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科学院院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长江科学院院报

长江科学院院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2-1171/TV
国际标准刊号:1001-5485
主办单位:长江科学院
主管单位:水利部
查看长江科学院院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集成技术科学技术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非织造布核心纺织科技杂志

   《长江科学院院报核心学报征稿,是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水利部主管、长江科学院主办的应用科学型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水(利)科学在长江流域水利水电事业中的发展和应用,包括水(利)科学各个领域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及学科进展、 长江流域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研究项目的重要科研成果及实践经验总结,以及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及其应用,还适当刊登其他流域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成果及国外有关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和发展动向。

  本刊创刊于1984年10月,原刊名为《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报》,1987年院名改为长江科学院后,刊名改为《长江科学院院报》。编委会由长期从事长江水利事业的一批老、中、青专家组成。本刊以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发展水利科学、扩大科技交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长江流域水利水电事业为办刊宗旨,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电事业的科研、设计、施工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生。

  本刊是湖北省优秀期刊;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CSTA(英文版)首期入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选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 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资料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杂志,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2006年被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网络数据库收录,1998-2003年被 《EI》(美国工程索引)Page One收录。本刊还被收列入美国国际CODEN中心,代码为CKYUE6;被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 德国波恩德国科学院图书馆固定收藏;被美国纽约尤里其(Urich's)国际期刊索引。

  《长江科学院院报》1989年度获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奖,"1994-1995年度被授予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1996年被评为"全国水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1999年被授予"湖北省科技期刊五十佳工程重点创建期刊"。2000年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评优中,获优秀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4度获选).

  长江科学院院报杂志栏目设置

  健康长江、江湖泥沙与治理、水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防洪减灾、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水力学、岩土工程、水工结构与材料、信息技术应用、仪器设备与测试技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利经济、科技简报

  长江科学院院报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Pж(AJ) 文摘杂志(俄)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阅读推荐: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湖北省学报征稿,创刊于2002年,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新近改版的学报继续本着“领先时代,求是创新,突出特色,博采众长”的办刊宗旨,强化金质、高值的精品意识,透逸着严谨、浓郁的学术气韵,突出图文并茂独特风格,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实际,逐步引领全国高职高专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流,吸引了阵容强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

  长江科学院院报最新期刊目录

El Ni?o事件对长江中下游陆地水储量变化与洪水风险影响研究————作者:李晓英;暴一鸣;陈伯文;张鹏辉;

摘要:为研究El Ni?o事件对长江中下游区域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利用不同研究机构发布的2003年至2022年GRACE重力卫星数据获取研究区陆地水储量变化,对比相关系数、互相关关系结果,选择与东部型和中部型两类El Ni?o事件指数相关性强的CSR MASCON TWSA数据序列。利用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分解,同时引入洪水潜力指数,研究两类El Ni?o事件对研究区域TWSA的影响。结果如下:(1) 在T...

砂化白云岩隧洞突水涌砂处置方案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工程应用————作者:成曦;李建国;杨吉;代佩玄;张晟玮;张雷;董家兴;

摘要:富水砂化白云岩隧洞施工过程中,突水涌砂灾害易发频发,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与安全。基于此,本文以滇中引水工程扯那苴隧洞为研究对象,考虑影响突水涌砂处置方案适宜性的主要因素,结合砂化白云岩地层特性及其突水涌砂形成机理,从岩层特性、地下水条件、隧洞长度及埋深、突水涌砂的环境影响4个方面选取10个评价指标,将白云岩砂化等级、不良地质构造、外水压力、富水性等关键因素纳入评价体系,弥补现有评价体系对砂化白云岩特性...

不同路径型台风对鹤地水库集雨区降水的影响————作者:符靖茹;徐金勤;蔡孙平;谭孟祥;于洲;林卉娇;

摘要:降水量的变化是水库蓄水和调度的重要参考因素。本文基于台风路径资料、集雨区观测点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以及Micaps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影响鹤地水库集雨区的台风降水变化特征及台风暴雨环流形势场配置,结果表明:近32年来影响集雨区的台风增加趋势为0.33个/10a,存在7a的周期振荡,7-9月份是台风影响高峰期;不同路径型台风的降水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西路型台风降水过程雨量、雨强差异较大,集雨区南部降...

四湖流域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作者:汤世豪;朱建强;章叶飞;张露;李易奇;刘章勇;杨军;

摘要:四湖流域作为湖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湿地生态系统,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解四湖流域生态修复后水体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本文基于2022~2023年四湖流域的水环境调查数据,结合水环境质量指数(WQI)、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四湖流域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四湖流域水质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丰水期水体的...

曲线型消力池糙条联合梯形墩消能工消能导流效果研究————作者:牧振伟;李琪;张红红;孙容泷;宋月华;

摘要:为探究曲线型消力池糙条联合梯形墩消能工消能导流特性,基于正交试验原理采取7因素3水平设计方案进行模型试验,引入消能率η、水面横比降变异系数Cv对消能导流效果进行评价;对试验结果进行主效应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对影响水流结构的因子进行量纲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建立评价消能、导流效果的多因素影响评价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梯形墩间Δζ距直接影响了水流能量耗散程度,糙条宽度b减小凹凸岸水深差效果显著,...

水位变化下三峡水库近坝段消落区CO2排放研究————作者:李政;曹书龙;朱海琴;谢苹;贾宝杰;

摘要:为探究不同水位变化下三峡水库近坝段消落区土壤碳排放情况,选取龙潭坪和兰陵溪消落区的160 m以下、160 ~ 170 m以及170 m以上的三个高程区间进行土壤呼吸原位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高程与土壤呼吸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随水位高程增加,土壤呼吸先升高后降低,并在中度水淹胁迫情形下达到最大值;土壤呼吸存在显著的时间变异性,整体呈现7月=8月>9月>6月>5月趋势,不同消落区虽存在微小差异,...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出入库计算流量不平衡关键因子识别研究————作者:何岩致;周涛;许继军;徐杨;任玉峰;刘亚新;王永强;董增川;

摘要:导致三峡-葛洲坝两坝间出入库计算流量不平衡现象的影响因子较多,分析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并识别出导致两坝间出入库不平衡现象的关键影响因子,对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的发电计划制定以及水情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三峡库区2018-2023年流量及出力的历史记录数据,根据出入库流量计算逻辑选择可能对两坝间出入库不平衡量产生影响的19个潜在影响因子,使用灰色关联分析与随机森林模型两种方法,识别导致三峡-葛洲...

冻融环境瓜尔胶改良黄土强度劣化规律研究————作者:刘鑫;汪潇杰;佟彬;殷荣懿;朱鸿;

摘要:为了探究冻融环境对瓜尔胶改良黄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开展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巴西劈裂试验以及弯曲元小应变试验,探讨了瓜尔胶改良黄土在冻融前后的强度衰减和劣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经历冻融循环后,瓜尔胶改良黄土的抗拉强度、单轴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均降低,但仍大于经历冻融循环后的素黄土;冻融循环后瓜尔胶改良黄土的强度衰减受含水率和瓜尔胶掺量两者耦合影响,两者相比,含水率的影响更显著;借助微观手段发现瓜尔胶...

斯托克斯为何对雷诺方程没给肯定的评审意见————作者:张小峰;

摘要:雷诺方程在求解紊流运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斯托克斯在第一轮的评审意见中没有对这篇后来影响巨大的论文给出积极、肯定的评价。对其中的可能原因进行解读,有助于深入理解紊流模型和理论。得到如下主要认识:因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在物理学上已完备,不可能再“塞进”其它独立定律,所以封闭雷诺方程的物理定律是不存在的,确定雷诺应力的法理基础缺失。由于存在这个先天不足的问题,试图在雷诺方程的层面找到普适的彻底解决紊流问...

AS碱激发硅酸钠增强水泥土强度及作用机理研究————作者:罗沈;王俊杰;黄文聪;张伟锋;

摘要:为探究多种固化剂和不同龄期条件下淤泥地基的强度变化规律。试验以木钙(LA)、三乙醇胺(TEA)、碱激发硅酸钠(AS)作为固化剂分别对淤泥进行固化试验,以试块抗压强度为指标,发现一定配比下单掺LA、TEA以及AS可作为固化剂增强水泥土固化强度。选定三组固化剂的优掺量进行三掺固化试验,发现单掺AS固化效果优于其他组及三掺试验组。同时运用扫描电镜(SEM)分析其固化机理,并采用ArcGIS将未加固土、加...

汉江汉中段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探析————作者:刘杰;王淑新;李鹏飞;

摘要:以汉江汉中段2022年1月-12月期间20个采样断面的七种重金属及四种常规检测指标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揭示汉江汉中段水体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最后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揭示该流域段水体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段水体七种重金属年均值浓度依次为Zn>Cu>Cr>Pb>As>Cd>Hg,均在GB3838-2002《地...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盾构掘进姿态预测研究————作者:高苏;陈城;

摘要:为保证盾构掘进施工能尽可能的吻合设计轴线,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盾构姿态预测模型(WM-CTA),该模型主要由数据前处理模块(小波变换、最大信息系数)和预测模块(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两个框架组成,选取沈阳某在建盾构隧道某区间的监测数据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验证。首先利用实验对数据进行了降噪和相关性分析,然后分析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小波变...

基于电导率计算的黏土电渗离子迁移与含盐量时空分布特性研究————作者:余锦地;马郁春;刘翔;蒋熠诚;周建;

摘要:在电渗排水过程中,黏土中的可溶性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迁移。为研究电渗过程中可溶性盐的时空分布及其对排水效率的影响,本文开展了电导率试验,利用土体电导率建立了含盐量的计算公式。在一维电渗固结试验中,监测了分区电压、电导率、排水量和电流,反演了土体含盐量的变化及离子迁移趋势。试验结果表明,电导率受含盐量与含水量的共同影响,且含盐量的影响更为显著。电渗过程中,阳极区域含盐量变化较小,中间区域先上升后下降,...

基于响应面法的花岗岩骨料水工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作者:何建进;游允越;俞钦;郑伟;张挺;

摘要:为实现花岗岩骨料水工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本研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试验设计,构建了响应面回归模型,研究了砂率、填料用量和油石比对花岗岩骨料水工沥青混凝土性能(孔隙率、稳定度、流值)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的配合比设计。结果表明:此回归模型有效且可信度高,可用于试验结果的分析;在各因素中,砂率、油石比、砂率和油石比的交互作用对稳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的影响显著,填料含量、填料与油石比的交...

基于粒径分布的储气砂土水特征曲线与非饱和渗透系数预测————作者:袁柱;潘友富;张璐;翚达庆;王勇;孙志亮;

摘要:针对珠江口含浅层气的典型储气层砂土,开展压力板仪SWCC测试以及非饱和渗透试验测试。将土体内部假设为海量的连通孔隙通道组成,在由小到大的基质吸力作用下,孔隙通道由大孔径到小孔径依次排水,然后假设孔隙半径与基质吸力满足Young-Laplace 方程,提出基于土体粒径分布的砂土土水特征曲线与非饱和渗透系数的预测方法。最后将非饱和渗透系数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作为对比,初步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合理性

基于原型观测数据的丹江口水库水温时空分布特征————作者:邓鑫龙;陈端;石浩洋;程靖华;彭晓然;黄明海;王跃根;马语颉;

摘要:大型水库水温时空分布特征是水环境、水生态等领域的重要基础研究内容。丹江口水库包含丹库及汉库,为我国第二大库容水库,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但目前对丹江口水库进行系统性的水温观测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丹江口水库水温原型观测,对库区水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丹江口水库水温时空变化及水温分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为典型的水温分层型水库,其垂向水温分布具...

考虑抽蓄的风光水火多能互补双层优化调度研究————作者:严新军;王红徐;

摘要: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中,风光出力波动性和间接性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挑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抽蓄的风光水火多能互补联合发电系统双层优化调度模型。以系统净负荷最小、风光出力最大以及弃电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水风光蓄联合调度上层优化模型;以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抽水成本以及弃电惩罚成本为目标函数考虑联合发电系统经济性下层优化模型;并引入CO2排放强度和火电机组出力系数作为评价指标;设置三种不同方案进行优化仿真,...

抽水蓄能电站钢蜗壳低周疲劳载荷谱编制方式研究————作者:胡蕾;简敏;张启灵;高晓峰;郭永成;

摘要: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在反复启停和变负荷运行状态下,钢蜗壳结构承受的静水压力会大幅度变化,长期作用下蜗壳可能发生低周疲劳破坏。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在Abaqus中完成了钢蜗壳结构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再基于2016全年水位监测数据编制不同时间长度的原型载荷谱,并在nCode Designlife平台利用雨流计数法对其处理计算,对比了原型载荷谱、处理后的载荷谱及几种极端情况下载荷谱计算得到的疲劳寿命。结果表...

基于多种混合模型的中长期水文预报研究————作者:魏兴;陈蒙恩;周育琳;冉立波;史瑞博;邹建华;

摘要:提高中长期水文预报的预测精度对于水资源调度、防汛抗旱以及农业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水文预报的精准度,根据三峡库区万县站实测月径流序列,先采用互信息方法筛选预报因子,然后分别采用鲸鱼优化算法(WOA)、蝗虫优化算法(GOA)和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LSTM,结合基于时变滤波器的经验模态分解(TVF-EMD)、自适应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变分模态分解(VMD),建立多种混合...

氮素污染滞后现象的影响因素与定量评估方法研究进展————作者:李淑豪;刘志红;宋长春;

摘要:水环境氮污染治理管控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污染治理措施制定与措施生效之间常存在时间滞后,当前学界普遍认为其原因在于历史输入的氮素仍以生物地球化学遗留氮或水文遗留氮的形式滞留在流域内,持续影响当前地表水质。因此,掌握氮素输出对输入的滞后响应规律便成为精准治氮的关键一环。然而,现行的水文模型常忽略或简化这一过程。基于此,本文介绍了氮素污染治理滞后现象的影响因素及滞后时间与遗留负荷的定量评估...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