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报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海洋学报

海洋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2055/P
国际标准刊号:0253-4193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查看海洋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国外水产杂志水产职称人员论文
下一本期杂志:环保科技杂志论文字体要求

   《海洋学报》杂志简介

  《海洋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海洋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期刊。

  《海洋学报》紧密结合我国海洋科研事业的需要,主要刊载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地、海洋生物、海洋水产、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及综述。读者对象为与海洋学有关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

  《海洋学报》曾被《文摘杂志》、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数据库》、《剑桥科学文摘》数据库收录。

  《海洋学报》栏目设置

  论文、研究报道、综述、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生物

  《海洋学报》杂志收录情况: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海洋学报》投稿须知:

  (1) 论文题名 :论文题名要简练并明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在20字以内;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 论文摘要 :一般300~500个字,以第3人称写过去时态撰写, 阐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也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一般不宜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内容对应,可适当详细。

  (3) 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一般3~6个。

  (4) 引言:应单列标题,标题为“1 引言”。引言应简要介绍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基础和知识空白,以及该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范围等。引言不要与摘要雷同,也不要写成研究内容或结果的简介。引言中应着重论述该研究要给出的创新点

  (5) 正文:应明确阐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准确、完整地表述所得结果,如涉及秘密不宜交待,使读者不便于参考和认为可信,则不应投稿。论文必须有新结果。如作者认为必要,可在结果之后设“结果分析”、“讨论”、“分析与讨论”等,但所有的分析与讨论必须结合该文的结果进行。避免文字叙述与图、表内容的重复。

  (6) 结论:要求给出的结论是该文所获得的原创性成果。

  (7) 参考文献: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只能以页下注释的形式列出出处。引用他人观点、数据、图表及引用他人实验方法、公式时必须注明出处。引文标注及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格式应符合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

  海洋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高位池养殖尾水排放影响下的砂质海岸表层沉积物对2203号台风“暹芭”的响应————作者:袁明明;王华强;唐杰平;陈德志;陈洋;李高聪;

摘要:开展高位池养殖尾水排放影响砂质海岸对台风的响应机理研究对于促进海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增值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沉积物的特征粒径、粒级组分和粒度参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2203号台风“暹芭”事件前后,粤西东海岛高位池尾水排放影响岸滩和正常岸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差异原因。研究结果显示:(1)台风过后,出现了正常岸滩沉积物的粒径分选变差、近岸侧细化和近海侧粗化的特点;(2)受影响岸滩沉积物的分选系数在台...

基于大量卫星图像研究莱州湾东北部界河海滩近40年的海岸线演变————作者:杨超;朱龙海;张晓东;

摘要:近几十年来,位于莱州湾东北部的界河两侧海滩(以下简称“界河海滩”)在河流入海泥沙减少背景下发生严重侵蚀,再加上裕龙岛(一个大型离岸人工岛)等沿海工程建设的影响,界河海滩的海岸线演变异常复杂。本文使用1984-2024年的1 186幅卫星图像,采用聚焦剖面方法和亚像素海岸线识别技术研究界河海滩的海岸线演变,评估河流输沙和沿海工程的影响。结果显示界河海滩早期(1984-2004年)的演变主要受界河河口...

MOSAiC漂流路径上的温盐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作者:王瀚正;罗晓凡;赵伟;魏皓;

摘要:随着北极环境快速变化,北冰洋水团的分布特征也在发生改变,潜在地影响了海洋内部的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文使用最新的持续近1 a的MOSAiC海洋观测数据和高分辨率GLORYS12V1再分析数据分析了MOSAiC跨欧亚海盆漂流路径上水团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特征,并探究了大西洋水入流对路径水团温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沿漂流路径海洋上100 m层的温盐自阿蒙森海盆至南森海盆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

波潮型河口泥沙输运研究——以粤西漠阳江河口为例————作者:黄恩茂;张涛;刘德政;朱志远;梁曜;贾良文;

摘要:泥沙输运是河口海岸研究的基础问题,对河口地貌演变、生态环境和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漠阳江河口为例,基于船载和坐底三角架实测的海流、波浪和含沙量数据,分析漠阳江河口定点剖面上悬沙的沿岸和垂岸的输运趋势并计算泥沙输运通量,探讨波潮型河口的泥沙输移机制与运移规律,主要发现包括:(1)洪季口门处受径流作用主控,输沙量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沿岸输沙与垂岸输沙在流量最大的小潮期间达到最大...

琼东南盆地乐东凹陷梅山组海底扇发育异重流:来自岩心的证据————作者:熊连桥;谢晓军;唐武;白海强;刘子玉;于进鑫;陈莹;

摘要:琼东南盆地乐东凹陷梅山组海底扇天然气勘探潜力大。大多数学者认为梅山组海底扇为浊流成因,但钻井岩心揭示,砂砾岩中发育粒径高达5 cm的砾石,砂砾岩段磨圆度好,分选性差,海底扇的浊流成因无法解释此类砂砾岩成因,同时,经典的海底扇模式对砂体分布预测存在局限。基于岩心、薄片观察和粒度分析,对研究区海底扇岩石学特征和沉积构造开展系统研究,提出研究区海底扇为浊流和异重流交互沉积成因,区分了浊积岩与异重岩垂向叠...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桩柱波浪力计算和动力响应分析————作者:束仲祎;徐绩青;王登婷;

摘要:对于细长杆件上的受力,工程上大多是通过Morison方程来计算波浪荷载。由于以往求解波浪力的Morison方程大部分都是简化方程,将桩体假设为刚体,没有考虑到桩体的弹性变形。基于径向基函数这一无网格方法,将考虑了桩体弹性变形的Morison方程和动力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得到单桩在波浪荷载作用下的波浪力和动力响应,并将其与规范方法和以往的文献方法作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准确性。将此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

复杂岛礁地形下类海啸波在复合式岸礁上的传播演变特性及其对海墙的冲击作用————作者:王梓峻;屈科;王旭;王超;王傲宇;

摘要:真实海洋环境中的岛礁通常具有复合式地貌,礁坪往往呈现出非平整的特征。以往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关注简化的台阶式岛礁模型,并未对复合式岸礁非平整礁坪对波浪传播演变特性的影响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为了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本文开展了物理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类海啸波在复合式岸礁上的传播演变特性,以往的研究并没有考虑礁坪地形的非平整性对孤立波带来的影响,因此本文分析了入射波高、礁坪水深的影响。为了研究不同入射波条...

信息熵控制的海洋流线自适应步长算法研究————作者:李忠伟;焦方涛;李永;曾伟;杨俊钢;崔伟;

摘要:海洋流场的流线构造与放置对于认识和理解海洋流场具有重要意义。在流线绘制过程中,积分步长的选择至关重要,能够直接影响流线放置效果。固定步长算法由于无法适应曲率不断变化的情形往往不被采用,以往自适应步长流线算法存在自由度低以及多尺度适用性差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次将信息熵引入到步长计算中,提出了信息熵控制的海洋流线自适应步长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计算流场信息熵得到熵场,然后依据熵值大小将流场划分为...

基于Swin-Transformer和时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ENSO预测————作者:张霄智;方巍;王淏西;

摘要:厄尔尼诺-南方涛动预测是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Swin-Transformer模型与时空融合注意力机制相结合,采用1850-2014年CMIP6多模式模拟历史数据、1871-1979年SODA同化数据和1980-2023年GODAS同化数据,构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预测模型,即ENSO-STformer。该模型通过在CMIP6和SODA数据集上进行充分的训练,并在GODAS数据上进行评估...

陆相湖盆多级缓坡地貌约束下的滩坝沉积体系特征与沉积模式————作者:胡慧;朱红涛;杜晓峰;刘强虎;刘子玉;孙中恒;叶子倩;孙先锋;

摘要: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沙四上亚段至沙三下亚段广泛发育砂质滩坝与混积滩坝,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但有关滩坝的沉积特征、成因机制及演化模式不清,严重制约了该类沉积的勘探与预测。因此,本文综合利用钻井、录井、地震等资料,精细恢复了研究区的微古地貌,明确了多级缓坡地貌对研究区不同位置滩坝发育的控制作用,总结了其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构建了沉积模式。结果表明:(1)砂质滩坝主要发育于沙四上亚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端侧翼...

《海洋学报》第46卷(2024年)文章索引

摘要:<正>~

用于短临降水预报的多尺度注意力编码-动态解码网络————作者:杜先君;郭航飞;程生毅;

摘要:短临降水预报是气象学和水文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在现有深度学习方法中,其预测结果模糊不清,并且累计误差大。为了克服这些预测方法中存在累计误差的局限性,以及预测序列结果模糊不清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编码-动态解码网络(Multi-scale Attention EncodingDynamic Decoding Network, MAEDDN)的短临降水预报方法,通过学习输入数据的时空...

《海洋学报》作者投稿须知

摘要:<正>版权声明:(1)投稿中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他权利的内容。(2)投稿给本刊的稿件自发表之日起,如作者没有特别提出要求,一律视为同意将论文(各种语言版本)的以下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数字化复制权、数字化发行权等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海洋学报》编辑部,同时《海洋学报》编辑部享有前述可转让权利的转授权和分授权。全体著作者授权《海洋学报》编辑部根据实际需要...

海南省三亚市红树林湿地海洋线虫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作者:杨幼晨;张德梅;慕芳红;华尔;

摘要:本研究于2020年11月在海南亚龙湾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采集沉积物样品,开展了海洋线虫的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青梅港红树林海洋线虫平均丰度为(80.4±40.3) ind./cm2,三亚河红树林的为(96.7±55.6) ind./cm2,两处红树林湿地海洋线虫平均丰度为(88.5±47.1) ind./cm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黄河三角洲典型潮沟单元秋季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及共现网络分析————作者:符清露;董志远;李宝泉;陈莉;孙德斌;倪艳梅;唐永政;陈琳琳;

摘要:潮沟系统作为滨海湿地中活跃的地貌单元,不同级别潮沟水文环境变化显著,进而导致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出现差异。本研究选取黄河三角洲典型潮沟单元,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eDNA)技术检测不同级别潮沟无脊椎动物多样性,采用生物共现网络分析和冗余分析(RDA)分别揭示典型潮沟无脊椎动物关键种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该潮沟单元共检测到无脊椎动物12...

1900-2023年大型火山喷发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率的影响————作者:孙鸿根;韩岩松;姜伟;黄英雪;梁珍怡;余克服;

摘要:大型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平流层硫酸盐气溶胶层会抑制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西洋,较少涉及其他海域。西北太平洋是生成热带气旋最多的海域,探索其气候影响因素有利于深度理解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机制。本文根据记录在国际最佳轨道数据库和中国气象局数据库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数据,比较了1900-2023年大型火山喷发前后西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和热带气旋数量的变化,从而对大型火山喷发对西北太平洋的热...

基于协同进化的多AUV多区域覆盖路径规划————作者:蔡畅;陈丹;蔡磊;

摘要:针对多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水下覆盖任务过程中的突发情况,研究了多AUV的覆盖路径重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机器人-多区域覆盖路径规划(Multi-robot Multi-regional Coverage Path Planning, M2CPP)方法,为可用AUV重新分配未覆盖区域并规划覆盖路径。首先,通过割草机算法确定每个区域中的...

海草促生微生物研究进展————作者:王美玉;甄文全;张立娜;

摘要:海草床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缓解海水酸化、防止土壤侵蚀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严重影响海草的生存,造成海草大面积退化,威胁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安全。近年来,微生物促进海草床能量流动和海草生长发育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植物促生微生物(Plant Growth-Promoting Microorganisms,PGPM)有望应用于海草苗种培育、植株移植、种子种植等海草床修复的关键...

风场数据在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栖息地预报中的应用适宜性分析————作者:刘瑜;徐莹;郑全安;

摘要:为探讨风场数据在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栖息地预报中的应用适宜性,本文基于中国2019-2020年的6-11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的秋刀鱼生产数据、中法海洋卫星(CFOSAT)等4种风场数据及海洋环境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构建夏、秋季秋刀鱼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HSI)模型。结果显示:(1)环境变量对单位捕捞渔获量的影响权重表现出明显季节特征,夏、秋季影响最高...

2017年福建近海一次链状裸甲藻赤潮过程、成因和影响研究————作者:李光毅;刘保清;黄龙展;

摘要:本文于2017年6月9-15日对发生在福建省惠安县近岸海域的一次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赤潮过程进行研究,共布设6个站位开展7个航次的海洋环境跟踪监测,并选取同年6月6日的水质和3月、11月的浮游植物数据同赤潮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同时结合甲藻包囊和养殖贝类的麻痹性贝毒(PSP)调查结果,探索休眠包囊与赤潮生消的关系,以期掌握养殖贝类体内PSP毒素的累积和排出规律。研究...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海洋学报杂志中国海洋学会主办刊物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1071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