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学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水生态学

水生态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2-1785/X
国际标准刊号:1674-3075
主办单位:水利部中国科学院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查看水生态学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下一本期杂志:水利水文自动化水利工程技术期刊

   《水生态学》(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主办的水产技术性刊物,是全国水利系统、中国科学院系统乃至全国水产系统唯一的一种水利渔业专业的技术杂志。本刊特点是以应用为主,实用性强。由于杂志横跨三大系统,读者覆盖面广,发行量较大,媒介覆盖率高于一般杂志。对领导决策、科技开发、技术改造、知识更新、生产实际、渔业致富、水产兴旺有实用指导价值。

  《水生态学》主要刊登水产科研试验报告,先进水产实用技术,渔业先进生产经验,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成果、新信息。具体内容包括:水产苗种繁殖,良种培育,湖泊、水库及池塘成鱼高产养殖,网箱、流水、温室等集约化养鱼,移植增殖,名特水产,饲料开发应用,病害防治,水质改良,成鱼捕捞,水产品加工,资源保护,渔用新机械与仪器,添加剂开发,渔具渔法,水产品储藏与运输,渔业经济,渔政管理等。以应用技术为主,技术与经济并重,兼顾市场营销与信息传播交流。获奖情况:中国水产核心期刊;湖北省一级优秀期刊;水利部优秀期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生态学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与探索、名特优新、技术综述、资源与环境、增殖养殖、病害防治、饲料与营养、渔业经验、水产动态、广告信息等

  水生态学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阅读推荐: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评职称发表杂志,杂志创办于1988年,为双月刊,由天津市环境保护研究院、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天津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生态学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学术性刊物。

  水生态学最新期刊目录

太湖湖西区氮磷入湖负荷变化及其对降雨和土地利用的响应————作者:盛明;俞晓亮;邹乐;朱静;李涛;董建玮;

摘要:分析太湖入湖河道水质水量时空变异特征及与降雨和土地利用的联系,可为强化入太湖河道治理与管理提供参考。以湖西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20—2023年湖西区主要入湖河道水质水量等监测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和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多变量特征选择算法(Boruta算法)等定量探讨降雨和土地利用对流域入湖河道水质的影响,提出了湖西区土地利用结构管理及入湖河道治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2020—2023年,洮...

贵州草海水体溶解性有机质光谱特征及来源分析————作者:卢佳;韩艳萍;吴嘉曦;蒋鲁佳;黄霞;张涛;杨丹;杨海全;

摘要:溶解性有机质(DOM)是生物地球化学反应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解析湖泊水体DOM光谱特征及其来源对湖泊水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贵州草海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分析了草海稳态转换关键期(丰水期、枯水期)水体DOM的组成和来源,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定量评估了DOM各组分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草海丰水期溶解有机碳(DOC)含量11.08 mg/L,显著高于枯水期(6.40 ...

安徽省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生态风险评价————作者:赵冰雪;胡海涛;

摘要: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明确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和景观生态风险对于湿地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0和2020年安徽省GlobeLand30、DEM、气象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生态风险模型、地理探测器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别计算全省的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生态风险指数,评估安徽省湿地景观演化的过程和生态风险,并对影响研究区生态风险演变的...

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组合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作者:钟韵;胡瑞;徐文;向鹏;金世杰;郝琨;赵涛;朱士江;

摘要:为研究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组合对氮磷的去除效果,选取水生态修复常用的8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按照“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配置水生植物组合,研究水生植物组合内单株植物的生物量、根系和氮磷积累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水体氮磷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沉水植物的生物量净增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均高于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且8种植物中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

巨须裂腹鱼在藏木和加查鱼道基于基因交流的过坝需求及遗传结构特征————作者:董微微;乔晔;谢意军;徐珊霞;刘卫;陈小娟;汪鄂洲;邵科;熊标;李娟;朱滨;

摘要:了解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在藏木和加查鱼道过坝的基因交流需求及其受到的过滤作用,为鱼道精细化运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2020—2021年通过分析采自藏木水电站上游、藏木鱼道、藏木水电站下游、加查鱼道和加查水电站下游等5个群体共217尾巨须裂腹鱼的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计算遗传多样性,获得其遗传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藏木水电站和加查水电站上游与下...

基于VSD模型的疏勒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驱动力分析————作者:王莹莹;王心悦;曾建军;

摘要:近几年人类的大力开发,使得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为了及时掌握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真实情况,基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力(VSD)模型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对疏勒河流域2000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地理探测器对流域生态脆弱性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来看,研究区自南部向北部生态脆弱性...

河岸带湿地土壤CH4和N2O温度敏感性的纬度和垂直变化规律————作者:樊磊;马琳;袁龙义;卢明珠;刘文治;

摘要: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是除二氧化碳(CO2)以外两种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增温潜力分别是CO2的28倍和265倍,因此确定CH4和N2O的温度敏感性(Q10)是准确评估和预测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互馈关系的关键。过去,对CO2...

4类抗生素对水华藻类生长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综述————作者:朱佳慧;张梓青;邹盈盈;李洁明;

摘要:抗生素污染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作为水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水华藻类对抗生素尤为敏感,抗生素的胁迫下其生长易受到抑制并可能通过生物积累加剧毒性效应。本文系统综述评估了磺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四类抗生素对藻类生长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藻类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抗生素通过诱导活性氧(ROS)的产生,引发藻细胞的氧化应激,破坏细胞结构,并干扰光合作用...

喀斯特高原湖泊水体氮形态的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以贵州草海为例————作者:郑一坤;余天华;龙映;蒙玥;卢娇维;林陶;夏品华;

摘要:探究云贵高原典型喀斯特湖泊草海水体不同形态氮时空动态,为草海生态保护与水体氮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2021—2023年监测数据及1983年、2005年和2016年相关历史资料,分析了贵州草海水体中氮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草海水体中的总氮(TN)、氨氮(NH4+-N)和硝酸盐氮(NO3

龙江流域CDOM光谱特征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作者:黄鹏程;王菲凤;游燕燕;王登超;孙启元;

摘要:为揭示亚热带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以福建省龙江流域为对象,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对11个采样点的溶解性有机碳(DOC)和发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光谱指标a(254)、SUVA254和SR进行采样分析,明确流域CDOM的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并识别DOC与CDOM光谱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流域DOC浓度整体较低(均值3.68...

两种挺水植物对水中砷的吸收转运及形态转化差异————作者:李丽珍;李淑慧;张婷;

摘要:为探明挺水植物应用于砷污染水体修复的可行性,本研究选取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和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为供试植物,通过水培试验,探究两种植物对砷酸盐[As(V)]和亚砷酸盐[As(III)]的吸收转运及形态转化差异。结果表明,香蒲对3种浓度As(Ⅴ)均有较好去除效果,去除率为72%~80%。千屈菜对As(Ⅲ)的去除效果优于As(Ⅴ),尤其对高...

土地利用对句容河氧化亚氮溶存浓度与排放的影响————作者:马巍;章文诗;李玉红;蒋浩;

摘要:揭示土地利用对河流氧化亚氮(N2O)浓度与排放的影响,为提高全球温室气体模型估算的准确度,制定减排政策提供参考。2022年7月在句容河采集了河水和沉积物样品,测量了相关水体和沉积物理化因子,并测定了河流N2O溶存浓度和水-气界面排放速率,探讨了缓冲区、河岸带和集水区3个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对河流N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句容河...

大宁河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碳氮磷分布特征————作者:谭慧月;李姗泽;陈晴空;温洁;陈敏;贾焯越;包宇飞;王雨春;

摘要:研究周期性水位涨落对三峡库区大宁河消落带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碳(C)、氮(N)、磷(P)分布特征的影响,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恢复提供参考。2021年8月对大宁河消落带150~175 m及175m以上水位高程的植物和土壤进行了调查与采样,探究不同水位高程植物优势物种、多样性以及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和总磷(TP)分布特征,植物生物量和多样性与水位高程、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

全氟辛酸和五价砷联合暴露对普通小球藻生理生化的影响————作者:李立杰;余佳妮;马永华;廖木兰;葛恒;谭凤霞;柴毅;

摘要:水环境中砷(As)和全氟辛酸(PFOA)的毒性及其高检出率和逐年增高的浓度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探究全氟辛酸和砷联合暴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为全氟化合物和重金属在水生生态系统的联合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以普通小球藻为受试生物,研究不同浓度PFOA+As5+(0、0.1、0.5、1、1.2和1.5 TU)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叶绿素(Chl)含量、初级代谢产物、抗氧化酶活性和形...

纳木错秋季水体可培养细菌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分析————作者:郑艳艳;贺凯;德吉;郭小芳;

摘要:为分析高原湖泊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适应机制,于2021年10月(秋季)对纳木错水体设置20个样点进行样品的采集,采用涂布平板法分离湖水中的可培养细菌,菌株的鉴定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经典分类方法,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等方法对浮游细菌优势种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运用总体联结性、χ2 检验以及共同出现百分比(PC)等方法分析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运用相关性分析和...

TBP与LEV混合物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联合毒性效应————作者:沈洪艳;刘爱真;杨雷;孙新宇;白玉玮;宁静;孙昊宇;

摘要:以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为模式生物,采用单一毒性试验、直接均分射线法进行二元联合毒性试验,运用独立作用模型(IA模型)判别联合毒性作用模式及评估强度,探究典型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丁酯(TBP)与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混合暴露对2种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TBP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EC50分别为2.0×10-6和6.7×10-5 ...

黄河干流鲤肌肉中痕量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作者:李娟;杜蕾;韩谞;李典宝;王雨竹;潘保柱;

摘要:了解黄河干流鱼类痕量金属污染状况,评估其污染风险,为黄河干流水环境及渔业资源保护提供理论指导。2018年以黄河干流9个采样断面108尾鲤为研究对象,采用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方法对鲤肌肉中的锌(Zn)、铬(Cr)、铜(Cu)、砷(As)、镉(Cd)、铅(Pb)等17种痕量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非度量多维排列(NMDS)和组间相似性分析(ANOSIM)研究黄河干流痕量金属分布空间差异性,...

四大家鱼幼鱼对水电站进水口有压加速流行为响应研究————作者:王煜;郭绪静;石敏;

摘要:利用坝式水电站发电泄流帮助上游鱼类下行过坝,具有路径短、能耗低、经济、高效等突出优势,对鱼类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水电站发电泄流对上游近坝区鱼类的挟带能力,需明确坝前鱼类对水电站进水口形成的有压加速流的运动和行为响应。以具有下行洄游需求的四大家鱼幼鱼为目标鱼种,通过物理试验与流场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四大家鱼幼鱼对水电站进水口有压加速流行为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坝前家鱼幼鱼...

微塑料和苯并[b]荧蒽暴露对泥蚶免疫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作者:李伟峰;吴俊超;朱俊;施巍;

摘要:以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为研究对象,探究微塑料(MPs)与苯并[b]荧蒽(BbF)单独和联合暴露对其血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表明,30 d的MPs和BbF单独和联合暴露均显著抑制了泥蚶血细胞免疫反应。为解析其潜在毒性效应机制,从血细胞损伤、代谢供能以及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等角度展开进一步研究。在血细胞损伤方面,MPs和BbF暴露会导致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水平...

喀斯特水库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2)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作者:张晓慧;焦树林;杨柳英;张文龙;韦宗校;

摘要:研究喀斯特水库水体二氧化碳分压(pCO2)季节变化特征,探讨喀斯特水库在水体碳循环中发挥的作用,为了解不同地质背景水体碳的源汇特征及未来调控提供数据支撑。以西南地区喀斯特水库——董箐水库为研究对象,2022年7月(丰水期)、12月(枯水期)及2023年4月(平水期)对该水库进行连续走航采样,测量水体理化参数,并计算水体pCO2与CO2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