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51-1151/TL
国际标准刊号:0254-6086
主办单位: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查看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眼镜科技国家级科技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稀土信息国家级稀土科技期刊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核物理期刊,创刊于1980年,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主办。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办刊宗旨是,促进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的理论、工程及实验成果的学术交流,推 广核聚变研究中间技术及低温等离子体应用方面的成果,发现和培养人才,促进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不断向前发展。获奖情况:四川省优秀期刊二等奖。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杂志栏目设置

  等离子体物理学、核聚变工程技术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文摘与引文数据库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杂志社简介

  1.来稿务求立意新颖,主题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力求简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图表清晰,数据可靠。本刊设“等离子体物理学”、“核聚变工程技术”、“等离子体应用”等栏目。评述类文章限8000字,研究报告研究限6000字,工作简报限5000字(均包括图、表、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来稿一式两份,并提供电子版。

  2.文章题目要简明扼要,建议中文标题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标题不超过10个实词);要有300字(研究简报25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包括文章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城市名称和邮政编码,须写成叙述性文摘(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有3-5个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若有基金资助,请注明基金名称和编号。

  3.请采用阿拉伯数字对稿件的结构进行分级编号,最多可分3级。请用小4号字把来稿打印在A4幅面纸。简化汉字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为准。

  阅读推荐:中外船舶科技

  《中外船舶科技》江苏船舶科技期刊,创刊于1988年,由江苏科技大学主办。主要报道国内外船舶行业各领域的新进展、新趋势、新技术、新工艺等,介绍国内外造船领域前沿的一些研究热点和关键性技术,以及一些重要科技项目的研究状况和实施情况;面向国内外船舶行业的研究所、公司、工厂、大专院校和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广大师生和相关人士。主要栏目:船舶设计与建造、船舶机电、船舶武备、玻璃钢船舶、船舶行业信息。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最新期刊目录

磁约束聚变堆核安全系统研究与设计————作者:王芬;张龙;曹启祥;赵奉超;周冰;王艳灵;

摘要:建造聚变堆必须要考虑核安全系统的设计,聚变堆最大的安全问题是高能中子和氚的包容。对磁约束聚变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磁约束聚变堆的核安全功能、核安全系统组成,包括包容系统、多层屏蔽以及包容的保护功能、支持功能;探讨了氚防护措施;针对现有核安全标准中安全部件分级方法对于聚变堆过于复杂,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级方法,针对聚变设施上的纵深防御层次给出了每一层次对应的目标和措施。可对未来聚变堆的核安全系统设计...

ITER PF6大型超导磁体线圈吊装精密准直测量关键技术————作者:顾永奇;郑元阳;袁忠;王琳;邓磊;李志虎;ITER TAC1 项目联合体团队;

摘要:PF6超导磁体线圈是ITER装置上首个吊装且重量最重的磁体线圈,其吊装精度直接影响后续部件的安装。根据ITER总装厂房和装置大厅的结构状况、基准分布和通视条件等,通过对线圈吊具负载变形测试、吊装测试、线圈方位调整、吊装路径、最终定位等阶段的准直测量过程进行的模拟测量分析,简化了测量方案,优化了准直测量关键步骤,保证了ITER TAC1项目进度。实现了PF6线圈一次性吊装落位精度±4mm的要求,经评...

磁场位形对内交换模不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作者:高正坤;杨文军;龚学余;钟翊君;

摘要:基于J-TEXT装置参数,采用VMEC程序,设计了4种等离子体电流分布与安全因子分布的磁场位形。使用Mercier判据来对不同磁场位形下的内交换模不稳定性进行判定,分析了4种磁剪切——正磁剪切、无磁剪切、反磁剪切和弱正剪切对Mercier判据的影响,发现正磁剪切抑制内交换模不稳定性的效果最好,而且正磁剪切越强烈,其对内交换模不稳定性的抑制作用越好

氮化硼陶瓷105GHz/1MW微波透射窗的研究————作者:王超;黄梅;陈罡宇;陈程;

摘要:利用开放腔法测量了105GHz/1MW ECRH系统氮化硼陶瓷微波透射窗的介电参数,研究了其相对介电常数的变化以及加工精度对窗片性能的影响。通过模拟仿真得到功率沉积后窗片温度的分布,确定在1MW功率下对氮化硼陶瓷应用的脉冲宽度。通过低功率测试获得了最佳的窗片厚度,为下一步焊接封装做好了准备

外界磁场和天线构型对射频等离子体微放电的影响研究————作者:张金恒;苌磊;杨鑫;周海山;罗广南;

摘要:利用HELIC程序,研究了磁场和天线构型对射频微放电的影响。在天线方位角模数m=0和m=1两类典型模式下,外界磁场总是通过影响射频电场的分布影响天线的功率沉积分布,其中m=1的半螺旋(half helix)天线在达到临界磁场(10mT)后,轴向上的功率沉积分布由单峰转变为双峰分布,且峰值主要分布在天线的两侧;而m=0的环形(loop)天线在外界磁场达到临界值(1mT)后,主要呈现为一个单峰分布,且...

EAST上外偏滤器靶板粒子流分布与中性气体压强关系的实验研究————作者:赵平安;丁芳;张青;余林;孟令义;胡振华;王亮;余耀伟;丁锐;罗广南;

摘要:托卡马克偏滤器的挡板结构可以增强偏滤器的粒子封闭性,但也可能会阻挡刮削层中部分粒子流进入偏滤器,这会影响偏滤器靶板粒子流的分布。研究靶板粒子流分布与中性气压的关系,有助于优化等离子体位形,促进偏滤器脱靶,并改善与主等离子体的兼容性。计算EAST偏滤器表面的粒子流变化与中性气压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研究了在典型的低杂波加热和RMP调制两种条件下,这种相关性系数与偏滤器表面不同位置的依赖关系。结果显示...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征稿简则

摘要:<正>《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季刊)是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会刊,是中文物理学类、原子能技术类核心期刊,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主办,198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源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源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源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源刊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源刊。本刊...

基于测量数据的虚拟装配技术在ITER校正场线圈装配中的应用————作者:袁忠;顾永奇;郑元阳;王琳;邓磊;马国江;

摘要:ITER底部校正场线圈(BCC)的预装配是继PF6/PF5线圈预装配后,ITER总装现场又一个大型磁体线圈装配的关键里程碑。由于BCC将预装在PF6和馈线环之间,装配间隙狭小,以及其自身形状的不规则性和装配精度要求高等因素,导致BCC的吊装定位成为施工难点。因而发展了基于准直测量数据的虚拟装配技术。根据ITER预装大厅内已安装部件的空间位置测量数据、基准分布和通视条件,利用BCC交付时的轮廓测量数...

HL-3装置垂直汤姆逊散射系统激光传播特性的研究————作者:龚少博;张通川;郭文平;侯智培;翟文延;刘春华;邓必河;石中兵;钟武律;许敏;段旭如;

摘要:HL-3装置上发展了一套垂直边缘汤姆逊散射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波长1064nm、能量0.6~2J、重复频率30Hz、脉冲宽度15ns的Nd:YAG激光作为诊断光束。入射激光垂直穿过等离子体区域,在水平方向上收集散射光信号。对Nd:YAG激光传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非理想高斯光束传播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了入射激光的束腰半径、束腰位置及品质因子等重要参数。基于实验获得的入射激光参数,设计...

EAST密度台基对线性剥离气球模稳定性的影响————作者:刘志洋;王一丰;李永亮;张涛;王敏锐;臧庆;刘海庆;徐国盛;

摘要:为了理解台基密度分布相关参数(分界面密度、台基顶部密度和归一化台基顶部碰撞率)对台基区线性剥离气球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EAST实验数据并利用ELITE程序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分界面密度的降低(保持台基温度分布不变),台基从高环向模数主导的气球模边界附近逐渐移动到较低环向模数主导的剥离模边界附近,这主要是因为分界面密度降低,使压强梯度增加,离子逆磁频率增加,导致高环向模数的气球模更加稳定;...

CFQS仿星器线圈中电磁力的优化研究————作者:许峻铭;刘海峰;

摘要:研究了线圈的有限尺寸效应对工程及磁场位形特性的影响,如面扭转、线扭转、曲率、电磁力,以及磁拓扑结构。通过改变线圈截面的形状,设计了多套无面扭转的三维线圈系统,并对这些线圈系统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对于有限尺寸线圈系统的优化方法。与原有线圈设计相比,利用该方法优化后的线圈系统,具有更低的电磁力和优化的线圈构形,并可以精确产生约束等离子体的三维目标磁场位形

Ti涂层对Be/CuCrZr热等静压扩散连接的影响————作者:王海龙;唐江科;朱盈喜;胡桉得;

摘要:采用热等静压扩散连接(HIPB)方法对Be和CuCrZr合金进行扩散连接,利用超声无损检测(UT)、SEM、EDS、XRD、硬度计及材料性能实验机对界面连接情况、微观组织形貌、元素分布、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及剪切强度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580℃/150MPa/2h条件下可实现Be/CuCrZr合金的有效连接,接头剪切强度达到110MPa,Be和CuCrZr界面结合良好且平整光滑,无连接裂纹;...

平板型偏滤器靶板模块在20MW·m-2高热负荷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研究————作者:牟南瑜;冯明驰;林倩倩;郑太雄;姚达毛;

摘要:偏滤器作为磁约束核聚变堆的关键部件之一,必须承受高循环的热、机械载荷以及中子辐照,这将对其寿命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影响聚变堆的实际运行安全。选择较适合聚变堆环境的平板型KW/ODS-Cu/RAFM偏滤器模块,在20MW·m-2高热负荷作用下对其进行了结构、传热和热疲劳分析,得到了该偏滤器模块的温度以及应力应变分布,并根据Manson-Coffin公式计算出该模块的热疲劳寿命。...

横向倾斜磁场作用下铁磁低活化钢矩形管道内磁流体流动的分析————作者:董铠玮;王俊;王晓宇;武兴华;郭礼凯;

摘要:为了研究液态金属包层在强磁场中的磁流体特性,基于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开发了二维MHD计算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横向磁场作用下矩形管道内液态金属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充分发展流动模型基础上,研究了使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作为管道材料对流动状态的影响,以及横向磁场方向和强度对平均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低活化钢作为管壁材料对速度分布特征的影响较小;低哈特曼数和大磁场倾斜角度下对平均速度的影响更...

EAST上锂粉流量动态注入对燃料再循环影响研究————作者:汪哲;吴凯;黄耀;徐伟;孙震;黄明;周之泰;管艳红;陈跃;左桂忠;胡建生;

摘要:磁约束聚变装置等离子体放电中燃料粒子再循环的控制对于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为探索不同流量的锂粉注入对燃料粒子再循环的控制效果,升级了锂粉控制系统以实现单次等离子体放电中锂粉流量大小的实时主动调节。台面测试结果表明,锂粉流量与控制电压满足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在EAST装置开展了锂粉流量动态变化注入对燃料再循环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单次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实时改变了锂粉注入流...

托卡马克安全因子对锯齿模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作者:肖政;杨锦宏;任珍珍;楚家璇;张培杰;邝俊;汪卫华;

摘要:利用动理学-磁流体混合模型程序M3D-K,数值模拟研究了安全因子以及电阻率对锯齿不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线性增长率随q=1面位置的增大而减小,随q=1面磁剪切的增大而增大,随电阻率的增大而增大;(2)锯齿周期随q=1面位置的增大而增大,随q=1面磁剪切的增大而减小,随电阻率的增大而减小;(3)锯齿振幅随q=1面位置增大而增大,随q=1面磁剪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电阻率的增大而增大。结...

等离子体压强和环向旋转对电阻内扭曲模的线性增长率影响————作者:楚家璇;杨锦宏;任珍珍;肖政;张培杰;邝俊;汪卫华;

摘要:利用三维环形非线性磁流体代码CLT,数值研究了等离子体压强及环向旋转对电阻性内扭曲模(RIKM)线性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RIKM线性增长率随q=1有理面等离子体压强的增大而减小(致稳),随该处压强梯度增大而增大(解稳)。因此,对于一般的等离子体压强剖面分布,在致稳与解稳因素共同作用下,存在一个临界比压值使得RIKM线性增长率最小。(2)压强分布峰化度越大,临界比压越小。当压强分布峰化度...

Nb3Sn超导磁体绝缘用HS/6玻璃纤维改性实验研究————作者:熊秋月;刘志宏;孙静;陈文革;闫朝辉;

摘要:为提高HS/6高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绝缘性能以满足Nb3Sn超导磁体的使用要求,对HS/6高强玻璃纤维进行除碳和表面改性处理。研究发现,经过500℃/4h的除碳工艺后,HS/6高强玻璃纤维表面的碳含量降低了约80%,随后采用质量比为8:100的棕榈酸溶液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改性处理后的HS/6高强玻璃纤维表面的碳含量较除碳纤维的提高了26.93%。改性处理后的HS/6高强玻璃...

时间分步平均法求解1D LPIC中的电流密度————作者:李梦超;郭勇;荣垂才;陈维;黄骏;王兴权;

摘要:在一维(1D)的激光等离子体仿真(LPIC)中,提出了一种针对粒子有效停留时间、对格点附近不同位置的粒子采用不同的分配权重进行分步求解的时间分步平均方法,即在格点分布方向(激光传播方向,x方向)电流密度由电流连续性方程求出,在垂直方向(y与z方向),用时间分步平均法求解电荷平均密度■,然后利用■和■求解电流密度的方法。在粒子云一阶权重分配的情况下,该方法得到的电流密度与大多数LPIC一阶电流密度一...

U型耦合管道内液态金属MHD效应研究————作者:吕欣婷;张秀杰;王磊;孙振超;赵耀;

摘要:针对液态包层中常见的U型导电耦合管道内液态金属三维磁流体动力学(MHD)流动,利用自主开发的低磁雷诺数下液态金属磁流体流动的计算程序,获得了外加磁场和流体管道在不同倾斜角工况下管道内液态金属的流速、感应电流和压力分布。结果表明,U型耦合管道内液态金属的MHD流动中耦合段的耦合效应使MHD压降明显增大,是相同参数下单根管道内压降的2.4倍左右。在U型耦合管流动转向处,部分中心流体区产生与初始流向相反...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核物理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811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