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技术与管理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能源技术与管理

能源技术与管理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735/TD
国际标准刊号:1672-9943
主办单位:江苏省煤炭学会
主管单位: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
上一本期杂志: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国家级学术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技类学术期刊

   《能源技术与管理》(双月刊)创刊于2004年,是由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江苏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苏省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科技期刊。它是一本面向能源工业的综合性科技杂志,主要报道能源工业经济运行、科学技术进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新成果与信息动态,以及能源行业重大的经济事件、能源行业优秀的管理群体和他们创造的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在国内能源行业享有良好声誉,是中国煤炭信息库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能源技术与管理杂志栏目设置

  卷首语、专论与综述、矿业技术、电力技术、油气田技术、安全生产与监测评价、洁净煤与环保、建筑与基础工程

  能源技术与管理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阅读推荐:江西能源

  是江西省能源研究会、江西省科学能源研究所、江西省经委节能技术中心主办的能源工程和技术性刊物,有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国外文摘、工作建议、问题探讨、技术经验和知识介绍科技情报和小资料,并有节能新产品广告专栏等栏目。读者对象为与能源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能源经济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各级能源规划和管理干部及能源科技爱好者。

  能源技术与管理最新期刊目录

巨厚弱胶结地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矿压显现特征研究————作者:彭宝山;宋一辰;杨学孟;

摘要:为掌握新疆巨厚弱胶结地层覆岩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以准东二矿11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43.8 m,周期来压步距为17.9 m;关键层初次来压步距为82.8 m,周期来压步距为33.8 m。(2)工作面周期来压呈现出中部来压频繁,上部及下部来压不明显的特征;关键层破断和基本顶破断形成大小周期来压现象。(...

大尺寸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作者:问永忠;王丁酉;杨森;王秋雨;

摘要:蒲白黄陵新区矿井在布置超长工作面后,尤其是长度大于300 m的工作面,出现了工作面煤壁片帮严重、超前支承压力大、巷道围岩变形大等问题,对工作面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以陕西黄陵建新煤矿首个300 m工作面即430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其矿压显现规律、巷道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水力压裂矿压控制方案,开展了工业性试验并取得良好效果

巷道围岩失稳变形因素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作者:杨鹏;梁宇航;高宇光;沈林熹;权永康;

摘要:巷道围岩的失稳变形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巨大。为了有效解决围岩失稳变形引发灾害的问题,本文以万利一矿三盘区42307主运顺槽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查、归纳总结、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巷道围岩失稳变形因素,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得出开采地质条件、开采工艺与技术、合理的支护措施等因素对巷道围岩失稳变形具有影响作用。借助FLAC3D模拟软件,分析了采取支护加固措施前后巷道围岩应力、...

掩护巷道过长走向大落差断层地面超前治理技术研究————作者:胥翔;向中林;王超技;

摘要:断层破碎带一般岩性较混杂、裂隙较发育。巷道过断层施工时,易存在围岩变形大、支护难度大、水害等安全风险,对于长走向大落差断层来说,上述风险更为突出。研究区为淮北矿区多条巷道过长走向大落差BF2断层区域。为降低巷道过断层的安全风险,采用以地面多分支水平孔为载体的过断层钻探关键技术、断层注浆改造关键技术,对巷道过断层区域进行超前治理。实践表明,地面多分支水平孔具有断层注浆改造的显著优势,利用断层注浆改造...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智能语音风门位置传感器设计————作者:刘永彬;陈代伟;

摘要:针对以前广泛采用的干簧管控制通断原理的煤矿风门位置传感器存在易受损、抗震动跌落性弱、易被磁化,进而影响风门位置传感器使用寿命和检测灵敏度的问题,基于电磁感应检测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煤矿用智能语音风门位置传感器设计方案。此方案不受传感器使用频率和次数的影响,可以永久保持稳定的检测灵敏度,采用电磁线圈的检测器件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环境适应能力和使用寿命,同时还补充了语音报警功能和数字信号传输功能,提高了...

浅埋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作者:张丽敏;任仲久;张鹏;

摘要:为探究沙坪煤业13103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漏风规律,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了解工作面漏风情况,并提出防治措施。试验主要通过在地表及井下13103工作面释放SF6示踪气体,检测漏风通道并计算漏风速度及漏风量。试验结果表明:13103采空区和地表之间存在漏风裂隙,漏风为上覆采空区向13103工作面漏风,地面裂缝漏风的最大速度为0.548 m/s;井下13103工作面漏风量为182 m3

青洼煤业智能化通风系统构建及可视化管理技术研究————作者:闫小明;

摘要: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也是保障我国煤炭生产提升智能化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构建青洼煤业通风系统智能化系统建设为研究对象,基于矿井通风理论,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了矿井通风系统构架,并对矿井通风系统在线异常诊断技术进行了模拟解算,实现了青洼煤业通风系统图可视化、风道阵列图可视化以及通风网络图可视化等功能。这对其他矿井的通风系统智能化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应用————作者:褚夫浩;

摘要:小窑煤矿15210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出现瓦斯积聚,导致瓦斯超限频繁断电现象,严重制约着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基于此,通过技术研究,从回采前期瓦斯抽采技术、上隅角瓦斯来源等几方面分析了上隅角瓦斯超限主要原因,并根据回采现状对瓦斯抽采技术进行优化,决定对采空区瓦斯采用大直径钻孔、对上覆裂隙区瓦斯采用高位钻孔进行抽采。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采取联合抽采技术后,工作面落煤点平均瓦斯浓度为0.8%,机道处平均瓦...

煤体结构对冲孔钻孔瓦斯抽采效果影响研究————作者:王玉堂;

摘要:晋能控股集团赵庄煤业位于沁水煤田盆地的南翼东部,目前主采3号煤层。赵庄煤业井田3号煤具有瓦斯含量高(10~14 m3/t)、煤层透气性差的特点,为了提高抽采效果,矿井采用水力冲孔对煤体进行增透,受煤体结构的影响,冲孔效果差异较大。为了研究煤体结构对水力冲孔效果的影响,赵庄煤业在不同煤体构造区域进行水力冲孔试验,通过收集相关抽采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煤体结构越完整,冲孔效...

顺层造穴钻孔有效抽采半径测定研究————作者:闫比男;梁忠秋;

摘要:确定瓦斯造穴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对于矿井瓦斯抽采及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抽采半径大小直接关系着预抽钻孔布置和预抽时间的长短。本文利用抽采量法对辰通矿15#煤层顺层造穴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大小进行了现场测算,并综合考虑抽采成本和抽采达标要求,最终确定钻孔有效抽采半径为2.3 m,预抽时间为120 d。这为矿井瓦斯抽采设计提供了依据,减少了钻孔工程量,节省了抽采时间

成组穿层钻孔水力压裂强化抽采试验研究————作者:陈建伟;

摘要:针对单一钻孔水力压裂技术存在的问题及难点,结合演马庄矿二1煤层赋存特点,提出了成组穿层钻孔水力压裂强化抽采的技术思路。即以卸压孔和高压水流长时间冲刷软煤分层,促使煤层发生位移、变形,增加煤层裂隙,提高煤层透气性。矿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成组穿层钻孔水力压裂后,压裂孔之间互相沟通,在压裂孔周围形成一个>20 m的卸压带,该卸压带内煤层裂隙发育,瓦斯抽采效率显著提高

煤层瓦斯含量定点取样直接测定装置研发及应用————作者:史西峰;

摘要:采用常规取样方式,煤层煤样受到钻头切削作用破碎和卸压,随即开始释放瓦斯,解吸的瓦斯逸散到空气中无法测定,只能通过后续实验的解吸数据推算得到。钻孔越深,取样时所需的时间越长,煤样暴露时间越长,瓦斯损失量越大,瓦斯含量测定就越不准确。为了避免煤层的瓦斯含量测定误差偏大,研发一种随钻定点密闭取样装置,当到达设计取样点时,通过驱动活塞将定点密闭取样装置的取样钻头伸出,完成取样工作后在高强度弹簧复位的带动下...

综采工作面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护巷技术研究————作者:吴东园;

摘要:为了解决黄岩汇煤矿15105工作面辅助进风巷受采动影响变形严重的问题,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对顶板岩层进行压裂卸压,减小工作面采空区悬顶长度和面积,以此削弱工作面上覆岩层储存的高应力,缓解采动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水力压裂切顶卸压的控制思路,针对现场设计了水力压裂控制现场试验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取水力压裂措施后,裂缝扩展效果良好,15105工作面辅助进风巷围岩变形量较小,巷道...

超前深孔爆破处理综放工作面陷落柱技术研究————作者:郭志勇;宋思宇;

摘要:基于综放工作面通过大型陷落柱时会对降低机械设备损坏率和提高生产效率造成重大影响,以常村煤矿2302工作面遇到大型陷落柱为基础,通过现场调研、爆炸机理分析、超前预裂数值模拟,制定了常村煤矿超前深孔爆破技术方案,优化了爆破技术参数,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监测其效果。结果表明,超前深孔爆破技术保障了综放工作面顺利通过大型陷落柱,提高了生产效率

极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再生顶板全锚索支护技术实践————作者:南建龙;

摘要:针对新柏煤矿极近距离采空区下35202工作面下顺槽再生顶板支护问题,基于上煤层采动影响下中间夹层的破坏情况,提出了一种“锚网索+钢筋托梁支护”的顶板全锚索支护方案,并在新柏煤矿35202工作面下顺槽进行应用。结果表明:采用顶板全锚索主动支护方案后,采空区能够有效形成二次胶结再生顶板,巷道两帮移近量51 mm,顶底板移近量78 mm,且无冒顶现象,保证了巷道在回采期间的正常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巷道围岩...

坚硬顶板临空巷道爆破预裂防冲技术及应用————作者:白万强;

摘要:坚硬顶板破断引发冲击地压现象在煤炭生产中时常发生。为有效解决坚硬顶板临空巷道面临冲击地压的问题,采用现场调研与监测、理论计算、效果验证等方法,分析了坚硬顶板临空巷道微震活动时空特征,提出了爆破卸压的具体方案,并在工程现场进行了防冲效果检验。结果表明,在1×10~4J及以上大能量事件中检修时段仅占6.3%,在工作面回采期间,临空巷道临空侧高能事件或冲击显现事件占总体事件的46%~79%。采取卸压措施...

官地煤矿煤柱与硬地层对矿井压力的耦合效应分析————作者:王宏;

摘要:针对官地煤矿硬地层下厚煤层综放开采中矿井压力大的问题,采用相似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采空区残余煤柱对硬地层裂隙的影响,以及其耦合作用的矿井压力。试验结果表明,耦合效应可以改善工作面矿井压力特性,当下关键层破裂时,出现顶板下沉、底板鼓起、支护阻力增大等矿压现象;当层间上部关键层破裂时,上覆岩层范围扩展至采空区,剩余煤柱失稳

底抽巷围岩破坏特征及支护优化研究————作者:郭武奎;

摘要: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大,受底抽巷掘进以及工作面回采高地应力共同影响,煤层底板以及底抽巷围岩失稳,破坏严重。本文以大水头煤矿东三采区301工作面底抽巷为工程背景,利用理论分析、经验计算以及现场监测的方法,研究了底抽巷围岩破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优化了控制措施并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由于工作面回采以及巷道掘进双扰动影响,围岩内部裂隙发育并扩展,锚固系统承载能力不足,导致围岩破碎。通过采用“锚杆+护表构件”联...

迎采动掘进巷道动态支护技术研究————作者:张晓东;

摘要:为了解决矿井迎采动掘进巷道稳定性的问题,以5-302运输顺槽为研究对象,基于结构模型及受力特征,确定了15 m的保护煤柱宽度。同时,详细制定了动态支护方案,联合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单体液压加强支护和钻孔卸压方案,实现了支护方案时间与空间的耦合。通过观测巷道围岩受力变形特征,得到顶板最大变形量为215 mm、两帮最大变形量为93.5 mm,巷道垂直应力最大为5.96 MPa,受力变形均在合理范围内。这...

麦捷煤业150505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作者:魏保玉;李肖潞;胡东;常烨;

摘要:麦捷煤业煤层瓦斯含量高。高浓度的瓦斯涌出对工作面的回采造成不利影响。为了确定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根据150505工作面地质条件,通过对不同经验公式理论计算的综合分析,得出150505工作面垮落带高度为24 m,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89.61 m,并通过钻孔注水漏失量观测进一步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为150507工作面确定合理的高抽巷位置与瓦斯抽采钻孔参数提供了指导,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高...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