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药》杂志简介
《现代农药》(双月刊)创刊于2002年,由江苏省农药协会、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农药科技信息站主办。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也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所收录;2007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时报道我国农药研究技术最新进展,着力展示行业发展水平,促进技术交流,倡导技术创新,并密切关注世界农药发展动态,是颇受农药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推广和应用等领域人员欢迎的农药专业技术类刊物。
《现代农药》杂志栏目设置
专论与综述、研究与开发、创制与生测、分析与残留、环境与毒理、加工与助剂、生物农药与生物技术、世界农药
《现代农药》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2018年《现代农药》杂志03期投稿论文目录查询:
10种杀虫剂对大豆田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龚卫良;张芳;殷茵;陆彦;
吡虫啉蘸根防治草莓蚜虫试验初报刁春友;徐炜枫;闫晓阳;吉沐祥;
克菌丹、嘧菌酯等药剂组合防治桃主要病害药效试验洪莉;陈令会;王会福;
16%春雷霉素·稻瘟酰胺SC对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研究吴兴福;张正和;韩宝余;史晓利;
拜耳Movento(螺虫乙酯)在意大利获紧急豁免使用顾林玲;
收录论文:吡虫啉蘸根防治草莓蚜虫试验初报
【摘要】:为探究草莓定植前吡虫啉蘸根处理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在江苏句容和东海进行不同剂量吡虫啉蘸根处理防治草莓蚜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倍液、250倍液、500倍液蘸根处理,可以有效防治蚜虫,且持效期均在90 d以上;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倍液、250倍液蘸根处理易产生药害,影响草莓生长;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0倍液蘸根处理对草莓生长无影响。
现代农药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一杀一封”除草技术在河北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除中的研究及应用————作者:康佳;杨宇;齐智;唐甜绮;杨喆;王正忠;霍静倩;张金林;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河北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防除杂草的有效方法,采用“一杀一封”除草技术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处理均对杂草具有一定的防除效果,其中,200 g/L草铵膦水剂7 500 mL/hm2+40%砜吡草唑悬浮剂450 mL/hm2处理和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 000 mL/hm2+960 g/L精异...
氟虫腈种子处理剂登记情况及对蜜蜂影响分析————作者:周欣欣;刘富;朱丽珍;袁善奎;
摘要:氟虫腈对水生生物和蜜蜂毒性高,其处理玉米种子理论上对蜜蜂存在潜在风险,但实际风险应通过蜜蜂半田间试验观察或者花粉残留测试进行明确。根据标准(NY/T 2882.4—2016)推算出玉米花粉中氟虫腈残留对蜜蜂的安全阈值为0.003 26 mg/kg。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氟虫腈国内外登记情况及管理措施,分析了种子处理后对蜜蜂种群、行为能力、免疫系统等影响
观赏葫芦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和有效防控药剂的筛选————作者:张天丞;孙伟;赵燕;刘家呈;常静;宫宇飞;张文斐;华学文;
摘要: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被誉为“葫芦之乡”,近年来在葫芦的种植过程中,面临真菌病害制约葫芦产业发展的问题。通过从田间染病葫芦组织中分离和菌落纯化,结合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鉴定出3种真菌分别属于梨孢假壳属(LB-1)、链格孢属(LG-1)和镰刀菌属(LD-1)。测试了9种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化杀菌剂对3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选取抑菌率较高的杀菌剂测定其EC50。结果...
农药膳食风险评估模型应用现状与挑战————作者:刘姝甜;张斌;罗媛媛;吴曼妮;李薇;李贤宾;陈增龙;
摘要:本文聚焦国内农药膳食风险评估模型,探讨模型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暴露评估、风险表征以及模型验证等;阐明现阶段农药膳食风险评估模型面临的科学问题与挑战,涉及评估模型适用性、膳食数据更迭、农药作用机制分类、评估情形多样性、模型验证与不确定性分析等;并基于此对农药膳食风险评估模型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强调了评估参数数据库构建、评估软件多元化开发等的重要性。这对完善农药膳食风险评估体系,提...
11%精甲·咯·嘧菌种子处理悬浮剂中2,6-二甲基苯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作者:高杰;段丽芳;刘莹;陈银银;石凯威;
摘要:为准确测定甲霜灵和精甲霜灵产品中相关杂质2,6-二甲基苯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以乙腈和磷酸缓冲溶液为流动相,使用C18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32 nm)检测,对11%精甲·咯·嘧菌种子处理悬浮剂中2,6-二甲基苯胺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50.90~407.17 mg/L,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58,相对标准偏差为3.7%,定量限为2.08 mg/kg,平...
农药残留与生物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作者:王丽媛;程传民;胡小风;王督;李培武;张兆威;
摘要: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由于不规范的使用以及种植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影响了粮油作物的安全。此外,生物毒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污染物,对粮油作物安全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针对农药残留和生物毒素进行简单且快速的检测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农药残留与生物毒素检测的各种快速方法,包括酶抑制法、免疫检测技术、核酸适配体技术、光谱分析技术及微流控芯片技术等。基于此,系统分析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作用机制和研究成...
JMPR农药残留评估方法及重点关注事项————作者:靖俊杰;李莉;郝莹莹;赵尔成;
摘要:农药残留专家联席会议(JMPR)是进行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的国际机构,为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标准制定提供支撑。JMPR采用的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研究JMPR的评估方法 可以为我国开展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本文系统介绍了JMPR评估的原则与方法,包括植物和动物代谢的评估、MRLs的计算方法、比例原则的使用、试验点数的考虑等,结合组限量制定和膳食风险评估2个重点...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有效成分的分析————作者:陈颖;陈迟英;
摘要:建立了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中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甘膦的质量分数,离子色谱法测定异丙胺离子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草甘膦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7%,平均回收率为100.20%;异丙胺离子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2%,平均回收率为100.33%。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及灵敏度高
QuEChERS-HPLC-MS/MS检测豇豆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灭蝇胺残留————作者:金钟;周娟;马欢;马婧玮;许海康;李通;李委;陈贺;吴艳兵;
摘要:研究建立一种基于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测定豇豆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灭蝇胺残留量的方法。豇豆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蝇胺残留分别经乙腈、乙腈(含1%氨水)溶液振荡提取,PSA和C18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灭蝇胺基质标准曲线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
施加生物炭对小麦菲利普孢囊线虫病的防治研究————作者:许相奎;卢俊锋;李荣超;郑潜;吕岩;刘晓凯;王颢杰;周扬;孟颢光;周琳;崔江宽;
摘要:为探究田间自然情况下施加生物炭对菲利普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在小麦播种期、分蘖期、返青期和成熟期调查土壤线虫并测定小麦相关农艺性状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施加生物炭,在小麦不同生长期均可抑制土壤线虫增长量,且生物炭施加量与多个小麦农艺性状指标呈正相关。在返青期和成熟期,不同施加量生物炭处理的小麦株高、根长、穗长、旗叶长、鲜重、叶表面积均显著增加。在施加量为1 200 kg/hm2 40%噻唑锌悬浮剂不同施药方式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评价————作者:杨国兆;李山东;张绍国; 摘要:通过小区试验,评估了40%噻唑锌悬浮剂、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3%噻霉酮微乳剂、5%噻霉酮悬浮剂等4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小区试验结果显示,40%噻唑锌悬浮剂750 mL/hm2处理的防效在85%以上,优于其他3种药剂处理。同时,采用大面积示范试验,探究了40%噻唑锌悬浮剂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的防效。示范试验结果显示,飞行参数为高度3 m、速度7.5~8 m... 我国谷物镰刀菌毒素污染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作者:周允允;刘馨;徐剑宏;史建荣; 摘要:镰刀菌毒素污染小麦、水稻、玉米等谷物,威胁主粮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本文综述了我国谷物镰刀菌毒素污染分布特征及规律,阐述了不同谷物镰刀菌种群结构及产毒特征差异,并详细评述了镰刀菌毒素污染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谷物镰刀菌毒素污染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依据和思路 蓟马适用农药登记现状分析及防控建议————作者:韩佳辰;盛桂林;吕梦琦;钱忠海; 摘要:蓟马是农业生产中常见有害靶标之一,严重制约农业健康发展。为探索蓟马科学、有效防治方法,本文系统梳理了蓟马危害现状,分析了蓟马适用农药登记情况,包括登记作物、有效成分、剂型等,提出加强基础研究,推进智能化防控进程,加快农药登记和强化用药技术指导等建议 绿色食品芦笋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现状分析————作者:金雅慧;虞益江;包鹏程;李阿根;顾万帆;秦丽; 摘要:基于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3—2021和GB 2763.1—2022)规定的芦笋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对比分析了芦笋绿色食品产品适用标准及国家标准中农药残留判定指标。此外,文章还梳理了在绿色食品芦笋上可使用的已登记农药产品,并对芦笋上农药的安全科学使用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推动绿色食品芦笋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氟吡菌酰胺的应用与开发进展————作者:胡冠麟; 摘要:氟吡菌酰胺是拜耳公司开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杀线虫剂。自2012年上市以来,其全球销售额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2—2021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5%。本文介绍了氟吡菌酰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市场开发,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阿维菌素/壳聚糖缓释剂的制备及其对蚜虫的毒力测定————作者:蔡振超;刘俊豪;张露;徐秀玲;王娟;张清明;孔祥平; 摘要:根据壳聚糖的溶解特性,采用pH调节法制备阿维菌素/壳聚糖缓释剂,并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其制备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饲喂毒叶法评价该缓释剂对蚜虫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响应面相关系数(R2=0.985 5)和调整系数(R2adj=0.966 9)均较高,并且在优化条件下包封率实测值与预测值相吻合。缓释剂外观呈乳白色,载药量和包... 无人机喷施高效氟吡甲禾灵防治互花米草试验初报————作者:孙希玉;刘福祥;李金洋;孙攀攀;刘瑞宾;白霜;李凌绪; 摘要:选用大疆T30植保无人机施用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研究了其有效成分用量、喷水量、雾滴粒径等不同因子对防治互花米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喷施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的适宜有效成分用量为450~600 g/hm2,药后120 d的株防效、地上部鲜重防效均高于95%;在有效成分用量600 g/hm2时,适宜喷液量为30~45 L/hm... 三苯基乙酸锡与不同杀菌剂混配对甜菜褐斑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作者:高博;郝永丽;李泽霖;刘庆鹏;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三苯基乙酸锡与不同杀菌剂混用对甜菜褐斑病菌的毒力,并开展田间药效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5%三苯基乙酸锡WP与43%戊唑醇EC以体积比1∶9混用,其增效作用最为显著,EC50为0.35μg/mL,共毒系数为141.11;两者混用的田间防效为64.69%,防效较单剂提升了12.04~17.14百分点,增效作用显著。45%三苯基乙酸锡WP与43%戊唑醇... 氰烯菌酯与3种药剂复配对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的毒力————作者:许巧楠;杭林;关路遥;孙畅;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氰烯菌酯与咯菌腈、噻菌灵和戊唑醇3种杀菌剂不同配比混剂对尖孢镰刀菌的室内联合毒力。结果表明:氰烯菌酯、咯菌腈、噻菌灵、戊唑醇对尖孢镰刀菌草莓专化型的EC50分别为1.555 3、0.008 9、0.708 1、0.031 0 mg/L。氰烯菌酯与咯菌腈以体积比2∶1、1∶1、1∶3和1∶5复配,氰烯菌酯与噻菌灵以体积比8∶1、7∶1、6∶1、5∶1...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中农药污染的防治研究与应用进展————作者:王威;史豪杰;毛连纲;张兰;朱丽珍;吴迟;刘新刚; 摘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农药在农业土壤中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同时,对生物炭的多种制备类型及其特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包括原始生物炭、改性生物炭和生物炭复合材料;重点分析了生物炭对农田土壤中农药污染的修复作用,以及吸附和降解机制。此外,文章还深入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生物质原材料及生物炭老化等因素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展望了生物炭在农田土壤中农药污染修复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旨在为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修复...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