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科学与技术》(月刊)曾用刊名:(机械设计)创刊于1981年,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从2004年开始为月刊,大16K,每期正文128页,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力求反映机械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成果。读者对象为从事机械科学技术的研究、设计、实验、开发、应用与教学的科技工作者、管理干部、情报人员及理科院校师生。
《机械科学与技术》主要反映机械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成果,刊登理论研究、设计计算、机构分析、实验研究、CAD/CAM及机电一体化方面的学术论文、成果报道及评述,介绍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机械科学与技术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连续6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3、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
4、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5、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6、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301;总被引频次:1720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460;综合影响因子:0.272
7、机械科学与技术杂志荣誉:
陕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
8、偏重的研究方向:工程与材料(24)、机械工程(22)、机械动力学(6)、机械结构强度学(3)、机构学与机器人(3)、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3)、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2)、制造系统与自动化(2)、零件加工制造(2)、数理科学(1)、金属材料(1)、物理学I(1)、声学(1)、微/纳机械系统(1)、金属功能材料(1)、信息科学(1)、计算机科学(1)、计算机软件(1)
9、投稿录用比例:79%
10、审稿速度:平均2.30769个月的审稿周期
机械科学与技术栏目设置
理论研究、设计计算、机构分析、工艺·设备·材料、实验研究。
阅读推荐:机械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杂志主要报道机械加工设备、工艺、工装、卡具、刀具、模具、通用机械及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检验测量、分析试验、表面工程、制造业信息化、设备维修与改造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实用技术、经验及相关的知识技能;国内外最新技术动态、市场信息、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制造业优秀企业与工程师的典型案例。
机械科学与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考虑关节回转误差的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提升方法————作者:杨海鹏;陶友瑞;李珊瑚;吴锦辉;
摘要:针对工业机器人关节回转误差影响其重复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模型思想的工业机器人重复定位误差预测补偿方法。通过采集实际轨迹运行数据,构造多项式关节回转误差预测模型,对单向重复轨迹进行关节回转误差预测补偿。采用动态权值策略对预测模型进行优化,提高模型稳定性和预测精准度。根据模型对机器人进行轨迹初始点关节角度误差补偿,降低工业机器人运行轨迹初始点的波动性,进而提升工业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采用所...
模糊聚类在民机发动机振动超界评价中的应用————作者:邱明杰;廖明夫;
摘要:实际运行中,民机发动机存在振动值未达到警报级别,但却需要精确决策何时采取维修措施的情况。基于此,提出了针对振动超界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讨论了民机发动机振动模型及参数,确定了民机快速存储记录器(Quick Access Recorder,简称QAR)数据中可用参数,引用分层聚类法和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算法(Iteration Self-Organizin Data Analysis Techniq...
无人机巡查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监控与预警系统设计————作者:张锦叶;尚晨磊;张震;孙雪;王沁;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巡查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监控与预警系统,该系统是基于树莓派平台进行开发的,运用了计算机视觉的目标检测知识,实现了码头多目标检测、集装箱箱体残损识别及集装箱堆码违规区域识别等功能;在无人机结构设计方面,完成了对重要零件的应力校核;重点构建了视觉感知系统并融合了图像处理算法,采用Python语言开发了多目标检测及集装箱破损识别模块,配套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可直观展示感知结果。...
多策略改进蜣螂优化算法的机械臂最优时间规划研究————作者:裴志恒;孙军锋;徐贞;刘美红;
摘要:为解决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最优时间轨迹规划问题并提高其在复杂生产环境中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策略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与传统蜣螂优化算法相比,本算法通过引入Kent混沌映射与反向学习策略进行种群初始化,提高种群多样性,从而加快早期收敛速度;引入动态非线性收敛因子调整繁殖和觅食区域,增强算法的适应性;并将莱维飞行与贪婪策略相结合进行全局最优解扰动,提升后期的收敛精度。在此基础上,算法通过3-...
球阀式高速开关阀的建模与实验研究————作者:田爽;朱玉川;李林飞;
摘要:高速开关阀是数字化、智能化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决定了数字液压系统的整体控制精度。本文首先深入探究了高速开关阀磁路分布特征,并建立了其精确的等效磁路模型和仿真模型。其次,通过仿真详细分析了高速开关阀电磁特性和动态特性。然后,研制了高速开关阀样机,并设计电磁力测试实验台对其电磁特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电流、气隙长度下高速开关阀电磁铁输出电磁力仿真与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充分验证了...
动态阈值与模糊自适应在机器人拖动示教中的应用研究————作者:张相胜;蓝程勋;
摘要:为解决无力矩传感器的机器人在拖动示教中存在启动费力、拖动不柔顺和制动距离长的问题,提出动态阈值和模糊自适应变阻尼导纳控制算法。首先利用广义动量观测器进行外力估计,并通过导纳控制算法实现拖动示教。然后引入外力变化率,在静止状态下动态地调整外力阈值,以减小启动力。最后根据拖动示教的启动、拖动和制动三个阶段特征,利用模糊自适应算法对阻尼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显著提升机器人拖动示教的性...
考虑气隙具体形貌的力矩马达建模与仿真研究————作者:谢张辰;葛声宏;朱海军;牛磊磊;朱玉川;
摘要:力矩马达工作气隙对力矩马达的输出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传统力矩马达建模未考虑气隙部分具体形貌的不足,提出了建立磁极面的空间曲面方程以计算不同形貌的气隙的精确磁阻,进而得到更为精确的力矩马达数学模型。以衔铁磁极面倾斜度误差为研究对象开展力矩马达静态特性电磁仿真,得到不同倾斜度误差下力矩马达衔铁末端位移随电流变化曲线,与数学模型互相验证。开展力矩马达静态特性测试实验,实验结果与数学模型对比一致性...
长流线型高速列车吹气主动控制减阻研究————作者:刘万露;武振锋;周洋;安乐;
摘要:为减小高速列车气动阻力,降低能耗。本文采用基于剪切应力传递(SST)k-ω模型的改进延迟分离涡方法。研究了吹气控制对长流线型高速列车的气动减阻效果,分析了气动阻力变化机理,总结了吹气速度对高速列车尾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吹气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长流线型高速列车气动阻力,其中,吹气速度Vb=0.10Vc时,整车减阻率为8.3%;在列车表面布置吹气口会分...
一二级火箭分离可靠性分析的RBF-AFOSM方法————作者:邢一航;吴义忠;夏哲浩;
摘要:针对运载火箭一二级分离过程,建立基于Modelica语言的多领域参数化仿真模型,并提出一种结合序贯RBF模型和一次二阶矩法的火箭分离可靠性计算方法RBF-AFOSM法。首先,选取分离最小间隙作为指标,采用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筛选出6个主要不确定性参数。随后,利用拉丁超立方法进行采样,建立初步RBF模型。在进行可靠度的迭代计算时,基于前一步建立的RBF模型获取迭代点处的样本值及导数信息,同时...
面向加工误差的铣削机器人姿态优化算法研究————作者:吕友才;刘厚才;康辉民;段良辉;王振;易紫琪;
摘要:针对铣削机器人因刚度不足导致末端执行器受力偏移而引起的加工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轮廓误差与残留高度误差的刚度提升混合优化模型。该模型首先通过建立不同姿态下的机器人关节刚度和切削力模型,以得出末端执行器的轨迹误差;然后以球头铣刀为例,根据轮廓误差和残留高度误差与末端执行器切削路径之间的误差转换关系,作为制定刀具轨迹时轮廓偏差和加工行距的约束条件,进而构建基于球头铣刀姿态和冗余角的刚度误差优化模型,...
液压管路流固耦合振动仿真分析与优化————作者:时洪宇;张少锋;严飞云;王晓伟;孔子淇;王战玺;
摘要:液压管路系统作为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飞机性能与安全。研究对管路脉动压力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有限元技术,对液压管路的流固耦合振动进行仿真分析,并探索有效的优化方法。建立柱塞泵瞬时流量与压力的关系表达式,忽略函数中影响较小的简谐函数,得到模拟的脉动压力函数;建立液压管路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的设定,进行流固耦合振动的仿真分析。对比分析仿真结果揭示引入弹性元件...
超声冲击处理对316L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作者:许俊龙;刘超;徐冠华;陈洋;
摘要:分析了超声冲击处理对316L不锈钢残余应力、冲击韧性、显微硬度的影响,并结合超声冲击前后316L不锈钢的微观组织与断口形貌,探讨了超声冲击处理对316L不锈钢力学性能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经过超声冲击处理后其表面残余拉应力转变为残余压应力,平均x轴向和y轴向残余应力的转换率分别为204.97%与198.74%;纤维区面积增大,韧窝尺寸和深度明显变大,导致316L不锈钢夏比冲击断裂过程...
冷滚打成形制件加工硬化分布特性及预测模型研究————作者:崔莅沐;陈学东;李言;杨明顺;袁启龙;
摘要:本研究旨在揭示冷滚打成形齿形零件表面硬化层的分布规律,实现对硬化分布区域的精确控制。以滚打轮转速、进给速度和滚打深度作为试验参数,开展冷滚打成形试验并系统测量了成形制件各区域的硬度分布,分析硬化梯度的变化特性,探究工艺参数对硬化分布梯度的影响机制;以齿面硬化率为性能指标构建硬化率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成形制件硬化分布具有明显分区特性,齿底与齿根区域存在高强度硬化区,硬化梯...
复杂零件工业机器人抛磨重力补偿算法研究————作者:王天琦;马晓龙;刘佳;李秀红;
摘要:针对复杂零件机器人抛磨过程中需实时监测外部接触力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工业机器人末端六维力传感器重力补偿方法。首先,采集机器人不同位姿下的力传感器数据和机器人欧拉角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机器人末端负载重力大小、质心位置以及传感器零点等参数;其次,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求解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出力传感器安装偏角;最后,计算出工具坐标系与传感器坐标系、基座标系之间的姿态变换关系,求解出负载重力在传感...
面齿轮副齿面磨损对蜗杆-面齿轮复合轮系动态行为影响规律————作者:彭先龙;郭迪坤;胡锡文;阚琛;刘忠亮;
摘要:为揭示面齿轮副齿面磨损对蜗杆-面齿轮复合轮系动态行为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结合Archard磨损模型的齿面接触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了面齿轮副接触区域的磨损量;通过有限元法对磨损后的面齿轮副五齿模型进行承载接触分析,分析了面齿轮副不同齿面磨损量对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引入齿面磨损误差,采用集中参数法构建蜗杆-面齿轮复合轮系动力学模型,求解了复合轮系系统在不同磨损量和转速条件下的响应信号。对比动态信号的时...
结合MPC与SMC的水下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算法————作者:唐军;吴涛;张少文;
摘要:针对水下机器人(UUV)在复杂海洋环境中易受随机扰动和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影响的问题,本文建立了模型预测控制(MPC)与滑模控制(SMC)的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了非线性动力学误差模型。MPC利用运动学模型实时预测系统未来状态,输出期望速度,将轨迹优化转化为二次规划求解,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能;SMC则结合动力学模型,根据速度误差设计滑模面,采用平滑的tanh函数替代的sign函数,,有效降低抖振现象。通...
球轴承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亚谐振动分析————作者:尤真真;曹树谦;门日秀;张智勇;侯远航;曹晓琳;胡明月;王天友;
摘要:球轴承涡轮增压器转子支承系统同时包含轴承非线性和油膜非线性,因此转子振动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主要体现为亚谐振动。为探究亚谐振动的产生机理以及支承参数对转子非线性响应的影响,本文建立了球轴承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积分方法计算了转子的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轴承力的非线性是激发转子亚谐振动的根本原因,而油膜力的非线性仅能增强转子的非线性振动;(2)增大轴承游隙时,转子...
最优位姿下平面冗余并联机器人力矩解耦与力学特性研究————作者:易紫琪;康辉民;刘厚才;段良辉;吕友才;
摘要:为了确定平面冗余并联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最优位姿下的力学特性,根据机械臂的几何关系和边界约束条件,首先采用图解法确定其极限位置下的最大工作范围;然后依据正/逆运动学模型,构建基于传递力矩最优的运动位姿;在此基础上,应用力矩解耦和伪逆优化算法对最优轨迹各关节的驱动力矩进行解耦和力矩优化分配,进而获得力矩波动最为平缓的机器人最优运动位姿。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力矩优化所确定的最优位姿,冗余机构虽提高了...
风电循环平稳故障特征的快速并行提取方法————作者:方超;但唐军;任鸿飞;马穆昊;陈家颖;
摘要:快速有效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对于提高风电机组运行可靠性至关重要。考虑到发生故障的风电机组发电机轴承常展现处二阶循环平稳特性,而谱相关函数作为检测该故障特征的强有力工具,本文提出了一种并行条带谱相关(strip spectral correlation analyzer,SSCA)算法来准确高效地估计谱相关结果,最终实现对于风电机组发电机轴承故障的准确诊断。以循环统计特性已知的矩形脉冲二进制相移键控(...
采用能量模型的轴交角结合面微动磨损仿真分析————作者:李玲;党景超;张旺;李瑶;彭驰;
摘要:钢丝股绳界面通常发生微动磨损,造成接触副不对中现象,极大影响钢丝绳的接触和磨损性能。为精确评估钢丝绳界面间的摩擦学性能,采用能量模型与三维UMESHMOTION磨损子程序,建立了轴交角结合面微动磨损有限元模型。然后,利用赫兹理论和已有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最后,研究了轴交角结合面的摩擦耗能和磨损深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各微动参数对磨损的灵敏度。结果表明:随着轴交角的增加,...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国家级广东建筑装饰
- 南大核心激光技术
- 北大核心食品科技
- 省级《山西冶金》
- 省级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四川冶金
- 北大核心弹箭与制导学报
- 北大核心科技进步与对策
- 国家级《太空探索》
- 国家级《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 省级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
- 国家级世界产品与技术
- 省级《青海电力》
- 省级《应用能源技术》
- 省级新体育
- 省级丝路发现
- 国家级有机氟工业
- 省级《地质学报》
- 省级贵州水力发电
- 省级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上海标准化》
- 北大核心中国测试
- 北大核心《金属矿山》
- 省级《工程管理学报》
- 北大核心建筑遗产
- 省级云南消防
- 省级中国焊接英文版
- 省级《冶金丛刊》
- 省级《模型世界》
- 国家级华东公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