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面工程》期刊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的工程学术类期刊,是表面工程分会与再制造工程分会的会刊。本刊创刊于1988年,逢双月23日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 期刊依托于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与运行,在上级学会领导下,由编委会和理事会对期刊进行具体指导与支持。从2004年至今,期刊的理事会历经四届,有近五十多家知名企业参与过期刊的理事会建设,在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财力上给予了期刊大力支持。期刊第四届编委会由113位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其中国际编委18位。[2]
期刊荣誉编辑《中国表面工程》已经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同时被五大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如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Technology))、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Natural Science))、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且于2008年荣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
阅读推荐:结构工程师
《结构工程师》主要介绍工程结构技术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涵盖建筑结构、抗震防灾、桥梁工程、岩土工程、测量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文章主要来源于高校教师、研究生以及工程第一线的科技人员。以结构工程设计、施工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大专院校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
中国表面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高压冷喷涂制备微纳米双尺度Si Cp/6061Al复合涂层————作者:周长壮;银谱馨;巩春志;刘启明;田修波;
摘要:冷喷涂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涂层在材料防护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单一尺度增强相对复合涂层性能的强化作用有限。为了进一步增强复合涂层力学性能,采用微米+纳米双尺度增强相模式,通过纳米颗粒的加入进一步增强Si C颗粒对复合涂层的各自尺度优势和耦合效应,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涂层,从而满足对其强度、耐磨性等性能的综合要求。通过高压冷喷涂技术设计并制备了微纳米Si C/6061Al复合涂层...
磁控溅射CrAlN涂层的真空摩擦机理————作者:赵保卫;别少荣;佘丁顺;付志强;岳文;康嘉杰;
摘要:为了在高真空度、岩石情况复杂等苛刻的外太空钻探环境保持持续钻进能力,揭示CrAlN涂层钻具在高真空(~10-4 Pa)工况下的摩擦磨损行为,本文采用RM-1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不同真空度下(大气、10+2、100、10-2、10-4 Pa)CrAlN涂层的真空摩擦性能,并使用SEM、ED...
基于粗糙表面特征分析的电接触性能研究进展————作者:周芳芳;尹念;武子帅;宋诗垭;鞠鹏飞;张执南;
摘要:电接触作为实现电气连接与信号传输的关键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工程与先进技术系统中,其性能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及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工业系统的智能化、精密化发展趋势,驱使着电接触界面服役状态的复杂化。因而,从接触界面维度出发对电接触性能的研究进行综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依据多元场景下电接触性能评估需求,构建了以传输导通性、载流稳定性及服役耐久性为核心的性能体系,全面映射了电接触全生命...
激光固态相变42CrMo轴承钢滚动磨损与接触疲劳损伤行为————作者:于法兴;姚鑫宇;丁昊昊;王梁;张群莉;申志新;王文健;
摘要:大型风电主轴承在长期循环接触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滚动接触疲劳损伤。激光固态相变技术可以提升材料力学性能,但其对材料后续服役损伤的影响尚不明确。为了探究激光固态相变对42CrMo轴承滚道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和相变后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机理,对42CrMo钢表面进行单一激光固态相变和激光-感应复合固态相变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工艺下材料微观组织与硬度的变化规律。通过MJP-30A滚动磨损与接触疲劳试验机,对比分...
事故容错燃料用锆合金管表面冷喷涂涂层研究进展————作者:傅硕;许爱军;罗杰;张远应;徐濯清;马鑫;徐雅欣;黄春杰;李文亚;
摘要:自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轻水堆事故容错燃料用锆合金包壳管涂层的研究。在众多涂层制备方法中,冷喷涂作为一种高质量涂层制备方法,以热输入低、沉积效率高及组织致密等优势,已在锆合金包壳管涂层制备上崭露头角。本文对现有关于锆合金包壳管冷喷涂涂层制备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冷喷涂Cr涂层的结合机理及其在高温及辐照环境下的保护机制。其次,介绍了其他相关冷喷涂涂层(如FeC...
海洋防污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姜涛;李思宁;曹红波;王倩倩;户胜越;许康威;陈令杰;谢述锋;李龙;王喆;田佳佳;
摘要:海洋生物污损是海洋装备设施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显著威胁装备设施的服役性能和安全可靠性,研发能够显著提升装备设施防污性能的高性能、长期效、绿色环保防污技术是当前海洋防污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现有常见防污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在介绍海洋生物污损形成过程及危害的基础上总结了传统有机防污涂料的发展历程及优缺点;随后,重点总结污损脱附型防污技术、污损阻抗型防污技术、仿生型防污技术新型环境友好型防污技术的研究...
持环、转子、Ni-石墨涂层的全尺寸耦合冲蚀机制数值研究————作者:王欣然;孙友贝;王伟;丁娟强;巩秀芳;刘森辉;李成新;李长久;
摘要:针对镍石墨封严涂层覆盖的燃气轮机持环在服役工况下冲蚀行为不宜实验测量的研究需求,开展该体系的全尺寸耦合数值传热计算研究。燃气轮机因为其高温、高速、高压的特殊服役工况,导致对其进行的实验观测费时费力,因此采用计算模拟的方法观察服役时的各种条件参数非常合适。针对整个持环、叶片、转子和涂层结构,建立了包括全尺寸力热耦合模型、压气机持环-转子-叶片全尺寸模拟计算模型。经计算发现,镍包覆石墨面层涂层和NiA...
高温、高温度梯度条件下多元稀土掺杂氧化锆热障涂层的失效过程与机理————作者:范佳宾;王全胜;宁先进;李立;孙振宁;
摘要:热障涂层是先进航空发动机普遍采用的热防护手段,随着发动机工作温度提高,涂层的工作环境也愈发严峻,研究涂层在高温、高温度梯度条件下的失效模式对提高涂层在服役环境下的工作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在GH3536基体上制备陶瓷层厚度为0.12 mm的Gd2O3-Yb2O3-Y2O 重载点接触弹流润滑下ta-C涂层摩擦学性能分析————作者:孙润阳;马涛;肖洋轶; 摘要:四面体非晶碳(ta-C,Tetrahedral amorphous carbon)膜在提升接触副摩擦学性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然而该涂层于重载工况下传动领域的应用仍缺乏系统性研究。通过纳米压痕和划痕试验表征ta-C涂层的机械性能。基于广义Reynolds方程和负载平衡方程,建立弹流润滑模型,求解不同工况下试样油膜压力与厚度的分布。在干摩擦/油润滑条件下,根据球盘试验评估ta-C涂层的摩擦和磨损行为。... TC4钛合金表面热处理-阳极氧化-复合碳纤维涂层的制备及摩擦腐蚀性能————作者:裴文乐;谢壮壮;裴晓亮;王建梅; 摘要:为提高TC4钛合金材料在海洋工程领域中的摩擦腐蚀性能,采用阳极氧化、喷涂和涂覆技术,将TC4钛合金与碳纤维相结合,在TC4表面制备了热处理-阳极氧化-复合碳纤维涂层(TAD-CF)。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采用多功能微动腐蚀试验机研究了试样在空气和人工海水环境下的腐蚀及摩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用含有氟化铵的乙二醇电解液在60 V电压、20 min氧化时间和3小时热处理条... 网纹织构在气/液介质条件下的润滑性能对比————作者:孙亚民;杨惠雅;朱天宇;郑伟;吕田;王静秋;王晓雷; 摘要:斯特林发动机使用纯净气体作为工作介质,其活塞环的摩擦和磨损是影响效率和寿命的主要问题。目前珩磨网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液体润滑条件,与气体润滑相关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为探究珩磨网纹在气体介质条件下对斯特林发动机活塞环/缸套的润滑效果,通过建立理想珩磨网纹模型,利用不可压缩和可压缩雷诺方程耦合弹性变形方程进行求解,对比刚性和弹性边界条件下液体和气体的流体动压力。研究发现,液体润滑条件下弹性变形会引起压力的... MXene基材料摩擦学和吸波性研究进展————作者:方祥;马婧;俞凯还;李凝;强力;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端环境下对高性能摩擦与吸波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得益于高导电性、独特的层状结构、优异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丰富的表面端基,MXene材料已成为摩擦学与电磁波吸收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关于MXene基材料在上述领域的研究进展尚缺乏系统性总结。为全面梳理MXene基材料的研究现状,首先从其基本结构出发,系统性地总结了结构特征、主要制备方法及基础性能,并详细概述... 基于激光熔覆机器人的复杂曲面路径规划与实现————作者:宋玉杰;吴意发;祖海英;陈文启; 摘要:目前激光熔覆技术可用于简单平面零件局部损伤表面的修复,但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激光熔覆修复还存在许多问题。为实现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在复杂曲面上的应用,结合逆向工程和机器人技术,开展复杂曲面激光熔覆路径的生成研究。基于逆向工程,以螺杆泵转子的螺旋曲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等距平行平面组与试件表面求交得到熔覆路径,针对传统等弓高误差法在曲率变化较大场合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曲线离散方法离散熔覆路径,完成路径平滑过... 纯锌镀层热成形钢表面及涂装性能————作者:龙袁;李学涛;郝玉林;张博明;徐德超;刘华赛;王松涛; 摘要:纯锌镀层热成形钢主要应用于汽车结构件,其热处理后的涂装性能是制约其应用的原因之一。为使得该材料热处理后的表面状态满足涂装质量要求,结合涂装前处理反应机理和电泳性能要求,采用喷砂等方法改变其表面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材料热处理后,材料表面最表层到铁基体依次为氧化层,Г相,α-Fe(Zn)相和铁基体,其中氧化层为一层含有Al2O3、Mn O、Fe 兜孔织构的圆柱滚子轴承打滑及生热特性————作者:刘延斌;李旭莹;宁仲; 摘要:高速圆柱滚子轴承的保持架打滑及摩擦生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圆兜孔-滚子在滚子轴承中具有高滑速和协调动态接触的特征,在兜孔表面添加微织构势必影响兜孔润滑、保持架打滑及轴承摩擦生热,但其影响规律目前尚不清晰。基于动态Reynolds方程和Winkler弹性基础模型,建立沟槽织构圆兜孔-滚子协调动态接触润滑模型,运用牛顿-欧拉动力学理论,建立轴承的动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多重网格法及Runge-Kut... 4Cr13钢等离子电解表面淬火热处理工艺及性能————作者:代锋先;牛辰睿;张俊杰;刘自刚;李洋; 摘要:现有热处理技术无法通过控制淬火温度和冷却速度获得软硬组织交替出现的高硬度和高淬硬深度的硬化层。针对这一难题,采用等离子电解表面淬火热处理技术在4Cr13钢表面形成过热电解质蒸气的等离子体层,通过集中电解液液压流和电压控制等离子体层中的能量密度对表层进行高速加热和冷却。结果显示:在加热区域表面外貌未烧蚀的情况下,淬火区域淬硬层硬度达到800HV0.1左右,淬硬层硬度相对基体提高... 多体制激光清洗镁合金基体表面微观形貌演化特征与机理分析————作者:郑万庆;王思捷;李哲;王忠龙;殷凤仕; 摘要:目前传统激光清洗技术在金属表面漆层去除过程中存在清洗效率低下、清洗效果有限及基体完整性难以控制等问题。通过创新性地采用连续-脉冲复合多体制激光清洗方法,显著提升清洗效率并实现了对基体表面形性的精确控制。主要研究连续-脉冲复合激光对AZ31B镁合金表面漆层的清洗效果,并探讨不同激光功率组合、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对基体表面微观形貌演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连续激光功率90 W+脉冲激光功率30 W”... 超低压等离子喷涂装备研制————作者:吴朝峰;王波;梁志敏;倪立勇;汪殿龙; 摘要:超低压等离子喷涂工艺作为先进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制备的关键性支撑技术,相关装备长期受到国外技术制约。为解决超低压等离子喷涂装备国产化替代问题,基于“PC+PLC”架构,开发集成控制技术、高频斩波数字多相交错并联电源控制技术和大尺寸宽范围快速真空压力闭环控制技术,自主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套完全国产化超低压等离子喷涂装备,具备喷涂工艺参数的自动监控、存储和显示功能。在50 Pa~80 kPa宽域压力范围内可... 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调控研究现状————作者:韩冰源;许建飞;杜文博;赵泳林;崔方方;李函;朱胜; 摘要:类金刚石薄膜(DLC)因其卓越的耐磨性、低摩擦因数、高硬度等特点,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延长机械零部件在磨损、腐蚀等环境下的服役寿命,目前开发了多种先进的DLC薄膜性能调控技术,实现了对机械零部件性能的强化。研究领域的相关内容和方法正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但目前缺少这类综述论文,此类论文对于引领整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DLC薄膜的制备技术、工艺参数优化、... 超疏水表面在柔性可穿戴器件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张燕珂;高辰珂;叶羽敏;刘文娜; 摘要: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因其轻薄便携、集成度高以及保形性好等特点在医疗保健、运动跟踪及环境监测等领域获得广泛关注。然而,特殊的使用环境使得其长期稳定性受到外界环境及受试者体表分泌物等复杂水合环境的挑战。超疏水表面因其特殊的防水、自清洁、抗腐蚀、抗菌等功能,为可穿戴电子器件及其供能设备的性能提升及延寿提供了新契机。简述了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揭示了超疏水表面的主要原理和影响因素;汇总了超疏水表面的...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