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双月刊)1985年创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炼钢》主要反映炼铁技术领域的科研与应用成果,交流生产操作、技术改造、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经验,报道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
《炼钢》读者对象为炼铁工业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
《炼钢》始终遵循我们的办刊宗旨,以国家经济建设为服务对象,服务生产,服务实践。在报道内容上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在各个时期发展的方针和规划及重点冶金工业项目,报道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并坚持跟踪国内外炼钢前沿技术,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技及专业的发展动态,使发表的文章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导向性。
炼钢杂志栏目设置
生产实践、试验研究、辅助技术、材料及设备、综述
炼钢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炼钢杂志社简介
一、摘要与关键词:文章要提供100-200字的摘要,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提供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撰写的文章字数以2500-4500字为宜。
二、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职称、职务、学历、主要研究方向等(研究生须注明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
三、注释:注释序号(上标)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附于文末。
阅读推荐:柳钢科技
《柳钢科技》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炼钢最新期刊目录
《炼钢》杂志征稿启事
摘要:<正>《炼钢》杂志是由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与中国金属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冶金类中文核心期刊(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3月。主要刊登与炼钢领域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实践经验和科研最新成果介绍等内容的文章。《炼钢》杂志共设置8个栏目:1)专题论述(特约稿件);2)铁水预处理(铁水预处理工艺技术及相关技术);3)转炉及电炉冶炼(转炉、电炉及其它炼钢方法的工艺技术及相关技术...
无碳内衬防絮流水口在轴承钢上的应用————作者:李春艳;刘宗辉;黎才庆;孟祥龙;
摘要:针对GCr15轴承钢生产时因钢水流动性差导致的水口堵塞问题,通过引进防絮流浸入式水口进行改善。该水口采用内腔无碳防结瘤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夹杂物的附着,保持浇钢过程中钢流通道的清洁,减少由于浇钢通道结瘤导致的液面波动与流场结构破坏;无碳内衬材料还可以提高水口的抗热震性能,避免水口渣线在开浇过程中因热震而导致的异常现象发生。为进一步提高钢水纯净度,减少轴承钢中Mg O·Al2O<...
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卷渣以及非稳态过程物理模拟的最新进展————作者:赵宇航;杨健;张同生;
摘要:围绕连铸结晶器流场与卷渣的物理模拟研究,阐述了拉速、氩气流量、水口结构与倾角、水口浸入深度对于不同断面宽度结晶器中流场与卷渣的影响。研究表明综合拉速、氩气流量、水口倾角、水口浸入深度的调整可以有效地优化不同断面宽度结晶器流场,抑制保护渣卷渣,对于提升连铸坯表面质量有重要作用。对于非稳态流场,在开始改变拉速阶段和停止改变拉速阶段,结晶器窄面附近和结晶器1/4宽度液面波动显著增大。在改变拉速的三个阶段...
U71Mn钢冶炼流程中夹杂物特征及演变分析————作者:郭朝军;李耀强;苗招亮;张学伟;张立峰;
摘要:对国内某钢厂生产的U71Mn高速钢轨冶炼过程非金属夹杂物的成分、数量和类型变化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转炉出钢脱氧合金化后形成的夹杂物主要为SiO2-MnO-Al2O3型夹杂物,LF经过造渣后夹杂物转变为CaO-SiO2-Al2O3-MgO型夹杂物,这是因为精炼渣碱度的影...
130t钢包底吹氩工艺中关键影响因素的模拟研究及优化策略————作者:曹磊;胡瑾;付菁媛;赵定国;张立民;张杰;
摘要:通过系统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单吹气孔配置下吹氩孔位置及流量对钢液流场的影响,双孔吹氩配置下双孔夹角位置对钢液流场的综合影响,以及创新性地引入滑板吹氩方式下不同双孔夹角位置对钢液流场的独特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吹氩孔位置显著影响钢液流场中的死区比例和卷渣风险,最佳位置需根据具体工艺目标权衡选择。随着吹氩流量的增加死区比例先降低后增加,流量600L/min时混合效果最佳,但需注意控制流量以避免卷渣。双...
非调质钢中MnS夹杂的双重作用及控制方法————作者:李鹏举;丁志军;王书桓;宋春燕;李晨晓;薛月凯;
摘要:硫元素在钢中被认为是有害元素,高品质钢需要尽量去除硫元素,而非调质钢中添加适量的硫元素有利于钢中MnS生成。MnS在非调质钢中能提升切削性能,钉扎晶界,抑制晶内铁素体长大,促进晶内针状铁素体形成,极大提高非调质钢韧性,然而在轧制过程中,MnS易变形成长条状,降低钢的力学性能。控制钢中形成小尺寸弥散分布的球形或纺锤形MnS夹杂物是改善钢易切削性能、保障钢的力学性能的关键。钢中MnS夹杂物的控制是一个...
搪瓷钢铸坯厚度方向夹杂物析出规律研究————作者:白春英;白国君;
摘要:搪瓷钢因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而夹杂物是影响搪瓷钢性能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搪瓷钢中夹杂物对其性能的影响,以某厂搪瓷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夹杂物自动扫描、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搪瓷钢铸坯厚度方向夹杂物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铸坯中MnS和TiN夹杂物在厚度方向上(从铸坯内外弧至中心)的数量变化规律相对称。MnS数量在厚度方向上先减小后增大,TiN数量变化规律则完全相反。TiN的形貌主要呈现为矩形块状以...
倒角结晶器吹氩对铸坯气孔缺陷成因的模拟研究————作者:颜海波;陈曙光;刘斌;王国斌;王明林;
摘要:结晶器吹氩有防止水口结瘤和提高钢水洁净度的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铸坯气孔缺陷发生率,尤其是对板坯倒角铸坯而言。根据某厂生产数据,建立了1﹕1的结晶器水模型和基于Euler-Lagrange体系的离散相数学模型,研究了连铸工艺参数对窄面倒角区域氩气泡分布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拉速是影响结晶器内氩气泡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当拉速增加到1.5 m/min和1.8 m/min时,窄面倒角区...
直流炼钢电弧炉电弧控制的仿真与实践————作者:贺美乐;钟星立;张豫川;吴学涛;王庆;杨宁川;
摘要:为提升直流电弧炉电弧的稳定控制水平,采用数值仿真对大电流供电布线的电磁场及电弧受力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供电回路分段、炉壳及偏心部分、加料段和电极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绕圈布置方式(方案2)相对最优,促使电弧偏向电源室相反方向的力主要来自导电横臂、电源室导线和绕圈竖直段,占比分别为44.7%、19.6%和16.9%,而抑制偏弧的力来自绕圈水平段。因此可通过提升导电横臂、避免电源室与电炉距离过近和绕圈竖...
20CrMnTiH齿轮钢冶炼全流程夹杂物形成和演变规律————作者:李伟涛;汤群伟;王凯民;贾星宇;王华军;唐海燕;
摘要:为进一步降低和控制某钢厂由BOF→LF→VD→CC流程生产的20CrMnTiH齿轮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对其冶炼全流程进行系统取样分析,并结合热力学计算探究了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和演变规律。结果表明,LF精炼前期夹杂物主要为Al2O3,LF精炼后期夹杂物逐渐向CaO-(MgO)-Al2O3转变,VD破空钙处理后夹杂物...
精炼渣中FeO对低碳铝镇静钢洁净度的影响————作者:江野;郭志杰;孙彦辉;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熔渣中FeO质量分数(0%~12%)对低碳铝镇静钢洁净度的影响以及夹杂物形成行为。结果表明随着熔渣中FeO含量的提高、钢液洁净度恶化;同时发现当熔渣中FeO质量分数不大于5%时,钢中会形成MgO-Al2O3夹杂,当顶渣中w(FeO)≥8%无法生成MgO-Al2O3夹杂。通过热力学软件Fact...
加热过程含铈无取向硅钢中稀土夹杂物的转变————作者:任强;崔凌霄;刘玉宝;程玉杰;张立峰;
摘要:对无取向硅钢进行稀土处理可以改性钢中夹杂物进而提升软磁性能;在固态钢中稀土夹杂物能够与钢基体中溶解元素发生反应,从而引起夹杂物形貌、成分和尺寸的变化。通过加热试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含铈质量分数53×10-6的无取向硅钢中Ce2O2S和CeAlO3夹杂物转变行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的夹杂物自动分析系统定量...
镁在钢中溶解度的计算与试验测定————作者:徐光;齐江华;李阳;姜周华;
摘要:为研究镁在钢中作用,对钢液中镁的活度系数进行了研究。通过热力学与动力学计算可知:镁气泡所受静压力越大临界形核半径越小;钢液中镁气泡所受外界压力是炉内静压力的4倍,镁气泡所受压力可代表钢液接触到的镁蒸气压;炉内静压力越大,镁在钢液中停留时间越长。利用加压感应炉,设计5组压力递增的镁溶解度测定试验,压力范围为0.1~0.5 MPa,每组试验两炉,分别添加足量和4倍的镁,测定了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镁在钢...
《炼钢》杂志征稿启事
摘要:<正>《炼钢》杂志是由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与中国金属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冶金类中文核心期刊(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3月。主要刊登与炼钢领域相关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实践经验和科研最新成果介绍等内容的文章。《炼钢》杂志共设置8个栏目:1)专题论述(特约稿件);2)铁水预处理(铁水预处理工艺技术及相关技术);3)转炉及电炉冶炼(转炉、电炉及其它炼钢方法的工艺技术及相关技术...
210 t转炉氧枪与熔池作用物理模拟与工业实践研究————作者:邓必荣;周剑丰;刘红军;齐江华;肖爱达;张波;周宇涛;
摘要:为解决210 t大型转炉供氧强度低、冶炼周期长的问题,设计了10支氧枪喷头并开展了水模试验。结果发现5孔氧枪射流形成的冲击坑独立性更好,相同氧流量下,冲击深度要大于6孔氧枪,其中3号枪和4号枪的冲击深度优势明显。冲击面积(半径)随倾斜角的增大而显著增加,3号、4号、9号和10号枪均具有较好的冲击面积。因此,以3号枪为试验用新5孔氧枪,9号枪为试验用新6孔氧枪开展工业试验,并将冶炼效果与原6孔氧枪进...
板坯结晶器内流场流态控制的插钉板工业试验研究————作者:张建元;赵喜庆;王志通;陈威;张立峰;
摘要:结晶器内夹杂物运动和去除主要受钢液流动的影响,钢液流场流态也直接决定了连铸过程传热和凝固等现象。通过插钉板工业试验测量手段对某钢厂1 300 mm×230 mm断面结晶器内宏观流态、弯月面流速和液位分布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出关键连铸工艺参数如拉速、吹氩流量和水口浸入深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拉速(≤1.0 m/min)情况下吹氩流量是决定结晶器内流场流态分布的主要因素。高拉速(≥1.3 m/min...
基于集成学习的转炉炼钢磷含量预测模型————作者:邓胜保;彭其春;彭霞林;向往;樊智勇;龙雄峰;
摘要:精准预报终点磷含量可解决转炉吹炼过程中不能连续检测钢水成分的难题,促进转炉快速出钢和缩短冶炼周期。基于湖南某钢厂100 t转炉的实际生产数据,建立了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转炉终点钢水磷含量预测模型。通过分析转炉脱磷过程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合钢厂实际生产确定模型的输入变量;采用四分位距法、LOF算法等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结合10折交叉验证法和网格搜索法确定模型的最佳参数。使用4种集成学习算法(RF、Ad...
当前300系不锈钢冶炼工艺流程现状与比较————作者:史彩霞;
摘要:总结归纳了当前不同原料条件下300系不锈钢冶炼工艺流程。根据原料结构的不同,目前广泛应用的300系不锈钢冶炼流程有5种。概述了5种300系不锈钢冶炼工艺流程的优缺点,并结合生产数据分析5种冶炼工艺路径的成本差异。结果表明,全冷料冶炼时,中频炉(IFF)流程具有成本优势;相比全冷料冶炼,以小高炉镍铁水或矿热炉(RKEF)镍铁水为主要原料的工艺流程成本更优;而所有的原料构成中,采用矿热炉镍铁水作为主要...
Q690钢钢液钙处理工艺优化与工业试验————作者:高志滨;刘忠建;高山;刘文凭;王忠刚;张立峰;杨文;
摘要:为改善钢水洁净度、控制夹杂物形态,寻求合适的钙处理工艺技术,首先采用FactSage软件对铝镇静钢Q690钙处理进行热力学计算,分析钢液成分和温度等对钙处理的影响,建立Q690钢钙处理模型,得到Q690钢中夹杂物完全液态化改性所需的最小喂钙量;其次对钙收得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钙收得率随钙处理前钢中T.O含量的降低而提高,钙收得率与喂线量成反比,即喂线量越少时钙收得率越高的结论;为兼顾Q690钢...
镧铈混合稀土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中夹杂物的影响————作者:崔凌霄;刘玉宝;任强;胡志远;张立峰;
摘要:夹杂物是恶化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软磁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稀土处理减少夹杂物数量、粗化夹杂物尺寸有助于减轻夹杂物对软磁性能的危害。通过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进行混合稀土处理,对RH精炼、浇铸过程、连铸坯、热轧板和成品板取样,并对钢成分和夹杂物特征进行了检测,结合热力学计算对夹杂物的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混合稀土加入3 min后,钢中稀土总质量分数为64×10-6,在后续...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油脂》
- 国家级橡胶科技杂志
- 省级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上海节能
- 北大核心《水生态学杂志》
- 省级梅山科技
- 省级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 省级民营科技
- 省级《流体传动与控制》
- 省级《现代纺织技术》
- 北大核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省级河南消防
- 北大核心《机械研究与应用》
- 省级《工业加热》
- 北大核心《第四纪研究》
- 国家级《城市道桥与防洪》
- 省级《管理工程师》
- 省级《采矿技术》
- 省级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 省级运动精品
- 国家级中国石油和化工分析报告
- 北大核心《太阳能学报》
- 北大核心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冶金设备》
- 国家级《重型汽车》
- 省级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省级广州建筑
- 国家级榆林学院学报
- 省级中国石油勘探
- 省级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