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建筑科学

建筑科学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11-1962/TU
国际标准刊号:1002-8528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主管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查看建筑科学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分析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文物建筑建筑期刊

   《建筑科学》(Building Science)(月刊)1985年创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筑科学类综合性技术期刊。本刊内容丰富、可读、实用,在建筑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望。本刊依托建设部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得到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并有许多国内建筑界著名的专家学者组成了编委会,使得本刊更具权威性、指导性。

  建筑科学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2004-2011年连续3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

  3、影响因子:

  截止2015年万方:影响因子:0.796;总被引频次:1917

  截止2015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581;综合影响因子:0.271

  4、建筑科学杂志荣誉: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建筑科学栏目设置

  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防灾、暖通空调、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论坛、规范动态。

  阅读推荐:建筑界

  《建筑界》是本建筑行业技术探索的前沿期刊(省级刊物)。全称:《江苏商报.建筑界》。本刊是品牌主流媒体、是传播理论动态的本土专业平台,是建筑行业技术探索前沿媒体。为广大建筑、房地产的从业技术人员搭建一个交流经济、展示成果、合作共进的平台。

  建筑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量测算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作者:贾怡红;高天;崔凯丽;乔文涛;梅生启;

摘要:随着“双碳”计划的提出,建筑业作为“碳排放大户”进行节能减排刻不容缓。根据目前我国建筑碳排放计算的难点,本文首先对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研究边界进行梳理,确定主要碳排放源,并结合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与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碳排放因子建立工程定额碳排放测算模型和碳排放因子库。然后,基于建立的碳排放计算模型和工程定额碳排放因子库对Revit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自动计算建筑物化阶段碳排放。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

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板综合评价研究综述————作者:王林华;陈耀文;刘衍;王娟;田梽君;

摘要:在装配式建筑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新型预制墙板的应用日益普遍,墙板的系统性综合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本研究系统搜集并整理了现行的墙板综合评价相关研究进展,旨在汇总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解析研究中采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本研究进一步阐明并区分了墙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两大类别,分别为多角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全生命周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总结了预制墙板综合评价常用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各类赋权方法和评分方法在墙...

低气压下水蒸气渗透系数变化对建筑外墙热湿性能影响模拟研究————作者:周孟丽;方巾中;陈向晖;楼华鼎;高姗;冯驰;

摘要:高海拔地区气压较低,多孔建筑材料的热湿物理性质可能与常压时不同。因此,基于常压下所测得的数据研究高海拔地区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性能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前期实验结果表明:降低气压,多孔建筑材料仅水蒸气渗透系数明显增加;其他热湿物理性质基本不变。因此,本文利用由实验测试得到的多孔建筑材料水蒸气渗透系数随气压变化规律,对高海拔城市拉萨和昆明典型办公建筑外墙的热湿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考虑和忽略气压对水蒸...

漳州市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法与路径研究————作者:肖简雅;苗青青;罗晓予;陆江;陈英信;陈志刚;洪毅超;曾莉;葛坚;

摘要:建设领域碳减排对我国完成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夏热冬暖地区的中等城市福建省漳州市为例,从基准情景和控制情景2个方面分析了建设领域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量化解析了各类减碳措施对实现漳州市建设领域碳达峰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应用了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改造、城镇可再生能源利用、用能电气化与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5种减排措施后,漳州市建设领域碳排放可较基准情景提前10年,即...

西南高寒地区装配板房太阳能热风补偿研究————作者:桑朝辉;范鹏瑛;

摘要:为了给西南高寒地区的建设者提供1个更加节能舒适的工作条件,研究团队设计了1种太阳能热风系统及其运行流程并在西藏昌都地区展开了测试试验。围绕测试结果探讨了太阳辐射强度与集热空间温度变化关系,集热空间集热效率,热风供暖系统工作效率,太阳辐射强度与室内温度变化关系,使用行为与舒适度时间匹配等方面的问题,为该系统在西南高寒地区的应用提供了相关的计算方法

不同气凝胶复合墙体的冬季保温性能对比研究————作者:杨建明;吴会军;梁玉莹;庄浩杰;

摘要:气凝胶作为1种新型建筑绝热材料,由于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其大规模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高效地应用气凝胶,以提升建筑保温性能和减小气凝胶用量。将气凝胶墙体中应用形式分为混凝土、涂料和纤维板,建立了不同形式气凝胶复合墙体的热阻热容简化模型,并与Fluent仿真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以严寒地区为例,研究了气凝胶形式对墙体当量厚度、热阻以及冬季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纤维板复合形式可大...

屋顶菜园对建筑热环境与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作者:王蔚兰;赵颖;王旭;

摘要:为探究热带地区屋顶水培菜园对建筑顶层空间的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一屋顶新建管道水培菜园,实测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等数据,比较不同屋顶对封闭室内环境的影响,并利用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对热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太阳直射强烈的正午时段屋顶菜园教室的室内气温与无遮蔽教室差异不显著,空气相对湿度显著高于无遮蔽教室,屋顶菜园教室的室内PMV值显著低于无遮...

艾条和香烟燃烧及模拟抽吸香烟释放的甲醛散发特征与健康风险————作者:张金萍;王亚婷;姚明俊;谢晓雪;

摘要:艾条和香烟燃烧及抽吸香烟会释放甲醛等污染物。故研究艾条和香烟燃烧及模拟抽吸香烟释放的甲醛散发特征对改善室内艾灸和香烟引起的烟气污染有理论和应用价值。选取6种艾条、3种艾柱和6种香烟为研究对象,在8 m3的洁净环境舱内对一定量的艾条、艾柱和香烟进行燃烧以及模拟抽吸香烟试验,通过测试得到各种物质燃烧或模拟抽吸产生的烟气中的甲醛峰值浓度,然后基于污染物质量平衡方程确定甲醛的散发速率...

石膏基调湿材料调湿性能试验研究与模拟分析————作者:李曦;冉茂宇;

摘要:本研究使用石膏为基材,通过掺入硅胶和氯化钙改性海泡石粉,制备了1种新型的石膏基调湿材料,并对其调湿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模拟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在97.4%相对湿度(RH)条件下,石膏基调湿材料最大平衡含湿量为0.225 g/g,是纯石膏的4.5倍。此外,石膏基调湿材料对外界湿度变化的响应速度也明显优于纯石膏。封闭箱热作用法表明石膏基调湿材料可在周期热作用(18~30℃)下,将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40...

基于等离子体净化的空气黑曲霉气溶胶————作者:杜晨秋;路冰洁;李百战;郭芯竹;

摘要:现有空气净化技术多基于标准热环境工况,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对微生物净化效率的影响尚缺乏量化研究。本研究以等离子体净化技术为参考,实验测试了温度13~33℃、相对湿度25%~85%范围内,等离子体净化对室内典型黑曲霉气溶胶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净化可以有效降低空气黑曲霉气溶胶浓度,且在23℃/55%时效果最好,相比自然沉降的浓度差值达728.52 CFU/m3。基于Log...

日光温室用三集热管双抛物面槽式空气集热器的热性能试验研究————作者:管勇;杨玉潮;马可;魏智雄;胡万玲;

摘要:为提高日光温室太阳能利用率和解决温室夜间低温问题,本研究通过增加抛物槽式空气集热器中集热管的数量的方法,提出了1种新型三集热管双抛物面槽式空气集热器(简称:三管集热器),并搭建温室主被动集热蓄热系统。试验分析5组三管集热器的热性能及其对日光温室热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三管集热器组入口空气流速的较优流速为5.07 m/s,三管集热器的平均集热效率和平均?效率分别为52.1%和6.4%...

品字形高层建筑群行人高度风环境优化研究————作者:李佳惠;马密雪;崔会敏;韩智铭;刘庆宽;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城市空间向着高密化趋势发展。超高层建筑群周围行人风环境更为复杂,不良风环境会降低行人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并且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扩散。为改善品字形建筑群行人高度风环境,针对原始建筑群周边若干不良风环境问题,分别采取了改变建筑截面角部形态及增设裙房2种优化措施。从降低建筑周围最大风速比的角度来看,凹角修正方式的优化效果较显著。从不同区域面积比来...

寒地城市景观格局对地表温度及碳汇效能影响机制研究——以哈尔滨为例————作者:宋海宏;唐婧楠;崔鹏;郑培玉;

摘要: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绿地在缓解城市热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合遥感和实测,探究了哈尔滨市不同季节不同尺度下绿地景观格局、植被群落特征、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与植物群落年固碳量(Annual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plant community, ACSPC)之间关联方式,建立了关联方程。发现建成区LST呈上升趋势,其与...

面向综合环境的动态建筑表皮模型预测控制研究————作者:周涵宇;王立雄;刘刚;

摘要:动态建筑表皮利用表皮的可变性,可以灵活调节室外气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为节能和舒适度的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现有动态建筑表皮多为面向单一环境因素的控制,缺少动态表皮室内综合环境的协同优化控制。以动态建筑表皮的遮阳和通风为控制对象,构建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及空气品质协同优化的数学模型,研究综合舒适度最优的动态表皮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策略。选取中国寒...

基于浅层和深度机器学习算法的区域建筑电力负荷预测研究————作者:赵泽坤;高岩;安晶晶;王者;

摘要:建筑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可用于辅助区域建筑能源规划、能耗及碳排放计算等。本文探索了机器学习算法在区域电力负荷短期预测方面的应用,使用了5种机器学习算法对北京某区域建筑的日电力负荷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XGBoost(极限梯度提升)和LSTM(长短期记忆)2种先进的学习算法可以提供较为精准的预测结果。进一步,考虑到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我们选取这2种模型讨论了输入不确定性对电力负荷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

基于k-means聚类的动态换热站代表室温提取方法研究————作者:相明宇;周恩泽;杨英帅;于君利;徐文晓;刘亚宁;杜岷佳;

摘要:室温传感器的普及使得供热公司可以获得大量的供暖用户室温数据。然而,面对千差万别的用户室温数据,一直缺乏有效的手段来提取能够全面反映换热站供暖效果并为换热站运行调控提供反馈的换热站代表室温。本文基于k-means聚类分析提出了1种动态换热站代表室温提取方法,通过多个代表用户来全面反映绝大部分用户的室温水平与波动特征,并不断动态更新代表用户,实现了整个采暖季上的更准确的换热站供暖效果评估和反馈控制。将...

高温制冷工况下蓄能空调系统性能研究————作者:崔四齐;谷可轩;白静;李程;李慧鑫;和思源;王乐健;关斯泽;

摘要:针对常规空调系统在夏季高温工况下易出现压缩机排气压力及排气温度过高、空调性能降低、制冷量不足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1种具有蒸发-蓄冷和释冷-过冷功能的蓄能空调系统,系统采用双进双出型壳盘管式换热器作为蓄能器,选用固-液相变温度28℃的石蜡作为蓄能材料、R32作为系统循环制冷剂,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在室外46℃的高温工况下,蓄能空调系统在释冷模式下的制冷量、制冷...

计算性设计导向的照明逆设计与多目标优化软件实现————作者:陈鹏;王立雄;吴雨婷;于娟;王爱英;孔光燕;

摘要:为应对照明与建筑专业设计流程协同、目标协调的设计集成新策略,引入了计算性设计理论,将照明设计过程转化为对照明指标的优化过程。提出了启发式算法支撑下的照明逆设计与多目标优化方法,明确了2种方法的适用启发式算法,重构了照明设计流程。针对“环境质量提升、空间功能强化、照明节能优化”新目标,提炼出核心照明指标和设计要素,明确了要素和指标在优化中的地位、逆设计/多目标优化方法的选择依据。确定了Revit是照...

面向电力调节需求的空调系统灵活性潜力评估与应用现状————作者:潘全成;宋玮琼;张吉;刘硕;刘晓华;

摘要:新能源发电比例的增加是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电力系统转型的必然趋势,用电侧负荷特性变化导致的峰谷差拉大是其转型所面对的主要难题。需求响应是电力系统调峰降负的重要举措。空调系统能耗占比高,柔性负荷大,在需求响应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在供给侧结构变化,用户侧用能行为转变的情况下,空调系统如何继续发挥其柔性资源,如何应对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是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亟须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空调系统在不同...

冬冷地区乡村沼气发电耦合碳捕集用于供暖的研究与应用————作者:张明;瞿子涵;余建飞;张爽;

摘要:在冬冷的农村地区探索了沼气供能发电耦合碳捕集降碳工艺,设计并建立了供电-供热-捕碳-利用系统。通过采集系统运行参数和对比作物收成与前些年的变化,对该体系供暖性能和作物增收性能进行了考核。结果表明,沼气发电-供暖-碳捕集-利用系统可以在农村稳定运行,设备运行情况良好。在室外温度-2~12℃之间波动变化时,室内温度在17.2~22.8℃范围内波动,湿度则处于43.7%~61.5%范围内,可以满足室内冬...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建筑科学建筑施工技术杂志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855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