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是沈阳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动物科学、生物学、林学、食品科学等方面的专论、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实验技术。读者对象主要是农业院校师生、农业科研人员和有关部门的专业干部。
本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固定刊源,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认为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交错布种下氮肥减施对花生根系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作者:王婧;赵世玉;徐爽;谢畅;蒋春姬;赵新华;刘喜波;钟超;于海秋;王晓光;
摘要:[目的]针对辽宁省花生生产上氮肥施用量过大,导致氮肥利用率低、产量和品质下降的现状,探究交错布种下氮肥减施对花生根系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明确辽宁地区单垄交错布种条件下花生最佳氮肥减施量,为当地的花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试验于2019-2020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以青花6号为试材,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氮肥用量水平,T0(不施氮肥)、T1(纯氮82.5 kg·hm 精准施肥技术在辽北旱地保护性耕作中的集成应用————作者:李立伟;颜丙新;武广伟;杨信廷;丛岳;魏学礼;刘瑞;凌琳;董建军; 摘要:[目的]针对辽北旱地保护性耕作施肥机械施肥量调节标定困难、施肥量控制精度差、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集成研制了一套基于电液驱动的智能精准施肥控制系统,旨在提高施肥作业精度和智能化水平。[方法]系统基于编码器-GNSS组合测速,结合电液比例控制技术,根据预设的排肥量和车速,实现对施肥量的精准控制;通过终端设备转发作业信息到服务器,实现施肥作业远程监管。该系统应用于2行指夹式玉米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排肥量... 人字纹斜槽式水稻育秧播种排种器优化设计与试验————作者:刘大为;秦锋;王志鹏;谢方平;李旭;龚明; 摘要:[目的]针对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排种器作业效率较低、且高速作业时存在播种均匀性差导致播种合格指数偏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前南方地区早稻毯状苗常规稻育秧播种的农艺要求,为改善传统机械直槽式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时用种量较大、排种器的脉动效应导致秧盘内稻种分布不均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人字纹斜槽式水稻育秧播种排种器。[方法]使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该播种装置关键结构进行设计,采用力学分析法对排种器充种充... 静电喷雾下雾滴沉积与飘移关键影响因素仿真与试验优化————作者:张毅杰;黄国亮;宋泽祺;计占江;马长苹;钱智勇;施杰; 摘要:[目的]当前三七植保施药过度且农药飘失污染严重,采用静电喷雾是实现减药增效绿色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但其喷雾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及适宜参数选择尚不明确。因此,开展关键影响因素下的雾滴沉积与飘移仿真预测与参数优化至关重要。[方法]运用Fluent仿真得到关键影响因素下的静电雾滴液膜厚度变化云图。基于三七植株叶片形态,以喷雾行走速度、喷雾高度和侧风风速为试验因素,以正反面雾滴密度和质量中心距为试验指标... 玉米/花生间作下根系互作强度对土壤钾素活化吸收的影响————作者:周东英;孙悦馨;苏慧杰;李世贤;董奇琦;张元春;张鹤;王婧;王晓光;于海秋;赵新华; 摘要:[目的]探究玉米/花生间作根系互作对土壤钾素活化吸收的影响,为间作提高土壤养分吸收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根箱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根系互作强度(不分隔、部分分隔和完全分隔)及钾素供应水平(不施钾和正常施钾)对玉米/花生间作植株和根际土壤pH、有机质含量及各钾组分变化的影响,以揭示间作系统对钾素活化和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较不施钾,正常施钾显著增加了作物根际土壤中全钾(8.28%~15.85%...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发掘杂草稻早抽穗QTL————作者:李转;梁铖玮;于晓玉;韩雨晴;崔娟;赵雪;孙健;陈温福; 摘要:[目的]水稻(Oryza sativa L.)抽穗期是由多基因调控的数量性状,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决定了水稻适应种植区域和分布范围,抽穗标志着水稻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杂草稻作为一类早熟型种质资源,其抽穗期往往提前于栽培稻,然而其遗传机制尚未被充分阐明。[方法]基于早抽穗的粳型杂草稻WR04-6和晚抽穗的籼稻七山占构建的包含168个体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结合高密度的SNP遗传图谱应用完备复合区间作... 飞防助剂对2.5%井冈·蜡芽菌水剂理化性状及无人机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的影响————作者:祁之秋;高连奇;李袆;魏松红; 摘要:[目的]为研究飞防助剂对药液理化性状及防治效果的影响,筛选适宜2.5%井冈·蜡芽菌水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飞防助剂。[方法]将供试药剂2.5%井冈·蜡芽菌水剂按田间推荐量40 mL·667 m-2和无人机喷施药液量1 000 mL·667 m-2制成喷洒液,用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8种市售飞防助剂按药液体积的0.5%、1.0%、1.5%和2.0%与井冈·蜡芽菌混合,不影响药液稳定性;能显著降低药液表... 天女木兰PIN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表达————作者:梅梅;王斯彤;刘怡菲;虞家昕;张芷瑞;陆秀君; 摘要:[目的]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 K. Koch)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具有观赏、芳香和药用价值的珍稀濒危野生木本资源植物,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树种无性繁殖困难,故以种子繁殖为主,但是种子具深休眠特性,种胚发育不完全致使种子萌发和出苗困难,极大限制了开发进程。PIN基因家族编码生长素跨细胞膜外向转运蛋白,与种子发育和萌发有关。[方法]通过分析PIN基因家族结构和功能,探究生长素在种... 基于混合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梯级橡胶坝群蓄洪调度研究————作者:徐伟;臧旭东;夏冰;张磊;杨蕾; 摘要:[目的]城市段河道梯级橡胶坝群蓄洪调度问题具有非线性、多维性和高约束性,研究其高效稳定的求解方法,有助于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洪水退水期的水资源补充坝内库容,对提高汛期洪水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考虑社会目标、生态目标和效率目标,建立梯级橡胶坝群多目标蓄洪调度模型。[方法]为提升模型求解性能,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目标粒子群算法(HMOPSO)用于模型求解,该算法通过Logistic映射初始化... 基于深度学习的稻粒在穗计数方法研究————作者:周云成;张羽;刘泽钰;李瑞阳; 摘要:[目的]稻粒计数是水稻考种的重要环节。针对传统稻穗穗粒人工计数存在着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研究构建一种稻穗穗粒原位计数模型。原位计数方法可以不破坏稻穗原有拓扑结构,进而进一步应用于其他表型参数获取。[方法]模型以ResNet作为骨干网络,应用图像和范本稻粒之间的特征相关性,预测稻粒概率密度分布,进而通过密度图求和获取稻粒数量。构建稻穗图像数据集,定义稻粒在穗计数模型的损失函数,该函数同时考虑预测密... 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叶病斑精细化分割方法————作者:徐虹;李林峰;杨昊;文武;陈敏;周航; 摘要:[目的]为解决植物叶中小目标病斑和病斑边缘分割精度差的问题,实现精确的植物叶病害严重程度的评估任务,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叶片病斑精细分割方法。[方法]以葡萄叶黑腐病、葡萄叶黑麻疹病、草莓叶斑病组成的数据集Ⅰ,苹果叶斑点落叶病、苹果叶黑星病以及苹果叶桧胶锈病组成的数据集Ⅱ为例,以Deeplabv3+为基础,提出一种名为MFA-Net的改进的深度学习网络,其使用改进的Xception网络作为主... 外界风速作用下六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雾滴分布研究————作者:李仁凤;韩顺凯; 摘要:[目的]为探究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流场及侧向风对施药雾滴沉积分布规律的影响。[方法]六旋翼植保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拉格朗日多相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六旋翼植保无人机下洗流场和有侧向风影响下的喷雾场进行数值计算。研究分析了植保无人机悬停工作条件时的下洗流场速度特性,以及受外界风速作用下喷雾场雾滴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无人机旋翼下洗气流呈现先聚拢后扩散现象,速度峰值在旋翼正下方,随着高度降低而逐渐... 基于ROS-QT的红花采摘机器人多线程传感器数据预处理系统————作者:郭辉;王翔;武天伦;杨春天; 摘要:[目的]针对红花采摘机器人在复杂农田环境中面临的实时感知与控制挑战,特别是多源异构传感器数据处理和对环境变化的快速响应问题,设计一种基于ROS和Qt的多线程并行控制系统。[方法]数据处理引入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实现多源异构传感器数据的实时并行处理,提高系统数据处理效率和鲁棒性,并在新疆吉木萨尔县红旗农场红花田现场试验。[结果]多线程架构在复杂场景中显著优化资源利用率,减少端到端延迟约19.3%~2... 蛋鸡产业综合监管大数据平台:架构、技术与应用————作者:卫培刚;孙伟;王梁;孔繁涛;刘继芳;吴迪梅;曹姗姗; 摘要:[目的]蛋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当前蛋鸡产业内部数据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构建了蛋鸡产业综合监管大数据平台。[方法]以北京市良种蛋鸡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面向蛋鸡产业综合监管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和逻辑功能,阐明了数据抓取与融合、产销智能推荐方法、产品溯源技术和粪污还田利用计算方法等关键技术,采用主流的服务框架和开源...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东北黑土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作者:边振兴;刘彬;管德阳; 摘要:[目的]东北黑土区作为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分布着珍贵的黑土资源,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方法]基于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空间信息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知识建立了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定量解释了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生态风险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2000-2020年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林地为主,二者构成了研究区基质景观,土地转移类型主要以林地转向耕地为主,转移面积为... 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韩晓晨;刘雨婷; 摘要:[目的]探究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低碳减排和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超效率SBM模型对2009-2022年下辽河平原区32个农业县(市、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自相关、Tobit模型等分析各县(市、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期内下辽河平原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均值... 欢迎投稿 摘要:<正>1.请登陆《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在线投稿系统进行投稿(http://syny.cbpt.cnki.net),切勿寄交私人,以免延误或丢失。2.来稿不得一稿多投,对于涉及保密的内容,作者要做必要的技术处理。来稿首页下脚处应注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电子邮箱。稿件需有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3.论文按文题、作者、工作单位、地址、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中... 叶面氮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作者:张旭婷;张海龙;张佳倩;刘亚楠;张德健;付增娟;薛春雷;张赛楠;孙峰成; 摘要:[目的]为研究叶面氮肥不同施用处理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影响的科学问题。[方法]以利禾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处理(CK)、常规根部施肥处理(CF)、叶面减氮20%处理(LF1)、叶面常规施氮处理(LF2)、叶面增氮20%处理(LF3),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进行研究。[结果]2021年LF1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较CK和CF高出23.04%和1.47%,2022年同... 基于玉米条耕技术的碎土镇压整地机设计与试验————作者:施继红;刘贞彤;黄东岩;孟宪章;屈鑫誉;王景立;朱凤武;马云海; 摘要:[目的]目前,国内玉米条耕整地作业中碎土环节存在旋耕后土壤细碎、失墒较大,易引起农田表土扬尘,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同时,镇压环节无法根据土壤墒情变化调节镇压强度,导致土壤墒情无法满足作物播种需求,进而影响播种质量等问题,由此设计了一种圆盘耙碎土与变强度镇压作业相结合的条耕整地机。[方法]对驱动轴进行了静力学分析,确定设计的合理性。测试了配重块数量对镇压强度的影响,并以行进速度、耙深和耙片间距为试验因... 自走式林下三七收获机设计与试验————作者:蔡宗寿;郎太恩;张昊晗;李兴成;薛景;王文均;王一博;徐亮; 摘要:针对云南中草药林下三七人工收获难度大及无机械收获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9.6 kW单缸风冷柴油机为动力自走式林下三七收获机,由发动机、挖掘铲、升运筛等组成。用受力分析与图解法对挖掘铲进行分析,确定挖掘铲的挖掘倾角20°,铲长305 mm。对输送分离装置进行设计计算,确定了升运筛的设计参数,升运筛线速度1.2 m·s-1,升运倾角30°,抖动轮振幅2 mm、转速200 r·min...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