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园林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广东园林

《广东园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4-1219/S
国际标准刊号:1671-2641
主办单位:广东园林学会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上一本期杂志:《南方园艺》园艺师期刊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青海草业》工程师职称论文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广东园林》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广东园林》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广东园林》是国内公开发行的园林综合性刊物。其宗旨是为园林界的科研、教学、生产及管理人员等提供科学技术交流的园地,传播新成果、新技术信息,为促进园林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秉承以人为本、民主办刊、开放办刊的理念,实行以学术价值为唯一标准的合乎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被引次数:4599

  综合影响因子:0.187

  复合影响因子:0.352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园林理论与研究、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研究与应用、园林建设与管理。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对美丽中国的启示 郑晓霞,金云峰,ZHENG Xiao-xia,JIN Yun-feng

  2.探讨标识导向系统在公园中的应用--以香港湿地公园为例 江振东,关雯,JIANG Zhen-dong,GUAN Wen

  3.广州市桥梁绿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 刘兴跃,邱毅敏,余铭杰,周任妮,LIU Xing-yue,QIU Yi-min,YU Ming-jie,ZHOU Ren-ni

  4.第五届奥雅公益论坛“移动城市”暨第九届深圳文博会专项活动在深圳举办 奥雅设计集团

  5.探讨广州市旧城区街旁小游园的建设 黄艳娜,HUANG Yan-na

  6.2013年北京园博会开幕,岭南园林作品惊艳亮相--广东省参展作品“岭南园”、棕榈园林仿建余荫山房受到高度评价 [1]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2]棕榈园林

  7.江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陈健伟,CHEN Jian-wei

  8.华工本科生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大学生设计竞赛奖励 林广思

  9.罗定江滨公园及市政广场景观设计 黄俊江,彭毅,HUANG Jun-jiang,PENG Yi

  10.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开幕 棕榈园林

  11.浅谈傣族陶艺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曹瀚丹,CAO Han-dan

  林业工程师论文代发关于都匀剑江河流域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摘要:分析了都匀市境内剑江河流域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都匀市境内剑江河流域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的思路、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为各级政府对该流域的保护政策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工程师论文代发 ,剑江河,流域,林业生态,保护

  1引言

  根据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境内剑江河流域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具体情况,研究提出了都匀剑江河流域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的思路、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政策措施,为各级政府对该流域的保护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广东园林最新期刊目录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新引进植物调查及其综合评价————作者:蒲苑君;张继方;何仲坚;陈莹;倪建中;

摘要:为充分发掘适生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一期东侧地块的植物种质资源,对新引进的103种植物进行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新引进植物综合评价体系,根据观赏价值、生态适应性、开发应用价值3个准则层和16个评价指标开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指标按权重值大小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适应性、观赏价值、开发应用价值,生态适应性最为重要,符合本研究强调收集、培育和筛选湿地植物资源的目标要求;通过分析...

昌江海尾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作者:孙静馨;宋希强;申益春;杨泽秀;

摘要:为明晰昌江海尾湿地景观格局特征,探究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因素,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昌江海尾湿地。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以及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昌江海尾湿地的2014—2024年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再结合自然、人文等因素探究湿地景观格局特征的驱动因素。得出结论:1)近10年昌江海尾湿地内湿地植物、建设用地、裸土地和道路面积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降幅最大;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呈逐渐上升趋势;2...

粤北壮族传统民居建筑基因识别与图谱构建————作者:罗婷;刘旭红;

摘要:文章基于景观基因理论的转化应用,深入粤北壮族传统村落,针对当地传统民居建筑进行田野调查与测绘,分析该建筑基因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基因识别原则与图谱构建路径,探究其平面布局、立面形制、装饰艺术、结构体系等壮族民居建筑基因类型,并尝试构建系统性可视化建筑基因图谱。此研究探讨粤北壮族民居建筑营建模式与文化特征,阐释壮族村落民居建筑发展演变及空间分异规律,为岭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筑与村落风貌传承延续等相关研究提...

煌实隽香——中国传统园林橘造景历史————作者:陈妍祺 ;陈意微;

摘要:“橘”是中国传统园林重要的经济和造景植物,具有独特的营造手法和文化内涵。通过考察历代植物专著、园诗、园记,结合图像史料,探讨橘在古代语境下的定义、在历代园林中配置手法的演进与审美趣味变迁。研究结果表明:从先秦到晚清,园林橘配置手法经历了从独立的粗放布局到与其他造园要素细腻融合的演变过程;园林橘的审美趣味,从早期集中于对其形色与贡品地位的歌颂,到逐渐侧重对其香气的品赏,直至强调闲趣致用的审美维度,并...

广州黄埔区城市公园植物多样性调查————作者:陈林;林玉琳;

摘要:植物多样性在营造城市公园的景观和发挥生态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掌握黄埔区城市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现状,采用线路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内41个城市公园进行植物本底调查。调查发现:共有维管植物659种,其中被子植物有608种,是城市公园植物总数的92.26%;植物生活型中有乔木232种,草本192种,灌木178种,藤本57种;植物以栽培种为主,栽培种409种,野生植物有250种;野生种子植物区系...

基于百度街景图像的兰州市安宁区行道树研究————作者:胡童童;张晓玮;周晓雷;

摘要:对城市绿视率和行道树结构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可为提升城市绿化效果和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参考,为城市绿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兰州市安宁区6个中心街区共40条街道,利用ArcGIS和Python软件获取百度街景图像,运用ImageJ或Sketchup获得行道树的结构特征数据,使用DeepLabv3+模型获得绿视率数据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安宁区街道绿化中整体应用最多、频度最高的是槐Styphnolo...

儿童友好视角下小城镇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更新实践————作者:王军;熊先华;黄广良;

摘要: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小城镇中老旧小区在多元空间供给、配套设施建设、环境品质改善及社区治理创新等方面,均不能满足儿童日益多元化的功能需求。基于此,通过研究小城镇儿童友好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结合小城镇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改造的需求和难点,提出了出行友好、功能友好、环境友好、益智友好、参与友好5个维度的小城镇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化改造策略,最后以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吉祥童梦公园更新改造进行实例介...

数字化视角下的景观设计————作者:刘恒;向建华;

摘要:近年来数字景观一词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逐渐影响传统的景观模式,其独特的优势和对传统景观模式的冲击是未来园林景观设计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纵观近20年数字景观的发展历程,基于文献研究法,总结数字化景观设计的演化趋势与研究热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将现阶段数字技术在景观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归纳为:数字化不全面、景观形式单一、缺乏对人群诉求的关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数字景观的视角下基于信息采集、分析和...

低碳城市建设背景下日本近20年屋顶绿化研究进展————作者:张恒;张艺川;詹永杰;李俐;

摘要:屋顶绿化对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和减碳意义重大,是日本建设低碳城市及实现“碳达峰”的有效举措。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WebofScienceTM和J-stage两大数据库中日本近20年的屋顶绿化研究文献,并与日本屋顶绿化政策、法规出台的时间节点进行对照,将日本屋顶绿化研究分为3个时期:低碳研究初始阶段(2000—2005年)、低碳研究发展阶段(2006—2013年)、低碳研究探索阶段(2014—2023...

三维视角下高密度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使用偏好研究——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作者:陈佳怡;伍泽唐;谢文琳;戴岚仪;李世杰;

摘要:当今城市绿化空间需求不断增加,一种新兴的绿色开放空间类型—空中花园,在绿色开放空间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如何设计与协调空中花园中的空间要素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从空间特征、植物景观、配套设施、服务管理4方面,对广州珠江新城范围内空中花园与地面绿地进行使用者满意度的调查,并结合IPA–Kano模型,通过环境特征的重要性和绩效评价,确定地面绿地和空中花园中各环境特征优化的优先次序:在地面绿地中交通便利...

基于美景度评价的沈阳市城市绿道设计优化研究————作者:孙振帮;李雅倩;闫治安;

摘要:城市绿道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景观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而视觉质量评价是研究者们获取绿道景观价值最直接迅速的方式。以沈阳市沈水湾绿道、五里河绿道、环丁香湖绿道和南湖公园绿道为研究对象,通过美景度评价对研究区段景观效果进行量化,运用相关性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挖掘公众审美与相关景观指标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3项景观指标均与美景度值存在正相关关系,景观指标的变化会影响公众对于景观效果的评价,并...

基于可食地景的长期园艺疗法对失智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作者:李春荣;陈洁;陈骥;孙旻恺;王雨琴;

摘要:园艺疗法已被证明在改善失智老人的行为障碍和精神症状方面有显著潜力,但多数研究的干预时间较短,疗效难以持久。为探究园艺疗法的长期效果和可食地景的恢复效益,开发了以可食地景为蓝本的长期高频度园艺疗法程序,选取35名长期居住于浙江省杭州市某医养结合机构的失智老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干预和追踪观察。研究发现:失智老人的认知能力在园艺疗法实施期间无显著衰退,行为障碍和激越行为发生频率均显著降低。可见长期...

我国中等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研究——以衢州市为例————作者:严旖;

摘要:在“生态建市”背景下,衢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积极开展城市公园建设,展现了一部城市绿色生态发展史。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将衢州城市公园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绿化整改阶段(1978—1999年)、文明城市建设阶段(2000—2004年)、园林城市建设阶段(2005—2012年)和生态建设阶段(2013年至今)。总结衢州城市公园建设依托当地山水资源,其整体风貌是古典园林的现代延续,由观赏性景观向体...

基于陆游山阴诗的绍兴宋韵植物景观营造————作者:张佳慧;胡晨侃;许卓琼;严欢;张立平;

摘要:绍兴自古山灵水秀,南宋诗人陆游定居于此,留下大量描写绍兴植物景观的诗词。为探索彰显绍兴宋韵气质的植物景观营造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方法,从陆游山阴诗中筛选得到391首南宋绍兴植物景观诗词,提炼绍兴宋韵植物的色彩、使用频率、景观场景、种植形式与情境表达。结果发现:红绿配色是绍兴宋韵植物的色彩基调;梅花、杨柳、竹林等是宋韵绍兴典型植物;“梅山踏雪”“蒲枫溪畔”“柳堤桐岸”“稻乡果巷”“松槐禅院”是5类宋韵...

湿地木本植物冬季固碳释氧与增湿降温能力研究————作者:伍祖莹;王芙蓉;许铭宇;陈平;

摘要:通过在冬季对10种华南地区湿地木本植物的基础信息、光合特性参数进行测量和计算,对比分析不同木本植物日固碳释氧与日增湿降温的能力,以期为构建高固碳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冬季,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与增湿降温能力较强的是灰莉Fagraeaceilanica、海桐Pittosporumtobira、悬铃花Malvaviscusarboreus、白背绒香玫Arachnothryx leuco...

石井净水厂8种湿地植物的净化和固碳功能研究————作者:张碧媛;林妍栏;林雯;代色平;李智琦;

摘要:为掌握不同湿地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净化和固碳能力,对广州市石井净水厂人工湿地中8种植物、土壤和水质进行取样分析。结果显示,石井净水厂水质优良,土壤营养元素丰富,重金属含量低。其植物元素富集能力分析表明,睡莲Nymphaeatetragon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美人蕉Cannaindica、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梭鱼草Pontederiacordat...

大都市圈视角下江南水乡农业景观设计研究——以长三角水乡客厅三园为例————作者:毛永青;张杰龙;李竞翔;

摘要:农业景观是区域文化的核心载体,对景观多样性具有较大的意义。从江南水乡大都市圈的视角,梳理了农业景观目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地域景观特色消失,不能适应多元的功能需求,景观功能被刚性约束条件所限等。并以长三角水乡客厅三园农业景观设计为案例,通过展示江南圩田、桑基鱼塘、水乡湿地3类农业展示园的景观设计要素框架,提出了平衡性景观设计的理念,即介于景观农业和农业景观之间的一种新的农业景观设计方式,将农业空间分...

城市街道一体化绿化品质管控探索——以广州市为例————作者:朱国钰;刘为;胡阳芷;

摘要:城市街道是城市居民生活和休闲的主要场所,高标准的街道绿化,有助于促进城市生态连通、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以广州市为例,总结现状存在管控指标单一、设计标准独立、规划建设管理过程分离的3个问题,并从管控视角推导出工具缺失、导向模糊、执行断层3个成因。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指标优化、异地协调、程序完善的3类管控方法,结合广州地区总设计师制度的实践,创新提出建立绿化管控指标体系、完善街道绿化设计指引、落...

广东万里碧道背景下地域文脉保护和利用的营建途径——以花地河碧道为例————作者:包宇珩;

摘要:荔湾自古水道通达,经贸繁荣,基于流域空间发展取得的出色成就使其成为明清时期人文荟萃的城市中心。探究河流主导下“水脉”与“文脉”互动的历史机制及演进逻辑,可为碧道建设中地域文化景观的承续和更新提供理论参考。以花地河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结合竹枝词、诗文,回溯历代人文活动沿水系分布的生成情境和风土意象。结果表明,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成就了文脉延续的特征,河流作为孕育文化的空间形态,也成为文脉延续...

城市绿地蝶类微栖息地整体模块设计策略————作者:朱美娜;徐鹏钰;林石狮;

摘要:当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蝶类栖息地面积正在逐渐缩减,这对蝴蝶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了直接威胁。以城市蝶类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资料,分析城市绿地蝶类多样性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城市小微绿地视角出发,探讨蝶类微栖息地的优化路径,提出“栖互、共与、宣教”3个生态景观策略,结合蝶类栖息与人类互动的需求,打造以乡土植物为基底、重视管养维护、融合生态科普与自然教育的全年龄向城市蝶类微栖息地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广东园林》园林工程师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148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