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2-1676/TN
国际标准刊号:1671-8860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主管单位:武汉大学
查看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小型电机上海电机科技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GeomaticsandInformationScienceofWuhanUniversity(月刊)曾用刊名:武汉测绘学院学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57年创刊,为测绘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测绘、遥感、图形图像处理等专业及相关学术论文。发表论文强调先进性、创造性。该刊发表的论文部分收录于EI、SCI、AJ等。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栏目设置院士论坛、学术论文、科技信息。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龙源期刊网、地学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工程索引Compendex数据库(核心)、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817;总被引频次:3355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118;综合影响因子:0.774

  7、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

  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

  中科双效期刊

  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

  8、偏重的研究方向:地球科学、地理学、遥感机理与方法、信息科学、自动化、导航、制导与传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9、投稿录用比例:100%

  10、审稿速度:平均、4.2个月的审稿周期

  阅读推荐:电路与系统学报

  《电路与系统学报》(双月刊)是经过中国国家科委审定的高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专业学会支持,1996年创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电路与系统学科内具有重要理论与技术意义的、创新的和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与技术报告,是电路与系统学科以及相关学科内的科研技术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及研究生、各级科研及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的重要期刊,是各级科技图书情报机构和信息机构不可少的订藏刊物。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最新期刊目录

Galileo高精度定位服务(HAS)方法及性能评估————作者:郭斐;李星宇;杨颜;张小红;

摘要:Galileo高精度定位服务(High Accuracy Service,HAS)通过星基E6b信号或互联网向全球用户免费播发Galileo和GPS双系统的轨道、钟差和码偏差改正数,为全球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提供了新的途径。描述了HAS信息的解码与改正数应用方法,并基于E6b播发的星基增强改正信息,分析了HAS服务的可用性,评估了卫星轨道和...

隧道结构体与地质体融合的自适应网格模型构建方法————作者:丁雨淋;昌凡浩;郝蕊;程智博;吴立丰;张叶廷;

摘要:基于有限元的隧道围岩-支护耦合分析在隧道设计建筑与运维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地质体结构复杂、且与隧道的粒度差异过大导致有限元网格划分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分级区域约束的隧道地质体融合模型自适应网格构建方法。首先,构建了隧道本体和周围地质体的融合细化模型;然后,综合语义和空间信息对模型进行等级区域划分,以此构建网格尺寸场指导网格剖分,形成自适应网格。选择典型隧道工程进行...

多源地理数据支持下的巴基斯坦冲突风险分析————作者:李熙;巩钰;范志毅;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部分沿线国家内部各类冲突频发,导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的项目投资存在风险和挑战。本研究聚焦于“一带一路”倡议最早合作国之一的巴基斯坦,基于武装冲突地点和事件数据项目(Armed Conflict Location and Event Data Project, ACLED)数据和夜光影像等多源地理数据,分析了2023年巴基...

四川筠连县金坪村滑坡灾前地貌变化和形变特征研究————作者:陈博;宋闯;李振洪;李永生;刘海辉;余琛;李素菊;刘明;陈毅;张林;彭建兵;

摘要:2025-02-08 11时50分,中国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发生山体滑坡灾害,造成10人死亡,19人失踪,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基于多源遥感影像,包括C波段哨兵一号(Sentine-1)卫星升轨、C波段涪城一号(Fucheng-1)卫星升轨、L波段陆探一号(Lutan-1)卫星降轨影像及多时相光学卫星遥感影像,初步揭示了滑坡失稳前地貌变化与形变特征,并识别了周边区域斜坡变形区。研究结果表明...

陆地探测一号卫星用于干涉测量精度验证与分析——以大同市为例————作者:张双成;王杰;李涛;朱武;牛玉芬;钟储汉;王铭辉;张成龙;李振洪;

摘要:陆地探测一号(LT-1)卫星是我国第一组以差分干涉为主要任务的SAR星座,该星座由两颗配置了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载荷的A、B星组成,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多极化对地成像能力,可应用于地质、地震、减灾、测绘、林业等领域。A、B双星编队构形运行,“绕飞”模式适用于地形干涉测量,“跟飞”模式适用于形变干涉测量。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为研究区,基于LT-1星座两种模式的数据,分别利用InSAR(Interfero...

联合LuTan-1和Sentinel-1A应用SAR偏移量技术的错朗玛冰川位移监测————作者:刘泽伟;杨成生;李涛;魏春蕊;周临轩;吕森;朱赛楠;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积雪加速消融,造成一系列冰川泥石流、冰湖溃决等地质灾害。我国自主研发的LuTan-1(LT-1)卫星在冰川位移监测应用中的实际效果备受关注,且目前研究较少。本文选取我国西藏错朗玛冰川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2022年Sentinel-1A影像和LT-1影像,对冰川位移进行了偏移量监测技术的对比研究,并利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方法联合两种影像数据解算冰川三维形变速率。研究表明,...

城市影像的智能计算表征————作者:黄颖菁;张帆;李勇;邬伦;刘瑜;

摘要:城市影像能够详尽刻画城市物理环境,支持从全球到微观层面的多尺度分析。基于高效的特征工程方法,从庞大且复杂的城市影像像素数据中提取高层次语义特征,用于模式识别和决策支持,一直是城市研究的重要方向。相较于传统的语义要素表征,我们发现,表示学习支持下的计算表征方法能够从城市影像中学习高维深度特征。这些特征不仅提炼了更丰富的城市语义与结构信息,还促进了多模态数据融合和更精准、鲁棒的城市模型构建。特别地,基...

不依赖固定锚点合并的无人机影像并行化SfM方法————作者:姜三;马一尘;江万寿;李清泉;

摘要: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Incremental Structure from Motion, ISfM)的现有并行化方法存在场景图构建忽略了影像局部连接强度、子场景(空间关联的影像集合)合并路径长和效率低等问题,使其难以满足大场景影像处理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不依赖固定锚点(参考模型)合并的无人机影像并行化SfM方法,包括:设计了顾及影像局部连接强度约束的场景图构建方法,有效提升了场景图分块的紧凑性,保...

不规则形状小天体重力位的蒙特卡洛估算方法及其应用————作者:张丽丹;钟振;杨珍;

摘要:当前小行星探测任务空前热烈,不规则外表形状对重力位估算的影响较大,常用的多面体算法因复杂度较高不利于算法设计。针对不规则外表形状小天体重力位估算的问题,提出基于蒙特卡洛积分的重力位估算算法,以便降低重力位估算的复杂度,促进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任务的开展。结果表明:(1)蒙特卡洛算法与多面算法在模型重力位估算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本文算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尽管球谐算法在重力位估算方面具极高的计算效率...

湖南资兴市2024年7月台风“格美”诱发滑坡特征及其地质控制作用————作者:刘瑞阳;许强;蒲川豪;徐繁树;王晓晨;赵浩星;朱星;何娜;

摘要:2024年7月26日,台风“格美”袭击湖南省资兴市,诱发了大规模滑坡灾害,造成房屋损毁和多处道路阻断,并导致严重人员伤亡。然而,目前对于台风“格美”诱发滑坡的发育分布与形成条件仍不清晰,影响灾后重建和风险隐患排查。本文基于灾后遥感影像,通过深度学习结合人工校核建立滑坡数据库,基于孕灾环境分析滑坡分布规律;采用可解释性机器学习进行易发性建模,探讨地质条件对滑坡形成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台风“格美”在...

联合先验模型和航空重力构建局部适用的超高阶重力场模型————作者:梁伟;徐新禹;李建成;黄剑;李朋远;刘站科;陈小英;

摘要:研究联合先验重力场模型和航空重力数据构建适用于局部区域的超高阶重力场模型的方法,基于逆Poisson积分向下延拓方法和块对角最小二乘的超高阶重力场建模方法,提出了实用化的解算策略,并使用中国毛乌素测区的实测航空重力数据进行了验证。根据毛乌素的航空重力和地面重力,联合SGG-UGM-2模型,采用不同的解算方案分别计算了适合于毛乌素测区的4个阶次达到3 599和2 159的超高阶模型RIGM-MWS-...

BDS-3三频非差非组合PPP模糊度快速固定————作者:章繁;柴洪洲;王敏;肖国锐;

摘要:2020年7月底,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 3,BDS-3)已正式面向全球用户开通高精度位置服务。为充分发挥BDS-3系统的多频服务能力,联合B1I、B3I传统信号和B2a新信号实现了BDS-3三频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模糊度固定(ambiguity resolution,AR)。...

GPS/BDS实时SSR产品质量评估及其PPP性能分析————作者:苏春阳;舒宝;郑蕾;田云青;雷体俊;穆雪枫;王利;

摘要:近年来,随着多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迅速发展以及实时高精度应用需求的日益增长,国际GNSS服务分析中心(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提供的状态空间表述(state space representation,SSR)产品越来越丰富。评估不同分析中心的GNSS实时产品及其定位性能对用户具...

干涉合成孔径声纳局部相干法复图像配准————作者:钟何平;李涵;田振;黄攀;唐劲松;

摘要:复图像配准是干涉合成孔径声纳(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InSAS)信号处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处理步骤,直接影响到提取的干涉相位质量,关系到最终所重建的数字高程模型精度。为提升获取的缠绕相位质量,在充分分析InSAS成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相干法的InSAS缠绕相位获取方法。首先分析局部数据块内相位点距离差的变化特点,在此基础上论...

利用激光雷达进行船舶位姿感知————作者:兰加芬;郑茂;初秀民;柳晨光;吴勇;

摘要:为精确测量船舶进入升船机船厢的位置、航速、偏航角等关键位姿参数,提出了自适应体素栅格长度计算方法、基于特征点的船舶位置感知方法以及自适应姿态感知方法。以长江三峡5号为例分析了关键参数的影响,并通过蓝箭208号与华嘉8号验证了感知精度。与测速轮测量结果对比表明,船舶纵向位置平均偏差0.810 m,航速平均偏差0.030m/s,偏航角平均偏差0.27°。所提出的位姿感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可为船舶进出...

半参数与支持向量机组合模型的BDS-3钟差预报————作者:潘雄;黄伟凯;王聪;赵万卓;金丽宏;

摘要:针对卫星钟差序列中非线性特性较为复杂的问题,为了有效地分离周期项改正误差和顾及不能函数化的因素,提高钟差预报的精度,将钟差周期项模型扩充到半参数模型。利用核估计方法将窗宽参数与模型参数解算综合考虑,建立了半参数变系数模型,综合支持向量机进行卫星钟差数据的参数解算、周期项改正分离、异常值识别和残差拟合。首先,利用泰勒展开式对非参数分量进行修正,引入核估计方法,建立了半参数变系数模型;然后,构造分值检...

美军锁眼卫星计划分析与应用————作者:李爽;

摘要:美国曾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射锁眼(KeyHole,KH)卫星计划系列卫星并记录了全球范围的地表、军事情况,这批资料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解密,用于全球变化等多领域研究。KH卫星影像这一拍摄时间更为早期、成像质量极高的遥感数据集是令研究者感到兴奋的,但相较于陆地卫星(Landsat)等现代商业卫星的广泛研究与应用,无论是在遥感等现代科学中,还是在历史相关学科中,KH卫星影像的相关研究还远不够深...

顾及NLOS信号的多路径误差削弱方法————作者:王亚伟;邹璇;叶远斌;付睿男;唐卫明;李志远;

摘要:多路径误差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精密数据处理中的主要误差源之一,非直射(non line of sight, NLOS)信号与多路径信号具有不同的信号特性,在厘米至毫米级别的GNSS定位中可能导致显著的误差。然而目前针对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多路径误差改正方法均未对两者进行有效区分。通过三维(3 dimensional,3D...

中国高精度速度场建立方法及其在框架转换中的应用————作者:杨瀚融;厉芳婷;王恒毅;魏以宽;陈华;姜卫平;

摘要:高精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定位成果一般在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ITRF)下表达,但是中国测绘成果要求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CGCS2000),高精度速度场模型...

基于基线优选的InSAR相位直方图技术森林垂直结构反演————作者:吴传军;沈鹏;TEBALDINI Stefano;余扬海;廖明生;

摘要:采用干涉相位直方图(phase histogram,PH)技术,原则上仅需单极化、单基线(或少量干涉图)即可获取低分辨率的森林垂直结构,然而,为了应对由机载轨道不稳定而导致垂直波数剧烈变化的问题,提出基线优选的策略,通过约束模糊高筛选合适的干涉基线,重建全覆盖实验区的相位直方图结果,并基于欧洲空间局TomoSense机载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