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Coal(月刊)1992年创刊,主要刊发煤炭工在高产、高效集改化矿井建设中,各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的总结、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等。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煤栏目设置特约专稿、高产高效、市场分析、理论研究、试验研究、问题探讨、实用技术、成果应用、国外技术、信息博览等。
煤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2、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3、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181;总被引频次:614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125;综合影响因子:0.062
4、煤杂志荣誉:
连年为山西省一级优秀期刊
阅读推荐:煤矿开采
《煤矿开采》煤矿技术期刊,创刊于1991年,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采矿专业综合性技术期刊,是煤炭行业新技术、新产品发布的主要媒体之一。栏目设置:综述、应用基础、开采与设计、特殊采煤与矿区环境治理、巷道工程、开采装备、矿压与灾害控制、技术经济管理。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重点收藏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资源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知网”发行远及北美、西欧、日本、东南亚、印度等国和中国香港与台湾地区。
煤最新期刊目录
欢迎使用《煤》杂志网上投稿系统
摘要:<正>http://meia.cbpt.cnki.net为推进期刊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期刊与作者之间的交流,《煤》杂志开通了在线投稿和审稿系统,实现了作者投稿、编辑编稿、专家审稿、稿件管理等编辑流程全网络化协同办公,欢迎大家使用网上投稿系统
斜沟煤矿掘进面风流调控装置研究————作者:黄超;
摘要:斜沟煤矿掘进工作面通风调控方法难以动态控制出风口风流,致使掘进面风量偏小,引发有毒有害气体、煤尘积聚,文章以+700 m水平南翼胶带大巷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研究原始风场的缺陷并结合风流调整要求,研发一种气动式风流调控装置,同时分析装置的控制、机械、气动执行系统的研发方案。借助ANSYS Workbench软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装置的安全系数和最大应力,模拟结果均满足强度要求。基于FluidSIM软...
基于Comsol的储煤堆重力热管最佳布置方式研究————作者:张鑫宇;
摘要:为了获得重力热管在储煤堆中的合理布置参数,取得最佳的降温效果,基于重力热管传热理论模型,通过Comsol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手段,研究储煤堆高温热源与重力热管埋入储煤堆的参数之间的关系,模拟结果发现:热管埋入储煤堆的深度对高温热源点的影响比热管埋入储煤堆的倾角对高温热源点的影响大;当重力热管埋入储煤堆的倾角相同时,重力热管埋入储煤堆的长度越长,发挥出的降温效果越理想,当重力热管距离高温热源点越近,...
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瓦斯运移规律与治理技术————作者:李鹏;
摘要:为解决焦家寨煤矿22115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的瓦斯超限问题,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工业应用等方法揭示了煤层瓦斯含量与解吸量的差异性,探究了瓦斯体积分数在采空区内的空间分布规律,设计了走向高位钻孔抽采方案。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风侧及采空区深部瓦斯体积分数高,进风侧及浅部区域体积分数低,回风侧采空区高体积分数瓦斯区域宽度大于进风侧。垂直方向上,瓦斯体积分数随层位升高而递增。倾斜方向上,回风侧瓦斯体积分...
地面L型抽采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合理布置位置研究————作者:王保功;
摘要:为解决石港煤业15号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浓度严重超标的问题,拟在15405回采工作面使用地面L型钻孔抽采采空区瓦斯。为了验证采用该抽采工艺的合理性并确定L型钻孔的最优布置参数,采用COMSOL模拟软件建立三维裂隙场模型,分析采空区瓦斯运移和富集规律,结果表明:L型高位钻孔水平段的合理终孔范围为:垂直方向上距煤层顶板19~29 m,水平方向上距回风巷上帮13~23 m, L型抽采钻孔可有效将上隅角瓦斯...
顺层抽采钻孔参数合理设计研究————作者:李鑫;
摘要:为确定王庄煤矿顺层抽采“三花”钻孔的合理设计参数,基于修正的P-M模型建立了瓦斯抽采过程的流固耦合模型,并通过模拟软件分析了“三花”钻孔不同抽采条件下,煤层有效抽采区域的变化情况,最后结合现场,通过流量计法对有效抽采半径进行了检测,证明此次模拟研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抽采负压的变化对有效抽采区域影响并不明显,而钻孔孔径的增加能够有效地增大有效抽采区域。随着多钻孔水平间距的不断增加,钻孔终端明显出现...
突出煤层顺层定向长钻孔水力冲孔抽采瓦斯技术研究————作者:孙志鹏;
摘要:为提高定向顺层长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效果,以伏岩煤业3122回风巷正副巷掘进区域消突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试验、理论计算、对比分析等方法,展开水力冲孔造穴工艺应用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相同条件下,水力冲孔后的顺层钻孔瓦斯抽采速率和抽采纯量明显大于普通钻孔,冲孔后有效抽采半径也明显增大,确定3122回风巷正副巷掘进区域顺层钻孔应采用冲孔钻孔和普通钻孔交替布置的方法,预计可取得较好的消突效果及经济...
高位长钻孔在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治理中的应用————作者:张东东;
摘要:为解决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集聚问题,以6505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性设计高位长钻孔瓦斯抽采方案并进行工程应用。现场应用后,6505综放工作面正常回采期间,回风隅角瓦斯体积分数控制在0.57%以内,瓦斯体积分数波动较小且始终在安全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高位长钻孔是一种有效的瓦斯治理手段,可实现顶板裂隙瓦斯有效抽采,拦截回风隅角瓦斯涌出,为煤炭安全高效回采创造良好条件
贺西煤矿4306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作者:王红;
摘要:为实现采面瓦斯高效治理,针对贺西煤矿4306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煤层赋存、瓦斯涌出特征,针对性提出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并进行工程应用。通过回采巷道内布置的顺层钻孔进行本煤层瓦斯预抽;四采区东翼底抽巷(采面底抽巷)内布置的底板定向长钻孔对下覆煤层卸压瓦斯进行抽采及拦截;材料巷内钻孔插管进行采空区瓦斯抽放,同时布置顶板裂隙钻孔拦截采空区瓦斯涌出。工程应用后,4306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工作面内、回风巷中...
围压循环加卸载对煤体孔裂隙结构及渗透率影响的试验研究————作者:颜泽文;马衍坤;
摘要:为探索围压循环加卸载下煤体孔裂隙结构及渗透率的演化规律,采用围压循环加卸载在线核磁共振测试方法,测试得到了褐煤循环加卸载过程T2图谱演化曲线及其渗透率。结果表明,孔裂隙结构和渗透率对应力的响应特征总体相似,但存在细节差异。孔隙度、渗透率均与围压呈负相关关系,且任意一次加载过程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大于该次卸载过程的。渗流通道随围压的增大而逐渐闭合,在卸载过程中则无法完全恢复,另一...
复杂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作者:范学锋;
摘要:为了解决在煤柱内掘进巷道时表现出的应力条件复杂、围岩变形量大、巷道维修成本高等难题,以平泉煤业3号煤层复采项目中的回风大巷为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对巷道断面及支护设计进行优化,提出了对实体煤巷道前后两端15 m范围内巷道采用“锚网索喷+注浆+25U型钢棚”进行支护,中间巷道采用“锚网索喷+注浆”进行支护的施工方案。在现场进行工业性试验,通过围岩移近量观...
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支护优化研究————作者:李佳明;
摘要:为实现回采巷道围岩变形有效控制,以2303轨道巷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原支护方案失效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工程应用。优化支护方案通过增加锚杆、锚索长度,减少排距的方式增加锚网索支护强度;同时用注浆锚杆代替原有螺纹钢锚杆支护顶板及两帮,通过注浆提高围岩控制效果。优化支护方案应用后,轨道巷顶板、两帮位移量最大分别为47 mm、35 mm,工程应用效果显著
水峪矿十采区轨道巷围岩修复技术研究————作者:梁小龙;
摘要:针对水峪矿十采区轨道巷围岩局部在采动压力等影响下围岩变形严重问题,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及围岩变形特征,提出主被动支护相结合的围岩修复技术方案并进行工程应用。将轨道巷断面由半圆拱型优化为不规则“O”形(马蹄形),同时综合采用锚网索喷+36号U型钢棚支护,并给出修复方案及围岩支护参数。工程应用后,十采区轨道巷顶底板、两帮最大收敛量分别控制在34 mm、55 mm以内,巷道断面保持稳定,取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末采顶板治理技术研究————作者:张超;
摘要:针对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末采阶段矿压显现剧烈,大巷受扰动发生围岩变形、底鼓等问题,以榆树坡煤矿5107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分析水力压裂裂纹扩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确定合理压裂段长度,提出水力压裂技术方案并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水压力的作用下,裂纹开始开裂并向远处扩展,其扩展路径趋向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当压裂段长度为钻孔直径的10倍(600 mm)时,压裂段中部岩体应力分布与裂缝启裂时...
中厚煤层小煤柱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作者:魏菲;王涛;
摘要:针对吉祥煤矿中厚煤层回采工作面留设大煤柱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以153103工作面回风顺槽小煤柱沿空掘巷为工程背景,基于回采工作面基本顶断裂力学模型和围岩极限平衡理论,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小煤柱合理尺寸为7 m,提出“锚杆+锚索+钢筋梯子梁+金属网”的联合支护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巷道掘进期间围岩整体稳定,工作面回采期间沿空巷道顶底板和两帮最大移近量分别为560 mm和800 mm,巷道变形量处...
金能煤业1201工作面末采阶段矿压显现规律分析————作者:闫跃文;
摘要: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矿压剧烈显现是导致设备回撤时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1201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顶板破断和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特点,基于回采过程中液压支架记录的工作阻力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正常放顶煤阶段矿压较停止放煤后的矿压大,并且相同状态下液压支架前柱的工作阻力较后柱大;正常生产期间工作面的动载系数为2.01,进入末采阶段回采22 m之后,工作面的动载系数为1.27;工作面距离停...
特厚煤层综放面窄煤柱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作者:魏杰;
摘要:为保证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窄煤柱沿空巷道的安全稳定,以5302辅助运输巷支护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业试验等方法,展开窄煤柱沿空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提出覆岩空间大结构水力切顶弱化卸压控制技术。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沿空巷道煤柱侧及实体煤侧顶板进行切顶后,可降低实体煤壁内应力集中程度,改善巷道围岩的高应力环境,参照数值模拟结果设计了水力压裂切顶卸压技术方案。并确定“破碎围岩锚注一体化”...
破碎顶板条件下回采巷道围岩综合支护技术研究————作者:赵龙;
摘要:针对回采巷道破碎顶板条件下掘进效率低、围岩变形量大等问题,以10303运输巷为研究对象,针对性提出围岩综合支护技术方案并进行工程应用。10303运输巷掘进期间,在迎头布置锚杆进行超前支护,维护破碎顶板稳定,为掘进及后续支护创造良好条件;采用锚网索、锚索补强方式进行永久支护,给顶板及巷帮均提供较大的支护作用力,确保围岩稳定。工程应用后,10303运输巷顶底板变形量控制在80 mm以内,巷道掘进进尺稳...
基于光纤光栅的煤矿井下顶板安全监控系统————作者:姚刚;孙庆宏;满娟娟;秦佑星;
摘要:顶板活动监测是预防顶板垮塌事故的主要措施,对煤矿井下巷道的优化设计具有支撑作用。传统的监测措施,要么需要繁重的地下劳动,要么无法在恶劣的地下环境中正常进行。文章为突破这一技术壁垒,研制了一种以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材料为感知元件和传输介质的煤矿井下顶板安全控制监测系统。与传统的监测设备相比,所开发的新型监测系统可对煤矿井下顶板活动进行准确、可靠、连续得在线监测,有望进一步防止发生灾难性顶板坍塌事...
深部岩石取芯饼化特性与形成机理研究————作者:秦卫卫;田红卫;樊冲;马超智;
摘要:深部岩芯钻取后常出现饼化现象,即岩芯断裂为饼状形貌。为探究饼化特性与形成机理,采用形貌观察、统计分析方法对饼化岩芯的宏观特性进行分析,依托扫描电镜对饼化岩芯的微观晶粒状态、晶粒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岩芯的饼化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饼化岩芯存在多种侧面与端面结构。直径较大的岩芯包容裂纹尖端应力的能力更强,裂隙尖端不易产生扩展,饼化岩芯数量随之减少。晶粒较小,微观缺陷发育度较高的岩芯会更易...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 省级光源与照明
- 省级《能源研究与管理》
- 省级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省级酒世界
- 北大核心《中国油脂》
- 北大核心《工程热物理学报》
- 省级当代老年
- 国家级纺织教育杂志
- 北大核心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热力透平》
- 省级纺织装饰科技
- 省级精细化工
- 省级铸造设备研究
- 北大核心《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 省级《交通环保》
- 国家级铁道知识
- 国家级导航定位学报
- 国家级《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 北大核心《水生态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涂料》
- 北大核心《遥感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皮革化工
- 国家级水利水电施工
- 省级《山东纺织科技》
- 省级海洋史研究
- 北大核心《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 省级住宅装饰
- 省级现代城市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