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粘合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化学与粘合

化学与粘合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23-1224/TQ
国际标准刊号:1001-0017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化学学会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化学学会黑龙江省石油化学研究所
上一本期杂志: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汽车工程师天津汽车科技期刊

   本刊是报导高分子新型材料、合成胶粘剂、石油化工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成就的学术兼技术性刊物。历年来,本刊以其严谨的学术理论、高水平的试验成就和新成果的不断推出,赢得了国内本行业有相关行业各界读者的欢迎。

  《石油化学通讯》现用刊名《化学与粘合》

  化学与粘合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化学与粘合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化学与粘合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阅读推荐:结构化学

  《结构化学》主要报道晶体学,量子化学,药物、材料和催化剂等领域物质性能与结构关系的文章。报道的内容涉及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合成化学、结构化学、材料科学、药物化学、晶体学、理论化学等学科中的微观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成果或阶段性成果。与此同时本刊也报道用谱学等物理方法解析物质结构、阐述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的论文。

  化学与粘合最新期刊目录

超低渗油田用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与提高采收率机理————作者:杨欢;杨杰友;刘宏;刘飞龙;陈秋;韩董梅;

摘要:针对超低渗透油田,系统评价了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其提高采收率的机理。通过界面张力评价、流变性能分析和吸附特性研究,发现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浓度)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显著降低,在1%浓度下降至低点12.3 m N·m-1。流变性能分析显示,溶液黏度在高浓度范围内趋于平稳,达到低点1.13 m Pa·s。吸附特性研究表明,岩心样品的比表面积从3.5m2·...

建筑隔震中低温改性PU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表征————作者:张超;张慧;

摘要: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制备了减震隔震材料PU,并对不同配比的PU混凝土进行了力学性能、低温改性性能等抗震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骨料掺量为200%的试件中,抗拉强度较未掺骨料的试件下降了71.80%。综上所述,研究建筑隔震中低温改性PU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表征,有效提高了建筑隔震材料的性能

半柔性路面材料界面强化技术及抗裂性能研究————作者:李汉锋;田丰;马腾;

摘要:为了提升半柔性路面抗裂及疲劳耐久性能,采用纳米二氧化硅、乳化沥青和硅烷偶联剂三种材料对半柔性路面界面进行强化,研究了三种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及疲劳性能,借助威布尔分布提出半柔性路面的疲劳方程。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乳化沥青和硅烷偶联剂三种强化剂的最优掺量分别为1.0%、10%和0.5%;纳米二氧化硅通过促进水泥水化增大砂浆致密性,阳离子乳化沥青可有效增强砂浆韧性,硅烷偶联剂通过形成...

玄武岩纤维沥青胶浆流变性能评价————作者:郭海云;

摘要: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沥青胶浆改性效果,基于现有的沥青流变性能评价体系,选用两种直径的玄武岩纤维,对玄武岩纤维沥青胶浆流变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玄武岩纤维的加入提高了SBS改性沥青胶浆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与疲劳寿命,且16μm改性效果更佳;其中,在2.5%、5.0%和10%应变水平下,掺16μm纤维的沥青胶浆较掺25μm的沥青胶浆,疲劳寿命分别提高了221%、144%和85%。但低温弯梁流变仪(BBR...

包覆硅碳复合锂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作者:栾厚成;孙超群;安玉良;谢驰;孔汉文;

摘要:采用酚醛树脂作为碳源对硅进行预包覆处理,将预包覆硅颗粒与石墨电极粉料球磨混合,制备出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通过XRD和SEM对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进行结构形貌表征,结果表明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硅颗粒均匀镶嵌在石墨颗粒表面,此结构可以缓解体积硅颗粒的膨胀效应;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引入包覆改性处理工艺后,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有所提升,30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为363.7 m Ah·g

罗丹明6G水合肼探针的合成及性能表征————作者:秦林;姚荐;王艳蕾;王冠;高堂铃;邵南;付刚;

摘要:首先以罗丹明6G与水合肼为原料制备罗丹明6G水合肼,再将罗丹明6G水合肼配制成一种可对金属离子检测的探针分子。采用红外谱图、紫外和荧光检测对罗丹明6G水合肼进行表征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罗丹明6G水合肼为目标化合物,在7∶3乙醇/水溶液中,探针溶液对金属离子有强吸收和荧光选择性,光谱强度与金属离子体积呈波尔兹曼线性指数关系且置信度为0.987 7,对比其他金属离子,探针溶液对Hg2...

一种SiO2改性石英短切纤维增强磷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作者:薛金龙;吴易泽;王超;李博弘;陈泽明;张广鑫;曹先启;

摘要:针对飞行器雷达天线罩对透波性能的需求,采用热重(TG)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了填料与磷酸盐复合材料结构,并研究了填料对磷酸盐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SiO2用量15%(wt)时,磷酸盐复材的介电常数可达到3.08,损耗正切值为0.010,弯曲强度可达到190 MPa,SiO2与磷酸盐...

基于氨基有机硅丙烯酸树脂的原油管道内涂层制备及减阻性能研究————作者:杨献鹏;王冯帅;韩锋;李铮宇;

摘要:为了降低原油在管道传输中的损耗,提出基于氨基有机硅丙烯酸树脂的原油管道内涂层制备及减阻性能研究。按照原油管道内涂层配比的计算结果,通过丙烯酸树脂聚合、氨基改性、有机硅预聚体制备和合成四个步骤,得到氨基有机硅丙烯酸树脂涂料,通过涂装得出原油管道内涂层的制备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涂装制备的原油管道内涂层后,管道内流体移动速度提高10.1m/s,管道内摩擦系数明显降低,即制备的原油管道内涂层具有良好的减阻...

硅橡胶并用胶中乙烯基含量对粘合强度的影响研究————作者:常艳苹;

摘要:乙烯基是硅橡胶中的重要组分,在橡胶的交联网络中起到稳定结构和调节性能的作用。为了获得良好的胶粘性能,研究了乙烯基含量对硅橡胶中并用胶粘合强度的影响。在选择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的基础上,制备不同含量的乙烯基硅橡胶,采用环氧化法对其改性,使其与110-2标准胶合并,按照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耐油性、交联密度四个指标分析改性后的硅橡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乙烯基含量会影响硅橡胶并用胶的粘合强度,在测试时...

硅基介孔材料在烷烃异构化反应的研究进展————作者:刘莹;所艳华;霍其雷;马守涛;张微;

摘要:烷烃异构化是生产符合最新汽油法规的高质量化石燃料和润滑油的重要途径。低碳烷烃异构化可以提高汽油辛烷值,长链烷烃异构化可得到优质的润滑油基础油。用于烷烃异构化的催化剂包括传统沸石和微孔材料、介孔材料、多孔铝硅酸盐等。而介孔材料因具有相对温和的酸性和较适宜的孔道拓扑结构,在烷烃加氢转化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维过渡金属硼化物的研究进展————作者:徐晓沐;贾晓莹;曹龙海;

摘要:二维过渡金属硼化物(MBenes)作为一种新兴的二维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显示出在电化学、能源存储及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系统综述了MBenes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电化学性能,重点分析了其在储能器件和电催化反应(如析氢反应、析氧反应、氮还原反应、二氧化碳还原反应等)中的实际应用。此外,还探讨了MBenes在生物传感和药物递送等生物技术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和结构...

碳基材料锂离子电池的应用研究进展————作者:李微;姜瑞婷;杨光;

摘要:锂离子电池是被广泛使用的可充电电池。碳基材料来源丰富,比表面积大,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活性位点,导电性良好,能够有效传导电流和热量,并且绝大多数碳基材料绿色环保。基于以上原因,以碳基材料锂离子电池为切入点,综述该电池材料应用的进展和展望,首先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其次是碳基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改性方法,最后对碳基材料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为碳基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设计提供了指导方向

汽车发动机用脱酮肟型RTV-1硅橡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作者:董颖;陈炳强;吴健涛;全文高;

摘要:选用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二甲基硅油为增塑剂,以纳米碳酸钙和气相二氧化硅复配为填料,最后加入交联剂、偶联剂以及催化剂等辅助助剂,制备了一种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的RTV-1硅橡胶。试验考查了107硅橡胶、交联剂和填料种类,氧化铈用量对硅橡胶的耐机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50 Pa·s的107胶为基础胶料,较佳的交联剂为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四丁酮肟基硅烷按1∶1混制,纳米碳酸钙与气相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精华液类化妆品中类视黄醇的含量————作者:刘纲勇;黄锦波;

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精华液类化妆品中类视黄醇的含量。样品用异丙醇溶解后,经0.22μm有机滤膜过滤,以Hypersil GOLDTM色谱柱(250mm×0.46mm,5μm)为分离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利用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视黄醇A、羟基频哪酮视黄醇酸酯、视黄醇丙酸酯、视黄醇棕榈酸酯的定量限处于10.01~20.54μg/g之间。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2%~102.3%,测定结果...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蜂蜜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作者:杜宇艇;

摘要:建立了基于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技术快速检测蜂蜜中丙烯酰胺残余量的方法。实验采用75μm×50 cm的石英毛细管作为分离柱,检测装置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优化的测试条件为:工作电压为14 k V,缓冲溶液为50 mmol/L的K2HPO4、30 mmol/L的H3PO4和45 mmol/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溶液(p H=9.0),检测波长为210 nm。实验结果表明,在1.0~200μg/m...

水利工程用U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粘结性能分析————作者:马媛媛;王俊鹏;林慧;王其超;韩雨菲;

摘要:在水利工程中,U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和结构荷载,其粘结性能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探讨U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并优化配比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研究使用不同长度和类型的化学纤维作为替代材料,通过实验探究原材料配比以及与化学纤维的结合方式对U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水胶比为0.18、胶砂比为10∶8时,在U型连接处插入10 mm的聚酰亚胺纤维得到的U...

非交联型聚丙烯基直流电缆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作者:周宏;周婕;秋漫诗;赵杰;

摘要:非交联型丙烯基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被广泛用作高压直流电缆制备的绝缘层。通过共聚改性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弹性体含量的绝缘材料EPM/PP,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共聚产品的结构、热学、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中存在乙丙二元共聚物弹性体结构,随着乙丙比例的增加,橡胶相含量从28.56%增加至37.62%。共聚物的热变形温度最高为106.32℃。熔融温度较高,说明可适用于较高的环境温度。...

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羧甲基纤维素合成超疏水绝缘涂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作者:梁进学;罗凡;李世刚;李卫;万永胜;

摘要:超疏水绝缘涂层材料因自身具备的防水及自清洁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了提升超疏水绝缘涂层的性能,研究设计了一种羧甲基纤维素改性二氧化硅基超疏水绝缘涂层材料。过程中分多次将羧甲基纤维素向纯净水中加入,使纯净水与羧甲基纤维素完全混合,得到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然后将其加入到已完成匀浆处理的二氧化硅分散液中,再滴加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即完成羧甲基纤维素改性二氧化硅基超疏水绝缘涂层分散液的制...

复合材料碳纤维在化工与医药领域的应用————作者:蔡庭玮;沈薇;贾绍华;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化工材料学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碳纤维在化工与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逐渐深入,很大程度地解决了传统材料在这两大领域面临的一些难题。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制造、电池、骨科、牙科、药物释放动力等诸多领域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旨在全面阐述复合材料碳纤维在化工与医药领域的应用,探寻碳纤维的应用潜力,为解决当今社会和国家在一些军工、医疗、高新技术方面所遇到的一些难...

LNG船用湿固化单组分聚氨酯胶水的研究————作者:谢琼春;王云;刘凯;望希言;王国乔;陆金君;沈鑫鹏;

摘要:160℃的绝缘耳片粘接技术是LNG船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两步法合成湿固化聚氨酯胶水,利用FTIR、可操作时间及垂直剪切等测试方法来确定胶水的固化行为和性能。结果表明,控制胶水NCO含量为11%左右时,所得到的胶水黏度和可操作时间适合实际工装要求,产品的力学性能佳;使用醛亚胺类固化剂,胶水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少,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上述方法和配方所得到的聚氨酯胶水满足LNG船用系统粘接材料的...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