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工程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资源环境与工程

资源环境与工程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42-1736/X
国际标准刊号:1671-1211
主办单位:湖北省地质磁道勘查开发局
主管单位:湖北省地质磁道勘查开发局
上一本期杂志:自然统计源核心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资源环境与工程》为地学综合类科技双月刊。 由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管,湖北省地质学会、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南局四家主办。

  本刊是地质科技人员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前沿理论及科学技术方法的窗口和学术交流平台;也是钻探机械设备、仪器市场促销的广告直通车。 杂志宗旨:关注资源环境,促进地质工程技术发展。 读者对象: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与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矿产开发利用、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测绘、岩矿测试、旅游地质等从业及科研、教学、生产与管理人员。

  重要说明:本站非资源环境与工程杂志社官方网站,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地址: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五路9号地质大楼1805室(地质大楼),邮编:430034

  资源环境与工程杂志栏目设置

  资源管理、资源勘查、土木工程、环境地质、方法技术、资源经济

  资源环境与工程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阅读推荐: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ManagementofLandandResources(双月刊)曾用刊名:地质科技管理,1984年创刊,是一份刊载土地、矿产、水、海洋等自然资源科技和管理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以其科技性、学术性、实用性真诚地为土地、地矿、海洋、水利、测绘、农业、旅游等部门的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服务。

  资源环境与工程最新期刊目录

陕西省第四纪洞穴化石地点及其研究价值————作者:李兴文;唐玉;孔明;彭建明;王扬;

摘要:洞穴保存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和伴生的动物化石,对于研究古人类生存发展过程及其生存的古气候环境背景、探讨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时空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陕西省共发现10处洞穴化石地点,蕴藏着丰富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存、动物化石等,但调查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总结。在系统梳理以往调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陕西省洞穴化石地点的基本情况,综合分析了其科学价值。研究表明,陕西省洞穴化石地点...

燕辽成矿带斑岩型钼矿床致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作者:刘启凡;赵建亮;李献龙;白明;肖舒逸;张昆;曹磊;姜春伟;付乐兵;

摘要:燕辽成矿带为中国第二大钼矿聚集区,目前已发现钼矿床20余处,如撒岱沟门、大苏计和曹四夭等大型钼矿床,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朱家洼、太平村等大—中型钼矿床。为厘定燕辽成矿带钼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动力学背景,系统总结了燕辽成矿带钼矿床的地质特征与致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燕辽成矿带钼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为斑岩型,成矿时代集中于三叠纪—早白垩纪(240~140Ma),可具体划分为240~220Ma、185~180...

冀北朱家洼斑岩型钼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作者:李献龙;曹磊;赵建亮;白明;冀晨光;李会奇;张昆;刘启凡;姜春伟;付乐兵;

摘要:冀北地区朱家洼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是近几年燕辽成矿带内继大苏计大型钼矿床、曹四夭超大型钼矿床、太平村大型钼矿床等之后最新发现的又一处具有成为大型找矿潜力的斑岩型钼矿床。然而朱家洼矿床总体研究程度较低,所积累的物探、化探资料未能充分利用,从而制约了矿床的勘查进展。本文在总结归纳朱家洼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典型剖面进行地球化学原生晕测量,并利用格氏分带指数法获得了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Au...

鄂西恩施地区发现喜马拉雅运动新证据————作者:杜小锋;霍炬;万俊;龚志愚;段先锋;李怡然;

摘要:喜马拉雅运动是新生代以来最重要的造山运动之一,在亚洲大陆广泛发育,但鄂西恩施地区反映喜马拉雅运动的构造变形较少。本次在恩施盆地东侧的田家湾一带发现一北北东向断裂,断裂活动造成了泥盆系云台观组石英砂岩压盖于白垩系红层之上,断裂带上断层泥、挤压角砾均指示挤压运动的特征。对断裂带内石英脉ESR年代学测试显示,断裂变形发生于(14.56 ± 2.02)Ma,属喜马拉雅晚期,表明恩施地区也有着明显的喜马拉雅...

渭河流域耕地质量评价及障碍因素类型分区————作者:曹会娟;李广;潘宁惠;李杰;刘文敏;成志远;

摘要:耕地质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评价耕地质量等级,诊断障碍因素可为耕地改良和建设提供数据支持。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综合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探究区域耕地质量等级的时空演变特征,诊断影响耕地质量的障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耕地质量改良及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效、合理、可持续利用区域耕地资源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2010—2020年,渭河流域耕地质量整体呈...

隧道洞口浅埋偏压形式分类及安全控制研究————作者:曹卫文;马文瀚;罗伟奇;

摘要:对隧道洞口浅埋偏压形式进行系统分类,能更好地指导隧道洞口段边坡加固、开挖支护、衬砌结构、洞门形式的设计与施工。通过对国内40多座隧道洞口偏压状况分析,将浅埋偏压形式归纳为地形偏压、顺层偏压、地形与顺层联合偏压、斜交偏压、反倾偏压等5类,并通过分析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特征及渐进破坏过程得出地形、顺层、地形与顺层联合、斜交偏压等4类偏压形式的隧道在临山侧拱顶、拱肩结构形成了似锥形的剪切破坏区;反倾偏压隧道...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国内锂矿研究现状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作者:汪龙飞;王水龙;邢新龙;刘爽;

摘要:锂元素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属性,成为推动新能源技术进步和高科技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材料。为了解国内锂矿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系统收集整理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中2000—2024年收录的锂矿研究相关文献468篇,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从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演进图谱等对上述文献进行知识图谱构建。结果表明,锂矿研究热度自2013年起持续增长...

基于虚幻引擎的乡镇规划三维展示系统设计————作者:李冬;许子弋;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展示需求已由二维静态逐步向三维动态发展。面向乡镇规划领域,基于虚幻引擎5,以三维要素重构、二三维融合展示、规划指标空间分析为关键技术,提出一种三维尺度的规划仿真实景融合展示系统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优势,为虚幻引擎技术在实景三维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黄冈市典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及碳汇潜力分析————作者:李振威;项文霞;高祥川;彭亮平;李恬;龚寒妮;王逸文;

摘要: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及资料收集,采用统计分析和模型估算等方法,研究黄冈市典型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遗爱湖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21 815.85 MgC,其中地上生物、地下生物和土壤碳库的碳储量占比分别为18.42%、7.06%和74.52%;龙王山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8 025.51 MgC,其中地上生物、地下生物、枯落物和土壤的碳储量占比分别为23.62%、6.7...

鄂州市航空都市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及规划协调性分析————作者:李扬;曾嘉;王芮琼;熊启华;李圣军;罗利川;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其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愈发明显,为有效减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变得愈加重要。以鄂州市航空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在1∶2.5万~1∶1万高精度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基础上,选取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的地质环境因子作为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模型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建立小区域高精度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将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与研...

暴雨型洪涝灾害短临预警方法研究——以英德市为例————作者:侯寓群;戴黎航;

摘要:洪涝灾害作为中国仅次于干旱的第二大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重大威胁。以广东省英德市为例,提出一种精细化的暴雨型洪涝灾害短临预警方法,旨在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研究首先采用PredRNN时空序列预测模型对特定地区的降雨量进行精确预测,然后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模拟产汇流过程,最后通过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实现对洪涝灾害的精细化临灾预警。结...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环清江水布垭库区形变监测精度和影响因素分析————作者:要坤;石长柏;王姣;郑杰军;谭光超;彭增智;

摘要:InSAR技术凭借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在水库库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监测领域被广泛运用,然而前人在陡峭山区的研究缺乏足够的实测数据来评价SBAS-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的精度,也少有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形变监测精度的影响。本文利用SBAS-InSAR技术处理Sentinel-1A卫星数据,获得了2023年环清江水布垭库区地表形变信息,联合对应时期的GNSS监测数据计算监测精度;同时分析植被覆盖度和...

鄂西南山区某公路滑坡—碎屑流灾害链形成机理探究————作者:林东云;王明华;陈仁权;

摘要:2020年6月29日,湖北省咸丰县G351国道永红沟段边坡发生大面积滑坡,形成体积约1.36×10~5 m3的滑坡—碎屑流堆积体,推覆掩埋了7 500 m2农田,部分稀性泥流冲击了2栋房屋建筑。运用无人机、地球物理测试等多种技术开展野外地质勘探,总结该公路滑坡—碎屑流灾害链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和机理,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公路地质灾害为典型的...

鄂西北石炭纪四峡口组植物群初步研究————作者:赵璧;邹亚锐;李姜丽;陈刚;武思琴;周冰洋;

摘要:鄂西北郧西县四峡口地区石炭系发育良好,自下而上划分为袁家沟组、四峡口组、羊山组,其中四峡口组主体为一套黑色页岩,植物化石丰富。经化石采集和初步研究,描述了四峡口组植物5属7种,包括Lycopodites cf.liaoningense,Laveineopteris sp.,Cardiopteridium spetsbergense、Cardiopteridium podozamioides,Rho...

南秦岭灯影组大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以鄂西北郧阳地区为例————作者:曾艾平;季亚旗;陈炜;周文平;徐文豪;周久林;李亮;魏朋利;

摘要:南秦岭发育的灯影组大理岩可以为新元古代南秦岭地区古环境研究提供素材。采集鄂西北郧阳地区灯影组二段大理岩样品,开展岩石鉴定、全岩主微量元素及C-O同位素测试,分析灯影组大理岩沉积时的氧化还原环境、古盐度、古温度等条件,探讨该区域灯影期沉积环境特征。研究表明,灯影组二段发育灰白色中厚层—厚层状方解石大理岩,局部出露的角砾状大理岩反映该段为碳酸盐台地边缘沉积。6件大理岩样品的CaO含量为53.74%~5...

基于Mann-Kendall法的地下水动态研究——以崔家营水电站上游为例————作者:江越潇;党慧慧;易春瑶;江南;李伟;范威;孙智杰;梁川;姚佳芮;

摘要:在地下水监测工程运行过程中,发现在旱期襄阳地区的局部地下水水位出现了上升趋势,与湖北省地下水水位普遍下降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推测这种现象可能是由水电站蓄水活动导致地下水水位抬升。为了探究这一现象,收集了崔家营水电站建成前后(2003—2012年)上游地区的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运用Mann-Kendall(M-K)检验法对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及其突变时间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一级阶地的地下水水...

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岩溶大水矿山既有阻水帷幕薄弱带探查技术——以鄂东南某矿山为例————作者:王亚男;阮启林;李文涛;张涛;王铮;杨伟卫;

摘要:岩溶大水矿山通常采用帷幕注浆工程防治水害,但受复杂地质构造和注浆技术水平限制,不少帷幕出现薄弱带,破坏了阻水效果。以鄂东南地区某矿山为例,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采用水文地质剖面法刻画矿区岩溶含水系统边界,结合岩溶发育规律和断裂导水性分析刻画岩溶含水系统内部结构特征,依据不同时期岩溶水流场对比研究岩溶水流系统演变特征,明确了F6断裂为帷幕内外的主要导水通道;然后结合帷幕注浆效...

湖北宜昌红桂香铜矿区综合物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作者:吕登;张国亮;郑斐;王强;陈冰寒;伍姝珊;杨朋;周舟;向萌;何钦;

摘要:位于鄂西黄陵穹窿南部的红桂香铜矿属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于古元古界黄凉河组大理岩与斜长片麻岩接触带。在深入调查红桂香铜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使用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激电测深等物探方法,获取地表和深部物探异常信息,推测深部矿化有利部位并进行钻探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磁场值整体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其中负磁异常埋深较浅,正磁异常规模及埋深较大;区内视极化率异常下限为4.5%,视极化率最高达7...

密集地震台阵三维成像技术在湖北谷城地热资源可行性勘查中的应用————作者:曾求;孙晓倩;郭光宇;

摘要:浅层三维速度结构能够准确描述地下介质波速分布,帮助识别地热地质条件相关信息,为地热资源可行性勘查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利用密集地震台阵三维成像技术,对湖北谷城地热勘查区浅部的速度结构进行反演,分析该区地层、断裂和岩溶等地热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密集地震台阵三维成像技术有效构建了研究区0~600 m深度的精细速度结构;初步查明了研究区地层厚度,验证了已知断裂并新发现了2条可能构成主要储热导热构造的断裂...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银川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作者:郭立明;施光耀;杜慧慧;徐志鹏;曹晔;

摘要:为评估银川市生态系统质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通过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合随机森林模型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干旱指数(NDBSI)、湿度(WET)和地表温度(LST)作为主要影响因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开展了银川市生态环境质量分析。结果表明,银川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定,NDVI...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