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本刊为冶金专业技术性刊物。
《炼铁》主要反映炼铁技术领域的科研与应用成果,交流生产操作、技术改造、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经验,报道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读者对象为炼铁工业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获奖情况:湖北省优秀期刊;冶金优秀期刊。
炼铁杂志栏目设置
综述、技术交流、特稿
炼铁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阅读推荐:钢铁文化
《钢铁文化》(月刊)曾用刊名:(武钢政工)1982年创刊,办刊宗旨:办刊宗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思路、方法和规律,传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努力为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好务,为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好务,为推动企业的三个文明建设,发挥理论指导和舆论导向作用。
炼铁最新期刊目录
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发展现状与展望————作者:李娜;郄亚娜;张淑会;王新东;王小艾;李晓兵;
摘要:与高炉炼铁工艺相比,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不使用焦炭等化石燃料,具有还原气体富氢率高、流程短、对环境污染小的优势。结合现阶段气基竖炉发展现状,从国内外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生产情况、工艺流程及发展现状进行阐述。认为:(1)氢的来源是目前限制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发展的主要环节;(2)国内外主要通过煤制气、焦炉煤气、电解水制氢等手段解决气源问题,并由此衍生出以H2为主要气源的氢基竖炉直接...
喷吹富氢燃料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初探————作者:胡日君;陈衍彪;段国建;冯燕波;
摘要:喷吹富氢燃料是高炉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践行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探讨了高炉喷吹富氢燃料的气体来源及其对冶炼关键参数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富氢燃料对含铁炉料还原行为的影响。认为:(1)受限于当前的制氢技术和成本,更多的是将焦炉煤气和天然气等氢含量较高的燃料喷入高炉;(2)高炉喷吹富氢燃料打破了炉内热平衡,改变炉料的冶炼进程;(3)现阶段富氢燃料喷吹过程中,氢气在还原剂中的占比仍旧较低,需通过调整高炉相关操作...
炉身静压监测技术在京唐1号高炉的应用————作者:唐瑞峰;李远;
摘要:京唐1号高炉将炉身静压差作为重要的调剂参数应用于操作过程中,形成一套通过炉身静压差变化判断炉况的操作方式。通过总结炉身静压差与高炉压差变化的一般性规律,分析炉身静压差的影响因素,监测数据变化与生产状态变化,提升了炉身静压监测技术对高炉生产操作的指导作用。认为:(1)高炉压差代表炉内整体透气性,高炉强化冶炼必须控制合理的压差,但控制过程中炉身静压差与高炉压差不能完全等同,必须综合分析判断加以利用;(...
邯钢1号高炉提高块矿比例的措施————作者:王永林;夏万顺;
摘要:因块矿含粉率高、冶金性能差,制约着邯钢1号高炉块矿比例的提高。为提高块矿比例,降低高炉生产成本,采取如下措施:(1)通过试验优选高性价比块矿品种并确立炉料结构;(2)通过采取块矿造堆整粒、改造槽下振动筛和料仓等措施,块矿含粉率降低至2%以下;(3)优化排料顺序,解决高块矿比例下炉墙易结厚的问题;(4)优化造渣制度,保证高炉顺利出净渣铁;(5)优化高炉上下部操作制度,改善料柱透气性。采取以上措施后,...
安钢1号高炉炉墙结厚的处理及原因分析————作者:郑旭;李爱锋;张强;金炎;李胜杰;
摘要:2023年11月下旬,安钢1号高炉压差持续偏高,难行不断,炉墙严重结厚。通过采取调整布料矩阵、控制入炉原燃料质量、调节风量和富氧量、坐料等措施,12月12日,焦炭负荷提高至5.00,日产量达到5444t/d,炉况基本恢复正常。分析认为结厚的主要原因:一是入炉品位下降且大幅波动,入炉品位平均值最低降至54.84%;二是烧结矿熔滴性能下降,滴落开始温度较高,达1511℃,熔滴区间较宽,达217℃;三是...
酒钢7号高炉风口破损的原因及对策————作者:寇俊光;袁勇;杨斌;
摘要:酒钢7号高炉风口破损严重,2020—2021年,累计破损风口326个,破损形式主要为下部破损,其次为前端内圈破损和上部破损。减小送风面积、缩短风口、降低鼓风动能、生铁[Si]波动、焦炭质量劣化均导致风口破损加剧。通过采取提高鼓风动能、增加风口长度活跃炉缸;统一风口设备尺寸消除破损因素;均衡各风口冷却水量提升冷却效果;调整送风、造渣及热制度参数并稳定炉况;统一喷枪管理标准等措施,风口破损得到有效治理...
朝阳钢铁1号高炉炉缸破损调查————作者:刘继朝;李泽安;苗龙;杨硕;郑旭;
摘要:因存在重大安全风险,朝阳钢铁1号高炉生产10年零7个月后停炉大修。停炉后,调查炉缸破损状况,并对炉缸残留炭砖、渣壳、炉底保护层进行取样检测。结果表明:(1)铁口区域侵蚀较非铁口区域严重,尤其是铁口区域炭砖4~6层、铁口两侧±20°范围内,与同级别高炉对比,侵蚀位置明显上移;(2)残留炭砖脆化层、疏松层含有ZnO和K2O,铁口下方砖缝间存在锌片;(3)炉缸侵蚀与炭砖强度、铁水环...
长江钢铁3号高炉炉缸炭砖损毁机理解析————作者:许实友;陆飞;赵金龙;孟庆民;祖一峰;王平;
摘要:长江钢铁3号高炉一代炉龄近9年,单位炉容产铁量10565.65 t/m3。停炉后,对炉缸进行了破损调查,通过对残存炭砖的理化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深入解析炉缸炭砖的损毁机理。结果表明:炉缸整体呈“象脚状”侵蚀;风口组合砖下的16~13层炭砖残存率超过90%以上,12~7层炭砖残存率呈现逐渐递减趋势,侵蚀相对严重位置主要在铁口区域附近,最薄处位于8层,炭砖残存厚度520~53...
罗源闽光1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及处理————作者:张晓晨;
摘要:罗源闽光1号高炉炉况失常,主要表现为炉内连续悬料、炉缸堆积及风口小套频繁烧损。炉况失常的原因,一方面是高炉产量与产能不匹配,长期慢风生产,炉缸不活;另一方面是原燃料质量劣化、碱金属含量高,使得炉缸堆积加剧,炉况恶化。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调整送风及装料制度、调节炉渣碱度及洗炉、控制冷却强度等措施,炉况逐渐恢复。12月1日,高炉炉墙结厚基本脱落,炉缸工作状态逐步好转;12月5日,日产量超过3000...
柳钢6号高炉炉缸炉底破损调查————作者:莫朝兴;钱海涛;李宏玉;高彩;周进东;熊玮;毕学工;
摘要:对柳钢6号高炉炉缸炉底破损状况进行了调查。6号高炉一代炉役寿命12年零7个月,破损调查结果表明,炉缸炉底炭砖已严重破损,陶瓷杯结构完全被侵蚀掉,属于典型的象脚状侵蚀,且第7层炭砖侵蚀最为严重,残余厚度仅20mm左右。认为6号高炉炉缸炉底炭砖的破损,不是某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诸多破损机理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死铁层深度过浅,铁水环流发展,加速了象脚状侵蚀的形成;有害元素负荷高,破坏炭砖内部结构,加剧...
高炉国产第四代细结构超微孔炭砖的研制————作者:朱必炼;王同生;李啸磊;付笑哲;田逸宵;肖建波;
摘要:长期以来,高炉国产炭砖的质量与进口炭砖相比,在关键质量指标上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在国产炭砖生产工艺及制造装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和升级,在国产第三代超微孔炭砖的基础上,采用全石墨骨料,降低骨料粒度,适当引入超微粉,并增大陶瓷相含量,构筑陶瓷包覆碳质结构,成功研制了第四代细结构超微孔炭砖。该炭砖关键质量指标超越某进口炭砖,体积密度大于1.87 g/cm3,显气孔率低于10%...
基于大数据的高炉炉缸活性评价及预测————作者:安晓磊;张钰鑫;崔泽乾;石泉;储满生;唐珏;
摘要:传统高炉炉缸活性分析存在依赖经验系数、涉及参数过少等弊端,没有挖掘炉缸活性与原燃料、高炉操作间的内在关联。为此,采集某高炉生产数据,运用机器学习方法对燃料比、出铁次数、理论燃烧温度、焦比、鼓风动能等生产数据,进行数据清理和数据挖掘,结合炼铁机理与传统炉缸活性评价机理模型,建立高炉炉缸活性评价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炉缸活性指数。采用K-Means算法将炉缸活性划分为4个等级,根据线性回归预测得到...
鞍钢鲅鱼圈1号高炉喷吹焦炉煤气工业试验————作者:张伟;任伟;王亮;张立国;李仲;韩子文;
摘要:鞍钢鲅鱼圈1号高炉从2010年开始实施喷吹焦炉煤气(COG)项目,首次在4000 m3级别高炉进行COG和煤粉混合喷吹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喷吹COG能够起到降低固体燃料消耗量及减少CO2排放量的良好效果,COG喷吹量16.06~36.49m3/t,燃料比降低11~18kg/t,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COG与固体燃料...
炼铁双月刊
摘要:<正>国内邮发代号:38-104国外发行代号:BM 4232《炼铁》杂志创刊于1982年,是我国炼铁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学术期刊。《炼铁》杂志逢双月12日出版,大16开,每册定价12元,全年72元。《炼铁》杂志的印数是根据邮政局提供的征订数量确定的,敬请读者及时到当地邮政局订阅2025年《炼铁》杂志,以免漏订。若错过邮局收订期,仍可向《炼铁》编...
《炼铁》2024年总目次
摘要:<正>~
大型高炉炉缸浇注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张福明;贾国利;张勇;赵满祥;焦克新;
摘要:为了有效延长炉役中后期高炉寿命,开发了高炉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在首钢股份3座高炉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和经济效益。系统阐述了高炉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关键技术及特点,开展了炉缸内衬浇注修复多场仿真模拟研究。简要分析了高炉停炉及相关技术,如高炉快速停炉降温技术、残铁口精准定位技术、炉缸侵蚀内型数字化成像技术;重点分析了炉缸内衬浇注修复技术,如炉缸内衬浇注料选择、炉缸内衬浇注结构设计优化、炉缸内...
沙钢2680 m3高炉长寿技术特点及铜冷却壁使用效果————作者:雷鸣;杜屏;魏红超;焦克新;张建良;宗燕兵;
摘要:沙钢2680m3高炉设计及操作遵从炉料膨胀、收缩与炉型相适应的原则,通过设计合理炉型、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及操作制度等,延长铜冷却壁寿命。炉型设计采用合理的炉腰体积占比(12%~16%);优化炉身上部结构,减少铸铁冷却壁厚度,增加耐材厚度,可降低炉身上部冷却强度,避免边沿气流温度过低影响炉料的干燥和预热;优化铜冷却壁设计,壁体采用侧凸台,加强高炉周向传热的均匀性;优化操作制度,合...
唐钢新区高比例球团矿冶炼高炉的操作炉型控制————作者:客海滨;董国强;王丽丽;陈永星;
摘要:唐钢新区高炉设计秉承“现代化、绿色化”理念,采用50%球团矿冶炼,为适应高比例球团矿冶炼,优化炉型设计,冷却设备采用全铸铁冷却壁形式。高比例球团矿冶炼下,因高炉边沿不稳、炉墙易结厚,操作炉型不易控制。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控制、合理匹配上下部操作制度、合理控制水温差、快速处理炉墙结厚等措施,高炉保持了较长周期稳定顺行,各项技术指标持续提升。2022年下半年以来,高炉利用系数保持在2.74~2.97...
铜冷却壁长寿的使用维护及结构优化浅析————作者:赵满祥;程洪全;张勇;宋少华;张浩;沈大伟;陈名炯;
摘要:首钢股份高炉铜冷却壁的长寿使用维护经验,主要是对冷却水温、水量、水压,入炉有害元素及边沿煤气流等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中长期休风和降料面停炉等特殊时段进行专门维护,保障铜冷却壁长期稳定安全运行。针对铜冷却壁在长期使用后可能存在的热面磨损和累积变形,采用热面镶嵌钢砖、本体加强等结构优化设计,能大幅度提高耐磨和挂渣性能,增强抗变形能力,延长在异常工况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认为,只要铜冷却壁设计合理、使用维护...
焦炭质量变化对唐钢新区高球比冶炼高炉的影响————作者:袁雪涛;陈永星;张福忠;
摘要:高比例球团矿冶炼高炉对焦炭质量要求严苛,从焦炭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热态性能三个方面探讨了唐钢新区3座高炉投产以来,在采用35%~40%高比例球团冶炼条件下,焦炭质量对高炉焦比和煤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炭平均粒度、CSR与焦比呈负相关关系,而焦炭灰分、CRI与焦比呈正相关关系;焦炭CRI与煤比呈负相关关系,CSR与煤比呈正相关关系。在唐钢新区目前原料条件下,焦炭灰分<12.5%、平均粒度>48 mm...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科技与出版
- 省级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北大核心《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 国家级阳光能源
- 省级化学与黏合
- 省级安徽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建筑
- 北大核心《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压缩机技术》
- 北大核心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 省级《建筑技艺》
- 北大核心《材料工程》
- 省级当代矿工
- 省级《装备机械》
- 北大核心《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炼油技术与工程》
- 国家级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 北大核心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 国家级《警察实战训练研究》
- 省级叉车技术
- 省级《陶瓷科学与艺术》
- 省级《环境监控与预警》
- 国家级《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 省级高尔夫大师
- 北大核心应用科学学报
- 省级《自然与科技》
- 国家级《中国公路》
- 北大核心《铸造》
- 省级《科技创新与应用》
- 省级《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