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平顶山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41-1377/Z
国际标准刊号:1673-1670
主办单位:平顶山学院
主管单位:平顶山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安阳工学院学报学术理论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科学中国人科普期刊发表

   《平顶山学院学报》是我院创办的惟一的一本学术性理论期刊。社科版创办于1986年,自然版创办于1987年,1992~1994年一度合并为双月刊,1995年后恢复为社科版和自然版,1998年度又合并为双月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自1999年1月开始公开发行,季刊,综合版。经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自2002年第1期始改为双月刊,2004年1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更为现名。国际刊号:ISSN1673-1670,国内刊号:CN41-1377/Z。现任主编:千知觉教授。编辑部负责人:孟建安。

  《平顶山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坚持办刊宗旨,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现拥有一支学科结构健全的高层次的专职、兼职编辑队伍,并培养建立起了较为稳定的高层次的作者群体。现开有"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河南作家作品研究","生物数学","区域经济","传统文化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常设栏目,其中"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河南作家作品研究”,"生物数学"等专栏已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

  《平顶山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不断追求,努力探索,尤其是公开发行以来更加注重刊发学术精品,逐步走向了编排规范化之路,赢得了各有关方面的好评。所刊发的论文不断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化学文摘、全国报刊索引等权威信息中心全文转载、摘编、题录。先后有数十篇论文分获省地级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学报先后在全国性及省内报刊评比中获得荣誉称号。现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执行优秀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检索核心期刊。

  平顶山学院学报栏目设置主要栏目:21世纪中国修辞学研究、生物数学、传统文化研究、河南作家作品研究。

  平顶山学院学报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中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河南省优秀学报二等奖

  阅读推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简称南邮学报)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邮电大学主办的以通信、电子和信息学科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0年,是全国创办最早的电子通信类期刊之一。南邮学报主要刊登电子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学术论文。

  平顶山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博物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叙事机理————作者:夏晓莉;李俊丰;

摘要:博物馆红色资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将博物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提高教育成效,而融入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厘清融入的叙事机理。博物馆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之间在叙事机理方面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叙事结构、叙事空间、叙事主体上的不同,将博物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中充分考量这些差异,探索实现有效融合的具体路径。这些路径主要包括:针对叙事结构弱逻辑与强逻辑的差异...

《汉宫殿疏》类文献辑佚及校订————作者:翟金明;

摘要:《汉宫殿疏》类文献与《三辅黄图》同属成书于汉魏六朝的长安史地专著,唐宋时仍被很多书籍引用,但已经佚失严重。兹从与其同时代的《三辅黄图》《三辅故事》,以及宋元《长安志》《类编长安志》等古长安史地类著述,还有唐宋时期颜师古《汉书》注、李善《文选》注、李贤《后汉书》注、司马贞《史记》索隐等注解类著述和《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玉海》等综合型类书中,辑得《汉宫殿簿》佚文1条、《汉宫殿...

论“少捕慎押”的实践困境及破解策略————作者:段贞锋;

摘要:“少捕慎押”是指对绝大多数轻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尽量少逮捕或不逮捕,以非羁押强制措施代替逮捕和羁押来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司法理念。把握“少捕慎押”的内涵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少捕不等于不捕,二是树立“非羁押为原则,羁押为例外”的理念。“少捕慎押”的实践困境是多方面的,如存在“打击优先”理念、逮捕标准模糊、羁押听证制度不完善、羁押替代措施不完善、缺乏监督制约机制。破解实践困境需要正确理解其精神实质、完善相关...

窃取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定性——以数据与财产的区分为视角————作者:汪钰英;

摘要:对于窃取虚拟财产犯罪行为的判处在司法实践中有时会出现同案不同判情形。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将虚拟财产的数据属性与财产属性相混淆。一方面,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容,虚拟财产是信息的一种类型。另一方面,虚拟财产保护不同于数据保护,虚拟财产可以成为刑法保护的财产,应根据其指向的财产权对其进行保护。窃取虚拟财产达到一定程度的行为应当构成盗窃罪。窃取虚拟财产行为不符合《刑法》第286条规定的行为...

论网络暴力犯罪行为的刑法适用————作者:张梦然;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网络暴力的严重性正日益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治理网络暴力问题成为一项较为紧迫的工作。我国传统刑法适用规则在治理网络暴力时存在法不责众、刑事因果关系断裂、传统刑事罪名不适用以及自诉难等问题。畅通网络暴力的刑事治理路径需要解决上述问题,通过重点打击主要犯罪分子和对参与人员分别处罚来破解法不责众的适用问题,从心理学、医学等多角度构建刑事因果关系,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侮辱、诽谤行为造成严重社...

《桂苑珠丛》考探————作者:王虎;田明香;

摘要:《桂苑珠丛》为诸葛颍等人所撰写的一部字书,今已失传。虽有前人辑佚,但所辑佚文均有不同程度错讹,故通过对前人所辑佚文进行辑校,以期最大程度还原《桂苑珠丛》原貌,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其内容及注音、析形和释义的体例,论述其在文字学、词汇学、辞书编纂等方面的学术价值

两宋文人对《昭明文选》的接受与转变——以《昭明文选》的文学总集与写作范本双重身份为中心————作者:李晓嵘;

摘要:两宋时期一直被认为是“文选学”的极衰期,纵观《昭明文选》在两宋文人间的接受状况,呈现出由推崇到贬低,再到相对公正的过程。从《昭明文选》所具有的文学总集与写作范本双重身份入手,探索两宋文人对《昭明文选》接受与转变的原因。作为经典文学总集,《昭明文选》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在两宋时期依旧具有受众群体,在文人间发挥着潜在影响;作为被摹写的文学范本,《昭明文选》实用性的发挥历经高涨然后消退再到回复的过程,呈现...

中国现代作家的唯美书写与都市文化建构————作者:赵鹏;

摘要:“五四”前后,出于对中国现代新文化的建构,唯美主义思潮被引进到国内,衍生出一场和现代经验相适应,甚至和人的现代化密切相关的艺术实践。1930年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中国现代作家的唯美主义创作提供了基础,一批作家用唯美书写在都市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也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思潮的先声。作为一场追求生活实践的文艺运动,唯美主义并不局限于艺术领域,更对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以及城市的风貌等都产生了广...

1927年前中国“现实主义”的概念史考察————作者:田金芝;

摘要:中国自古重视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看重艺术作品的现实功用。但作为中国现代文论核心概念之一的“现实主义”却是“西洋学由东洋来的产物”。通过对近代以前文论中的现实主义因子、“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诞生及其含义稳定之前即1927年以前应用情况的书证梳理,考察其引进、发展、流变的过程,以期对中国现代文论中诸多“外来”的、看似不言自明实则纷繁复杂的概念研究提供一种探究路径

明代中期辽东籍进士会试择经倾向————作者:苏航;韩曲;

摘要:在明代科举中,地域专经现象普遍,辽东士子在科举本经的选择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明代中期(英宗朝至世宗朝)辽东籍进士共计48名,且多数进士在会试时以《诗经》《书经》为本经。辽东科举本经的集中化乃至专经化既是时代风气的产物,更与当地师资尤其是业师之学直接相关,一脉相传特点突出,官学中外地教员籍贯地重《诗》《书》的择经倾向尤为明证。以《诗经》为代表,辽东私学教育又强化了这一倾向,甚至出现一经传家的现象...

民俗学视野下的中国牛文化研究综述————作者:李智萍;

摘要:牛文化本身的学科属性和民俗学跨学科综合化的研究方法决定了民俗学在中国牛文化研究中的“领头羊”地位,乃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其为中心的多学科强大合力的形成。人们对牛的普遍重视和崇拜及其造就的各种民俗事象持续受到学界重视,继壮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之后,西南、西北等传统的核心农区不遑多让,牛耕崇拜和牛图腾崇拜难分难解,打春牛和牛诞节也不乏异曲同工之处。同时,从语言、文学、艺术、考古、经济等角度出发,...

老庄生命意识探赜——以“长生”观念为中心————作者:闫伟;

摘要:老庄“长生”观念是一种生死自然的生命意识,体现出重生、贵身的思想理念。在老子那里,“长生”是指生命的“久寿”,相应地“长生久视”的鹄的“事天”指向“治身”,表现为养生意义上的“保身”与“全生”。庄子将老子“长生”观念推进为“尽年”与“终其天年”,实际上也是指生命个体享尽自然之寿命;“形乃长生”旨在形神修养得其终年,与老子“长生久视”同义。老庄“长生”观念与人之生死相关,透过“死生命定”揭橥生死的必...

论钱穆早年诠释阳明心学的内在理路——以《王守仁》为中心————作者:李亚奇;

摘要:基于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关切,钱穆早年持续关注阳明心学,着重阐发了它对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发展,进而充分肯定其在中国儒学史中的价值。钱穆指出,清儒接续阳明心学的实行精神,既本于心性,又推扩致良知说的行事主张和拔本塞源论的经世之风,而不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追求。同时,在钱穆看来,阳明强调良知的好恶感应特征,从而以情感为主轴,沟贯“吾心”与“外物”、“居敬”与“穷理”,不仅彰显了传统儒...

河南新见契约文书俗字考释二十五则————作者:王阳;马雨;

摘要:俗字考释,既是契约文书文字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目前学界对河南契约文书的俗字考释成果并不多见,这不利于河南契约文书这一珍贵语料的利用与研究。通过选取河南新见契约文书中二十五个俗字进行考释,以期为契约文书的整理、字典辞书的编订、汉语俗字的研究提供参考

卢鸿《嵩山十志》的文本形成及其价值内涵————作者:沈凯文;

摘要:作为唐代乃至千古真隐的代表人物,卢鸿以其《嵩山十志》及款署图卷,垂范于古今诗书画等艺术畛域。强调图卷而忽视诗作,是卢鸿研究中的重要缺失。《嵩山十志》的文本形成,主要拟效《楚辞》体式,取鉴《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序文法,采撷《文选》翰藻,并寄托了人生哲学的道家归趣。其价值内涵在于反映了唐代学术与诗歌的互动,形成了援《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序入诗序的创格,改造了小序的学术史书写旨趣,并与屈子同频共...

晚清中下层官员个案研究之袁保恒————作者:苏全有;

摘要:遑论张之洞手书,晚清中下层官员袁保恒竟然在光绪四年(1878)获光绪帝御赐碑文和祭文,这与传统礼制不合。新发现的光绪五年(1879)碑拓又专门赞述他在河南的赈济活动,而作为首位殉职于赈灾任上的晚清官员,袁保恒当之无愧。在晚清内政外交事务中,袁保恒与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翁同龢、袁世凯等大员多有交集,其影响不容小觑。深入关注中下层官员是晚清史研究持续发展的可靠路径

“孟母教子”及其思政教育意义————作者:孟文晴;刘奎;

摘要:“孟母教子”由五则故事构成,由西汉时期的韩婴、刘向最终构建而确立并流传于世,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传承,其中所蕴含的提倡诚信、重视孝道、重视礼仪和提升修养等精神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元素。“孟母教子”作为古代家庭教育的典范,饱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智慧,在教育方式上启迪着新时代思政教育者务必重视环境、以身作则、重视情境教育、因材施教,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空间的境遇、布展与重塑————作者:孙喆;尹才祥;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空间主要包括校园文化空间、网络虚拟空间、社会实践空间和精神观念空间等。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为高校思政教育空间带来新的境遇,出现从滞后性到即时性的信息转向、从独有性到共享性的内容转向、从单向性到多元性的模式转向、从整体性到精准性的推送转向。与此相应,高校思政教育空间呈现出有序关联、立体呈现、主题突出、实景感化等新的布展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利用全媒体技术打造思政教育的校园空间、网络空...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对其核心素养教学反思的影响————作者:赵红利;陈琪;曹丽乐;党乐;

摘要:为了解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对其核心素养教学反思的影响,以及教师的核心素养认知在其中的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南省城乡小学教师展开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641个。经统计分析发现:(1)教师一般教学反思能力的三个维度,即反思内容、反思途径、反思态度均与其核心素养教学反思情况呈正相关;(2)在模型检验中,只有反思内容和反思途径显著正向影响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学反思;(3)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知在反思内容、反思途...

学习适应不良青少年的学业自传体记忆特征————作者:宫火良;张梦;孙文卓;

摘要: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学习适应不良青少年的学业自传体记忆特征。实验一以6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3(效价:积极词汇、中性词汇、消极词汇)×2(组别:学习适应良好组、学习适应不良组)混合设计考察学习适应不良初中生的学业自传体记忆在不同情绪线索词下的概括化程度。实验二以6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2(组别:学习适应良好组、学习适应不良组)×2(效价:积极学习事件、消极学习事件)混合设计考察学习适应不...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