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研究》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月刊)1988年创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环境管理的新理论、新经验,以及反映环保领域热点问题的学术论文;通过特别约稿及时讨论环境重大问题及重要学术理论。为促进国际环保科技成果、科研项目与科技人员的交流服务,为相关政府机构、研究及教育部门、企业、各类环保团体、环保科技人员、管理干部、高等院校师生服务。
环境科学研究栏目设置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工程。
环境科学研究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网、文摘杂志、化学文摘(网络版)、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哥白尼索引、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动物学记录、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1996-2011年连续5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5年万方:影响因子:1.409;总被引频次:3774
截止2015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1.891;综合影响因子:1.266
7、杂志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8、偏重的研究方向:地球科学、环境化学、化学科学、环境地球化学、地球化学、生命科学、环境污染化学、生态学、大气科学、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环境分析化学、土壤生态学、海洋科学、海洋环境科学、污染控制化学、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工程与材料、大气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环境工程、污染生态学、大气遥感和大气探测
9、投稿录用比例:52%
10、审稿速度:平均2.5个月的审稿周期
阅读推荐:中国环境管理
《中国环境管理》Chinese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双月刊)2009年创刊,是环境管理刊物。以宣传党和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繁荣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模式为宗旨。交流、推广和普及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法学、环境社会学的科研成果、工作经验和科学知识,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环境科学研究》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新高考》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环境科学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激光雷达的塔里木盆地南缘冬季“2·18”强沙尘暴过程分析————作者:廖七妹;何清;武胜利;张海亮;李晶晶;徐月月;陈非凡;徐鹤瑄;王宏钰;
摘要:为研究冬季沙尘暴的污染特点,基于民丰县与和田市两站点的激光雷达、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地面颗粒物浓度数据及ERA5再分析资料,借助HYSPLIT模型,综合分析了2024年2月18日(简称“2·18”)和田地区民丰县与和田市一次强沙尘暴过程,结果表明:①此次沙尘暴主要因500 hPa高空西伯利亚低槽及槽前锋区触发偏西冷平流输送,配合850 hPa西风受天山地形阻挡形成绕流,部分气团进入塔里木盆地引发热力...
基于概率评估和本土化参数推导广东省土壤中甲醛筛选值研究————作者:刘劲铭;董敏刚;谭海剑;李婧;韩璐;陈梦舫;谷涵远;程媛媛;江锟鋙;
摘要:广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涉甲醛工业场地聚集地,含甲醛废水的不规范排放或泄露导致土壤甲醛污染问题突出,然而,国家尚未出台针对土壤甲醛污染的筛选值标准,限制了监管部门对甲醛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与管控。为此,本研究基于广东省的本土化参数,结合蒙特卡洛概率模型,推导了甲醛在一类用地和二类用地中的土壤筛选值范围,并对实际污染场地的监测数据进行了风险评估与统计模拟。结果表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结果分析,广东省土壤中一...
中国粮食主产区种植业碳排放及其与粮食生产的脱钩研究————作者:陈逸;戴小文;
摘要:为考察中国粮食主产区种植业碳排放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动态关系,揭示其内在驱动因素,本文测算了2000—2022年种植业碳排放,利用Tapio脱钩模型构建种植业碳排放与粮食产量的脱钩指数,并进一步采用LMDI模型对脱钩指数进行分解。结果表明:①2000—2022年粮食主产区的种植业碳排放量累计减少644.31×104 t,且在趋势上呈现“短暂下降—持续增长—慢速下调—迅速减少”的四...
基于梯度提升算法的山东省2019年SO2污染物时空变化分析————作者:李隆;杜宁;邓小东;张洪飞;龚德才;
摘要:连续的SO2污染物时空分布情况对于监测和综合治理大气SO2污染、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使用Sentinel-5P TROPOMI提供的近实时SO2垂直柱浓度数据、ERA5气象再分析资料和DEM数据,基于梯度提升机器学习模型(CatBoost)对山东省2019年SO2污染物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C...
基于污染治理的塑料生态设计发展现状和展望————作者:徐玥;谭全银;李金惠;赵娜娜;
摘要:塑料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与气候变化同等重要的环境问题,开展塑料生态设计是防治塑料污染的重要着力点。本文系统梳理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塑料生态设计领域的立法进程、标准制定情况,并提出分阶段实施策略与发展建议。结果表明:欧盟凭借前瞻性视野,构建起一套全面且强制的法规体系,贯穿塑料从生产源头到回收末端的全流程,使生态设计成为法定责任;美国联邦层面立法启动滞后,不过近年来州级层面积极发力,呈现追赶之势;日本因热回...
沙尘降雨叠加过程PM2.5中水溶性有机物光吸收特性和来源差异————作者:杨依诺;杨毅;董承璇;王萍萍;舒麒麟;杨扬;薛力颖;
摘要:为探究沙尘降雨叠加过程PM2.5中水溶性有机物(WSOM)的光吸收特性和来源差异,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和后向轨迹模型,揭示2023年4月1—14日沙尘和降雨对PM2.5中WSOM的浓度、荧光组分、分子特性和来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沙尘暴发当天和降雨量较大(中雨)时,WSOM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日平均浓度、类腐殖质含量均...
基于复杂系统管理思想的黄河治理理论与实践探析————作者:曾恩钰;陶莎;常河;盛昭瀚;
摘要:在新时期生态环境治理背景下,黄河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面临着诸多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这不仅考验着治理实践,也促使治理思路亟需进一步升级与创新。本文从复杂系统管理视角出发,基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这一逻辑链路,论述了黄河治理的本质内涵,并据此提出适应其本质属性的治理思路与实践原则。分析结果认为:①黄河治理的本质是对黄河流域复合系统的重构,通过对复合系统的结构、组成要素或其相互关系进行有意识...
不同水文期流域土地覆被对河流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机制————作者:穆政源;王亚俊;李卫平;魏大和;刘庆庆;方捷;肖秋香;
摘要:河流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动态变化、周转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水生态环境健康研究的热点,而明确土地覆被对河流DOM含量、组成和来源的影响,是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本文以福建省东张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枯水期(2024年4月)和丰水期(2024年8月)采集22条入库河流水样,解析不同水文期和土地覆被类型对DOM的影响路径,并利用荧光激发-发射矩阵(EEM)光谱学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
藻菌共培养系统去除畜禽养殖废水营养物质及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效能研究————作者:屈明祥;朱联东;
摘要:为评估藻菌共培养系统用于畜禽养殖废水高效处理的可行性,选取小球藻(Chlorella sorokiniana)和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构建微藻和活性污泥单培养系统及不同接种比例的共培养系统,并对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物去除率、微藻生长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关键功能物种的识别及微生物功能丰度变化展开系统研究。结果表明:①与单培养系统相比,共培养系统在污染物去除方面更为有效,最优藻菌接种比例为1:10,对CO...
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特征与地下水埋深生态阈值关系研究————作者:张晓宇;习佳兴;叶志豪;魏馨语;周欣;何连生;郑明霞;张洪伟;
摘要:地下水维持了干旱区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地下水埋深与其地表植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23年7—10月在乌鲁木齐河流域实地调查了120个植物样方(其中乔木样方27个、灌木样方43个、草本样方50个),基于样方调查结果、土壤理化性质和地下水埋深,统计分析地下水埋深变化对植物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探究地下水埋深生态阈值。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内,在地下水埋深10 m...
聚苯乙烯纳米微塑料与镉复合毒性对水稻发芽及代谢的影响————作者:周靖云;李慧;张景茹;苏海磊;王凡凡;季宁宁;卢欢亮;刘雪松;魏源;
摘要:近年来,微塑料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环境中的微塑料常常与传统污染物形成复合暴露,进而影响二者的环境效应。本研究探讨了暴露浓度为10~500 mg/L的聚苯乙烯纳米微塑料(Polystyrene nanoplastics,PSNPs)单一污染以及PSNPs浓度为100 mg/L和镉(Cd)浓度为30 mg/L的复合污染对水稻种子(Oryza sativa L.)萌发及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江干流南京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作者:郭旭东;王雨春;曾艳;张静;岑模珊;殷超;陈敬安;
摘要:为了解长江干流南京段水生态情况,并为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分别于2022年6月和2023年9月对长江干流南京段16个点位的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对浮游生物丰度、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南京段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76属,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优势门类,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显示其多样性处于“中等”至“良好”状态...
基于多维视角的中国交通碳排放与区域驱动要素链分析————作者:刘星星;陈媛;杨青;段召琳;吴婵媛;
摘要:剖析中国交通碳排放时空关联特征以及要素驱动机制,有利于强化我国区域间碳排放协同治理,对我国“双碳”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挖掘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碳排放的面板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据)基础上,利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交通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综合社会网络分析模型与机器学习模型,从“时空-集聚-要素”三维视角全面剖析中国交通碳排放的时空动态交互特征、区域...
网络毒理学策略分析十溴二苯醚(BDE-209)的脑损伤机制及作用靶点————作者:刘浩;李志刚;魏永杰;
摘要:十溴二苯醚(BDE-209)是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长期暴露下可能会干扰人体的神经系统并产生潜在的危害。目前,暴露于BDE-209所产生的神经毒性效应及其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相关的风险预测和暴露模型仍需完善。因此,本文采用网络毒理学的策略,以BDE-209暴露介导的脑损伤为例,探讨BDE-209的潜在毒性和作用靶点,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BDE-...
磁铁矿介导铁氨氧化体系的碳氮协同降解机制探究————作者:符祥壮;黄博创;朱金浩;王德欣;
摘要:为了探究厌氧铁氨氧化(FEAMMOX)系统在处理高NH4+-N含量及C/N(COD与TN的浓度比)失调的化肥加工厂废水中的碳氮协同降解机制,本研究构建中试规模(4.8 m3/d)的FEAMMOX系统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①FEAMMOX体系呈现较好的脱氮降碳效果,NH4+-N和COD的平...
会仙岩溶湿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作者:李鑫鹏;赵雨晴;李远俊;梁宇航;李双燕;
摘要:湿地土地利用类型影响着温室气体源汇分布及大小,尤其在岩溶湿地中,其独特的碳酸盐岩地质背景,使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显著时空差异。为了解岩溶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本文选取我国面积最大的低海拔岩溶湿地——桂林会仙岩溶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11月—2024年10月采用静态箱法结合气相色谱仪对湿地内5种土地利用类型(湖泊、林地、荷花塘、鱼塘、稻田)开展了以月为周期的甲烷(CH...
基于多种方法的赤水河营养物基准制定研究————作者:苗蔚;欧延静;吴秋双;张尚弘;闫龙;林小楠;
摘要:营养物质浓度与生物多样性及水质息息相关,制定营养物基准是实施河流水生态保护的关键手段。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养物基准的制定可为长江流域的水质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20—2023年水质监测数据及2023年水生生物采样数据,采用频数分布法和压力源-响应分析制定了赤水河pH、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浊度(Turbid...
中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效应研究————作者:李春梅;沈文科;苏颖喆;李诗妍;豆姗姗;
摘要: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碳减排路径对我国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探究“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和“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碳减排路径的动态演进规律,以及各驱动因素在演变过程中驱动效应的变化特征(不包括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结果表明:①从“十二五”时期到“十三五”...
京津冀区域生态状况、问题与研究需求————作者:何萍;全占军;侯利萍;徐杰;王德旺;艾亚敬;
摘要:京津冀是我国人口经济密集的区域,但是生态环境状况与国内外其他特大城市群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为了识别京津冀生态环境改善面临的挑战和科学研究需求,本文依据各类公开数据和文献资料,按照区域地理分异,分坝上高原、燕山-太行山山地丘陵、海河平原和海岸带4个区,剖析了生态环境状况、演变趋势和存在问题,提出重点研究主题建议。结果表明,近10年来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稳定好转,呈现系统性、转折性变化,但是累积的问题...
北京市不同功能区环境空气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的对比分析————作者:李云凤;汤济霖;董铭浩;周峰;齐京明;高锐;胡义;张心钰;王亚飞;李红;
摘要:较为全面地掌握北京市不同功能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状况、明晰其污染特征及来源差异,可以为臭氧(O3)污染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基于2019年8月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示范区〔大兴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BIPT)〕和中心城区〔朝阳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CARES)〕2个典型站点的VOCs、常规空气污染物和气象参数在线数据,对北京市2个不同功能区的VOCs污染特...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国家级纺织教育杂志
- 国家级《科技创业家》
- 国家级石油知识
- 省级《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中国酒
- 国家级精密成形工程
- 北大核心《电镀与精饰》
- 省级《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 省级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印染助剂》
- 省级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油气储运》
- 北大核心《中国铁道科学》
- 国家级《大型铸锻件》
- 北大核心《当代电视》
- 北大核心《生物技术通讯》
- 北大核心《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 国家级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 省级《冶金动力》
- 北大核心《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勘察科学技术》
- 北大核心《煤炭工程》
- 省级《直升机技术》
- 国家级《21世纪建筑材料》
- 国家级射频世界
- 省级广东地质
- 北大核心《石油化工自动化》
- 北大核心《石油机械》
- 省级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