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热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53-1044/S
国际标准刊号:1004-390X
主办单位:云南农业大学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查看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竹子研究汇刊北大核心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蔬菜蔬菜种植技术研究期刊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依靠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保障刊出论文的学术水平,所有刊登的文章须经三审,即编辑部初审(查新);同行专家审阅;再经主编终审。读者对象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人士。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为完全开放存取期刊,建有独立网站和全文数据库。本刊网站具有“作者在线投稿”、“专家在线审稿”、“作者在线查询”、“远程编辑”和“在线订阅”等功能。目前从收稿、审稿到修改稿均在线传送,大部分编辑流程在网上进行。此外,向读者提供最新录用、现刊题录和摘要、过刊的全文(PDF格式),并提供全文免费检索服务等功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积极反映本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栏目设置

  农业、农村、农民研究、教育学研究、语言学、文学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月刊)创刊于2002年,是由山西农业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本刊办刊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着重政治、经济、教育管理和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以及山西人文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社会科学规律,为促进高等院校学术交流,促进文理交融,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编辑方针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求新,求实,求活,求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粮食安全视角下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研究————作者:李晓晓;李嘉迪;

摘要:本文基于2011—2022年“产粮最强五省”省域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及中介效应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缩短样本空间、替换解释变量、1%缩尾处理和工具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并进一步探究数字经济与粮食生产能力之间的门槛效应。结果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粮食生产能力,且田间管理水平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对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当数字经济...

利用资源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以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产业为例————作者:李蕤颀;李青芮;

摘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战略,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指导。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资源经济成为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路径之一。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既是生态富集区,也是生态脆弱区,该县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高寒地区的地域特色,大力推广种植黄草乌等耐寒性强的中药材,将劣势转为优势,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对维...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种植结构的视角————作者:冯楷;杨宏力;

摘要:日益显著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种植结构调整作为一种重要传导机制,能够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路径。本研究基于2008—2021年全国29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全国粮食生产没有明显负向影响,这一结果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的情况下依然成立;(2...

数字普惠金融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证检验——基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视角————作者:丁静;栾敬东;杭嫣然;王苗苗;

摘要:共同富裕是在消除两极分化基础上的普遍富裕,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推动共同富裕值得探讨。基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视角,利用2013—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门限回归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每增加1个单位,泰尔指数就相应下降0.037 8个单位;(2)创新是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传导渠道,...

新质生产力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作者:徐亚纯;卫雅祺;

摘要:粮食问题关乎国计民生,确保粮食有效供给、价格基本稳定,必须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对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全国整体来看,新质生产力与粮食供应链韧性具有显著正相关作用。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是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的关键途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新质生产力在粮食主产区对...

数字素养、创新能力与高素质农民生产效率提升研究——基于福建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335个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作者:高锐;郑智尹;方佳薇;肖航;刘飞翔;

摘要: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培育作为新时代农民代表的高素质农民的数字素养,提升其生产效率,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福建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项目调研所得的335份高素质农民数据,使用Tobit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及创新能力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素质农民的数字素养水平对其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机制与效应研究————作者:韦欣妤;王磊;

摘要:提升农业经济韧性是守好“三农”基本盘的重要举措,而农业保险的有效发挥与农业经济韧性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本文基于2010—2022年期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各省份的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韧性发展水平均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2)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韧性发展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乡村振兴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因子分析————作者:杨承达;起建凌;金璟;杨天杭;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引擎。研究基于2013—2022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和新质生产力水平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测算和分析,并用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探讨我国乡村振兴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分析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乡村振兴与新质生产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2)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在逐渐提高,整体协调水平仍然较低;(3)二...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研究————作者:陈家欢;张洪宇;李文龙;昌壮;孙海清;

摘要: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是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选取我国2011—2021年30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分别测算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效应。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间接促进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

基于组织创新视角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研究————作者:陈乙酉;

摘要:本文探讨组织创新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面,以及满足农村地区多样化金融需求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美国、加拿大、日本、巴西和南非等国家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文章深入剖析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其中包括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抵押担保、金融科技应用困难和金融服务覆盖率低等问题。文章提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模式创新和优化路径。具体建议包括:金融机构应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风险...

涉牧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作者:黄亚州;肖彬杉;吴辰;张怡;

摘要:涉牧企业作为保障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正在积极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文章以2007—2023年上市涉牧企业为样本,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其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涉牧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机制检验中,数字化转型能通过降低供应链依赖程度和扩大规模经济效应作用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异质性分析中,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理论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作者:刘雨昂;马丽;

摘要:发展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质态,催生出农业新模式、新产业、新动能,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从理论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通过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动产地环境治理和提高绿色供给能力等赋能农业绿色发展。然而,当前在推进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绿色发展中面临资源利用率低、科技创新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产业结构单一等现实挑战...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财政支农的调节效应————作者:金佳;张贵友;

摘要:本文采用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剖析并详细阐述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在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及其内在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升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显著提升了其生活质量。财政支农政策发挥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有效放大了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方面的正面效应。第二,当数字普惠金融达到一定发展...

长三角地区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研究————作者:李宝礼;孙政;

摘要:基于2010—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相关数据,本文构建农业保险和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上探究农业保险和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测度以及Tobit面板模型,分析长三角地区农业保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征,探讨其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显示:2010—2022年长三角地区的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增长趋势,上海及部分城市的耦合协调度...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探析————作者:魏子航;王子鑫;方文;

摘要: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强力支持,具有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繁荣,促进乡村文化产业振兴,提高乡村群众的数字素养等积极作用。但是,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还面临乡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乡村数字专业化人才短缺,乡村数字文化内容有效供给相对不足等问题。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从加强乡村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强化乡村数字文化优质内容产出等方面着力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研究——以安徽省为例————作者:李强;李治云;

摘要: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打牢农业基础,在新时期“三农”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线。本文利用安徽省2018—2022年58县的面板数据,构建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各县乡村产业振兴指数,结合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安徽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2022年安徽乡村产业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数字金融终端设备对农村地区信贷需求的影响研究————作者:钱路;栾敬东;姚庆庆;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智能手机作为数字金融终端设备对农村地区信贷需求的影响。针对农村金融服务不均衡、传统信贷难以覆盖等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数据,系统考察了智能手机使用对农户生产性信贷需求和消费性信贷需求的不同影响路径。数据来源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并采用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Probit模型(IVProbit)进行计量分析,同时结合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西部地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西部地区11个省域面板数据————作者:陈心露;杨夏妮;吴以;

摘要:为缩小区域农业发展差异,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概论内涵和形成逻辑,从农业劳动者、农业劳动资料、农业劳动对象三个维度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12—2022年西部地区(除西藏以外)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法对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区域内、区域间差异及贡献率进行测算。通过统计测度准确把握西部地区农...

新时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效应评估研究————作者:郭云贵;朱超;曾小明;

摘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仅有助于优化全国劳动力资源配置,还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区市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此阶段的120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进行赋值,采用经典面板回归模型,实证考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不仅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

碳排放约束下福建农业生产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肖晗凝;闫述乾;

摘要:提高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是推动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2012—2022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uper-SBM模型和GML模型对碳排放约束下福建省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进行全面测算,并利用Tobit模型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碳排放约束下,福建省农业生产效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但也存在着技术效率值较低,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不相适应,农业生产效率...

  相关农业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nongye/10062.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