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3-1076/S
国际标准刊号:0528-9017
主办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大学
主管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西北农业大学学报》农业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吉林农业大学学报》农业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浙江农业科学》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浙江农业科学》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浙江农业科学》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 33-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0528-9017,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较早的农业科技刊物之一。

  本刊系"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和方阵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报道农业科研新成果和新产品、国内外最新实用技术和农业发展动态信息,内容包括粮、棉、果、蔬、油、麻、植保、农业工程、蚕桑、畜禽、微生物以及农药、化肥、农业设施等新产品介绍,园林工程、高产栽培(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利用等等。 本刊一直坚持高水准办刊,近年来增加了对效益农业的报道,刊物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紧扣效益农业主题、具有较好的导向性。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全国中文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

  获第二届中国农学会优秀期刊奖

  连续两次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栏目设置】

  目前开设的栏目有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专题与综述、植保技术、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种子专栏等。

  2014年05期目录参考:

  1.安徽省4个地方鸡品种OCX-32基因外显子4的多态性及其与淮南麻黄鸡蛋品质的相关分析 李俊营,詹 凯,毕善辉,刘 伟,韩 涛,李绍全1-5

  2.日粮能量水平对1.5~3.5月龄獭兔免疫性能及肝脏IFN-γ 表达的影响 常万波,任战军,韩 营,宋洪新,颉宏兵6-10

  3.日粮能量水平对幼龄獭兔血液生化指标及肝脏PPARγ、INSIG-2基因表达的影响 宋洪新,任战军,杨雪娇,贺国瑞,韩 营,常万波,颉宏兵11-16+21

  4.玉米秸秆揉丝微贮与传统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pH 和微生物的变化 程银华,雷雪芹,徐廷生,王青青,田英申17-21

  5.猪背膘厚与眼肌厚活体 A超测量技术研究 杨秀娟,邓 斌,张 曦,赵金燕,王 聪,叶 康,陶琳丽22-28

  6.麦洼牦牛群体4个新微卫星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 蔡 欣,泽让东科,赵芳芳,孙 磊29-32

  7.鸡恒定链功能片段跨物种增强小鼠对新城疫F2抗原免疫作用的研究 王 琛,刘雪兰,陈芳芳,余为一33-38

  8.干细胞标志分子在猪脐带组织中的表达 余树民,凌占业,刘 丹,刘欢欢,夏 娟,沈留红,曹随忠,左之才,邓俊良,任志华,马晓平,王 娅,胡延春39-44+54

  9.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1个树种的细根形态及碳氮含量研究 蔡 飞,邹 斌,郑景明,戴 伟45-54

  10.秦岭中段南坡锐齿栎林碳密度研究 沈 彪,党坤良,常 伟,刘 盼55-61

  11.福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林幼苗结构分析与更新评价 李 杰,高 祥,徐 光,郑小贤62-68

  12.水杨酸对华北落叶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范晓龙,陶 莉,马国强,卫书平69-74

  农业职称论文发表抓住关键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新跨越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升级,并促进资本进入农业和农村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的新型发展模式。本文全面阐述了博兴县结合实际,开拓思想,创新举措,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跨越。

  关键词:农业职称论文发表,创新思路推进产业化,发展,新跨越

  近年来,博兴县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农业,用市场的办法经营农业,把农业产业化作为重头戏来抓,强龙头、抓基地、建组织、扩市场、促增收,推动形成了龙头企业成群、中介组织成网、生产基地配套、市场份额扩大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农民收入来自于产业化领域的达到65%以上。2011年全县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先后被滨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先进县。

  浙江农业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摘薹前后不同施肥量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汪暖;邵庭;吴美娟;黄洪明;张亚男;

摘要:为研究摘薹前后不同施肥量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23—2024年在兰溪市开展相关试验,并将油菜薹制作成梅干菜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摘薹比不摘薹的油菜生育期明显延迟,株高降低,油菜籽蛋白质含量增加。随着摘薹前后施肥量的增加,生育期相应延迟,一次分枝数小幅增加,单株角果数无明显变化规律,菜籽产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综合来看,摘薹前5 d或摘薹后当天,每667 m2使用尿...

广西茶园土壤酸度与交换性氢、铝的关系————作者:殷贝贝;黄金生;王磊;周柳强;朱晓晖;彭嘉宇;谢如林;曾艳;区惠平;李忠宁;卢红媚;莫文彬;何冬秋;刘利君;张宪;

摘要:研究广西主要茶园土壤酸度与交换性氢、铝的关系,为科学种植茶树,改良酸化土壤提供技术支持。采集广西茶树种植区的290个土壤样品,分析其pH值,交换性氢和铝含量。结果显示,广西茶区土壤pH值波动范围较大,为3.11~6.89,66.55 %的土壤样品pH值低于4.5,茶园的土壤酸性极强。pH值越小,交换性酸含量越大。交换性酸是影响土壤pH的主要因素。当pH值较低时,交换性H+的含...

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四环素胁迫下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作者:陈敏;孙罗明昇;沈佳铭;叶友翔;赵国华;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胁迫下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在NH4+-N和NO3--N不同氮素形态下,设置不同剂量四环素胁迫水平,研究了水稻干物质累积、根冠比、叶面积以及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素营养能够调控四环素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其中在低剂量四环...

3个不同品种的生姜种植密度试验————作者:蔡盼;张立权;史努益;戚自荣;许林英;

摘要:为发展慈溪市生姜产业,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在前期生姜品种引选试验的基础上,以筛选出的综合性状较好的3个生姜品种为材料,探索其合理的种植密度。在行距不变的情况下,设置15、20、25 cm 3个株距水平,对生姜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生长量及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发棵期种植密度对植株生长量的影响很小,在根茎膨大期和收获期,植株生长量的差异比较明显,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减小,即株距的不断增大,分枝数、根鲜重、...

不同打顶措施对大理烟区K326产质量的影响————作者:杨德海;马骏洁;彭小祠;赵伟金;谢益燕;杨艳;冯灿湖;彭仁;黄伟;薛波;王彦楠;欧阳铖人;

摘要:为研究K326在大理烟区适宜的打顶措施,开展裂区试验对比初花打顶、盛花打顶情况下分别留叶18、20、22片对K326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打顶处理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品质3个方面整体优于盛花打顶处理。初花打顶处理且留22片叶处理烤烟长势最好,产量最高,但产值、均价、中等烟比例、上等烟比例与内在化学成分稍逊;初花打顶处理且留20片叶在各处理中烟叶经济效益较高,内在化学成分最为协调。综...

不同施肥量对硃砂烟碳氮代谢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作者:张涛;马骏洁;朱晓红;赵伟金;彭仁;杨艳;彭小祠;杨德海;

摘要:为探明硃砂烟在不同施肥量处理下碳氮代谢和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以硃砂烟3号为试验材料,于2020年开展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减肥15%处理下烟株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低于增肥15%处理烟株,说明减肥15%处理下烟株的氮代谢不如增肥15%处理烟株旺盛。在旺长期、下部叶成熟期和中部叶成熟期,减肥15%处理下的烟株SS酶活性显著低于增肥15%处理,说明减肥15%处理烟株碳代谢产物量少于增肥15%...

不同乙基多杀菌素施用时期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及抗性————作者:曹米娜;吴聪;

摘要:为探究二化螟不同为害时期喷施杀虫剂的防效,同时了解不同乡镇街道二化螟幼虫对乙基多杀菌素的抗药性,进行了稻苗浸渍法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25%乙基多杀菌素WG在枯鞘率≤10%时喷施能表现出较好的保苗效果和杀虫效果,尤其枯鞘率为0%~5%时,在施药后20 d的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分别为64.40%和68.62%。当枯鞘率>15%时喷施25%乙基多杀菌素WG 20 d的杀虫效果和保苗效果相对较差,分别为1...

可降解地膜覆盖对夏播甘薯土壤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作者:张志伟;秦耀国;雍琴琴;刘柏庆;刘进雄;段芳;李奕霖;杨翠芹;

摘要:为探究不同厚度可降解地膜覆盖对夏播甘薯土壤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40 d,覆膜可增加地表温度,移栽后70、100 d覆膜处理地温低于对照;移栽后40 d覆膜处理在0、5 cm的土壤湿度大于对照。移栽后40 d,覆膜处理茎节数和分枝数显著高于对照;移栽后130 d,覆膜处理的干物质量显著低于对照,而各覆膜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3种可降解地膜处理...

嘉兴地区春季厚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作者:董苗群;

摘要:为丰富浙江省嘉兴地区春季甜瓜品种类型,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本研究以三雄5号为对照,共5个甜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厚皮甜瓜品种(包括对照)在生育特性、生长表现、果实主要性状(包括果实形状、果肉颜色、风味)及商品率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整体表现为一致性较好,生长势、抗病性、适应性等较强。果形好、品质佳、含糖量较高,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其中三雄5号、早生翠绿较为早熟,流星翡翠最为晚熟、抗...

花生新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作者:滕丽姚;范呈根;张祖清;李云;刘杨;肖鹏;华丽琴;欧阳卫卫;徐晓娟;陈荣华;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赣南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以12个花生新品种开展区域试验,其中湛油75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抗性及产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在120 d左右,锈病抗性最好,白绢病抗性为中抗或抗病,有3个品种感叶斑病,抗旱性、抗涝性及抗倒伏性均较好。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主茎高与分枝长、总分枝数与结果枝数、结果枝数与单株结果数、百果重与果仁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总分枝数与单株结果...

鲜食春大豆品种比较试验————作者:金水丰;张丹;吴建烈;黄越;钟雨婷;阮倩茜;张雨微;邹宜静;

摘要:对13个鲜食春大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综合生育期、植株性状、豆荚性状、产量等指标,发现浙鲜12、浙农17号可适当提早播种,提高种植效益;浙农6号、浙鲜9号可继续推广应用;苏成6号、浙农11号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豆荚色绿、籽粒饱满、商品性好,深受种植大户青睐,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开科源绿翡翠、苏成2号、徐春4号、开科源翠绿宝等4个品种综合表现良好,可多点试验促推广

大豆籽粒发育过程异黄酮及其组分的积累规律————作者:郁晓敏;袁凤杰;傅旭军;杨清华;金杭霞;竹龙鸣;

摘要:异黄酮是大豆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又称植物雌激素。本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析5个大豆品种(系)在籽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总含量以及12种异黄酮组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籽粒的发育进程,5个大豆品种的籽粒异黄酮含量均不断提高,但其积累方式与速率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5个品种丙二酰染料木苷、丙二酰黄豆苷、染料木苷和黄豆苷等主要组成成分的含量占异黄酮总含量的比例变化趋势则各不相同;异黄酮主要生理活...

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的抗病丰产性评价————作者:陈以相;张晓梅;勾宇宏;夏再兴;郭涛;张碧胜;

摘要:为筛选适合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种植的优质鲜食糯玉米品种,本研究于2023年选用德彩糯、瑞糯8号、云糯9号、斯达糯68、斯达糯70和甜蜜糯29共6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以云南主栽品种石糯2号为对照,在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开展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通过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鲜穗产量、品质评分等指标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鲜穗产量为10 806.10~14 834.08 kg·...

江苏沿淮地区半冬性小麦品种筛选与示范————作者:徐梦彬;周星;

摘要:为筛选适宜江苏沿淮地区种植的半冬性小麦品种,2022—2023年在江苏沿淮地区的淮海农场、临海农场和新洋农场三个地点开展了品种筛选试验,选用近年审定的具有较大推广潜力的19个半冬性小麦品种,以淮麦33为对照品种,对其田间长势、产量表现及抗性等进行综合筛选鉴定。结果显示,对照品种淮麦33平均产量水平较高,排在第3位,郑麦1860和烟农12122个品种的平均产量高于对照,其中郑麦1860的平均产量相较...

优质抗病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嘉优10号的选育————作者:张呈祥;李柏;陆金根;高荣村;

摘要:嘉优10号是利用BT型早熟中粳不育系嘉57A和恢复系嘉恢10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嘉优10号具有综合抗性好、米质优、制繁种产量高等特点,2022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对嘉优10号的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稻米品质及抗病性进行分析,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高产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品种浙优77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作者:祁永斌;王林友;吕向朝;蒋根水;张浩迪;

摘要:长粒型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77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谷之雨(浙江湖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种业集团合作选育的中熟三系籼粳杂交稻组合,以长粒粳型不育系浙杭K68A(浙75A)为母本、广亲和偏籼型恢复系浙恢F27为父本配组而成,202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浙审稻2024017)。浙优77具有产量高、米质优、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浙江省及周边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本文对浙...

腐殖酸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作者:张运红;任子雯;毛家伟;杨永辉;高翠民;韩伟锋;刘小奇;

摘要:采用水培法,通过聚乙二醇模拟干旱,研究了喷施不同腐殖酸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小麦幼苗的综合指标,用于评价腐殖酸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和提高抗旱性的效果,以期筛选出高活性腐殖酸产品。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F8、F4和F5处理小麦幼苗综合得分最高、长势较好,其中F8处理的小麦地下部鲜重显著高于CK,增幅为24.3%;F5和F8处理的叶绿素b含量也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F3处理...

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作者:潘广元;杨森;李雪;张军;翟鹏飞;孔令娟;

摘要:为全面了解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情况,研究解决种植中技术、政策、机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为大面积推广该项技术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笔者在全省主产区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走访等形式调研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系统阐述了种植背景和意义,深度剖析了种植发展现状,提炼了工作做法启示,总结了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油橄榄良种豆果和尼Ⅰ在我国南方的引种实践————作者:牛二利;李雪;高耸;王伟;傅玉楼;朱申龙;

摘要:为筛选适宜我国南方种植的油橄榄良种,进一步指导油橄榄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对2018年定植的2个油橄榄品种豆果和尼Ⅰ进行跟踪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豆果和尼Ⅰ均在定植2年后始花始果,定植6年后的株高分别为3.21和3.34 m,干径分别为8.19和8.39 cm。豆果单果重为1.34 g,属圆形品种,667 m2鲜果产量为654.85 kg,橄榄油产量为68.76 kg,...

杭州市富阳区茶园土壤养分及肥力质量评价————作者:邵赛男;杨青;张海娟;董代幸;孟庆玖;闻军清;江花琴;钱毅;蒋玉根;

摘要:茶产业是富阳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对富阳区茶园土壤养分、肥力质量及土地流转价值进行分析及评价,可为指导富阳区茶园施肥及茶园土地流转提供更为科学的数据支撑。文章对富阳区22个乡镇街道现有的茶园进行调查采样,共计采集土壤样本205个,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等土壤养分9项与影响茶叶产量及品质的土壤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模型,计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对富阳区土壤养分、肥力质量及土地流转价...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浙江农业科学》农业期刊论文发表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1587.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