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The Journal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月刊)2011年创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新型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新概念,反映了我党工业化理论的新发展。这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竞争而提出的适时方针。按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的解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点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注重信息化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发挥后发优势的现实选择:即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2、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新型工业化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阅读推荐:塑胶工业
《塑胶工业》工业科技杂志,杂志为月刊,全年12期,每期固定邮寄20000册,展会派发3000-5000册(每月参加展会3个左右),邮寄比例:塑料机械厂与机械配件厂10%,贸易公司8%,塑料制品厂82%。 杂志采用进口高级铜板纸印刷。是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塑料行业综合性期刊。
新型工业化最新期刊目录
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现状及机制研究————作者:张昂;孙楚原;李紫阳;
摘要: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基础设施,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存在人才数量不足与结构失衡问题,制约了创新发展。本研究提出可以通过实施产教融合策略,构建以产业实际需求为核心、深度整合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教育内容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机制。本研究分析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背景与现状,并设计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旨在有力地支撑我国工业互联网和新...
从“科技—产业—金融”循环视角分析美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典型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王凡;陶青阳;郭雯;何颖;
摘要: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是激发经济活力、实现创新驱动、推动新兴领域发展的关键举措,美国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体系。本文采用文献梳理、调查研究、量化分析等方法,对美国政府支持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政策制度进行分析,并总结美国企业在主导产学研金融合、科研机构推动科技成果向经济价值转化、金融资本对产业科技创新长期支持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从政府制度和典型企业入手,具体分析美国如何推动前沿...
人工智能产业助力增效宁夏新型工业化发展————作者:李锦;
摘要:新时代国家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独特资源禀赋和智算基础设施优势,对于全面深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从而赋能产业体系智能绿色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宁夏为例,在分析国内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前沿的基础上,以人工智能产业图谱和企业发展历程为框架,通过系统梳理总结宁夏当前工作基础与成效,围绕夯实基础底座、发挥赋能优势、助力企业转型、支撑产业升级和强化服务保障五...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成效、面临的挑战和政策建议————作者:张涛;杨延超;邓帅;刘帅;
摘要: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和高效配置的枢纽,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有利于发挥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对于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政策环境、功能体系、产业基础、生态系统、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应用提供参考...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智能算力服务的发展要素及对策建议——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作者:李鑫;沈欢;沈林中;孙敏杰;
摘要: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智能算力服务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重要发展契机。发展智能算力服务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本文结合新质生产力理论及要素,提出智能算力服务的5个要素框架—场景、模型、算力、数据、人才,并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关系。从“普适性”和“特殊性”两个角度考虑,选择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根据上述框架对其智能算力服务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已初步具备了上述要素基础,并...
基于成熟度视角的数字化供应链评价研究————作者:窦克勤;宋昱光;焦铸金;付朋霞;
摘要:为科学评价企业数字化供应链能力和水平,帮助企业锁定痛点问题,抓准发展重点,打造高效、柔性、可控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本文提出一套基于成熟度视角的数字化供应链评价体系。该体系从体系设计、平台赋能、业务运营和效能效益4个方面建立评价框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并基于该框架采用熵权法实现了数字化供应链等级评价。通过对某企业开展数字化供应链等级评价,分析该企业在数字化供应链建设、运营中面临的短板和痛点,评价...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缝制机械制造行业可持续发展共性需求分析与策略研究————作者:李丽;罗文博;房启成;李涛;
摘要:近百余年以来,中国缝制机械制造实现了从黑头家用机、中低速工业缝纫机、高速工业缝纫机向现代化的电控工业缝纫机、自动工业缝纫机乃至智能工业缝纫机的结构转型和创新演变,逐步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善的缝制机械制造工业体系。进入新时代,缝制机械制造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样也承受着严峻的行业挑战。上游零部件生产、中游缝制设备制造和下游服装等全产业链正加速推动缝制机械制造产业实现现代化、数字化和智...
面向制造型企业的数据质量管控研究————作者:张士存;李云志;刘众博;
摘要:制造型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提高数据管理能力的核心在于数据质量管控。本文介绍了制造型企业数据分布的特点,分析了制造业数据质量的特性要求及管控准则,并基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提出了制造业数据质量管控的建议,从多方面入手建立科学、规范的数据管理流程及数据质量提升方案,保证数据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等质量特性,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产业园区培育培优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探析————作者:王莉;陈禹含;段松青;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基于中国国情、符合时代背景的新理念新要求,已成为我国现阶段构筑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产业园区在培育培优新质生产力上既扮演着重要平台角色,也充分享受着培育培优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积极作用。本文聚焦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关键特征,对新质生产力的背景内涵进行分析,从产业园区视角对培育培优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进行剖析,并进一步提出产业园区发挥平台作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路径
全球人工智能安全与监管趋势分析————作者:李亚宁;王海萍;张佳玉;
摘要:针对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等伦理问题,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引发的安全监管风险,同时分析欧盟、美、英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监管的推进路线与相同点,并对我国人工智能监管与治理的进展与问题挑战进行梳理,结合他国举措与我国国情给出下一步建议
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安全监管与标准化进展研究————作者:张虹;刘哲;
摘要: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为千行百业赋予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全球各国各地区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大模型安全监管议题,并通过法案、战略、政策、标准等形式,探索如何实施更有效的安全监管。本文通过对美欧等国家和地区人工智能(AI)大模型安全监管政策的梳理,分析研究国际国内AI大模型在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相关进展,以展望未来国际竞合背景下,我国AI大模型安全监管与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工业元宇宙场景下的人机智能体发展————作者:于海华;王炜;于浩;
摘要:随着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深入落实,以企业为主体的高质量AI场景创新,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政策指导机构重点关注并大力支持的发展方向。2023年,大语言模型奠定了AI技术底座,进而拉低了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多模态数字化内容生成门槛,为元宇宙进化补上了数字化生产力升级的关键一环。AI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甚至部分业界专家也频频警示“AI威胁论”。本文聚焦“工业元宇宙”场景,在重新...
大模型在工业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探索————作者:芦存博;左璇;金博;张恒硕;张乃柏;
摘要:目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大模型技术引领着工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着新型工业化的不断深化和提升。但大模型本质上是基于深度学习的一个大型模型,也面临着人工智能安全方面的诸多威胁。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及核心技术、国内外工业大模型研究现状,然后引出了工业大模型的模型安全问题,接着介绍了工业大模型的4种典型应用场景,最后给出了解决工业大模型安全问题的建议
大模型深度赋能行业形成AI+新质生产力————作者:冯俊兰;
摘要:以GPT为代表的基座大模型快速进步,其认知能力的通用性、可完成任务的无限性以及生成内容的多样性等特点为行业深层智能化打开了全新的道路。然而大模型大规模落地于行业主体生产环节仍面临显著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大模型技术给产业智能化升级带来的机会以及形成“AI+新质生产力”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体系化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包括方法论以及相关的核心技术
基于WT-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模型————作者:陈亮吉;朱晨君;
摘要:随着电力在我国能源占比中的持续提升,电力预测在现代能源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电力结构的多元化以及影响因素的复杂化,传统的预测模型在电力负荷预测中存在局限性。本文结合小波变换(WT)与神经网络CNN-LSTM,将WT-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并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WT-CNN-LSTM神经网络在电力负荷预测上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能...
网联汽车数据安全风险分析与治理思考————作者:刘阳;贾晖;刘冬;贾梦迪;洪毅;
摘要:网联汽车在网络、通信、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发展下,每秒即可产生100GB的数据,涉及大量个人信息、外部环境、车辆位置、内外音视频等数据,可直接影响个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乃至国家安全,这对新形势下做好汽车数据安全保护提出了急迫需求。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发展背景,剖析了网联汽车数据特点和安全事件,对网联汽车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出境等环节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了深入解析。最后,...
滚动轴承热处理虚拟仿真实验探索————作者:庞晓旭;朱定康;仲志丹;
摘要:轴承热处理是提高轴承品质的关键工艺之一,培养具有轴承热处理专业知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对我国轴承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实体轴承热处理实验模式受限于设备要求高、成本高等因素,以及在课程实验中应用困难的问题,以《轴承热处理技术》课程为典型案例,构建“四层次双模块”的滚动轴承热处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并对比三年来全教学过程中实验指标的变化情况。数据显示本试验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成效
征稿通知
摘要:<正>《新型工业化》于2011年正式创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北京赛昇传媒有限公司出版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专业期刊,现面向全国征稿。一、征稿方向围绕新型工业化学术研究、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的发展新任务
为什么要长期坚定不移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一个全程亲历者的思考————作者:周剑;
摘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历经10个年头,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两化融合的历史使命还远未完成。随着两化融合发展到数字化转型新阶段,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重点开展哪些工作需要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从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两化融合的新使命、新要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进展和形势展望等维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度解答:当前正是需要全面、深入融合发...
工业互联网平台从概念普及走向行业深度应用————作者:苍天竹;李幸;贾超;王凯;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六年部署发展工业互联网。自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来,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快速生根并蓬勃发展,呈现出从上至下的“顶”层规划与从下至上的“点”型实践有机融合的向荣景象。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枢纽的应用由早期探索的“试验田”逐步发展为助力企业数字化转...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 省级《江西水利科技》
- 国家级装备维修技术
- 省级武汉勘察设计
- 北大核心《低温物理学报》
- 省级上海电气技术
- 国家级中国金属通报
- 省级《电工技术》
- 北大核心《水电能源科学》
- 国家级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河南消防
- 国家级《航天返回与遥感》
- 省级《气象与减灾研究》
- 省级《电线电缆》
- 省级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 国家级《建筑与文化》
- 省级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国家级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
- 北大核心《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国外探矿工程情报
- 省级水利水电标准化与计量
- 省级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 国家级《警察实战训练研究》
- 省级《陕西环境》
- 省级《同煤科技》
- 省级安徽消防
- 省级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测井技术》
- 北大核心钻采工艺
- 北大核心《工具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