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发展管理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研究与发展管理

研究与发展管理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1-1599/G3
国际标准刊号:1004-8308
主办单位: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研究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主管单位: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研究会;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查看研究与发展管理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当代矿工煤矿管理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国际造纸造纸科技杂志

   《研究与发展管理》(双月刊)1989年创刊,本刊是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由复旦和全国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管理学术刊物,主编为郑绍濂教授,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刊物主要刊登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管理研究论文,面向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广大科技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科技管理研究人员和有关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其他有关人员。

  《研究与发展管理》本刊主要发表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理论见解和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以推动创新究、促进学术交流

  研究与发展管理栏目设置知识经济与管理、科技创新、企业R&D管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知识产权、国外研究与发展管理、工作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收录

  1、北大核心期刊

  2004-2011年连续3届北大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2、南大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955;总被引频次:1347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561;综合影响因子:0.793

  7、研究与发展管理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学类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8、偏重的研究方向:管理综合(1)、工商管理(1)、创新管理(1)

  9、投稿录用比例:100%

  10、审稿速度:平均3个月的审稿周期

  阅读推荐:科学中国人

  《科学中国人》系中国科协主管的大型彩色知识画报。它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为办刊宗旨,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养为已任,得到了包括两院士在内的知名学者、科学家的好评,是广大知识分子开阔眼界,获取最新知识的良师益友。

  研究与发展管理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平台隐私控制与互补者反应:来自移动应用市场的证据————作者:邓渝;韩炜;

摘要:新近的平台治理文献表明,平台隐私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理策略会对互补者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引入战略文献中的竞争与定位框架扩展了这一研究,考察数字平台数据隐私控制与互补者创新及盈利模式调整之间的关系。利用iOS发布ATT隐私协议作为苹果隐私政策的外生冲击,使用了ATT实施前后6个月内苹果应用和谷歌应用商店中应用程序的综合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分析,结果表明ATT的引入降低了互补者的创新活动水平同时进行了盈利...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路径研究——基于GT-fsQCA的混合方法————作者:董媛媛;姚行瑞;

摘要:数字化冲击了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轨迹,变革了主体间创新协同和价值共创方式,引发了有关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探讨。本文采用扎根理论(GT)识别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归纳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理论模型,并运用fsQCA方法揭示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组态路径。研究表明:核心领导力、互补者绩效、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平台创新、数据应用创新、智能制造场景和用户体验场景是构成数字创新生...

裂变创业如何促进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与治理?——基于海尔卡奥斯的案例研究————作者:李志刚;王娜;张越;刘振;刘志文;

摘要:随着海尔、华为等大量企业通过裂变创业的方式构建卡奥斯、华为云平台等外部数字平台,各类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然而,现有研究对裂变创业在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关注不足。因此,基于资源依赖的理论视角,利用“动因—行为—结果”分析框架,选用海尔及其裂变的卡奥斯作为核心研究对象,阐明裂变创业驱动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构建与治理的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在内部平台阶段,母体企业驱动内...

新兴市场跨国公司获取国际化多重合法性的机理及策略研究————作者:黄诗淼;刘伟;林勇;

摘要:新兴市场跨国公司(emerging markets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EMNEs)国际化进程的不同嵌入状态内生了利益相关者及其诉求变化导致多重合法性问题。基于机会窗口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EMNEs多重合法性获取的框架模型,并以迈瑞医疗为案例,研究了EMNEs在其国际化进程中多重合法性获取机理及策略。研究发现:多重合法性获取包括“多重合法性压力识别—多重合法性战...

组织重构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来自医药制造行业的证据————作者:江诗松;张硕;毛栋哲;陈潇澜;蔡宛彤;

摘要:如何为创新设计合理的组织形式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何种组织结构形式有利于创新,尽管积累了较多研究,然而存在研究结论相互冲突的问题,构成了组织结构—创新之谜,这严重阻碍了管理者通过组织设计来促进创新的实践。本文提出,静态地比较不同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难以与创新的过程属性联系起来。从结构转向过程的方法也许可以帮助破解组织结构—创新之谜。从过程的方法看,无论是哪种组织结构,...

组织即兴视角下中小企业自主数字化转型的实现机理——基于酷特智能的探索性案例研究————作者:池宇;张骁;韩炜;

摘要:与依附式转型不同,中小企业如何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小企业劣势”带来的转型困境,实现自主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机理还未被理论研究充分揭示。本文以酷特智能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组织即兴理论来探索中小企业自主数字化转型的实现机理。研究发现,第一,不同阶段中转型目标模糊、战略结构错配以及价值创造瓶颈的转型困境触发了中小企业采取探索式即兴、适应式即兴以及生成式即兴予以响应,并形成了“企业家直觉—组织注意力—资源行动”...

管理学视域下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趋势————作者:焦豪;杨季枫;

摘要: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已逐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理论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情境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学视域下开展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先,本文从资源协奏视角、动态能力视角、问题—解决视角、悖论视角、社会—技术系统视角和数字平台生态视角等理论视角提出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随后,拓展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在新质生产力、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

机会警觉、资源编排与市场双元创新战略:并购追赶情境的案例研究————作者:洪勇;王岩;

摘要:以潍柴为案例研究对象,借鉴机会警觉和资源编排理论思想,构建并购追赶情境下中国企业市场双元创新战略演化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并购追赶情境下中国企业市场双元创新战略由“市场利用:巩固已有低端市场、跨越发展高端产品”到“市场探索:集成创造系统方案、进军高端主流市场”再到“市场利用与探索双元并进:引领传统产业市场、培育未来前沿赛道”演化;机会警觉是企业并购抉择和并购后市场创新战略制定的逻辑起点。随着追赶进程...

不同媒体环境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漂绿的影响————作者:戎丹;王雷;刘璐;

摘要:识别和抑制漂绿是构建绿色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和深化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助力,然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漂绿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晰。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数字化文献,本文利用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漂绿的影响,并将媒体环境的两个维度——媒体关注度和媒体情绪纳入研究框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抑制企业漂绿,...

制造企业自恋的CEO会带来更好的ESG表现吗?——CEO双重性的调节作用————作者:单标安;陈彪;熊逸雨;林欢;

摘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制造企业ESG表现在其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热点话题。CEO作为企业关键决策者,其自恋是影响制造企业ESG表现的关键内因。借鉴高层梯队理论,利用2010—2022年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企业CEO自恋程度对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企业CEO自恋对ESG表现的不同维度会产生差异影响,对企业环境表现、社会表现产生积极的线性影响,对企业治理表现...

数字技术赋能农民创业合法性获取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基于信号理论的视角————作者:鲁燊;庄晋财;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作为战略性资源,其对农民创业合法性获取的影响正变得愈加强烈。基于信号理论,聚焦于数字技术,从外部制度同构和内部行为驱动的双重视角出发,以创业农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技术使用程度对农民创业合法性的影响,创业信息传递水平和创业叙事能力的链式中介效应以及行业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使用程度对农民创业合法性获取具有促进作用;创业信息传递水平和...

共益企业如何突破战略联盟中的身份困境?——基于共情机制的UTC行家纵向案例研究————作者:郑密;韵江;

摘要:共益企业从组织范式层面重新探寻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兼容共生,其与战略联盟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责任关系。在面对内外部动态变化的合作环境时,共益企业如何突破战略联盟中的身份困境以维持组织身份与联盟稳定,现有文献尚未解释充分。基于个体和群体的共情研究,以UCT行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探索性单案例研究解释了战略联盟与共益企业组织身份的共情机制。研究发现:探索性地提出了组织共情这一概念,厘清了组织共情的3...

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政策的制度轮廓与规制机理————作者:李丹;李胜会;

摘要:在科技创新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开展负责任研究与创新(RRI)能够预防人类跌入科技“进步陷阱”。运用制度语法学工具,廓析中央政府制定的42项RRI政策的制度轮廓,并结合目标群体社会建构与政策设计框架解析政策的规制机理。研究发现:我国政府日益重视RRI,并试图在政策设计中激发政策目标群体开展RRI的内生动力,但现有政策整体呈弱规制性,政策的贯彻落实需要多元主体配合。从制度规则的应用来看,制度规则在生物医...

供应链稳定畅通的隐形壁垒:——非正式制度距离、方言差异与企业创新————作者:吴亮;郭元源;贺易宁;

摘要:供应链“断点”“堵点”是造成经济循环梗阻的重要因素,亟需明晰深层原因以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非正式制度距离视角,以中国独特的方言地理格局为切入点,探讨了上下游企业所在区域间方言差异如何成为诱发供应链“断点”“堵点”的潜在因素,进而系统分析这一差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利用2007—2021年A股上市企业及其客户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企业与其客户所在区域间方言差异对企业创新具有负面影响,...

“拼爹”还是“自强”?原生家庭社会地位对农民创业的印记效应研究————作者:杨婵;陈心怡;贺小刚;

摘要:在“家”文化浓郁的农村场域,家庭在农民的创业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许多学者基于家庭视角研究了家庭结构、家庭规模、家庭出身等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但对于个体敏感时期生活的原生家庭缺乏关注。本文基于印记理论探究了原生家庭社会地位与农民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的混合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原生家庭社会地位...

2024年下列学者为本刊担任匿名审稿工作,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

摘要:<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家庭—工作资源外溢对员工创造力影响机制研究————作者:苏宗伟;姚祈春;杜娟;

摘要:探索创业型企业员工创造力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有助于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家庭角色对员工工作创造力可以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引入创造力认知的双路径模型,检验了员工家庭—工作资源外溢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家庭—工作资源外溢可以通过提高认知灵活性和认知持久性进而提升员工创造力;在信息通信技术情境下员工的认知灵活性可以更好地被家庭资源激发,但认知持久性则会被削弱。进一步研究发现,高工作...

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与进路————作者:金珺;陈泰伦;赵苑婷;尹西明;陈劲;

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完善为核心路径,需要发挥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赋能作用。然而,现有文献未能解答何以提升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效能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问题。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场景驱动创新的理论基础出发,引入“社会—技术—环境”的体制视角,阐释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实现高效协同进而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态逻辑和过程逻辑。研究发现,产业“双转型”需要以“双转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为依托...

数字孪生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基于可供性视角的案例研究————作者:罗均梅;徐翠丰;王水莲;

摘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共创是驱动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数字孪生作为集成型前沿数字技术,其丰富的可供性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关键要素。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深入挖掘。聚焦海尔集团的衣联网、日日顺、卡奥斯三大子生态系统,采用嵌入式案例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数字孪生技术的多维可供性在单一场景、多元场景及生成场景中展现了显著的应用潜力,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价值共创的关键引擎;互...

情感推动引领型组织身份构建的过程机制研究————作者:刘相彤;林海芬;

摘要:中国企业夺取市场竞争胜利需打破低位锁定,向高位引领跃迁并塑造相应的引领型组织身份。而中国传统文化宣扬的情本位理念加深了个体情感对组织身份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但核心身份受众即内部成员和外部客户群的个体情感究竟是如何推动引领型组织身份构建的?这一问题仍然缺少清晰的理论解答,因此,以四际集团、青山实业和飞鹤为样本开展多案例研究。研究发现,情感推动引领型组织身份构建的过程就是情感以不同方式分别推动引领型组织...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