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科学杂志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生态科学杂志

生态科学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4-1215/Q
国际标准刊号:1008-8873
主办单位:广东省生态学会;暨南大学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上一本期杂志:上海调味品杂志征收论文格式要求
下一本期杂志:现代农药杂志2018年03期论文目录

   《生态科学》杂志简介

  《生态科学》Ec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1982年创刊,宗旨是:坚持“双百”方针,团结和依靠广大生态学工作者,报道生态学领域的创新成果,推动我国生态学事业,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主要登载生态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欢迎导向性的高水平评论与综述,同时刊登重要科学问题讨论、研究简报和新技术新方法和学术专著介绍等。本着服务作者和读者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和刊出稿件,对具有广泛影响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将优先刊出。欢迎国内外生态学工作者踊跃投稿,共同繁荣我国生态学事业。

  《生态科学》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生态科学》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254;总被引频次:979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296;综合影响因子:0.239

  《生态科学》栏目设置

  学术论文、生态文化普及、书刊简介、学会动态、学会工作经验。

  《生态科学》杂志投稿须知:

  1、来稿应达到“齐、清、定”的要求。对清定文稿须提供Word文档软盘或E-mail投稿电子版,并同时提供图表和文本文件的文件格式(如无特殊情况,请将文件整体保存为“.RTF”格式),并注明“科学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3版)。

  2、评论和综述性论文,应综合国内外有关重要资料,论述系统、扼要,富有启迪性;研究报告应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明确,文字简练。文章应包括:题目,言简意赅,不用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一致,顶格书写。作者,应限于主要参加者,多位作者须注明通讯联系人。单位,应写标准中英文全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摘要,须说明本文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中文摘要以250字,英文摘要以2000印符为宜,关键词,3~5个。引言,要明确提出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背景,以及本项研究的主要任务。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应提供名称、数量和制备方法,研究方法如有改进则需说明,作者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实验结果,提出观察和实验证据,力求简明扼要。讨论,提出实验结果所论证的原理、相互关系;阐明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是否一致,有无创新;指出本实验的不足之处,以及未能解决的问题。

  3、本刊采用国际标准开本(210mm′285mm)。研究论文以不超过4个印刷页版面(8000字以内)为宜,研究简报以2个印刷页版面为宜(约4000字),来稿请注明科研项目来源,并附课题编号。文末附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年龄、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发表论文情况、E-mail地址)。

  4、外文字母大小写分明,正斜体、上下角、希文等须标明。首次出现的生物名称要注明拉丁学名,并用斜体排版。

  5、计量单位和单位符号按国家计量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如溶液浓度使用mol·L-1;bar(巴)改用Pa(帕);能量、功、热均用J(焦耳);离心力使用×g表示。各单位采用国际代号,如s(秒)、min(分)、h(小时)、d(天)、mol(摩)、UV(紫外)、m(米)、m2(平方米)、L(无词头时)或l(升)、kg(千克)等。国外地名以《世界地名手册》为准。国际标准组织名称以《联合国及有关组织机构译名手册》为准。

  6、文中图表应力求精简。图、表题(包括图、表内项目)用中、英文表述,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标明。文字部分应避免罗列与图、表重复的数字。插图用绘图纸黑墨绘成或激光打印,宽度(包括纵坐标上名称、单位)为80mm(双栏),或160mm(通栏),高度可适当改变。图版尺寸160×240mm。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勿用翻拍照片和复印件,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生态科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背景下青海旅游生态位空间格局研究————作者:陈正逸;薛华菊;张涛;魏铭;

摘要:旅游生态位对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推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生态位理论,构建包括旅游资源维、旅游市场维、社会经济维、旅游环境维的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2020年青海省两市六州的旅游生态位水平及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省旅游生态位空间上具有“东西强、南北弱”特征,即西宁市、海西州和海东市三地的旅游综合生态位较高,其余五州较弱;(2)青海省两市六州的社会经...

郑州市近20年建设用地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作者:王倩;白永平;高祖桥;张春悦;梁建设;李玲蔚;

摘要: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使得城市化规模进一步扩大,建设用地景观格局的强烈变化深刻影响着郑州市自然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原城市群的生态文明进程。基于2000、2010和2020年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景观扩张指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建设用地的扩张模式与形态,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郑州市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郑州市的建设用地面积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2000—20...

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作者:罗艳华;李平星;肖伟烨;蔡希;

摘要:土地利用转型是地理学、资源科学等的研究热点,反映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和功能形态的趋势性转折,其驱动的生态环境变化具有复杂性、非线性特征,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是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推动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运用文献综述法并借助CiteSpace分析,总结了国内外近30年来该领域的前沿研究特点和相关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分析结果,国际与国内发文量均呈明显上...

近20年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及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作者:尚海洋;刘丽娇;

摘要:为刻画近20年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格局,揭示流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特征,选取石羊河流域9个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在分析流域内主要行政单元近20年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评估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基础上,通过构建生态与经济耦合协调度评估模型,揭示过去20年流域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间的耦合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利用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二者耦合协调度变动的因素,以期为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恢复治理提供参考...

草原植物群落时间稳定性研究进展————作者:杨英;王红;候文慧;郭文龙;何嘉;杨鑫;

摘要:时间稳定性是表征天然草原植物群落动态的重要特征之一。年际降雨变异及植物群落组成变化导致草原生产力出现剧烈波动。天然草原生产力稳定性变化及其对草原管理措施、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已成为草地生态研究的重点。文章聚焦草原植物群落时间稳定性,从概念、驱动过程、生物因子(种群稳定性、物种异步性、植物多样性)和非生物因子(降雨、土壤有效氮、温度、植物凋落物)调控等方面展开综述。系统阐述了天然草原植物群落时间稳定...

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作者:王静宜;林育述;黄练忠;徐庆华;胡科;戴淑仪;陆龙威;欧阳磊;戴小华;赵平;

摘要: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但由于人为干扰,目前仅有少量存在,并且主要以次生常绿阔叶林的形式存在。因此了解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对于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为了解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种类组成与群落特征。按照CTFS(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标准,在该园的公园的次生常绿阔叶林建立了一个1600 ...

水分和基质条件对六种半附生榕树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作者:邹璜;莫雨轩;王治鹏;宋亮;

摘要:榕树经常被选作目标树种用于热带植被恢复实践中,利用半附生榕树的“绞杀”过程进行恢复,将可能探索出一种全新的热带森林恢复技术。为探究如何有效提升半附生榕树种子的萌发率,提高其野外建成的成功率等,以西双版纳地区六种常见半附生榕树为对象,通过室内萌发实验,探究水分(高、中和低)、基质(人工基质、自然基质和空白对照)及其互作对其萌发过程的影响,并通过人工辅助装置进行半附生榕树种子的野外萌发实践。结果表明:...

香樟等10种校园植物枯落物层及其土壤层水文效应————作者:陈夙怡;黄艳萍;戴矜君;周凌峰;陈金辉;涂志华;韩琳;张伟;韩宇杰;何芸芸;陈俊锦;王康;

摘要:为了研究校园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以利于植物配置更加合理,以校园内10种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泡法、环刀法对不同植物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功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10种植物的枯落物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介于2.08—3.03 g·g–1之间,表现为:桂花树>印度紫檀>大花紫薇>巴西木蝶豆>香樟>含笑>黄兰>大叶榄仁>伊朗紫硬胶>小叶榄仁。(2)枯落物未分...

云南嵩明大哨天然蛹虫草内生及其生境土壤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作者:许小蓉;虞泓;郭媛媛;任方圆;陈婉月;普春艳;蔡皓月;张晓梅;

摘要:了解云南嵩明大哨天然蛹虫草内生及其生境土壤中细菌物种组成、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丰富蛹虫草相关微生物的可利用资源多样性,增加对蛹虫草细菌区系中物种多样性的认识。采用8种分离培养基对10份来自云南嵩明大哨的蛹虫草及生境土壤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对部分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研究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从蛹虫草子座、菌核及生境土壤中共分离到的373株纯培养物,对其中的217株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显...

羊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进展————作者:刘国兵;焦德志;周婵;

摘要:羊草(Leymuschinensis)是广旱生根茎植物,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重要建群种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畜牧业重要优质牧草。因此,羊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不仅对生态学基础理论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草原生态的恢复和畜牧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羊草的起源与分布,羊草的抗低温、抗干旱、抗盐碱、耐牧等抗逆性研究,羊草的生态型研究以及羊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几个方...

氮添加对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营养生长及对N、P、K利用效率的影响————作者:张佳;熊梅;孙忠林;苏慧;周立业;

摘要:为研究氮素添加对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营养生长及其对N、P、K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室外盆栽法,测定4种氮添加水平(5、10、15、20 g·m–2·a–1)下少花蒺藜草各营养生长指标及营养器官(茎、叶)对N、P、K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4种氮添加水平显著增加了少花蒺藜草的株高、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地...

旱区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作者:展秀丽;董智今;马亚莉;靳聪伟;

摘要:为了阐明旱区农牧交错带土壤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选择了宁夏盐池县草地、灌丛沙堆、农田、林地、弃耕地、固定沙丘及流动沙丘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野外分层采样与室内实验方法,分析了浅层土壤的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SOC、TN和TP的平均含量2.623 g·kg–1、0.134 g·kg–...

市政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多环芳烃的去除研究进展————作者:由明超;宋雪英;张旭;张慧钰;魏建兵;赵晓旭;

摘要:市政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由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组成的复杂残余物。多环芳烃(PAHs)作为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市政污泥中,具有稳定性强、不易降解和环境风险高的特点,能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市政污泥中PAHs的去除研究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市政污泥中PAHs的来源、国内外市政污泥的PAHs污染现状和市政污泥中PAHs的去除技术,着重阐述...

三种典型农药对唐鱼的急性毒性效应————作者:王霜霜;韦智彬;陈本亮;钟萍;徐宁;

摘要:益霖薇净(24%氨氯吡啶酸水剂)、紫薇清(16%2,4-D-8%二氯吡啶酸水剂)和0.2%高效氯氰菊酯是农林业生产中常用的农药,但其对水生生物安全性仍不清楚。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试验法测定三种农药对唐鱼的急性半致死浓度(LC50),通过分析三种农药对唐鱼内脏团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城市绿地临路边缘植物群落特征对交通源PM2.5的影响————作者:谢雅芬;王峥;郑亦卿;范舒欣;董丽;

摘要:为探究城市绿地临路边缘植物群落特征对交通源PM2.5的影响,基于夏、冬两季的实地测量,针对不同近路距离下不同植物群落类型间PM2.5减滞量的差异,以及群落冠层结构特征对PM2.5减滞量的影响展开定量研究,以期为绿地边缘区域植物群落配置提供理论指导。结果发现:冬季植物群落的PM2.5减滞量高于夏季,PM...

青海湖流域不同高寒湿地温室气体通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作者:蒋莉莉;陈克龙;周华坤;谢宝华;朱锦福;左弟召;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变化成为热点议题。以青海湖流域瓦颜山和鸟岛湿地为研究对象,设降水梯度为减雨50%(P-)、自然对照(P0)、增雨50%(P+),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不同降水对两种湿地CO2、CH4、N2O通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因子。结果表明...

基于Max Ent模型的海南岛人类活动强度分布预测及其对野生动物生境干扰分析————作者:李莹;马伯虎;赵宁曦;

摘要: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生境干扰分析一直是生态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域,以海南岛宜出行人类足迹点数据为样本,选取了海拔高度、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年均降水、年均气温、人口密度、距大型居民点距离、距小型居民点距离、距道路网距离、距水系距离10个环境影响因子,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 MaxEnt)模型对海南岛人类活动强度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和预测,计算得到的曲线下面积值(Are...

200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填海造陆对海洋水环境的影响————作者:杨凯程;臧传富;

摘要:近20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的短缺状况越来越严重。为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大湾区各级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各项填海造陆工程。但填海造陆对大湾区的海洋环境造成了什么影响?这是社会公众和科学家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填海造陆工程对海洋水体环境的影响,笔者对Landsat遥感影像与实测数据进行了遥感反演分析,构建了该地区的五个指标的统计模型,模拟了2000—20...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草原区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植物筛选————作者:珊丹;郭建英;荣浩;张铁钢;张菲;

摘要:以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筛选适宜植物种为目的,从乡土植物、引进物种中选取了生态适应能力较强的植物种进行野外栽植对比试验,分析了植物主要生物品质和生理指标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隶属函数法对16种植物的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3.217%,能够代表变量信息,第一主成分反映了植物光合能力的强弱,第二、第三主成分反映出植物抗逆性与渗...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完整性评价————作者:廖沛涵;蔡永久;宋翠萍;杨桂军;张又;李宽意;

摘要:着生藻类在水生态健康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对苏北运河33个样点的着生藻群落和水体理化因子特征进行了调查,并利用着生藻完整性评价指数(P–IBI)评价苏北运河水生态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共采集到藻类5门33属,其中硅藻门13属,绿藻门有12属,隐藻门有1属,蓝藻门有5属,裸藻门有2属,优势属主要为浮游蓝丝藻属(Planktothrix)、舟形藻属(Navicula)、小球藻属(Chlorel...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生态科学杂志生态研究人员职称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1079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