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机械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茶叶机械

茶叶机械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3-1189/TS
国际标准刊号:1005-8680
主办单位:杭州茶叶机械科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杭州茶叶机械科学研究所
上一本期杂志:纺织科学研究纺织科技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普及为主,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以应用研究为主的方针,面向全国,面向大茶业,为茶叶生产全过程服务,为茶系统的教学、科研服务,为振兴茶业经济、茶工程科学技术服务。积极支持广义的茶文化活动,在传承先人茶文化丰厚源流的基础上,努力促成茶饮文化的普及。

  《茶机设计与研究》现用刊名《茶叶机械杂志》

  茶机设计与研究栏目设置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茶机设计与研究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茶机设计与研究征稿要求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阅读推荐:茶叶科学

  《茶叶科学》是我国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茶叶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一本能够反映学科水平和发展动向的“权威性期刊"。自1989年以 来,该刊己先后被中国科协、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和浙江省科学技术 期刊编辑学会6次评为优秀学术期刊。先后被英国CAB文摘及其数据库和美国 化学文摘CA及其数据库收录;1996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 社的光盘版,并于1999年全刊上网;本刊同时还加入了万方数据网络中心的 ChingInfo系统并上网;1999年起己成为轻工和手工业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 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茶叶机械最新期刊目录

茶色素的研究现状与应用————作者:杨晓萍,郭大勇,袁芳亭

摘要:比较系统地叙述了茶色素的种类、性质、制备方法、生理功能、应用范围与发展前景

茶联三副————作者:戴盟

摘要:<正> 为《红楼茶韵》题联石破天惊传妙记诗香茶韵绘红楼 注:《红楼茶韵》是李茂荣先生创作的工笔重彩系列组画书赠湖畔居联茶香鸟语增人

广东茶饮料实现跨越式发展————作者:丁俊之

摘要:<正> 中国饮料自1980年至1999年年均增幅达23%;在新世纪,中国饮料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在饮料市场不断扩大、竞争机制不断完善的情势下,中国饮料强省已初步确立。1999年产量居前5位的是广东、浙江、上海

贵池区有机茶发展现状与对策————作者:雷元胜,徐光荣

摘要:介绍了池州市贵池区有机茶发展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加快有机茶发展的相关建议

浦江茶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作者:陈丰仓

摘要:分析了浦江茶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突出基地建设 加快名茶发展————作者:张云金

摘要:介绍了常山县突出基地建设、加快名茶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建“茶农之家” 造产业优势————作者:顾轩强

摘要:介绍了锡山茶业协会成立三年来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

茶农,加入WTO后如何增收————作者:苏洪生

摘要:论述了提高茶叶品质、发挥名人效应、发展多功能农业与茶业增效、茶农增收之间的关系

不同加工工艺对针形绿茶品质的影响————作者:方世辉,詹国鸣,胡绍德

摘要:用相同原料,经过相同杀青与揉捻后.采用不同做形工艺制作针形绿茶。结果表明,其成茶品质有一定的差异;以手工做形和以理条机做形辅以手工做形的加工工艺,其成茶品质较好

机制“雀舌”茶的技术研究————作者:吴文华

摘要:开展了机制“雀舌”茶的技术研究,作了机制、半机制、手工制作的对比试验与分析,得出了机制比手工制作品质好的结论

“武大绿州茶园”投产————作者:曾庆辉

摘要:<正> 据《环境经济周刊》消息,由武汉大学等研制的新型活体微生物农药——武大绿州茶园,不久前已由农业部批准投入批量生产。该产品系由茶尺蛉核型角体病毒与其它微生物复合而成,运用了人工制造“虫瘟”杀虫的新概念。应用这种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具有安全、无残留

品牌战略与金鼓露毫王的创制————作者:李传忠,宁宜波

摘要:论述了品牌效应,介绍了金鼓露毫王创品牌的过程及其制作工艺

蜡梅花茶窨制技术的研究————作者:陈学林,黄阳

摘要:对蜡梅花茶窨制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适窨花种、鲜花开放度以及窨制温度、时间、次数等相关工艺参数,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综合经济效益

CTC绿碎茶加工工艺————作者:何青元

摘要:用印度引进的CTC红碎茶加工生产线进行了绿碎茶大生产加工试验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汀溪兰香(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作者:董永泓,章志扬,宋艳芬

摘要:<正> 1茶园建设和管理1.1产区的选择1.1.1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越、远离城镇、村庄、厂矿的山区茶园,与常规农田区之间要有500m以上宽度的隔离带或高山屏障,200m之内不得有厕所、粪坑和生畜圈,并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选择的有关规定,以保证茶园不被污染,病虫害难以传播

金湖银针茶的品质特征与制作工艺————作者:张启利,李良根

摘要:<正> 金湖银针茶属茶中之精品,产于池州市唐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其品质特征为:单芽似针,翠绿披毫亮润,大小均匀一致;内质栗香持久,滋味纯和,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匀整。其基本制作工艺为:鲜叶摊放——杀青——做形——烘干

实现春茶优质高产低耗的技术措施————作者:陈杖洲

摘要:对实现春茶优质、高产、低耗的技术措施作了总结归纳

福鼎大白良种茶的引种效应————作者:李华海

摘要:介绍了引种的综合技术措施和引种所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

乌牛早试种的表现————作者:胡杨芳,吴尚敏

摘要:<正> 地处浙闽边界的泰顺县郑家庄村属低海拔地区,冬季罕有霜冻。该村原有3.33hm2本地群体种茶园。根据发展名优茶生产的需要,村民王仁佃于1995年率先引种乌牛早良种15万株,建成茶园3.33hm2。建园后采用如下管理措施:(1)定型修剪采用修剪主枝、留养侧枝、多

良种茶园栽培技术————作者:王亦财,刘素素

摘要:<正> 茶树良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发芽早、抗逆能力强等特点。泰顺县茶树良种种植面积已达930余hm2。根据实践经验,良种茶园栽培管理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