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蔬菜杂志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上海蔬菜杂志

上海蔬菜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1-1588/S
国际标准刊号:1002-1469
主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
主管单位: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上一本期杂志:山东农业杂志农业工程人员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上海调味品杂志征收论文格式要求

   《上海蔬菜》杂志简介

  《上海蔬菜》依托上海及其长江三角洲地区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信息资源优势,立足华东地区,面向全国,旨在为广大的蔬菜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科技支持和市场指导,从而促进我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刊注重科技成果的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报道面广、信息量大、指导性强,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是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科技专业性期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普及性农业科技刊物。面向生产,面向市场,面向基层,着重介绍蔬菜的实用性科技知识,为促进蔬菜生产、丰富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服务。本刊是一本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刊物。主要介绍上海郊区及长江三角洲农村实行科学种田的新技术、新经验,同时,介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态和基本知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陈恩平。该杂志报道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蔬菜科技和生产流通领域的新经验和新成果,指导蔬菜生产现代化建设。

  《上海蔬菜》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上海蔬菜》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产销论坛、市场聚焦、创汇蔬菜、优新品种、良种选育、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食用菌、林果花卉、贮藏加工、国外动态、蔬食苑、专题讲座、广告信息。

  《上海蔬菜》杂志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3.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4.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5.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6.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为保证本刊的权威性,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稿。稿件文责由作者自负,编辑部有权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退修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另投他刊。未被录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上海蔬菜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鲜食叶用芥菜福芥3号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作者:雷振华;

摘要:福芥3号丰产性好、品质优良、口感佳,且富含胡萝卜素和纤维素,具有明目利膈、宽肠通便的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该文介绍了福芥3号在福建省福安市的试种表现,并从播种育苗、精细整地、适时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供种植户参考

江西地区大棚芦笋套种蚕豆高效栽培技术————作者:黄向荣;叶艳英;黄伟平;郭书蓉;周劲松;尹玉玲;

摘要:为充分利用芦笋“空窗期”大棚内的光热资源和冬闲期间的劳动力资源,科技人员探索出一套冬季大棚芦笋套种蚕豆高效生产模式。芦笋于2月下旬播种,5月上旬移栽,次年1月上旬开始采收“光头笋”;蚕豆于12月下旬(芦笋休眠期)定植,次年4月采收。生产实践表明,该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充分发挥了蚕豆的固氮能力,每667 m2土地可增产250~300 kg、增收1 750~2 1...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林卡辣椒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作者:邱甜;肖春光;吴家丽;

摘要:为优化林卡辣椒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促进地方特色辣椒种质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作者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方法,开展了不同种植密度(每667 m2种植1 500株、2 000株、2 500株、3 000株)与不同施肥量(每667 m2施复合肥30 kg、50 kg、70 kg)的组合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林...

武威地区蔬菜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作者:李泽山;张国龙;陈婷;院海英;

摘要: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蔬菜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产量及种植品种逐年增加,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给武威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武威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够、产销对接不顺畅、品牌效应发挥不明显等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武威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建议,如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后劲,优化种植结构、提高蔬菜产品的种植效...

桂林地区秋季大棚西兰花品种比较试验————作者:潘玲华;陈振东;郭元元;谭海文;李刚;覃柳兰;曾杰;

摘要:为筛选适宜桂林地区秋季大棚栽培的西兰花品种,作者以桂林当地主栽品种绿莹莹为对照,比较了15个西兰花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花球品质和产量等性状。试验结果表明,蔓陀绿生育期为92 d,与绿莹莹(ck)同属早熟品种,口感脆嫩、味清香,花球紧实,蕾粒极细,花球表面较平整,商品花球合格率较高(92%),茎部空心率为0,单球质量为556 g,每667 m2产量达1 126.4 kg,...

桂林地区秋季大棚松花菜品种比较试验————作者:李刚;陈振东;潘玲华;郭元元;谭海文;李玉洪;覃柳兰;

摘要:作者以桂林当地主栽品种庆美90天为对照,比较分析了16个松花菜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花球品质和产量等指标,以期筛选适宜桂林地区秋季大棚栽培的松花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庆美70天和劲松75全生育期为101 d,属早熟品种,单球质量分别为1 025 g和1 035 g,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074.6 kg和2 049.3 kg;雪白80天全生育期110 d,属中熟品种...

早熟蔬果型甜玉米新品种沪甜22的选育————作者:况慧云;孙萍东;杨立年;胡颖雄;戴勤珍;徐声宇;林金元;

摘要:沪甜22是以NH211为母本、NK602为父本,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科研人员选育的早熟黄色蔬果型甜玉米新品种。沪甜22从出苗至鲜穗采收需81.4 d,较中农大甜413提前6.75 d;幼苗的叶鞘与花丝均呈绿色,植株株型平展,株高235.50 cm,穗位高83.50 cm;果穗长筒形,平均净穗质量275.4 g,穗长20.00 cm,穗粗5.05 cm,秃尖长0.2 cm,穗行数14...

不同闷棚方式对设施连作辣椒病毒病及产量的影响————作者:徐丹;徐宝庆;陈伟才;陈建伟;李中秀;葛洪滨;高旭春;高绘文;熊正葵;洪香娇;张东萍;

摘要:为探明适合设施连作辣椒生长的闷棚方式,作者开展了不同闷棚方式对辣椒病毒病及株高、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灌水+每667 m2施生石灰50 kg+盖膜的方式闷棚,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较好,11月15日、12月13日防效分别为46.82%、27.10%,且持效期较长。采用灌水+每667 m2施生石灰50 kg+盖膜的方式闷棚,辣椒每667 m

黄海芽孢杆菌防治小青菜根肿病初探————作者:张国栋;孙宇红;黄佳骅;南凯;

摘要:作者从健康小青菜根际土壤中分离出1株黄海芽孢杆菌菌株,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探究其对小青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仅接种根肿病菌处理相比,接种黄海芽孢杆菌和根肿病菌处理,小白菜根肿病病情指数下降了54.8%,植株根肿组织鲜质量减少了51%,此外,该处理根(茎)鲜质量、叶片数和叶面积等生长参数均优于仅接种根肿病菌处理。由此可见,黄海芽孢杆菌能有效抑制小青菜根肿病的发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该...

不同全生物降解地膜对苏椒875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作者:柏萍;施阳;陈雪芬;闫发宝;

摘要:为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苏椒875田间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作者选取3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和聚乙烯地膜(PE膜)共4种地膜,以不覆盖地膜栽培作为对照,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可以显著改善苏椒875田间生长状态,提高盛果期产量,综合经济效益与普通PE地膜相当,不会造成生产成本显著提升。研究结果为镇江经开区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辣椒栽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刺梨深加工研究进展————作者:杨心怡;王娜;范培培;李玉蓉;陈淑霞;李志文;

摘要:刺梨是蔷薇科多年生灌木,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增强身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保健功能。目前刺梨果实深加工产品有乳制品和发酵产品等,该文主要介绍了刺梨果实的营养成分及其深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了刺梨深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多样化、科技化、健康化以及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为刺梨果实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湖南地区秋茬青花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作者:旷碧峰;余席茂;谭建军;向晓阳;颜军;蒋可;闵岳灵;孙晓辉;韩蓉;唐锷;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湖南地区秋季种植的青花菜品种,2023年作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6个青花菜新品种,以湘绿2号为对照,在衡阳市蔬菜研究所试验地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青花菜品种的花球紧实、椭圆形,生长速度快且整齐,球色翠绿,品质优良。其中,中青15生育期为81 d,为中熟品种,中青318和中青319生育期为112 d,为晚熟品种。产量方面,中青318和中青319每667 m<...

戈壁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品种基质栽培比较试验————作者:葛亮;李艾君;崔海成;盛晓玲;

摘要:为丰富酒泉市肃州区番茄品种资源,突出本地品种优势,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引进以本地种业公司为主的番茄新品种9个,在戈壁日光温室早春茬开展番茄品种对比试验,以筛选适宜肃州区早春戈壁日光温室栽培的番茄自主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鸿硕18号、鸿硕807、鸿硕1568和京丰111产量高、抗病性好,果形果色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在肃州区早春保护地重点示范推广

设施樱桃番茄槽式基质栽培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作者:邵志鸿;谢利芬;方舟;赵东风;

摘要:随着浙江省樱桃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连年种植导致土壤中病菌不断累积,土壤盐渍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推广示范的设施槽式基质栽培技术可解决土壤理化性状退化的难题。生产实践表明,应用该模式樱桃番茄每667 m2产量达3 058.23 kg,产品商品性好,扣除每667 m2成本27 550元,每667 m2净效益达3...

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秀1号黄心乌高效栽培技术————作者:徐华晨;邵小达;赵晟;刘静;徐海;

摘要:黄心乌耐寒性强、风味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冬季种植广泛。近年来,黄心乌品种数量不断增加,栽培技术持续更新,种植效益与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种植规模日益扩大。该文总结了新秀1号黄心乌的品种特性、生产基地条件、茬口安排,并从整地施肥、播种、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其高效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河西走廊冷凉灌区甜叶菊套种早熟豌豆高效栽培技术————作者:李桠楠;张永久;殷学云;崔海成;毛德新;

摘要:为充分利用河西走廊冷凉灌区的光热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种植效益,科技人员摸索出一套甜叶菊套种早熟豌豆模式。甜叶菊于2月上旬~3月中下旬播种,4月中下旬~5月中旬移栽,9月上旬~10月中旬收获;早熟豌豆于2月下旬3月上旬播种,5月中旬采收鲜豆荚,6月上中旬收获籽粒。甜叶菊每667 m2产量300~450 kg、产值4 200~6 300元,早熟豌豆每667 m2

绍兴地区草莓与鲜食玉米轮作高效栽培技术————作者:张丹;邢海;高山;付杰;严添叶;

摘要:草莓作为冬春季市场上的重要水果,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采用促早栽培技术栽培草莓,即利用已完成花芽分化的高原基质苗,并结合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使草莓的上市时间较传统栽培提前25~30 d,经济效益更加显著。草莓前2批果实采收结束后清茬,利用棚架设施轮作一季鲜食水果玉米,可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该文从品种选择、定植、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浙江绍兴草莓促早栽培轮作鲜食玉米的种植要点,供种植户参考

阜新地区设施番茄潜叶蛾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作者:赵冰;

摘要:番茄潜叶蛾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番茄潜叶蛾的幼虫孵化后,会潜入寄主植物的叶片组织中,取食叶肉,导致叶片出现白色潜道,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此外,其幼虫还会蛀食作物的顶梢、腋芽、嫩茎以及幼果,导致植株生长受阻、果实发育不良,最终造成严重的减产和经济损失。该文介绍了番茄潜叶蛾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并总结了综合防治方法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叶龄期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作者:吴淑娟;陈晨;李涵佳;杜嘉宁;刘雨婷;孙思琦;陈媛;张祥;陈源;陈德华;

摘要:为探明有利于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作者开展了不同叶龄期喷施6-苄氨基嘌呤(6-BA)、烯效唑(HET)、调环酸钙(bx112)对大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于18叶期或20叶期喷施6-BA、HET和bx112可显著提高大蒜鳞茎的产量、直径,以及单个鳞茎的体积、瓣数、质量及营养品质。20叶期喷药,6-BA处理大蒜的鳞茎产量最高(30 240.10 kg/hm2...

设施酸化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在浦东新区的研究及应用————作者:杨业凤;李引龙;付一笛;胡明玥;姚鑫;莫小玉;倪爽;

摘要:设施菜田土壤酸化问题日益严重,且常伴随次生盐渍化等其他土壤问题,已对我国蔬菜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构成显著影响。利用土壤修复菌剂中有效菌种缓解土壤酸化程度,不仅能避免土壤板结等负面效应,在降低土壤酸性的过程中,还可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优化土壤结构。为评估该技术的应用效果,作者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壤酸化程度较为严重的园艺场,在青梗菜与番茄种植地块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修复菌剂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pH...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上海蔬菜杂志农业种植人员职称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10788.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