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学报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时间:

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6-1124/S
国际标准刊号:1001-8581
主办单位:江西省农学会;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管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湖南农业科学》农林专业硕士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农家顾问》省级农业期刊论文发表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江西农业学报》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江西农业学报》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杂志简介】

  《江西农业学报》是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西省农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本刊既刊登栽培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园林、蚕桑茶叶、畜牧水产、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

  杂志系国家科技部评定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 根据最新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6),本刊2005年度影响因子为0.406,最近5年来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391,他引率0.92,基金论文率0.38,居同类期刊前列。本刊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等国内权威数据库全文收录。 《江西农业学报》为月刊,国内公开发行,大16开本,每期160页, 彩色封面,逢月末出版,每期订价10.0元,全年订价120元。需订阅者可直接将杂志订阅款寄至本刊编辑部。地址:330200 南昌莲塘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农业学报》编辑部。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江西省优秀期刊

  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农艺科学、农业生物技术、园林园艺、植保土肥、资源与环境保护、畜牧水产。

  本站已成功发表的论文:

  1 茶园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毛平生,阮建云,李延升等 1-5

  2 高黎贡山东坡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垂直分布规律 鲜 娅,孟广涛,赵亚男等 6-10

  3 土壤改良剂对烤烟产质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李富欣,司贤宗,张 翔等 11-13+18

  4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汝溪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肥力评价 谭小梅,耿养会,蒋宣斌等 14-18

  5 不同化肥施用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效应的研究 苏金平,管珊红,袁福生等 19-24

  6 不同微生物制剂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烟草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毛官杰,孟 南,刘华山等 25-28

  7 不同时期施用分蘖肥对水稻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黄大山,陈忠平,程飞虎等 29-32

  8 烟田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肥料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王建安,许发华,翟 欣等 33-35

  9 0. 01% 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促进水稻增产及抗御寒露风的效果 王修慧,舒 畅,李浩元等 36-38

  10 3 种肥料处理对盆栽野生蕙兰生长的影响 李小玲,华智锐 39-41

  11 黑曲霉发酵对咖啡碱代谢的影响 马存强,李 静,周斌星等 42-46

  12 8 种工夫红茶的色素含量、茶汤色差值与感官品质间的相关性探讨 陈 星,赵雯俊 47-50+54

  园艺师职称论文樱花品种在武汉地区的生长及开花物候期观测

  摘要:以武汉法雅园林集团有限公司保福樱花基地从日本引种的 14 个樱花品种为对象,研究了其在武汉地区的萌芽力、成枝力、生长势、抗病虫性、开花物候期。结果表明:在武汉露地栽植条件下,白妙、八重红大岛和关山3个品种整体表现相对较好,适应性较强,其中关山的花期最晚,花期也最长,寒樱各项指标都表现较差。

  关键词:园艺师职称论文,樱花,萌芽力,成枝力,生长势,抗病虫性,物候期

  1引言

  武汉地区以武大的樱花最为著名,栽培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其中最主要的品种有日本樱花(Cerasus yedoensis Matsum.),又名染井吉野、东京樱花或江户樱花;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e Lindl.),又称福岛樱或青肤樱;垂枝樱花(Cerasus subhirtellaMiq.var.pendulaTanaka.),亦称丝樱、垂彼岸樱或垂枝大叶早樱;红花高盆樱花(Cerasus cerasoidesSok.var.rubea),又称云南樱花(Cerasus yunnanenisvar.yunnanensis),是云南樱桃的变种,昆明等地叫西府海棠,为所有樱花中开花最早者,故常称“早樱”。

  江西农业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江西稻茬油菜的高产性评价————作者:郑潇潇;张炳超;王雨文;钟石生;欧阳卫卫;吴杰;李书宇;丁戈;宋来强;陈伦林;熊洁;

摘要:为促进江西省油菜品种更新换代和单产提升,开展高产稳产强优势杂交油菜新品种筛选研究,明确影响油菜高产的关键指标。于2022—2024年在江西省九江、进贤、高安、宁都、赣州等地进行了品种鉴定试验,以赣油杂8号为对照,对赣油杂10号、X22-04等19个油菜品种进行了高产、稳产评价,系统分析了不同油菜品种生育期特性、产量构成要素及农艺性状指标的差异,并筛选出影响油菜高产的关键指标。结果表明:亚美油1号和...

基于赋值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再生稻品种筛选的研究————作者:束爱萍;熊丽;何隆鑫;邵彩虹;刘增兵;袁福生;孙刚;

摘要:通过筛选41个具备再生稻生产潜力的品种,考察其生育期的适应性、产量、最终再生率,并采用算术平均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综合评价参选品种作为再生稻的生产潜力。结果显示:参选品种生育期均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再生稻种植的要求,其中,桃优77、桃优香占在10月初成熟,为三熟制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基于赋值量化数据,筛选出筑两优慧占、华浙优1号、悦两优钰占、珂两优1019、玮两优8612等12个品种,作为长江中下游...

土壤改良剂及留叶数交互作用对烤烟NC297生长发育的影响————作者:杨雄婧;熊茜;周桂夙;自云香;赵于丁;刘彦中;林云红;

摘要:采用裂区试验,以土壤改良剂施用为主因子,烤烟留叶数处理为副因子,以不施用土壤改良剂为对照,分别设常规施肥配施土壤改良剂、常规施肥减氮20%+土壤改良剂2个处理;以22片留叶数为对照,设19片留叶数为1个处理,探究配施土壤改良剂及留叶数处理对烤烟NC297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剂及留叶数处理对烤烟NC297的农艺性状、养分含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常规施...

2018—2023年我国甘薯登记品种的现状分析————作者:刘聚波;高彩红;牛豆豆;赵伟宁;张连成;李俊玲;肖磊;王腾蛟;

摘要:为了解我国甘薯登记品种的现状,对2018—2023年甘薯登记品种的基本信息、选育方式、种植区域、登记主体、抗病性、品质、产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共登记甘薯品种430个,平均每年登记71.67个,2020年登记品种数量最多,2021年登记品种数量最少;育成品种类型丰富,鲜食类最多;定向杂交、集团杂交、放任授粉是育成品种主要的育种方法;长江中下游薯区可适宜推广种植的品种最多,累计为228个,占...

贵州植烟土壤肥力空间分布特征与定量评价————作者:高川川;朱文静;史训瑶;巴金莎;高维常;潘文杰;蔡凯;

摘要:采集500个覆盖贵州主要植烟区的烟田耕层土壤样本,定量评价了基于pH值、有机质、营养元素等19个关键化学指标的综合肥力指数,探究贵州植烟土壤肥力现状、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pH值、全氮(TN)、碱解氮(AN)、交换性镁(Mg2+)和水溶性氯(Cl-)等含量处于适宜水平;有效硫(S)、有效锰(Mn)、有效铜(Cu)、有效锌(Zn)和有效钼...

大球盖菇—大豆—豆丹种养循环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作者:苏文英;王一璞;刘晓梅;纪伟;孙潇潇;胡曙鋆;任立凯;

摘要:以普通种植模式(CK)及大球盖菇—大豆—豆丹种养循环模式(JZ)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进行了测定分析,探讨了大球盖菇—大豆—豆丹种养循环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JZ组的有机质、硝态氮、有效磷含量较CK明显增加,但EC值、速效钾、盐含量较CK明显降低。在2种种植模式下,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群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芽单胞...

农田土壤微塑料与镉污染、迁移特征及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作者:郭瑞阳;薄录吉;李冰;金维政;李彦;柴超;王艳芹;

摘要: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广泛存在土壤中,可与镉等重金属结合形成复合污染,进而对农田土壤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基于微塑料与镉复合污染现状,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镉污染来源和迁移特征、微塑料与镉相互作用及其生态效应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研究展望。微塑料与镉复合污染研究自2016年逐渐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中国各省(区、市)农田土壤中均已检出微塑料,其来源主要包括农用塑料薄膜、有机肥、包膜化...

山西省某地区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风险评价————作者:李育桢;刘庚;张鹏飞;

摘要:为准确了解山西省北部某地区土壤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其风险程度,对研究区土壤中的PAHs进行了污染特征分析,采用特征比值法对土壤PAHs进行了来源解析,并对土壤PAHs可能造成的生态及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的16种PAHs总含量在2.74~782.34 ng/g之间;研究区土壤中PAHs的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且高环PAHs变异性最强;研究区土壤中PAHs的主...

《江西农业学报》征稿启事

摘要:<正>《江西农业学报》创刊于1989年,是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西省农学会共同主办的有关农业和林业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武大版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本刊现为月刊,每期140页,主要栏目包括:作物科学、植物保护、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园林园艺、畜牧兽医、农业工程、农...

洱海流域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作者:涂国青;赵正雄;吴加香;张一晨;徐玖亮;

摘要:以云粳37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常规灌溉(CI)、轻度干湿交替(AWD)、重干湿交替Ⅰ(WSD-Ⅰ)和重干湿交替Ⅱ(WSD-Ⅱ)4种灌溉模式,分析了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的生长及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I处理相比,AWD处理的产量提高了6.9%,而WSD-Ⅰ、WSD-Ⅱ处理分别减少了1.0%、4.0%;AWD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下降了0.25个百分点,WSD-Ⅰ、WSD-Ⅱ处理均提高了0.60个百分点...

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发展的耦合协调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作者:申红卫;李兵;尤一璞;

摘要: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协调发展既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又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与路径。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测算和分析了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其差异性表现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数字经济与绿色农业发展均处于上升期,但并未到达最优耦合状态;从空间分布特...

以品牌建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构筑品牌强农新格局——评《品牌强农视角下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以江西省为例》————作者:池泽新;

摘要:<正>农业品牌是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农业强国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品牌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品牌强农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内外实践证明,农业强的国家必是农业品牌强国,农业强的省(市)必是农业品牌强省(市)。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品牌农产品溢价能力不断提升,但农业品牌大而不强、多而不精、溢价偏低等问题依然突出,重生产、轻品牌现象...

数字经济赋能南昌市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制与实施路径————作者:许晶晶;曾小军;管珊红;李聪;梅怡然;周军;

摘要: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农业生产体系效率、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结构、改善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等机制赋能农业现代化。为进一步推动南昌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还需积极培育乡村数字经济、加快推进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数字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数字农业人才体系等

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中国林业绿色发展影响的研究————作者:王旭;吕菲菲;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变得日趋严重,因此,环境规制对林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异质性环境规制为视角,探究了其对中国林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基于纳入非期望产出的SBM超效率模型,构建了GML(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并对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予以衡量,以及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于林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

“强村富民”的分类实践、共富模式与推进路径——以浙江省为例————作者:孙永朋;王宇晗;杨婷婷;吴方圆;郝碧茹;王美青;

摘要:基于不同的资源禀赋,浙江省乡村主要划分为景观文化特色村、农业产业资源特色村、地理区位资源特色村、机制平台资源特色村和资源禀赋稀缺村等5类,梳理了利用文化—自然复合资源促进共建共享模式的下南山村、基于自然气候作物资源推动产业共富模式的大塘村、基于地理区位优势完善村庄经营模式的山前村、基于强大产业基础实现村城一体模式的花园村等典型案例和共富模式。结果表明,浙江省和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仍需应对资源要素紧约...

土地“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作者:应汝佳;马田宇;

摘要:基于“三生”理论,在构建江苏省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分析了2012—2021年江苏省13个市土地“三生”功能的时空分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江苏省市域生产功能总体上呈现出由北向南、由两端向中间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活功能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生态功能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东部区域。(2)江苏省土地“三生”...

农业生态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作者:薛欣;周海霞;

摘要: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00—202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测度了我国农业生态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大于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中国农业强国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差异研究————作者:周玉倩;王亮;

摘要:通过构建农业强国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TOPSIS法、非参数核密度估计(KDE)曲线图和Moran’s I指数散点分布图测算并评价了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农业强国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我国农业强国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发展不同步,均值排名前3位的省份分别是山东(0.471)、江苏(0.401)、河南(0.399),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最...

乡村数字化赋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作者:辛淼;

摘要:乡村数字化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融合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型驱动力,基于2012—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乡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SBM-GML生产率指数模型和熵值法,测算了农业GTFP和乡村数字化水平;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探究了乡村数字化对农业GTFP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乡村数字化显著促进了...

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时空特征研究————作者:郭帅君;吕微;

摘要:基于新发展理念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对2013—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合莫兰指数和基尼系数法测算了11个省市的空间相关性和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仍呈现波动性增长的趋势;5个维度中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占比和贡献值最大;各省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逐渐呈现...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