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ShenyangJianzh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双月刊)曾用刊名:(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她记录着学校在教学科研上的贡献与成果,也记录着学报在发现培养人才上的贡献。近年来,学术水平及编辑质量稳步提高、与时俱进,现在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建筑科学类学术期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栏目设置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市政环境与工程、信息与控制和基础科学、机械工程。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化学文摘(网络版)、哥白尼索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剑桥科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
1、北大核心期刊:
2008-2011年连续2届北大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2、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3、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4、影响因子:
截止2015年万方:影响因子:0.435;总被引频次:944
截止2015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544;综合影响因子:0.313
5、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荣誉:
曾获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一等奖
辽宁省一级期刊
国家建设部优秀期刊奖
辽宁省高校学报一等奖
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先进集体
辽宁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
阅读推荐: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AnhuiInstituteofArchitecture(NaturalScience)(双月刊)1993年创刊,是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报道建筑工程中科研、设计、施工、教学、生产和管理方面具有创造性和实用价值的论文。为广大师生、校友和同行开辟发表新思想、新成果的园地、促进学术交流,为教学科研和经济建设服务,欢迎有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见解、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论文投寄本刊。内容涉及建筑、土木、交通、水电、机电、环保、规划、抗震等工程的理论和应用。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双域特征融合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分析与研究————作者:王延臣;张宏成;张啸尘;
摘要: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通常采用原始信号作为输入,无法提取信号中频域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RSN_2DCNN的故障诊断模型。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将原始信号从时域信号转化为时频图,作为第二特征图输入;采用残差收缩网络提取原始信号的特征,采用卷积网络,并加入注意力机制,提取时频图中的频域信息;将双域特征信息融合,进行故障分类;利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东南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轴承故障数据集进行实验。笔者所...
蜂窝梁H形柱端板连接角柱抗震性能研究————作者:贾连光;刘宏泽;何政馨;李秋镕;
摘要:提出一种蜂窝梁H形柱端板连接角柱节点形式,并研究节点强弱轴向塑性铰耗能机制的影响因素及受力性能,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在校核ABAQUS模拟方法精确的前提下,对36个不同参数的角柱节点进行等值反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端板厚度、开孔率和首孔距离对节点破坏形态、骨架曲线、延性、承载与耗能能力的影响。强轴向端板厚度、强弱轴向开孔率及强轴向首孔距离分别对节点的破坏形态、极限荷载及延性影响很...
钢-混凝土组合扁梁长期性能与设计方法————作者:丁纪楠;王庆贺;王刚;马俊杰;侯恒军;
摘要:研究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板厚、梁跨和长期荷载作用对钢-混凝土组合扁梁长期性能的影响,提出长期荷载作用下组合扁梁的挠度计算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国内外典型试验中组合扁梁构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将所得有限元结果与现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组合扁梁建模的合理性;通过参数分析,量化混凝土强度、长期荷载等因素对组合扁梁长期性能的影响;根据参数分析结果,利用现有组合结构规范公式对组合扁梁长期刚度计算...
碱腐蚀环境对FRP筋力学性能退化的影响————作者:张海霞;张业帅;朱晓飞;夏卫军;
摘要:研究碱腐蚀环境下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BFRP)筋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筋的力学性能退化机理及腐蚀机理,并基于Fick定律,提出碱腐蚀环境下FRP筋的抗拉强度预测模型。对60个FRP筋试件进行碱腐蚀后的拉伸性能试验,分析试件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和微观形貌。碱腐蚀后BFRP筋多发生炸裂式破坏,GFRP筋多发生劈裂式破坏;碱腐蚀90d是FRP筋力学性能变化的分界点,腐蚀90d前树脂基体发生腐蚀,...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裂缝缺陷拱损伤演化分析————作者:蔡岳;田仲初;戴业;史洪涛;王贵波;
摘要:开展悬浇拱施工期可开裂思想的后续研究,探明悬浇拱桥施工期初始裂缝缺陷下的拱桥结构受力情况。通过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打磨滩桥缩尺试验拱进行仿真模拟,并验证模型结果合理性;根据裂缝受力状态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裂缝缺口建立方式,分析不同位置、宽度、高度下的模型结构响应。在偏载作用下,近加载处拱脚下缘裂缝对于结构刚度影响较小,最大位移差值百分比小于2%;裂缝高度越接近于钢筋,则裂缝尖端混凝土更多表现为脆性受...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作者:梁意博;周静海;曲晶彤;康天蓓;田金丰;
摘要:利用废弃纤维来增强再生混凝土,研究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为绿色建筑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考虑再生骨料取代率和废弃纤维掺量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采用三点弯曲加载试验测试位移曲线,评价其断裂韧度、断裂能和延性指数等断裂参数,揭示不同因素对试件断裂性能的影响。相较于天然混凝土,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起裂韧度、断裂韧度和断裂能分别降低了34.6%、25.8%和61.9%;掺...
L形装配式耗能剪力墙受力性能研究————作者:张皓;葛仕雯;李宏男;李安琪;
摘要:研究L形装配式耗能剪力墙的受力性能,为该类墙体的抗震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基于分层壳单元建立了3组共计6片L形墙体试件模型,每组墙体的翼缘宽度分别为800 mm、1 000 mm和1 200 mm,其中每组包括一个现浇试件和一个装配式耗能墙体试件。开展了循环荷载作用下竖缝节点采用干式耗能连接的L形装配式耗能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数值模拟,研究了翼缘宽度对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与LPC-1相比,LPC-2...
耗能型外挂混凝土墙板节点力学性能研究————作者:隋伟宁;刘建山;朱琳;张哲;
摘要: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外挂混凝土墙板摩擦耗能型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以解决地震作用下,因外挂混凝土墙板与钢框架间变形能力不一致而导致墙板过早脱落等次生灾害问题,同时提高外挂墙板-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力学能力。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考察了预紧力对采用该类节点的结构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预紧力增大可提高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刚度、屈服承载力和峰值承载力;结构体系在加载初期以摩擦耗能为主;随着荷载...
考虑潮汐因素的运营期过江盾构隧道接缝渗漏机理分析————作者:王钰轲;宋龙飞;薛玉洁;钟燕辉;
摘要:研究潮汐因素影响下隧道接缝渗漏机理,为运营期过江盾构隧道在不同季节的养护和病害精细化识别提供依据。依托南京定淮门过江盾构隧道工程,选取工程中的两个典型断面建立数值模型,通过嵌入自主开发的考虑流固耦合的水位变动程序,实现了潮汐作用的模拟;该程序弥补了以往研究中仅从力学角度模拟潮汐作用的不足。通过将模拟数据与工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笔者建立模型的可靠性;运用该模型分析汛期潮汐(FST)、枯水期潮汐...
基于TRNSYS的多能互补耦合系统性能对比分析————作者:冯国会;殷传智;张磊;王茜如;
摘要:为解决单一可再生能源供暖存在间接性和波动性缺陷以及传统燃煤燃气锅炉存在碳排放量高等问题,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五种基于太阳能集热器的典型多能源耦合系统仿真模型,对其性能参数进行分析,并对五种系统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五种能源耦合系统供暖季平均性能系数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性能提升尤为显著,达到15.8%。与单一能源系统相比,五种系统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
基于Pathfinder的“十字形”地铁换乘站安全疏散模拟优化研究————作者:张野;阎卫东;贾世龙;吴冬;张瑞;
摘要:评估“十字形”地铁换乘站人员疏散性能,识别车站疏散瓶颈位置,提出车站疏散优化方案。以某十字形地铁换乘站为例,利用Pathfinder仿真软件对车站整体疏散过程进行仿真模拟与分析,评估该车站的人员疏散通过能力,分析站台层、站厅层以及安全出口等部位的乘客流动特征。结果表明,该地铁站的疏散时间为381s,超过最佳逃生时间360 s,疏散能力不足;找出影响疏散的关键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设计、增加引导...
考虑拘束效应的断裂韧性研究综述————作者:孙彤;王元清;刘希月;石永久;
摘要:为了解拘束效应对材料断裂韧性的影响,实现工程的可转移性。通过文献调研,对断裂韧度测试方法、断裂参数计算以及断裂理论进行详细总结和论述,回顾了近60年内拘束断裂力学的发展过程。弹性卸载柔度法和规则化法可作为计算实时裂纹长度的标准方法,参数A2和参数Tz分别为最精准且适用条件最广的面内拘束参数和面外拘束参数;但目前仍存在断裂参数计算模型尚未统一,现有拘束参数...
空间形态对城市十字形道路交叉口PM2.5分布的影响————作者:王薇;吴福迎;胡春;
摘要:探究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空间形态对交通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为城市道路交叉口空间规划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采集合肥市某区域的典型十字形道路交叉口夏冬两季PM2.5质量浓度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而探究道路交叉口空间形态指标与PM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夏冬两季道路交叉口PM2.5质量浓度日内呈先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夏季...
基于领域对抗图注意力网络的轴承跨域故障诊断————作者:安冬;韩鹏举;李宇鹏;李旺;邵萌;
摘要:针对轴承跨域故障诊断任务中因转速跨度大而导致故障特征差异显著,难以有效建模和对齐复杂数据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领域对抗图注意力网络(DA-GAT)的模型以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首先将轴承振动信号数据经基于GC模块的特征提取网络处理,然后将提取到的数据特征输入自适应边缘生成模块并构建实例图,再通过图注意力网络进行多尺度卷积建模;采用分类器和域鉴别器分别对信号特征的类别信息和领域信息进行建模,利用最大...
寒地老旧小区建筑色彩视觉舒适度的主客观评价研究————作者:路旭;成麟;董玉宽;李清雨;
摘要:探索老旧小区建筑色彩选择搭配与公众视觉舒适度的关系,为城市色彩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对沈阳市和平区121个老旧小区的色彩现状进行调研,依据色彩原理筛选出8个典型的色彩组合,借助VR技术构建虚拟模型,采用客观生理试验和主观问卷评价方法,综合分析居民对建筑色彩环境的偏好。结果表明,色彩和谐性、安全性、愉快性、柔和性和轻松性等因子对舒适度有积极影响,而色彩明亮度则有消极影响;使用测量瞳孔直径变化和皮电反射水...
贻贝仿生改性聚偏氟乙烯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刘鹏;刘晓婷;陈绍崴;李振春;毕媛媛;
摘要:改善聚偏氟乙烯膜分离性能,开发出适用于分离染料的高通量疏松型复合纳滤膜。用PVDF与PEEK-WC制备底膜,采用贻贝仿生改性法,将单宁酸与多巴胺共混后,再与聚乙烯亚胺进行层层组装,开发出新型TA/PDA-PEI疏松型复合纳滤膜;继而考察其综合性能。PVDF与PEEK-WC的质量比为8∶2时,所制备的底膜性能表现最优;当TA与PDA的质量比为5∶5时,复合纳滤膜的综合性能最佳;TA/PDA与PEI溶...
腰果酚-苯酚改性酚醛胺固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作者:刘运学;何琳海;范兆荣;谷亚新;王晓丹;
摘要:以腰果壳的提取物腰果酚为原料,基于Friedel–Craft烷基化反应与苯酚生成混酚(MP),并将其应用于酚醛胺固化剂的改性,实现绿色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降低传统固化剂对环境健康的危害,进一步提升固化剂的综合性能。使用正交实验分析和单因素法研究在MP制备的过程中腰果酚替代苯酚的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MP及改性后的混酚-甲醛-酚醛胺固化剂(MPAT)的影响,确定MP的最佳制备工艺。并使用...
刚度特征值对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分析————作者:苏醒;阎石;高跃峰;夏伟军;
摘要: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λ值对其层间侧移集中性、塑性铰分布和出铰率等韧性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基于以上指标对λ值进行优化。在弹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以使RWMF变形...
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弯扭屈曲承载力设计方法————作者:王培军;叶守杰;朱浩;刘圣臣;吕佰毅;
摘要:深入分析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悬臂构件的弯扭屈曲性能,并提出可靠的设计方法,实现此类构件作为地铁疏散平台支架的大规模应用。对双相不锈钢S32001冷弯卷边角钢悬臂结构展开了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角钢卷边宽厚比对角钢悬臂结构弯扭屈曲性能的影响,并基于弹性屈曲理论建立了冷弯卷边角钢弯扭屈曲承载力计算方法。截面肢长相同时,卷边角钢截面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较普通角钢截面构件可提高70%~14...
冻融条件下预处理废旧橡胶粉水泥土损伤劣化研究————作者:王凤池;王天岐;于昊天;
摘要:研究经不同化学预处理后的橡胶粉对废旧橡胶粉水泥土抗冻性的提升能力。以4种不同化学试剂对橡胶粉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废旧橡胶粉水泥土进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抗压试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预处理方法下废旧橡胶粉水泥土微观形貌的损伤劣化机理。在冻融循环条件下,预处理改性后废旧橡胶粉水泥土的质量损失率和抗压强度损失量均有明显降低,相较于3次冻融循环的清水组试件,Na2CO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