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防治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3-1084/X
国际标准刊号:1001-3865
主办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主管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查看环境污染与防治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湖南省人文社科学报
下一本期杂志: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环境污染与防治》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月刊)1979年创刊,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目前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环境污染与防治栏目设置环境管理、研究报告、治理技术、环境生态、综述、监测分析、企业环保、动态简讯。

  环境污染与防治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皇家化学学会系统列文摘、化学文摘(网络版)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5年万方:影响因子:0.668;总被引频次:2481

  截止2015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915;综合影响因子:0.566

  7、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荣誉:

  全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

  2000年获第一届全国环境类期刊评比一等奖

  1997-1998年度优秀期刊二等奖

  8、偏重的研究方向:化学科学、工程与材料、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管理综合、大气科学、宏观管理与政策、资源环境政策与管理、地球科学、大气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污染控制化学、化学工程及工业化学、环境化工

  9、投稿录用比例:87%

  10、审稿速度:平均2.625个月的审稿周期

  阅读推荐:气候与环境研究

  《气候与环境研究》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双月刊)1996年创刊,是气候与环境领域的学术刊物,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努力反映我国在气候与环境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可持续发展奠定科学基础。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气候与环境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生。本刊刊登的稿件主要有:反映气候与环境领域代表我国科研水平的、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术论文、短论和研究简报,有关国内外气候与环境领域新动向、新问题的综合评述,有关学术会议的报道,书刊评介等。

  环境污染与防治最新期刊目录

Zn2+/Cu2+/Hg2+胁迫对小球藻GQTHY1净化猪场沼液的影响————作者:唐华泽;杜泽宇;陆大伟;朱曲波;梅学华;杜华茂;

摘要:利用小球藻净化猪场沼液是资源化处理粪污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目前猪粪污中重金属残留对小球藻抑制作用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拟分析Zn2+、Cu2+、Hg2+对小球藻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从自然水体中分离、鉴定微藻,并筛选一株有效处理猪场沼液的小球藻。在人工模拟沼液中分别添加硫酸铜、硫酸锌和硫柳亚汞溶液,于0.2、1.0、5.0 mg/L3...

城市污水处理厂微塑料的赋存、迁移及归趋研究————作者:范亚红;徐国策;万顺;张林;刘晓平;顾柳洋;陈新;

摘要:微塑料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新兴的环境污染物,而污水处理厂被认为是环境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研究选择陕西省榆林市某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现场样品采集和拉曼光谱仪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微塑料的赋存和变化过程,计算了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微塑料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和污泥都含有大量的微塑料,其丰度分别为17.55~1165.95个/L和38366.67个/kg。污水处理厂的总去除率高达97...

基于InVEST-PLUS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以广西东融片区为例————作者:卢培嘉;张洁;王昕;韦燕飞;童新华;黄婷雯;

摘要:在“双碳”战略背景下,研究广西东融片区历史和未来时间序列下土地利用和碳储量的时空格局演化规律,对土地利用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反馈作用。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耦合PLUS-InVEST-GeoDetector模型对东融片区近20年来的碳储量进行量化,探究东融片区在2040年不同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和碳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东融片区的林地、耕地...

基于个体敏感性的声景感知评价研究——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例————作者:赵佳美;郭宏志;户文成;

摘要:由于个体对声音敏感性的差异,不同个体所理解和感知的声景不尽相同。通过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实地测量、调研获取的声压级等客观声学参量、吵闹度等声景主观感知评价量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对应分析方法探究个体敏感度与个体认为对声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之间的关联,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常驻人群个体敏感度与客观声学参量、主观声景感知评价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高敏感人群(敏感度>22)认为建筑密度、交通...

杂原子掺杂碳基催化剂电催化制氢:基底材料及改性方法————作者:李昕玥;孙博;沈燕婷;李瑶;霍其其;王赫名;

摘要:氢能是理想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体系中至关重要。电催化水解制氢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制氢技术,阴极催化剂是制氢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杂原子掺杂碳基催化剂作为一种有潜力应用于电催化水解制氢的催化剂,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对电催化析氢反应原理的深入阐述,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杂原子掺杂碳基催化剂在析氢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与进展,并对催化剂的改性方法进行总结,旨在为开发高效电催化制氢材料...

低浓度硫铁矿联合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甲基橙————作者:杜若瑾;毕文龙;刘奋武;刘慧;付鹏;李昱坤;

摘要:近年来,印染废水污染问题凸显,典型偶氮染料甲基橙(MO)的降解将为印染废水的处置提供参考。采用低浓度硫铁矿(FeS2)联合零价铁(Fe0)活化过硫酸盐(PS)的方法降解MO。单独FeS2、PS以及FeS2/PS体系对MO的降解均无明显效果,但联合Fe0时降解效果较好。当PS摩尔浓度为0.8...

人工湿地对微塑料去除及其影响研究进展————作者:郭培勋;许兵;杨晓彤;姚兴洁;

摘要:水体中微塑料(MPs)的存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有效去除水中的MPs是目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工湿地(CWs)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水处理系统,已逐步应用于水体中MPs的去除。综述了MPs的来源分布及利用CWs中植物、基质、微生物、动物等去除MPs的研究进展,并详细评估了MPs对CWs中碳、氮、磷等元素去除的影响。MPs能调控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并对微生物的生长、群落组成和氮转化相关...

降雨径流面源污染作用下河道水环境容量计算————作者:邢召鹏;华国芬;刘尚清;杨校礼;吴龙华;

摘要:目前非点源污染为主导的水环境容量计算主要采用定常流量计算方法,传统的集总式美国土壤保持局曲线数模型(SCS-CN模型)未能准确反映区域产流产污的时空异质性,针对此问题,对SCS-CN模型进行降雨量差值改进,实现研究区域的网格化计算,并利用改进后的模型计算氨氮的污染负荷。在选定研究区域内的特定河段后,基于控制单元设定,采用试错法确定其汇水区域,结合降雨径流面源污染负荷,运用响应系数法计算该河段的水环...

有机络合Cu(Ⅱ)介导过二硫酸盐降解氧氟沙星的研究————作者:张笑萌;周润生;周磊;修光利;

摘要:氧氟沙星(OFX)是最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之一,在水体中检出率高,对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水体中广泛且稳定存在的过渡金属离子Cu(Ⅱ)对基于过二硫酸盐(PDS)的高级氧化技术有一定影响,但其机制尚不明确。重点研究了Cu(Ⅱ)介导PDS体系降解OFX的过程,发现在6.0 mmol/L Cu(Ⅱ)和6 mmol/L PDS共存条件下,2 min内OFX的降解率可达到50.78%。...

修复铅镉污染土壤的磷酸二氢钙、腐殖酸和粉煤灰施加方式优化————作者:焦仕雨;张箭;丰土根;方浩宇;董海洲;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单一钝化剂往往只对单一重金属钝化效果明显,而对其他重金属的修复效果则不是很显著。利用腐殖酸、粉煤灰、磷酸二氢钙3种钝化剂复配对铅(Pb)、镉(Cd)污染土壤进行钝化修复,并探究不同钝化剂施加方式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优化施加方式能有效提高Pb、Cd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轻度(Pb 1 000 mg/kg, Cd 2 mg/kg)和中度(Pb 2 000 mg/kg, ...

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生命周期评价与协同减排效应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作者:王慧爽;宋小龙;范帅康;毕珠洁;

摘要:探究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环境影响及各优化情景下的协同减排效应,可为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的协同减排提供参考。以上海市为例,选用GaBi软件建模,对垃圾焚烧系统进行生命周期分析,在此基础上设置4种优化情景并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分级指数法进一步探究优化情景带来的协同减排效应。结果显示:(1)在垃圾焚烧处理系统中,焚烧发电可大幅抵消焚烧过程的直接碳排放和物料、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影响;(2)垃圾焚烧处理系统的多项中间...

光老化影响微塑料表面特征的研究进展————作者:龚姝月;张建强;王林;何杨;

摘要:光老化是微塑料(MPs)不可忽视的环境行为。基于Web of Science与中国知网中51篇关于MPs老化特征的文献,综述了MPs光老化机理及表面变化特征,评述了模拟与自然老化的差异。聚合物因吸收高能紫外线而引发链反应,是促使MPs光老化并出现表面粗糙和裂痕、增大结晶度、加速表面氧化并提高亲水性的主要原因。模拟加速光老化过于剧烈且羰基化指数评价不确定性较高,亟待构建多指标光老化评估体系,为准确评...

阳澄湖典型区域沉积物碳、氮、磷污染评估及磷形态分析————作者:陈天鹏;冯硕;谢阳村;王晓慧;张晶;

摘要:为研究水生植被修复后阳澄湖沉积物污染情况,对阳澄湖各典型区域的沉积物碳、氮、磷含量进行了调查及污染评估,同时,还调查了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植被修复后,全湖沉积物总磷(TP)含量逐年上升的趋势有所回转,沉积物有机质(OM)含量持续下降,但沉积物总氮(TN)含量有所上升。阳澄湖围网养殖区显现出了较高的有机污染及营养盐污染水平。沉积物OM与TP表现出了一定的同源性特征。在各调查点位中,沉...

某湖泊水产养殖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方法探索————作者:赵亚琼;陈业强;唐彬;周理程;刘百灵;

摘要:湖泊水产养殖污染具有污染事实存在,但涉及多种污染源的鉴定难点,是多因一果的环境侵权。评估了某湖泊水产养殖造成的水质、底质、水生态环境等损害,核算了各污染源入湖总磷贡献,筛选了生态环境损害恢复方案,量化了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以此探索湖泊水产养殖污染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估方法,为科学合理地评估类似环境损害案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美典型城市臭氧污染演变对比及管控政策启示————作者:张坤;翟翯翮;金丹;代净雯;段玉森;李跃武;柴文轩;薛金;王杨君;黄凌;伏晴艳;李莉;

摘要:选取中美典型城市上海与洛杉矶开展臭氧(O3)污染演变特征对比分析,综合利用机器学习、盒子模型等方法,剖析城市O3污染特征及成因,探究影响两地O3的主要影响要素以及管控策略的异同。结果表明,目前中国O3污染整体处于美国20世纪80—90年代水平。从美国的O3污染控制历程来看,经历了优先控制挥...

微塑料老化机理和毒性效应研究进展————作者:刘长青;陈景奇;胥梦晨;王嘉硕;肖宜华;杨延栋;

摘要:环境中的微塑料(MPs)由于阳光、各种机械力及生物降解等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老化现象。随着MPs的老化,其自身的理化性质、环境行为及毒性也会发生一定改变。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从MPs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老化方面综述了MPs的老化机理,并从个体、细胞和分子层面对老化MPs的毒性效应进行了阐述,指出老化MPs会由于自身理化性质及吸附能力的改变、添加物的浸出等原因导致其毒性增强。最后,对未来MPs的研究进行...

超声协同CuO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吡虫啉的研究————作者:李蓉;张宗元;李启武;赵佳;

摘要:随着农药污染的日益严重,开发高效、环境友好的降解技术成为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采用水热法合成CuO纳米颗粒,并将其作为超声辅助催化剂用于水中吡虫啉(IMI)的降解。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证实CuO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US)辐照与CuO、过一硫酸盐(PMS)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可提升IMI降解效率。在IMI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初始pH为7...

粪产碱杆菌胞外聚合物在CdCl2胁迫下的变化特性及其吸附重金属的机理————作者:王丽;严晓红;梅嘉鑫;石益广;

摘要:在不同CdCl2浓度下培养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研究CdCl2对胞外聚合物(EPS)产量及其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Cl2质量浓度为10 mg/L时,EPS产量最高,达到81.40 mg/g,其中蛋白质达到66.22 mg/g。此时EPS对Cd2+吸附量最大,达到225...

新疆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王家晨;王璇;袁萧;王振民;石晶;

摘要:提升农业碳排放效率对于推动新疆农业绿色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1年新疆14个地区(州、市)的相关数据,采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核密度估计、基尼系数估计、空间马尔科夫链和Tobit回归模型,系统分析新疆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8—2021年,新疆农业碳排放效率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北疆、东疆、南疆的区...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陕西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及多情景模拟————作者:焦艳菲;白蕾;张少赓;

摘要:基于陕西黄土高原198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和当量因子法,对陕西黄土高原2030年5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PLUS模型和修正后的价值系数在陕西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模拟和ESV计算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2)陕西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和林地为主,面积之和占比在91%以上;研究期内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