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科学》杂志简介
《生态科学》Ecological Science(双月刊)1982年创刊,宗旨是:坚持“双百”方针,团结和依靠广大生态学工作者,报道生态学领域的创新成果,推动我国生态学事业,为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服务。主要登载生态学及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欢迎导向性的高水平评论与综述,同时刊登重要科学问题讨论、研究简报和新技术新方法和学术专著介绍等。本着服务作者和读者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报道和刊出稿件,对具有广泛影响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将优先刊出。欢迎国内外生态学工作者踊跃投稿,共同繁荣我国生态学事业。
《生态科学》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生态科学》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254;总被引频次:979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296;综合影响因子:0.239
《生态科学》栏目设置
学术论文、生态文化普及、书刊简介、学会动态、学会工作经验。
《生态科学》杂志投稿须知:
1、来稿应达到“齐、清、定”的要求。对清定文稿须提供Word文档软盘或E-mail投稿电子版,并同时提供图表和文本文件的文件格式(如无特殊情况,请将文件整体保存为“.RTF”格式),并注明“科学分类号”,参见《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3版)。
2、评论和综述性论文,应综合国内外有关重要资料,论述系统、扼要,富有启迪性;研究报告应论点鲜明,数据可靠,结论明确,文字简练。文章应包括:题目,言简意赅,不用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一致,顶格书写。作者,应限于主要参加者,多位作者须注明通讯联系人。单位,应写标准中英文全称,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摘要,须说明本文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中文摘要以250字,英文摘要以2000印符为宜,关键词,3~5个。引言,要明确提出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背景,以及本项研究的主要任务。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应提供名称、数量和制备方法,研究方法如有改进则需说明,作者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实验结果,提出观察和实验证据,力求简明扼要。讨论,提出实验结果所论证的原理、相互关系;阐明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是否一致,有无创新;指出本实验的不足之处,以及未能解决的问题。
3、本刊采用国际标准开本(210mm′285mm)。研究论文以不超过4个印刷页版面(8000字以内)为宜,研究简报以2个印刷页版面为宜(约4000字),来稿请注明科研项目来源,并附课题编号。文末附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年龄、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发表论文情况、E-mail地址)。
4、外文字母大小写分明,正斜体、上下角、希文等须标明。首次出现的生物名称要注明拉丁学名,并用斜体排版。
5、计量单位和单位符号按国家计量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如溶液浓度使用mol·L-1;bar(巴)改用Pa(帕);能量、功、热均用J(焦耳);离心力使用×g表示。各单位采用国际代号,如s(秒)、min(分)、h(小时)、d(天)、mol(摩)、UV(紫外)、m(米)、m2(平方米)、L(无词头时)或l(升)、kg(千克)等。国外地名以《世界地名手册》为准。国际标准组织名称以《联合国及有关组织机构译名手册》为准。
6、文中图表应力求精简。图、表题(包括图、表内项目)用中、英文表述,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必须标明。文字部分应避免罗列与图、表重复的数字。插图用绘图纸黑墨绘成或激光打印,宽度(包括纵坐标上名称、单位)为80mm(双栏),或160mm(通栏),高度可适当改变。图版尺寸160×240mm。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勿用翻拍照片和复印件,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生态科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覆盖经营对毛竹林土壤及其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作者:曾嘉慧;张华锋;马秋慧;顾志康;吴志庄;李全;宋新章;
摘要:覆盖经营(稻草+竹叶+砻糠)提高了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林竹笋的产量和效益,但随着覆盖年限增加引起了竹鞭上浮和出笋期天数减少等竹林退化问题。研究土壤及其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了解土壤的养分循环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征,从而为解决竹林退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以往大量研究主要探讨了覆盖经营对林分结构、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的影响,然而对土壤及其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
铜锈环棱螺和椭圆萝卜螺对丝状绿藻和沉水植物的牧食选择研究————作者:康玉辉;胡胜男;高健;周驰;苗滕;冯智;
摘要:沉水植物重建初期水绵等丝状绿藻易大量孽生,影响沉水植物的恢复效果甚至导致其再次消亡。淡水螺类一般既能牧食藻类又能牧食沉水植物,而其是否优先牧食丝状绿藻进而有利于沉水植物的恢复尚存在争议。基于此选择前鳃亚纲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和肺螺亚纲椭圆萝卜螺(Radixswinhoei),比较研究二者对浅水湖泊常见的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西北地区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以青海省为例————作者:陈巧丽;殷颂葵;姚红义;王子月;
摘要:农牧业绿色发展的研究对西北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海省2011—20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为基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障碍度模型对青海省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和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省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综合评价指数从2011年的0.22增加至2020年的0.71,绿色发展水平由良好上升至优异;驱...
基于机器学习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敏感性及其驱动因子研究————作者:陈艳君;谢炳庚;李俊翰;黄军林;
摘要:为探究生态敏感性驱动因子的区域差异,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两个方面共选取12个因子,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生态敏感性聚类,结合随机森林算法与SHAP(Shapleyadditive explanations)方法,量化因子总体重要性程度,并探究每个生态敏感性类的主要驱动因子及驱动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可分为环境质量敏感类、远离水源敏感...
快速城镇化对粤港澳大湾区生境质量的影响及其因素研究————作者:曾梓瑶;吴卓;朱玲珑;黄晓澄;
摘要:快速城镇化给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严重胁迫。生境质量作为区域生态健康的直接反映,其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探究成为揭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机制的关键,但目前关于城镇化驱动因素与生境质量的空间关系和定量解释仍不够全面。利用InVEST模型,定量评估了粤港澳大湾区2000—2020年生境质量时空特征,并综合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方法试图在空间和定量解释上识别关键城镇化驱...
关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耦合协调性研究————作者:唐顺琦;郭亚科;钱会;徐盼盼;
摘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对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针对关中地区6个市(区)构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4个准则层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组合权重—灰色关联TOPSIS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定量评价该地区2012—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以及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2012—2020年关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先缓慢增大再减小后增大趋势,处于临界状态(Ⅲ级),趋向良...
植物功能性状、萌发率及出苗率对高寒人工草地单播植株密度的影响————作者:张子杨;李永慧;叶琼丹;樊娜;余钱雯;李希来;李兰平;
摘要:为了研究植物功能性状及萌发率与出苗率对单播植株密度的影响,对12种植物进行单播试验、盆栽试验及萌发试验,在此基础上测定包括百粒重、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株高(H)、地上生物量(AGB)在内的功能性状,并对植株密度与功能性状及萌发率、出苗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植株密度与萌发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百粒重、叶面积呈极显...
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弹性力时空演变与预测——以焦作市为例————作者:白帅;崔许锋;吴金华;王祯;
摘要:良好的生态系统弹性力是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城市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至关重要。在Fragstats、IDRISI等软件的技术支持下,采用生态系统弹性力模型综合分析了1990—2018年焦作市生态系统弹性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利用CA-Markov模型对焦作市2026年生态系统弹性力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焦作市的生态系统弹性强度、弹性限度及生态系统弹性力均表现为...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的盐城滨海湿地恢复区互花米草制图————作者:唐希颖;窦志国;赵欣胜;王俊杰;翟夏杰;李伟;
摘要: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是湿地植物物种识别和分类的重要手段,且基于湿地植物光谱特征差异的采用高光谱遥感影像实现对入侵物种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恢复区为研究区,采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野外调查获取采样点位的原始光谱曲线,并作一阶微分和连续统去除处理,通过求算均值置信区间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选择特征波段和特征植被指数。组合光谱特征和植被指数特征构建特征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
华南地区3种屋顶绿化植物的适应性和降温效果研究————作者:杨建峰;唐凌;黎宝宁;邓铭;邵泉;张巨明;
摘要:选择适应屋顶严酷环境条件的绿化植物是屋顶绿化能否成功的关键。以铺地锦竹草(Callisia repens)、佛甲草(Sedumlineare)和细叶结缕草(Zoysiatenuifolia)作为试验材料,在广州真实屋顶环境条件下开展适应性评价试验,并通过测定屋顶绿化试验区房屋各部位的温度变化分析屋顶绿化的降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铺地锦竹草生长迅速,建植2个月盖度达78.75%,连续6个月无养护也正...
四川盆周山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作者:曾帆;梁丹;
摘要:四川盆周山区地貌类型复杂,长期面临地震等地质灾害的风险威胁。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进程与区域生态空间脆弱性矛盾加剧,亟待解决。研究以雅安市为例,通过构建城镇化与生态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20年雅安市城镇化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雅安市城镇化进程及城镇化水平受区域地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影响,呈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2)根据2010—2020年评估...
中国三省沿海地区养殖菊花江蓠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作者:徐瑞;陈素文;王芸;王珺;周传朋;林黑着;
摘要:为评估菊花江蓠(Gracilarialichevoides)养殖种群的食用价值和养殖开发前景,采用国家标准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对福建、广东和海南省6个养殖种群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海南省2个养殖种群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养殖种群(P<0.05),且海南省陇南村菊花江蓠的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养殖种群(P<0.05);(2)不同养殖种群菊花江蓠的氨基酸总量(Totalamino...
加拿大一枝黄花瘦果萌发对干旱胁迫响应研究————作者:黄孟秋;李景吉;陈欣;王思睿;王国严;王吉鹏;王娟;彭培好;
摘要:入侵植物种子萌发对干旱环境响应策略是影响其种群分布和繁殖的重要因素,可为预测其分布范围、为干旱环境下种群生长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为探明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 SC)瘦果萌发和胚轴生长对干旱胁迫响应策略,以SC连萼瘦果为萌发材料,采用不同渗透势(φ值分别为:0 MPa、–0.1 MPa、–0.2 MPa、–0.3 MPa、–0.4 MPa)聚乙二醇(Po...
1990—2020年科克托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作者:翟梦飞;高凡;徐燕;王翠;
摘要:为研究科克托海湿地景观格局动态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以5期Landsat影像(1990、2000、2010、2015和2020年)为基础数据,计算转移矩阵、动态度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时空动态变化,结合气象和社会经济数据探讨演变驱动力。结果表明:(1)1990—2020年,科克托海湿地景观类型趋势主要特征表现为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呈持续增加趋势,草地面积呈持续减少趋势,林地、水...
大别山农田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时空动态————作者:薛捷中;周立志;孟磊;夏启梁;吴迪;
摘要:啮齿动物是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农田生物群落受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以及植被等生态因子和人为活动等经济因素影响,群落结构更具复杂性。为了解大别山农田中不同耕作模式下的啮齿动物群落组成及群落对时空变化特征,于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不同海拔区间内的农田中,共选择22个地点,布设有效铗数17925铗,获取啮齿动物群落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数据,进行群落多样性研究。共捕获啮齿动物362只,分属1目...
大别山森林啮齿动物时空生态位与种间联结————作者:夏启梁;周立志;薛捷中;孟磊;吴迪;
摘要:啮齿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消费者,认识其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对于理解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种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铗夜法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对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竹林中的啮齿动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群落多样性指数、Whit-taker群落相似性指数、聚类分析、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变异系数...
闽南丘陵山区土地利用冲突严重区域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长泰区为例————作者:涂旖瑶;郭青海;
摘要:准确识别重点修复区域是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的前提,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识别和量化土地利用冲突严重区域有助于国土空间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识别、诊断和修复单元的划分。以长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10、2015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ArcGIS软件和MCR模型构建土地利用冲突评价方法,从县域尺度上量化土地利用冲突程度,提取土地利用冲突程度严重的类型...
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碳、氮的影响————作者:刘宁;杨滨娟;胡启良;刘泽琴;袁嘉欣;黄国勤;
摘要:为探讨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稻田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碳、氮的影响,设计5种当地典型的稻田种植模式,分别为紫云英-早稻-晚稻(CRR)、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CRI)、油菜-早稻-晚稻(RRR)、油菜-早稻-甘薯||晚大豆(RRI)和马铃薯-早稻-晚稻(PRR)。结果表明:“紫云英-早稻-甘薯||晚大豆”种植模式和“油菜-早稻-晚稻”种植模式在...
珠三角景观格局变化对生境及碳储量的影响————作者:张若琪;张琼锐;王晨茜;孙学超;莫小璇;徐颂军;
摘要:生境质量和碳储量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保障性服务,对区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探究景观格局与二者的关系,对区域的整体规划和生态系统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运用Fragstats软件及InVEST模型评估了2000—2020年珠三角景观格局及生境质量和碳储量的时空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法探索景观格局与二者的相关关系及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珠三角总体景观格局较为稳定,仅中部及南部城市群变...
广东省种植业净碳汇与农业经济发展时空变化及其耦合特征————作者:黄丽萍;陈荣清;
摘要:种植业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为促进区域种植业的净碳汇与经济效益的双向发展,揭示一定区域内种植业净碳汇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及其耦合程度是精准调控农业发展的必要之举。综合考虑种植业碳吸收与碳排放双效应,借助Arcgis10.2软件,对广东省2012—2020年的种植业碳汇量、碳排放量与净碳汇量进行测算与可视化,分析了种植业净碳汇与总产值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地理联系率,重...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 省级安徽农师院学报
- 省级农业经济与管理
- 国家级《渔业现代化》
- 北大核心《生物数学学报》
- 国家级牧草与饲料
- 学报《中国城市林业》
- 省级《上海农村经济》
- 省级宁波农业科技
- 省级《蚕桑茶叶通讯》
- 北大核心《环境污染与防治》
- 省级园艺与种苗
- 学报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环境工程学报》
- 省级《西部林业科学》
- 北大核心《广东农业科学》核心期刊
- 国家级《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省级新农村黑龙江
- 省级《茶叶通讯》
- 省级林业与生态
- 国家级畜牧兽医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省级《花生学报》
- 国家级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大核心《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 省级《吉林林业科技》
- 省级《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国家级《农经》
- 省级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今日国土》
- 北大核心《节水灌溉》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