佳生产模式。隆阳区山地烤烟连作“早秋大麦”避旱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土地整理、肥料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及仓储管理等技术措施,分析了该模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提出了发展...

高产优质新品种金粳882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作者:顾睿;杨凯;仲庆钊;孙亚红;裴海祎;周良玉;

摘要:金粳882是江苏金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苏秀867为母本、12繁46为父本,经人工杂交后采用系谱法,通过多年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粳稻新品种。金粳882 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 482.8 kg/hm2,稻米品质达国家3级标准,中抗稻瘟病、条纹叶枯病,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基于其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从秧苗培育、大田栽插、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环节进...

糯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组分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作者:宋旭东;张舒钰;马亮;马璐;章慧敏;张振良;周广飞;冒宇翔;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

摘要:探讨蛋白质质量分数和组分对糯玉米品质的影响,可为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选用8个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差异显著的糯玉米自交系,测定籽粒的营养品质(蛋白质质量分数及组分、淀粉质量分数、脂肪质量分数)和蒸煮品质(RVA糊化参数、DSC热力学特性和胶稠度)等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营养品质与蒸煮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自交系YBW1和HMZW的蛋白质的质量分数(>15%)显著...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特性、作物产量和经济收益的影响————作者:丁翊东;刘晓飞;赖上坤;夏前浩;

摘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提升我国大豆产能和缓解粮油争地矛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评估带状复合种植体系中大豆玉米行比配置变化(4S2M、4S4M、6S2M、6S4M 4种模式)对玉米植株形态、作物产量和整体经济收益的影响,以期为江苏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和玉米品种选择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种植模式的改变不会显著影响玉米植株形态特征,但会通过改变玉米果穗相关性状参数来影响单穗产量;4S4M模...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大麦与谷类科学》毕业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1623.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