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22-1100/S
国际标准刊号:1000-5684
主办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查看吉林农业大学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浙江农业科学》农业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新疆农业科技》农业科技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是由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以反映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与植物营养、农业化学、农业应用物理、果树、蔬菜、园林、药用植物、贮藏加工、农牧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技术等专业的科研成果和开展学术交流为主要任务。国内外著名检索工具如《AGRINDEX》、《CABI》、《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等均将本刊列为文献信息源。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全国中文农业类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

  俄罗斯文摘杂志

  美国化学文摘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网络版

  英国动物学记录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生物技术、作物栽培与生理生化、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园艺学、微生物学、药用植物、农业资源与环境等。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精准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陈桂芬,马丽,陈航

  2.信息动态

  3.甜高粱高光效种质的筛选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冯国郡,章建新,李宏琪,叶凯,郭建富

  4.金心吊兰两色组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比较 许培磊,范书田,赵滢,杨义明,秦红艳,王振兴

  5.吉林省半干旱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子粒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闫伟平,刘洋,常莹,于飞,徐长宏,韩喜国,李海,石丰敏,吴春胜

  6.白头翁锈病近程传播及空间分布型研究 苏丹,傅俊范

  7.高效木霉菌株筛选及对针叶苗木立枯病的生防作用 邓勋,宋小双,尹大川,宋瑞清,马晓乾,张霞

  8.北京小龙门地区元宝枫的种群结构及点格局分析 李玲慧,毛伊幻

  9.东北地区不同湿度梯度条件下芦苇植硅体形态组合特征 介冬梅,王江永,栗娜,王芳,王娜

  10.芦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ortase A的抑制作用 王亚男,柳秉润,邓旭明,王大成

  11.不同产地广金钱草夏佛塔苷含量比较 杨全,桑雪雨,唐晓敏,程轩轩,张春荣,卢挺

  12.人参双向固体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 王洪峰,朱凯,田健,周默,邱智东

  13.东北半干旱地区Palmer干旱指数特征分析方法 李晓辉,杨勇,任传友

  作物生产论文发表海东地区叶菜类蔬菜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

  摘要 介绍了青海省海东地区玻璃温室叶菜类蔬菜的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包括定植前准备、水培育苗及定植、定植后管理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 作物生产论文发表,叶菜类蔬菜,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青海海东

  在温室中应用水培不仅实现了人为调节生长环境和调控作物营养,而且由于根系离开了天然土壤,可以避免土壤传染病虫害及连作障碍问题,使温室栽培的肥料利用效率更高,并更大程度地实现了节约用水,产量高,品质好,便于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作业。可以说水培是高科技农业、高效农业、环保农业和节水农业的最佳形式。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关黄柏叶茶原料叶的最佳采收期及其代谢组学研究————作者:李晨;包海鹰;霍慧敏;

摘要:关黄柏叶在吉林省靖宇地区具有代茶饮和当作山野菜食用习俗,为确定关黄柏叶茶原料叶的最佳采收期及不同时期叶的关键差异代谢物,对关黄柏叶的嫩叶期、蜜叶期、成熟期、霜叶期的新鲜叶加工成的关黄柏叶茶样品分别进行了显微鉴定、感官评价及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显微鉴定结果显示关黄柏叶在蜜叶期、成熟期、霜叶期的腺点为花外蜜腺,其中均观察到有淡黄色分泌物,以蜜叶期最多,霜叶期最少。感官评价分析表明蜜叶期的关黄柏叶茶品质...

北细辛松柏醇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作者:李俊;孙英新;刘翠晶;杨利民;

摘要:松柏醇酰基转移酶(CFAT)是北细辛中参与甲基丁香酚生物合成的一个关键酶,基于北细辛转录组数据,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并克隆AhCFAT基因,预测其蛋白质理化性质与结构;利用分子对接分析预测AhCFAT与底物的结合能力;最后利用qRT-PCR检测AhCFAT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2个BAHD酰基转移酶家族蛋白,其中AhBAHD1位于系统发育树的Clade 6分支,与Sc...

滴灌方式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作者:张语蝶;杨鸿超;梁欣冉;胡静雯;谢映淇;王寅;杨芳;

摘要: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雨量,存在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探索滴灌方式和施氮量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实现增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21年5月在吉林省乾安县开展,设置2个滴灌方式:膜下滴灌(M)和浅埋滴灌(Q);3个施氮量水平:不施氮N0(0 kg/hm2)、N1(120 kg/hm2)和N2(18...

沃金黑牛不同肠道部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作者:关诗宇;曲磊;孙铭;谷月;董刚辉;赵玉民;秦立红;

摘要:为研究沃金黑牛不同肠道部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选取体重相近,月龄相同的沃金黑牛(公牛)3头为研究对象,进行屠宰,收集回肠、结肠、空肠、盲肠、十二指肠、直肠部位肠道内容物,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沃金黑牛不同肠道部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8个样品共得到718 240条序列,每条序列平均长411 bp;在沃金黑牛中,空肠Ace指数显著低于结肠、盲肠、十二指肠和直肠(P<0.0...

不同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地土壤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作者:夏雨龙;陈美彤;刘嘉慧;王艺璇;王鸿斌;

摘要:为探究不同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的质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筛选便捷、高效的盐碱土培肥改良方案。通过开展田间试验,共设置:无改良剂(T1)、改性沸石(T2)、硫酸铝(T3)、有机肥(T4)、改性沸石+有机肥(T5)、硫酸铝+有机肥(T6)6个处理,对比分析各处理0~60cm土壤盐碱指标的差异及0~20cm耕层土壤质量和水稻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可以提高土壤的质量和水稻产量,其中硫酸铝+有机...

柔嫩艾美耳球虫14-3-3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作者:范学伟;张西臣;程淑琴;张楠;陆子秀;王俊杰;姜鑫;

摘要:探讨毕赤酵母系统表达的14-3-3重组蛋白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tenella, E.tenella)的免疫保护作用。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14-3-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提取柔嫩艾美尔球虫E.tenella RNA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版PCR扩增14-3-3基因,将其与pPIC9K载体连接,构建pPIC9K-14-3-3重组质粒,转化至GS115感受态细胞经甲醇诱导表达...

不同化控剂对耐密大豆品种光合生理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作者:刘研;于德彬;王弼琨;梁喜龙;饶德民;孟凡钢;闫晓艳;程彤;张伟;

摘要:为探究不同化学调控剂对不同耐密特性大豆品种光合生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耐密大豆品种长密豆30和常规大豆品种绥农43为试验材料,每品种设置2个种植密度:常规密度(20万株·hm-2)和高密度(30万株·hm-2),并于初花期喷施烯效唑(S3307)与胺鲜酯(DTA-6),分析不同密度条件下化控剂对大豆品种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参数、茎秆特性、产量及其产...

低温型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作者:刘琳;李绍雨;张宏泽;方如欣;王刚;陈光;钟荣珍;田春杰;张斯童;

摘要:针对东北地区低温环境导致玉米秸秆还田腐解缓慢的问题,以4株低温菌(莓实假单胞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烟曲霉)构建了低温复合菌系HA,并通过补充木质素降解菌株(黑曲霉、白腐菌、白囊耙齿菌)优化获得复合菌系HB。通过液态/固态发酵试验结合扫描电镜观察、酶活检测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HB菌系在15 ℃下液态发酵 15 d对玉米秸秆降解率达 52.69%;固态发酵 30 d时,秸秆总降解率...

壳聚糖改性水热炭对人参酸化土壤的酸性修复————作者:房坤;李春艳;马雨君;侯欣茹;张忠庆;刘金华;杨靖民;

摘要: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的土壤经过5-6年人参种植后,出现严重的酸化障碍(以下简称“人参酸化土壤”)造成土壤质量下降,使土壤恶化。为对人参酸化土壤的酸性进行修复,提高土壤pH,降低因人参生长逐渐使土壤酸化的问题,实现人参酸化土壤可持续利用。利用水热法制备玉米秸秆(去瓤)炭,用壳聚糖按混合和吸附两种方式进行改性处理(分别称为直接改性和吸附改性),研究不同改性方式水热炭的特性以及对人参酸化土壤酸性的影响。结果...

大豆NRPD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基因编辑材料创制————作者:康思敏;叶雨彤;刘敏;

摘要:RNA聚合酶IV(RNA polymerase IV, Pol IV)的最大亚基NRPD1,是RNA引导的DNA甲基化(RNA-directed DNA methylation, RdDM)途径中的关键因子,该途径是植物中小RNA参与表观调控的方式之一,主要负责植物中的从头DNA甲基化。尽管在拟南芥及部分作物中关于NRPD1基因的作用已有较多研究,但在大豆中还未见报道。为了揭示NRPD1在大豆中的...

早播对黑龙江省早熟区大豆光合、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作者:徐杰飞;张玉先;郑伟;李灿东;王志新;张振宇;赵星棋;王象然;

摘要:为了研究早播对黑龙江省早熟区大豆光合、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及筛选适宜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早播的大豆品种,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早熟区6个大豆品种佳豆52、沃豆5号、佳豆33、黑河43、东生19、合农95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超早期播种(播期Ⅰ)、早期播种(播期Ⅱ)、适期播种(播期Ⅲ),分析早播对大豆苗期(V4)、盛花期(R2)、盛荚期(R4)、鼓粒期(R6)植株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和成熟期后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

大豆雷瘿蚊——我国东北地区大豆新害虫调查初报————作者:史树森;周宇鑫;杨晓贺;严君;王燕平;崔玥;崔娟;高宇;

摘要:首次报道了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大豆上发现的一种新害虫——大豆雷瘿蚊(Resseliella soya Monzen)。采用随机调查法对其田间为害症状及危害程度进行多地调查。该害虫主要以幼虫钻蛀为害大豆叶柄和分枝,被害叶片呈失水状萎蔫、下垂甚至枯死。不同大豆品种的被害株率无显著差异。描述了成虫、幼虫、蛹的形态特征,还扩增了该虫的COI(Cytochrome Oxidase I)条形码序列,基于该序列构...

大豆 GmMYB73 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作者:栾鑫超;岳文俊;李连杰;苏子茼;孙元宏;王佳欣;刘宜萱;姚丹;刘慧婧;曲祥春;

摘要:MYB (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 类转录因子家族是指含有MYB结构域的一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根、茎、叶、花的生长发育,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研究在前期大豆低亚麻酸突变体“MT72”转录组测序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并克隆出CDS全长为225bp差异表达量高的候选基因GmMYB73(NM_001250849);为进...

不同生长时期蒙古黄芪养分吸收及分配特征————作者:金桥;孙海;关一鸣;王秋霞;邵财;张亚玉;

摘要:无机元素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养分,它们对黄芪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及最终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影响。为了探究从苗期至成熟期蒙古黄芪的元素积累规律。通过测定不同时期蒙古黄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以及氮、磷、钾、钙、镁、铜、锰和锌等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地上部氮积累呈先升后降,6月花期到达峰值335.09 g/株;磷钾5-7月显著累积;铜锌果中期高,锰则在果前期及中期较高。地下部氮积累自苗期...

玉米冠层叶宽相关QTL的定位和候选基因的挖掘————作者:张默;王鑫雨;齐欣;贾钰莹;刘欣芳;孙成韬;马骏;刘晓丽;姜敏;李泉木;叶雨盛;王延波;王丕武;

摘要:冠层叶宽作为植物叶片形态的重要指标决定了玉米群体间通透性和光能利用率,从而影响玉米密植条件下的产量潜力。为了深入理解玉米冠层叶宽相关的遗传机制,以玉米冠层叶片宽度差异较大的自交系P014和E1312作为试验材料,构建了一个包含179个子代的RIL群体。结合GBS测序技术获得基因型数据和多环境冠层叶宽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定位到...

不同盐碱耐性大豆的出苗率、苗期形态及光合特性的差异————作者:石卓;饶德民;王弼琨;崔彦斌;程彤;于德彬;闫晓艳;孟凡钢;张伟;

摘要:以2个耐盐碱型品种(蒙豆14和Bayfield)和2个敏感型品种(吉育83和通农2号)为试验材料,比较其在不同盐碱土壤条件下的出苗率、苗期形态学及光合特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碱度升高,耐盐碱型品种出苗率均显著高于敏感型品种;耐盐碱和敏感型品种株高、叶面积均呈降低趋势;耐盐碱品种的光合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敏感型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胞间CO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杂草群落结构及玉米产量的影响————作者:冯丽雪;关法春;解娇;宗宪春;陶雪纯;杜恒;胡建新;赵新颖;

摘要:为探究不同处理的秸秆还田后对杂草群落及玉米产量的影响,采用对比法,研究其在秸秆直接还田与秸秆腐熟还田对土壤养分、植株长势、杂草群落特征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秸秆腐熟还田)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高于CK(P<0.05),T2(秸秆直接还田)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T1较CK相比,促进了玉米植株的生长,T2对植株生长影响不大;与CK相比,T1杂草密度降低33%(P>0.05),...

秸秆离田和氮缺乏对黑土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作者:朱凯;朱雪峰;解宏图;鲍雪莲;刘嘉文;何红波;张旭东;梁超;

摘要:为揭示培肥黑土在缺乏外源碳氮输入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响应规律及其与土壤有机质和土地产能的偶联关系,以长期秸秆还田结合氮肥施用的培肥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技术,探究秸秆离田或/和氮肥停施8个生长季后土壤碳氮含量、玉米产量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显示,与长期培肥处理相比,仅秸秆离田对微生物群落无显著影响;氮肥停施则显著提高丛枝菌根真菌(AMF)、腐生真菌(SF)和真菌总生物量以及真、细菌比值...

基于BAS-BP网络的土壤湿度预测方法研究————作者:孟楚;李士军;常晶;穆叶;肖培;张鑫;

摘要:土壤湿度短期预测主要运用气象因子和时间序列,存在着预测模型输入维度高、精度不够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及BP神经网络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BAS-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以实测气象数据模拟天气预报对土壤湿度进行预测,并以长春市双阳区实测40 cm垂直平均土壤湿度进行验证与测试。结果表明:BAS-BP神经网络比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同时与经典GA-BP和PSO-BP模型横向比较...

草莓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及杀菌剂敏感性测定————作者:许永华;赵玥;高成林;刘晨阳;李琼;邓轲丹;卢宝慧;

摘要:为了鉴定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药用植物园发现的引起草莓叶斑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物,并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根据形态学鉴定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了导致草莓叶斑病的病原物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嘧菌酯等9种杀菌剂对草莓叶斑病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草莓叶斑病病原物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病原菌对福美双的敏感性最强,...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农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1588.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