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运营技术》铁道科技期刊,创刊于1995年,由广西铁道学会主办,是全国省级铁道学会主办的首家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为铁路运输生产和建设服务的办刊方向,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发行量逐年增加。办刊宗旨是:面向全国铁路运营和建设,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科技兴路服务;为促进科学技术和信息交流,繁荣铁路科技事业和促进人才成长服务;为促进铁路运输生产和建设现代化服务。本刊探讨和交流的内容,包括铁路运营系统的各个专业技术,侧重运营系统的新科技应用、学术论证、技术创新、生产和管理的经验等。
铁道运营技术杂志栏目设置
铁道运输 、机车车辆、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电脑技术、综合论述
铁道运营技术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铁道运营技术杂志社简介
1.《铁道运营技术》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铁道运营技术》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铁道运营技术》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阅读推荐:铁道勘察
《铁道勘察》(双月刊)创刊于1975年,是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原铁道专业设计院)主办的铁路勘察领域唯一的国家正式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2007年获首届测绘优秀期刊。刊物重点报道我国铁路勘察领域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及时报道国内外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特别是有关客运专线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主要栏目:铁路选线、工程勘察、工程测量、航测遥感。
铁道运营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城轨交通ATS自动排列进路运营触发点设置研究————作者:蒋飞翔;
摘要:为有效解决城轨交通运营触发点设置不合理而对列车运营造成不利后果,以N市地铁1号线运营触发点设置的原理及方法为例,分析了触发点设置的注意事项,研究了触发点设置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列车处于首次运营触发点的速度、ATS系统本身的反应时间、道岔转换的时间、附加阻力加速度、制动加速度、届时坡道值等因素均会影响运营触发点本应设置的位置
动力集中动车组一体化检修工艺流程研究————作者:覃栋;黄继林;邓普忠;
摘要: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简称动集动车组)作为复兴号系列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铁路普速列车的迭代升级产品。D5修是动集动车组列车的高级检修级别,通常需要在原制造工厂处完成,涉及动力车与拖车分离,全车分解、大范围零部件更新及升级改造。以全国首列动集动车组D5修为背景,研究动力车与拖车一体化检修、整车调试的关键技术和实施策略,提出了专业化集中修清单,设计优化了动集动车组一体化检修工艺流程,可...
一种基于CPⅢ的新型高程测量装置试验研究————作者:石新卫;
摘要:随着中国高速铁路不断向前发展,车辆对轨道平顺性要求越来越高,轨道几何尺寸的保持又是以精准的高程测量为基础。以铁路高程测量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高速铁路CPⅢ的新型高程测量装置,该装置主要基于CPⅢ测量原理,通过在轨道两侧设置大量的测量点,获取测量点的精确高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实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对比,新型高程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尤其是在...
铁路空车调整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研究————作者:徐石;李璐;
摘要:空车调整在技术上是一个车辆合理运用的优化问题,对其优化模型和算法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工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型研究对同种铁路空车,在一个班计划时间的阶段内,以降低空车走行公里为优化目标,借鉴和参考以往研究成果,考虑避免铁路空车对流因素,以优化空车调整考虑要素为约束条件,运用运筹学思想,建立相对简洁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通过LINGO商业软件对模型举例进行验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求得较优方案,在验证非线...
装卸车作业图像自动处理系统研究————作者:周乐;
摘要:针对铁路各货运中心装车作业拍摄照片分类归档处理耗费大量劳力和时间的问题,研制出一种装卸车图像自动处理系统。该系统利用自动识别技术,能精准提取照片车号,依此将同辆车照片分类,自动存至指定文件夹,实现图片自动分类存储。该系统大幅缩减手动归档时间,使业务人员摆脱繁重重复劳动,工作强度显著降低,劳动积极性得以提升,有效解决了原有问题,为铁路货运作业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提升钦州港东站作业能力研究————作者:韦春洲;钟朝文;
摘要:为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保障能力,分析钦州港东站设备故障率、集装箱周转率、验箱时长等影响作业能力的因素,通过利用改进设备、调整作业区域、优化运输效率等方法提高钦州港东站作业能力,缓解了能力紧张、车站拥堵的现状,确保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快速发展
成兰铁路接触网缺陷分析与整治————作者:杨卢强;戴晋;马军强;
摘要:接触网燃弧整治一直是工程难点,存在原因难以确定,整治手段缺乏等问题。在成兰铁路联调过程中,通过弓网受流试验发现了大量燃弧缺陷、受电弓异常振动现象,经检测数据联合分析并结合现场调查,完成了燃弧缺陷的精准判断与整治;通过硬点频谱分析确定了硬点类型,并验证了整治效果。复测结果证明通过数据分析快速定位缺陷位置、判断缺陷类型并进行针对性整治,可以有效降低燃弧率,改善线路整体弓网受流性能
电力机车蓄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作者:吴剑伟;李玉端;刘德昌;龚智伟;骆平;
摘要:在轨道交通行业,电力机车蓄电池采用的是一种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业内对于蓄电池管理仍处于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造成在蓄电池使用、检测、更换等方面的维护投入较大。为此,设计了一种电力机车蓄电池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STM32单片机和MC33771C电池控制器,实现了对电力机车蓄电池的状态监测、状态分析、故障保护、能量控制以及信息管理。通过该电力机车蓄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优化现有蓄电池维护管理方式、...
BIM技术在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运维管理的应用————作者:彭杰;
摘要:针对既有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在运营维护中平面布置,运行质量判定不直观、运维管理效果不好的问题,基于BIM技术运用Revit软件对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进行三维立体分析,通过绘制现场过渡区接触网结构及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模拟机车受电弓通过时的动态包络线与接触网之间空间几何关系,使用软件中的碰撞检验功能,判定过渡区域接触线拉出值及抬高的匹配程度,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平面分析效果不好的问题,通过参数的模拟与调整,找到匹...
便携式线路检查仪专用检测装置研制————作者:蒋宇航;杨钢锋;黄昊;
摘要:为实现对便携式线路检查仪垂向和横向振动加速度量值的检测需求,采用基于电液伺服控制技术研制一种便携式线路检查仪专用检测装置,它由振动台台体、液压油源系统和振动信号采集控制系统等组成,运用双传感器闭环控制来产生低频大位移标准正弦振动。通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专用检测装置可用于对便携式线路检查仪加速度量值的检测,且检测方法和数据对于验证判断便携式线路检查仪的量值准确可靠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道岔捣固车镐翻转油缸异常偏转故障探析————作者:刘治辉;
摘要:铁路道岔捣固车控制捣镐的翻转,在道岔捣固作业过程保证道岔施工安全的重要作用。如果控制捣镐翻转的液压油缸出现故障,不仅危及道岔作业安全,还会导致捣固车与道岔发生碰撞,引发施工事故。因此,对道岔捣固车捣镐翻转油缸的故障及现场控制进行分析,以道岔捣固车的镐翻转油缸工作原理为分析切入点,研究具体的油缸故障,通过油缸内泄测试找出了内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采取措施后使得道岔捣固车液压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营业线高铁隧道套衬施工安全技术应用————作者:黄耀民;
摘要:依托贵广铁路提质改造工程隧道增设套衬施工为例,阐述了贵广铁路提质改造工程隧道增设套衬施工安全技术的实施应用,隧道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得到显著增强,减少隧道拱顶开裂、掉块、空鼓、渗漏水等病害产生,达到了安全可靠的整治效果,为类似的营业线高铁隧道缺陷与病害整治积累施工实践经验,提供安全技术参考实例,有较强的施工指导性
通信机房冷备服务器远程切换技术研究————作者:江飞;
摘要:针对铁路沿线无人值守通信机房冷备服务器切换多依赖于人工现场操作,效率低、容易误操作、设备维护困难等问题,研发出一套通信机房冷备服务器远程切换平台。平台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交换技术,实现冷备服务器快速、准确、安全的远程切换,提高机房的应急响应能力和业务连续性保障水平
基于边缘计算的云边结合实时视频分析系统————作者:袁泉;
摘要:随着铁路现场视频监控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图像质量不断提高,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实时视频分析系统面临带宽、存储、算力等方面的挑战。因此,设计并应用了基于边缘计算的云边结合实时视频分析系统。该系统利用云边结合来弥补云计算架构的不足,通过在数据源头进行初步处理和计算,并在云端进行更高层次的推理分析,既保证了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又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聚类的空气耦合探地雷达去背景研究————作者:王帅;李猛;
摘要:传统平均道去背景方法在处理空气耦合式雷达数据时易产生水平条纹假象。为避免此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新去背景算法,通过聚类分析识别干扰与背景信号,实现更精准的背景去除。模型试验显示,该算法在处理铁路隧道检测数据时,能有效避免水平条纹假象,提供更真实的处理效果,优于传统方法。本研究成果为空气耦合式探地雷达的数据处理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基于下穿高速公路浅埋软岩隧道安全评价运用————作者:张开;杨晓辉;
摘要:如何保证交叉工程施工安全,降低对既有公路或铁路运输安全和运输秩序影响是一项施工难点。以贵阳市域铁路西南环项目石板寨隧道下穿贵阳南环高速浅埋软岩段落施工为例,通过采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对施工过程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并针对重要危险因素提出施工技术措施,有效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工程质量和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为类似下穿既有设备(线)且浅埋软岩段落隧道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基于ZD6转辙机电流数据的道岔转辙器健康状态划分————作者:刘传柱;黄永捷;刘瑞琪;黄晓菲;韦涯;
摘要:为了能够准确评估道岔转辙器的健康状态,进而实现道岔转辙器“状态修”,以ZD6转辙机驱动的道岔转辙器为研究对象,采集ZD6转辙机在额定牵引力的100%-120%区间内不同负载下的工作电流数据构建数据集,在此数据集上采用CNN-SVM网络进行健康状态划分。首先利用CNN对电流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将CNN提取的特征输入到SVM中进行训练和分类,从而实现对ZD6转辙机牵引的道岔转辙器健康状态的划分。实验...
铁路客车配线智能绝缘检测分析装置设计————作者:冯其林;
摘要:铁路客车配线绝缘测试数据繁多,手动测试极易出现漏测、误测的问题,为了卡控测试数据判定测试结果设计了铁路客车配线智能绝缘检测分析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准确的测试客车配线绝缘值,对测试数据运用微机程序判断结果,同时对测试数据形成数据库可对每次测试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通过配线绝缘值异常衰减情况判断客车配线质量问题,提升了铁路客车配线绝缘关键参数的卡控手段
动车组列车智能乘员管理系统的构建————作者:杨帮雄;
摘要:为实现列车运行途中智能验票和对列车乘务工作的自动评价,通过在动车组车厢视频监控系统中部署人脸识别及跟踪定位系统,利用站车无线交互系统的车地信息传输通道,将铁路自助实名制核验系统的实名制信息与车厢视频监控系统的人脸识别和跟踪定位信息关联起来,构建基于人脸识别的列车智能乘员管理系统,为列车客运工作提供高效的技术手段,提高客运服务质量、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减少铁路运输企业客运收入的流失,实现运输服务一...
专用线货车装载质量检测系统的研究————作者:曹宏坚;
摘要:针对铁路普通货运站和专用线由于受限于线路条件和投资成本而长期缺乏有效的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的问题,研究开发出一套成本相对较低、安装方便、适于普通货运站和专用线的货车装载质量检测装置。运用应变式传感器检测、计算机自动控制、数据库、车辆判轴、判辆和车号自动匹配技术,设计出结构简化的检测装置,实现了车号自动匹配,数据传输,货车超偏载的自动检测、查询,货物装载异常报警等功能,从装车源头站开始检测和卡控,防止...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国家级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杂志
- 北大核心《自动化仪表》
- 国家级核标准计量与质量
- 省级《辽宁化工》
- 省级《质量与标准化》
- 北大核心《地球科学进展》
- 北大核心《陶瓷学报》
- 国家级环境遥感
- 北大核心《地质力学学报》
- 省级分析理论与应用
- 北大核心《制造业自动化》
- 国家级中国酒
- 省级《煤质技术》
- 国家级发现
- 省级《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 国家级铁合金
- 北大核心《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 省级水利水电标准化与计量
- 国家级食品界
- 国家级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 省级《物流技术与应用》
- 国家级航海技术
- 国家级国际泥沙研究
- 国家级《冶金设备》
- 省级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南大核心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杂志
- 北大核心《中外公路》
- 北大核心《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 省级天津电力技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