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科学与技术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乳业科学与技术

《乳业科学与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671-5187
国际标准刊号:1671-5187
主办单位:上海奶业行业协会
主管单位: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上一本期杂志:《农业知识》(科学养殖)农业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亚热带植物科学》科技期刊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乳业科学与技术》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乳业科学与技术》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乳业科学与技术》系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创办的、代表我国现代乳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纯学术期刊,刊载内容主要有:乳业工业发展相关的原辅料、工艺、包装、机械、检测、安全、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乳业科技发展动态等方面的综述文章。读者对象为从事乳业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设计和管理的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清华同方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并已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乳品研究、饲料营养、兽医保健、繁殖育种、乳业论坛。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芒果果粒谷物酸奶的研制 张伟丽,武波波,ZHANG Wei-li,WU Bo-bo

  2.婴幼儿乳粉脂肪酸组成检测 丁红梅,张霞,朱云,陈刚,DING Hong-mei,ZHANG Xia,ZHU Yun,CHEN Gang

  3.HPLC法检测乳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和纳他霉素 万鹏,赵贞,李翠枝,邵建波,王云霞,刘春霞,WAN Peng,ZHAO Zhen,LI Cui-zhi,SHAO Jian-bo,WANG Yun-xia,LIU Chun-xia

  4.扬州市售婴幼儿奶粉营养标签标示情况调查 田憬若,宋玲玲,谈甜甜,孙惜时,任娇,张长江,许克俭,崔桂友

  5.羊奶及其制品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史永翠,刘畅,许晓丹,王存芳,SHI Yong-cui,LIU Chang,XU Xiao-dan,WANG Cun-fang

  6.牦牛乳蛋白质组成及特性 刘冬,黄玉军,赵海晴,顾瑞霞,LIU Dong,HUANG Yu-jun,ZHAO Hai-qing,GU Rui-xia

  7.牛奶中雌激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李龙飞,赵晓磊,何金兴,LI Long-fei,ZHAO Xiao-lei,HE Jin-xing

  8.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侯向昶,董浩,罗东辉,罗海英,冼燕萍,郭新东,HOU Xiang-chang,DONG Hao,LUO Dong-hui,LUO Hai-ying,XIAN Yan-ping,GUO Xin-dong

  9.以湖北省为例研究中部地区奶业产业一体化 李宁,戴益刚,LI Ning,DAI Yi-gang

  1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乳与乳制品标准体系 徐烨,李江华,徐然,王志刚,郑风田,XU Ye,LI Jiang-hua,XU Ran,WANG Zhi-gang,ZHENG Feng-tian

  农业期刊投稿不同药剂组合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研究

  摘要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花生病虫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拜耳公司高巧+卫福、拿敌稳、安泰生产品组合能够有效控制整个生育期花生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的为害,防治叶斑病、疮痂病等效果显著,而且能够延长花生叶片的功能期,防止早期落叶,促进花生后期生长,提高花生产量和出油率,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关键词 农业期刊投稿,花生病虫害,药剂组合,防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设在文登市龙山办事处李家汤后村一农户花生田,前茬作物小麦,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pH值4.5、有机质含量1.27%,所有小区的栽培条件一致,且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试验田施20%弘福来(12-4-9)有机无机复混肥750 kg/hm2、中微肥375 kg/hm2。供试花生品种为花育33,5月4日人工播种,用种量225 kg/hm2,垄距56 cm,墩距20 cm。防治对象为花生蛴螬、花生根茎腐病、花生疮痂病、花生叶斑病等。

  乳业科学与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多光谱法和分子模拟技术在蛋白质与活性成分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贾利蓉;贾志龙;杨敏;文鹏程;张卫兵;乔海军;

摘要:蛋白质是食品体系中重要的营养素,而活性成分(如多酚、黄酮、萜类)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而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及预防慢性疾病等多种生理功效。二者通过共价或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从而改变其功能结构、营养特性与生物利用度等。本文综述多光谱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圆二色光谱法等,以及分子模拟技术(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蛋白质与活性成分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简...

VC与婴幼儿健康及母乳中VC含量研究进展————作者:贾宏信;苏米亚;陈文亮;曲也直;

摘要:母乳中含有丰富的VC,能满足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的需要。VC被证明具有预防坏血病、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预防胎盘脱落等作用。本文介绍不同国家、地区母乳中VC的含量、影响因素及其健康作用等,以期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发展提供参考

蛋白质组学在乳制品物种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范玉姣;李赞;马俊展;孙磊;曹梅荣;

摘要:乳制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蛋白质是乳制品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其改变对乳制品的品质和口感有极大影响,蛋白质组学是当前后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方法的核心技术。本文综述蛋白质组学的概念、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方法,重点介绍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酪蛋白、乳脂球膜蛋白和乳清蛋白中的差异蛋白质组,以此区分不同来源的乳制品,为鉴定乳制品真伪提供了有效的工作思路,保障了乳制品的质量

牦牛酥油微囊粉理化性质和结构表征————作者:王茜;罗毅皓;孙万成;

摘要:为解决牦牛酥油不易贮藏和运输不便的问题,本研究以麦芽糊精与酪蛋白酸钠作为壁材、分子蒸馏单甘酯与蔗糖酯为乳化剂、瓜尔豆胶为稳定剂包埋牦牛酥油,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制备牦牛酥油微囊粉,对比两者的基本理化性质(水分含量、溶解度、流变性、表面油含量、包埋率、得率)、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微囊粉均为奶白色、无杂质、气味清香,具有较好的包埋率((90.17±1.07)%和(...

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中红外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作者:黄建辉;张彦辉;张耀广;赵翠琴;

摘要:通过建立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实现牛乳中β-乳球蛋白的快速检测。将收集到的260个不同批次的牛乳样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检测β-乳球蛋白含量作为参比值;通过乳成分分析仪采集牛乳样品的中红外光谱,选择有效波段,并将原始中红外光谱先经过Savitsky-Golay(SG)平滑、一阶导数或二阶导数等预处理方法消除背景噪音,再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构建β-乳球蛋白预测模型。通过比较不同中红外光谱预...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5种脂溶性维生素————作者:李娇;李巧莲;周长民;袁帅;罗景阳;陈娇;丁婷;

摘要: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VA、VD3、VK2、VE和β-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5种脂溶性维生素在1~8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2.0%~108.0%,相对标准偏差为0.4%~2.6%。该方法的定量限为12.5~125μg/100 g,样品前处理步骤简单,定量...

乳脂肪球膜结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者:时佳;张海娇;赵锋;李中涵;邹旸;

摘要:母乳中的脂肪以脂肪球的形式存在,被具有独特结构的乳脂肪球膜包裹,缺少乳脂肪球膜将影响脂滴结构和稳定性,进而影响脂质的消化与吸收。为尽可能接近母乳的营养成分,近年来国内外对牛乳、羊乳等乳源的乳脂肪球膜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乳脂肪球膜组成,乳脂肪球膜结构和功能特性影响因素,包括泌乳期、饲喂方式、乳源,以及分离、热处理、均质及非热处理等加工方法,并总结母乳脂肪球膜结构模拟及其在婴儿配方乳粉中的应用、乳脂肪球...

乳脂肪球膜蛋白组成、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者:梁佳迎;张海迁;纪友薇;江婷;张涛;潘道东;吴振;

摘要: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是乳中包裹乳脂肪球的3层生物膜,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和主要来源于乳腺细胞膜的脂质。MFGM蛋白组成因乳源不同而存在差异,MFGM蛋白不仅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胃肠消化稳定性及安全性等,其特定蛋白组分还具备抗炎、抗病毒、调节肠道功能、优化运动肌肉表现等多种生物活性。本文综述MFGM蛋白组成及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为MFGM蛋...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苯扎氯铵和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污染水平监测及膳食暴露评估————作者:俞淑;

摘要:对2022—2024年市售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苯扎氯铵和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残留进行检测和统计评估。结合欧盟关于苯扎氯铵每日允许摄入量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关于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每日允许摄入量,采用点评估法提供估计值,这些估计值适用于可用样本数量的百分位数。婴幼儿配方乳粉中C12-苯扎氯铵、C14-苯扎氯铵、C16-苯扎氯铵和二癸基二...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解析牛乳清蛋白代谢途径和生物功能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傅汐;陈金叶;顾颖;赵琼;

摘要:乳清蛋白作为乳中的优质蛋白,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乳清蛋白会因不同环境下物种的遗传变异和蛋白翻译后修饰导致表达量和结构的差异,使得其种类繁多而又复杂,给深入了解乳清蛋白增加了难度。随着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乳清蛋白的组成和功能活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文综述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牛乳清蛋白研究中的应用,解析不同牛种、泌乳期、饲养条件和处理方式下乳清蛋白的种类、分子结构、代谢途径及生物功能之间的...

中甸牦牛乳酪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作者:和金泽;崔浩然;李钰芳;郑文涛;彭清雅;李丽;黄艾祥;

摘要:以中甸牦牛乳酪蛋白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酶解超滤后,分别对分子质量>3 kDa和<3 kDa酶解组分的促细胞增殖活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分析中甸牦牛乳酪蛋白源的生物活性肽。结果表明:酪蛋白酶解超滤后,分子质量>3 kDa和<3 kDa酶解组分均能保证RAW264.7细胞的增殖率在80%以上,2种酶解液均具有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

蕨麻多糖提取物对牦牛酸乳品质的影响————作者:周文佳;翟佳宁;杜鹏;刘丽波;李艾黎;

摘要:采用超声辅助酶法从植物蕨麻中提取多糖,优化所得工艺参数为: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木瓜蛋白酶质量比2:1:0.5)添加量49U/g、超声时间100min、酶解pH 4.4,此时蕨麻多糖提取物(Potentilla anserina L.polysaccharide extract,PAPE)提取率高达(6.89±0.08)%;进一步探究PAPE对牦牛酸乳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PAPE可显著提升嗜...

氯化钠添加量对牦牛乳硬质干酪成熟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作者:宋雪梅;宋国顺;梁琪;张炎;

摘要: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测定不同氯化钠添加量牦牛乳硬质干酪成熟过程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氯化钠添加量牦牛乳硬质干酪中共检出23种游离氨基酸,主要为Asp、Glu、Ile、Leu、Phe、Thr、Cys,这7种游离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总含量的94%~95%;在1~6个月成熟过程中,牦牛乳硬质干酪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而且在成熟后期,氯化钠添加量的增加使得干酪中Thr、A...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3-氯-1,2-丙二醇酯和缩水甘油酯————作者:王胜杰;梁琳;

摘要: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3-氯-1,2-丙二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脂肪提取和衍生条件,考察方法的加标回收率、线性关系、精密度、检出限和定量限,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本实验方法在绝对含量5~500 n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0.006 mg/kg,定量限0.015 mg/kg。10、100、500 ng 3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在95.6%~1...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鉴别乳品中牛、羊源性成分的性能评价————作者:徐志鹏;泮秋立;肖晶;张爽;宋家升;王骏;

摘要:依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使用的意见》对市售现场快速鉴别乳品中牛、羊(绵羊、山羊)源性成分胶体金免疫层析产品性能进行评价,确定快检产品的适用范围、检出限、交叉反应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及与参比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表明:牛源性成分检测试纸条的适用范围为生牛乳,检出限为5%(V/V);羊源性成分检测试纸条的适用范围为生羊乳,检出限为0.3%(V/V)。牛、羊源性成分检测试纸条...

QuEChERS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鲜乳中54种农药残留————作者:杨琦;焦昕哲;孟虎;房忠芳;张耀武;赵丽莉;张倩婷;

摘要:建立鲜乳中54种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QuEChERS(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safe)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高通量检测分析。对流动相、提取溶剂、提取溶剂体积、提取盐包配方、净化包配方分别进行优化,同时进行基质效应和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54种目标物的线性范围为5.0~100.0μ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定量...

羊乳中低聚糖检测、制备及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作者:王雨奇;杨柳;张彤;王鹏跃;刘丽波;张国芳;李春;崔秀秀;

摘要:羊乳中含有种类丰富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低聚糖,其含量和结构接近于人乳低聚糖,可视为一种天然的人乳低聚糖替代来源,在食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羊乳低聚糖的成分、含量及结构,分析影响羊乳低聚糖组成及含量的因素,着重比较膜分离技术、色谱技术及生物合成技术等多种制备方法,此外,对羊乳低聚糖不同检测技术的前处理方法和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讨论羊乳低聚糖的益生功能及其在未来研究和应用中的前景及面...

特色乳中低聚糖组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作者:阎思宇;苏新然;林大为;岳喜庆;关博元;曹雪妍;

摘要:我国特色乳资源丰富,不同来源特色乳营养成分组成、含量及其功能活性各有特点。低聚糖作为乳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近年来羊乳、驴乳、水牛乳、牦牛乳、驼乳、马乳等特色乳中低聚糖种类、结构及含量研究进展,阐述乳源低聚糖益生、抗菌、抗炎、促进大脑发育等生物活性,旨在为特色乳中低聚糖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小品种乳细胞外囊泡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作者:付尚辰;张艳;同芬芬;刘梦佳;丁一;胡启胜;葛武鹏;

摘要:乳源细胞外囊泡(milk-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MEVs)是一类由乳腺上皮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双层膜囊泡,携带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生物活性分子,在细胞间信号传递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尽管小品种乳因其产量较低并不常见于市场,但它们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健康益处,亦值得深入探究与挖掘。本文综述羊乳、驼乳、牦牛乳、驴乳、水牛乳、猪乳和马乳中MEVs分离鉴定...

不同泌乳期绵羊乳理化指标与酸度变化关联度————作者:沈雨菲;张艳;同芬芬;王爽爽;胡启胜;徐立清;宋宇轩;葛武鹏;

摘要:探究绵羊乳在不同泌乳阶段的酸度变化规律,揭示影响绵羊乳酸度的关键因素。对不同泌乳阶段绵羊乳pH值、可滴定酸度、脂肪、蛋白质、总糖、矿物质含量、密度、乳糖含量、蛋白质组成、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不同泌乳阶段绵羊乳理化指标与酸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鲜绵羊乳酸度变化与泌乳阶段密切相关,泌乳前期酸度最高,随着泌乳期延长,酸度逐渐降低;且酸度变化主要与乳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乳业科学与技术》农业经济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1607.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