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创新管理》(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西安科技大学;陕西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协会主办的刊物。办刊宗旨:以宣传国家科技、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己任,报道高校科研管理、科研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内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技术与创新管理》报道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人才需求的最新走势。立足高校,面向社会,融科学性、新颖性、启迪性、实用性于一体,旨在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主要读者对象为高校师生及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
技术与创新管理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2、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3、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437;总被引频次:574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542;综合影响因子:0.225
4、技术与创新管理杂志荣誉:
主编获全国优秀主编奖
技术与创新管理栏目设置
发展与思考、科技论坛、信息窗、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高科技产业、创新论坛、管理科学、人才培养、技术应用与研究、高新科技、科研管理、成果转化、校办产业、学科建设、导师论坛、人才培养与管理、科技精英、市场热点、知识产权保护等。
阅读推荐:中国科技博览
《中国科技博览》(原名《中国包装科技博览》)为国家级刊物,为各界有识之士提供各类评级、提干投稿平台。本刊欢迎您踊跃投稿,为您提供快捷渠道,旨在推广科教新理论、新经验,为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科教事业发展。愿与社会各界合作,携手共进。
技术与创新管理最新期刊目录
专精特新企业突破式创新前因组态及演进研究——基于战略三角的动态fsQCA分析————作者:叶红雨;于彤;
摘要:在经济发展范式“脱虚向实”的背景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研究其高突破式创新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有助于我国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基于“战略三角”观,以2017—2022年16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样本,运用多时段动态fsQCA和NCA结合的方法,试图探究资源(研发人才、高管学术经历、学习吸收能力、财务柔性)、行业(行业竞争度)和制度(...
企业数字可供性与双元创新的关系研究————作者:秦佳良;戴姿;余学梅;
摘要:将国内外期刊上数字可供性相关研究与国内权威性数字化发展报告研究相结合,针对我国企业对数字可供性的关注点,构建了解耦可供性、去中介化可供性、生成可供性与流程管理可供性4个子维度的数字可供性词典;通过Python对2010—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文本分析,量化测度了企业数字可供性水平;构建计量模型并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可供性对双元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内生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
区块链技术融通创新网络的结构与演化研究————作者:陈培祯;詹湘东;龚晓叶;
摘要: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扩展,其形成的融通创新网络正逐步成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为优化创新资源分配,促进区块链技术的稳健前行,深入剖析这一网络的结构特征与演化规律显得尤为迫切。研究聚焦于区块链技术,通过收集并分析2005—2022年间相关的联合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区块链技术融通创新网络。研究发现,网络规模实现了爆炸性增长,网络密度却呈现下降趋势,创新主体的合...
ESG表现、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制造企业创新行为研究————作者:武亚薇;何学松;魏建智;
摘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产业,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是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路径。选取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构建多元固定效应模型来研究ESG表现、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制造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ESG表现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的创新投入行为、合作行为和行为绩效;高管外部薪酬差距正向影响制造企业的创新行为,并在ESG表现影响制造企业创新行为路径中存在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
一种考虑碳成本的离散型制造企业产品生产优化决策方法————作者:曾强;于晖博;沈玲;房燕飞;
摘要:针对双碳目标下考虑碳成本的离散型制造企业某年的生产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成本的离散型制造企业产品生产优化决策方法。以碳配额和碳税限为界,将碳排放量分为低于碳配额、碳配额-碳税限之间、高于碳税限3个区间,以年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一个考虑碳成本的离散型制造企业产品生产优化决策模型。设计了ExcelVBA程序用于生成Lingo脚本程序、运行Lingo脚本程序,实现了模型的自动化求解。案例分析表明...
区域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研究————作者:党晓旭;王国毓;冯套柱;王诗慧;
摘要:为分析我国西部7个省份2014—2023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情况,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原理,构建了面向面板数据、只有非期望输出的区域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Malmquist指数分解模型。研究发现,西部7个省份道路运输企业全年度平均技术进步指数均大于1;除宁夏、新疆外,其余各省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均小于1,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均为1。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监管是推动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提升的决定性因素,管理和技术因素对道...
高管绿色认知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者:郭雯;郭艳;
摘要:“双碳”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企业实现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而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绿色认知”水平则是促使企业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要素。以2013—2022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高管绿色认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企业环境责任在高管绿色认知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公众环境关注在二者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管绿色认知水平...
新经济企业孵化导向下中试产业的发展研究————作者:张喜;何东;
摘要:中试产业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互衔接的桥梁,对于增强产业自主性和促进产业高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试产业的发展分析以及发展影响因素的调节来寻找推动中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式,基于新经济企业孵化作为中试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针对中试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基于新经济企业孵化的中试产业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探明中试产业的内在运行过程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模拟各因素变化时对中...
《技术与创新管理》征稿简则
摘要:<正>《技术与创新管理》原名《情报·科研·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综合类科技期刊之一。1993年更名为《科技·人才·市场》,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主办单位由原来的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情报研究会等6家变更为陕西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和西安矿业学院。2003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技术与创新管理》,主办单位变更为西安科技大学和陕西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协会。《技术与创新管理》由陕西省教育厅...
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作者:李超;李项佑;
摘要:采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法和空间面板模型等方法,以每万人绿色技术专利申请数量作为区域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水平的度量指标,对2007—2022年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依次降低,且三大地区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相对差距有所收敛、绝对差距仍在扩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差距...
知识创新视角下数字技术驱动企业核心能力的机制研究————作者:宋铁波;阮志伟;吕备;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积极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并推动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已成为当下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学术界就数字技术与企业核心能力两者间的影响以及其中间机制仍缺乏讨论。本文以知识基础理论为基础,将知识创新水平作为数字技术与核心能力的中介机制,并引入组织惯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数字技术对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的驱动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对216家中国企业调研数据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知识创...
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作者:秦炳涛;李付子;
摘要:平衡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对中国促进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并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至2018年间中国282座城市的综合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深入剖析了能源消费、碳排放及经济增长三者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能源消费促进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而碳排放的增加又抑制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上升,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固。异质性分析显示,城市规模的差...
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路径选择————作者:倪永良;唐娟莉;吴迪;
摘要: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构建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个维度共27个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运用熵值法和K-均值聚类法,测算中国30个省份202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显著。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
ESG视角下碳交易政策对电力企业价值的影响————作者:简克蓉;符永亢;廖志高;
摘要:碳交易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机制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以推动节能减排,而电力企业作为碳排放量最大的企业以及能源领域的关键参与者,在碳减排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以我国2009—2022年的A股上市电力公司为样本,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ESG视角探究碳交易政策与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能够显著提升电力企业的企业价值,融资约束在碳交易政策与电力企业的企业价值之间起...
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企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作者:袁喆;韩军辉;
摘要: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工业企业数据,结合中国城市层面宏观指标,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绿色创新”作为链条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碳排放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抑制了工业企业碳排放;企业数字化转型及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碳排放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存在“数字经济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绿色技术-企业碳排放”的链式中介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
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作者:姜颖炜;吕妍妍;
摘要:在我国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和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方向。基于此,本文利用2012—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供应链集中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试验————作者:张优智;卞如梦;王菁怡;刘寅可;
摘要:制造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探究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我国2005—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SBM-GML模型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进行测算,随后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分阶段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制...
能源视角下数字技术创新的减污降碳效应及机制探究————作者:任奕璇;苏民;
摘要:加快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数字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其核心产业的创新发展对实现能源领域的碳减排至关重要。依托2010—2020年中国省际数据,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在降低碳排放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了能源结构、绿色金融及金融深化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源消费结构在数字技术创新降低碳排放中扮演中介角色,绿色金融则起到调节作用,两...
基于扎根理论的后发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决策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李泽建;左红武;钟佳亨;
摘要:基于扎根理论,对后发制造企业祥云飞龙进行扎根编码,构建后发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决策影响因素模型,以探究后发企业在面临创新决策时,哪些因素将显著影响并促使后发企业作出颠覆性技术创新决策,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促使颠覆性技术创新顺利实现。研究发现:企业家颠覆性技术创新理念、后发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文化、政策环境、后发企业经营状况、颠覆性技术创新机会和后发企业内部创新环境等6个因素显著影响后发企业...
跨界创新联盟成员间失败知识共享策略研究————作者:梅艳;
摘要:跨界创新是企业打破产业边界,通过共享知识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为探究跨界创新联盟成员间的失败知识共享策略,为不同利益方提供失败知识共享决策并增强跨界创新网络的稳定性,提升知识共享效率和创新绩效。研究在分析创新联盟成员知识共享过程的基础上,运用三方演化博弈理论,构建跨界创新联盟成员间失败知识共享博弈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探讨3类知识特征对企业失败知识共享策略选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跨...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 北大核心《矿产保护与利用》
- 国家级《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省级工程机械文摘
- 省级《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 国家级国外探矿工程情报
- 省级21世纪建筑材料
- 国家级分析测试仪器通讯
- 省级城市公用事业
- 省级《浙江气象》
- 国家级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 国家级门窗
- 国家级《硅谷》
- 南大核心人文地理
- 省级《科技资讯》
- 北大核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 国家级《化工中间体》
- 省级中国纺织(英文版)
- 国家级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 国家级肉品卫生
- 北大核心煤矿开采
- 南大核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北大核心《矿物岩石》
- 省级《旅游纵览》
- 省级《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省级《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 国家级《知识就是力量》
- 省级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省级有宠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