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道》电气化科技期刊,创刊于1980年,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主办。本刊主要报道和传播国内外电气化铁道应用技术信息,兼顾学术讨论和知识普及,以交流和传播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和发展所涉及到的学术理论为依托,在从事电气化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科研、设计、施工、运营的工程技术人员中营造学术讨论、信息交流的氛围,促进我国电气化铁道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本刊读者群是国内外从事铁路电气化(接触网、供变电)、通信、信号、电力、电磁兼容、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专业的科研、设计、施工、产品制造、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与上述各专业有关的大专院校师生、技术管理人员及各级领导干部。
电气化铁道杂志栏目设置
接触网、供变电、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综合或综述
电气化铁道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电气化铁道杂志社征稿要求
(1)《电气化铁道》文章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新颖、数据可靠、图表清晰、文字简练,符号规范,字数一般不超过5 000字。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助教撰写的文章建议有高级职称人员推荐。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2)《电气化铁道》来稿请将题目、摘要及关键词译成英文,中、英文摘要以100~200字为宜,关键词3~5个。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等相关标准;图片、表格应精选,有图题、表题,随文给出;提供参考文献并著录项目齐全。
(3)《电气化铁道》稿件请采用Word编排,并用Email发往编辑部邮箱(dqhtd@263.net),并在来稿中写明作者姓名、职称、工作单位全称、专业技术领域或研究方向、基金项目名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及Email。
(4)本编辑部收稿后2个月内通知作者是否刊用。稿件一经刊用,即致稿酬,并赠送本刊当期两本。
阅读推荐:哈尔滨铁道科技
《哈尔滨铁道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杂志集权威性、理论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作者科研、晋级等方面的权威依据,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撰写论文,踊跃投稿!
电气化铁道最新期刊目录
数据通信网MPLS向SRv6演进技术研究————作者:任小军;
摘要:在智能时代,联接正在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联”,这其中最大的变化是联接对象更加智能、联接数量更加庞大、支撑的业务种类日趋繁多,因此传统网络应与时俱进。当传统IPv4/MPLS网络遇上5G和云服务业务,网络承载数据的压力越来越大,网络结构也越来越复杂,MPLS无法支撑新业务需求。本文通过对数据网承载技术演进的背景进行阐述,对MPLS向SRv6演进的路线和演进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提出结论和建议,为后...
牵引变电所电流增量保护误动及拒动问题研究————作者:郭晓旭;李波;范海江;张桂南;
摘要:牵引变电所馈线电流增量保护在牵引网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动车组运行速度级的不断提升,动车组额定电流越来越大,电流增量保护拒动、误动作次数逐渐增加,直接影响铁路的运营安全。本文基于电流增量保护的原理,分析高速铁路应用电流增量保护遇到的误动、拒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以某高铁线路为例,对牵引供电系统的馈线保护进行配置,通过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保护配置的合理性及电流增量保护设置的必要性,...
基于运行图优化的多牵引所最大需量协同削减方法————作者:杨姚;苏旭磊;王腾;凌阳;胡海涛;王科;
摘要: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具有强波动性、冲击性的特点,使得牵引变电所的功率最大需量较大,进而导致其基本电费成本高,而最大需量又与线路的行车运行图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行车运行图优化的多牵引变电所最大需量协同削减方法。通过分析行车运行图和牵引变电所最大需量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基于行车运行图优化的多牵引变电所最大需量协同削减优化模型,在不增加用电量的情况下,通过整体调节原有运行图中列车的发车/到站时间,实现...
储能技术在铁路工程应用的电能质量分析————作者:寇云云;李彦吉;刘星;梁艳召;魏宏伟;
摘要:针对目前电气化铁路三相不对称负荷特性,为改善其对电能质量的影响,除传统的铁路系统侧改善方案外,可利用飞轮储能技术的再生特性与“削峰填谷”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储能技术的原理与特点进行分析,基于其在某货运铁路某牵引变电所中的实际应用,研究储能装置对电能质量改善的效果。结果表明,储能装置可以实现对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侧负荷的有效治理和平衡,改善电气化铁路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负序、电压波动等影响,同时对提高牵...
高铁联调联试中供电臂自愈重构试验方案————作者:王洋;
摘要:根据联调联试对牵引供电系统的要求,对智能供电自愈重构功能等进行分析,提出供电臂自愈重构试验方案,并以西安东牵引所自愈重构试验为例,提出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供电臂自愈重构试验流程,对开展智能高铁的联调联试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高速铁路保护动作范围研究————作者:孙占成;张爱军;李玲;吴姗姗;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日益发展,对铁路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对于保证供电系统可靠运行十分重要。大部分牵引变电所的馈线保护测控装置采用多种保护并行的保护逻辑,但由于各项保护的指标参数不一致,对各保护的动作区域难以直观判断,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跳闸区段缺乏精确的定量判断。针对该情况,本文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和某所继电保护定值,将该所保护均归算至同一X-R图像中,可以快速...
所用变压器非全相运行空载电压的分析与仿真————作者:金世祥;
摘要:配电变压器进线电源缺相故障频发,根据现场经验,在配电变压器发生缺相故障时,由于磁路长度不同,实际测得的低压侧空载电压常与故障理论值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事故原因的分析判断。本文通过对铁心磁路和电路的分析,计算缺相故障时的电压特征,总结得出计算通式,以便检修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所用变压器非全相运行进行判别
时速200公里刚性接触网关键技术与方案研究————作者:朱政;皋金龙;周玉杰;李逢源;
摘要:刚性接触网因其结构特性具备较大优势,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被广泛应用。随着市域铁路及复杂艰险山区铁路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对高速刚性接触网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实现高速刚性接触网良好的受流质量是当前工程建造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时速200 km刚性接触网关键技术与方案进行研究。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弓网仿真模型,通过弓网仿真技术对多组合仿真计算方案结果进行比选分析,给出时速200 km刚性接触网跨距、...
关于接触网主动防御系统的研究————作者:姜尧;杜亮;
摘要:为使接触网不受鸟巢、异物等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压缩空气的主动防御系统。该系统由压缩空气供应系统、气流喷射装置和检测控制系统等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在接触网支柱外侧安装适当的压缩机和气缸,并设计安装喷嘴和喷射口,采用声波探测器检测接触网附近的鸟巢和异物,利用气流实现对接触网附近的异物和鸟巢的有效吹离,并通过控制器实现对气流喷射装置的自动控制
基于能量运控的城轨供电系统实时仿真平台设计————作者:牛一疆;李先亮;王伟;夏定新;
摘要:基于能量运控技术,利用Speedgoat半实物仿真器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实时仿真试验平台。通过与能量运控软件进行车地信息的交互,实时更新双向变流装置的控制参数,降低牵引供电系统能耗。设计Speedgoat与能量运控软件的TCP通信、多车排车以及分核解耦等模块,选取“三所多车”测试算例进行实时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该平台的有效性,有助于能量运控软件的进一步开发和调试
双向变流器对牵引网压影响的研究————作者:陈康;
摘要:随着双向变流器技术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已经尝试采用双向变流器代替传统的二极管整流机组。本文以某工程为例,模拟仿真双向变流器对牵引网正极和牵引网负极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改善牵引网电压对牵引供电系统的积极影响,为双向变流器装置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融合开关柜在线监测的地铁交直流保护装置方案————作者:齐国强;刘永生;侯炜;常远;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检修维护成本提高,现有的地铁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存在IED设备数量多、管理复杂、现场安装和通信组网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开关柜在线监测的地铁交直流保护装置方案,采用保护控制和通信网关的融合设计架构,通过对开关柜内传感器数据的集中管理和上送,实现保护功能与开关柜在线监测一体化,为交直流开关柜的智能运维管理和状态检修奠定基础
基于RC回路的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分闸控制回路优化————作者:邱璐;许臣友;刘玲;肖刚;曹昕雨;康婕;
摘要:针对成都地铁部分线路钢轨电位限制装置接触器分闸“打火”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提出在设备分闸控制回路增加电容模块形成RC回路的优化整改方案,并通过试点测试和安装应用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跨座式单轨车辆电击防护研究————作者:尹治强;张锐;
摘要:为研究跨座式单轨交通是否存在车辆电击隐患,从车辆电击防护角度给出防护优化方案。依据相关标准,结合运营线路设备情况计算车体与站台间安全电压限值。通过建模仿真分析牵引变电所接地漏电保护(64D)装置电流分布特点,结合故障实测数据修正,总结出单轨系统最大漏电电流近似计算式,进而推导出车体与站台间漏电电压值。通过对比安全电压限值与漏电电压值,了解车辆在某些故障工况下存在电击隐患。最后对车辆电击隐患提出具体...
新型站台门防夹挡板自动翻转装置设计————作者:徐步算;
摘要: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站台门防夹挡板自动翻转装置,直接应用于轨道交通站台门,解决了原有防夹挡板因不得侵入车辆限界避免与列车发生刮碰而导致防夹挡板尺寸必须缩小设计的问题,弥补了防夹挡板在车辆限界与车辆静态轮廓线之间的探测盲区,提高防夹挡板防夹功能的安全性。该装置为目前地铁行业的门体防夹难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数字化首件在兰张高铁建设中的应用————作者:孔分生;
摘要:兰张高铁首件工程建设中融入BIM数字化技术应用,通过首件定标的标准数字化模拟、应用,实现施工交底数字化、施工工艺可视化;通过三维空间漫游等技术提升交底效率,及时发现项目隐藏问题,减少施工失误和成本损失,实现对现实工程质量控制点的把控和提升。以数字化的虚拟映射模拟工程全要素、时空全过程,通过数字工程的模拟、应用,实现智能建造数字化转型落地应用
多措并举 可靠供电 有力保障铁路高质量发展——在国铁集团供电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作者:张润宝;
摘要:<正>(2025年1月7日)国铁集团刚刚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的工作要求,明确了2025年铁路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指明了做好全年工作乃至今后工作的方向
基于储能型MMC-RPC的弱牵引网电压越限抑制方案————作者:李腾;侯凤娟;马永刚;梁泽镕;吴命利;
摘要:针对弱电网条件下牵引网压越限导致机车不能正常运行的问题,采用一种储能型模块化多电平的铁路功率调节器,即ES-MMC-RPC,以抑制网压越限。较传统的RPC,ES-MMC-RPC谐波含量少、抗电压波动能力强,子模块内的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混合储能兼顾了电压支撑和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功能。经仿真对比,较系统扩容、电容器组的无功补偿方案,分区所加装ES-MMC-RPC装置,通过将跟网型有功平衡与构网型或三维度...
基于双向DC/DC变换及其管理软件提升直流系统可靠性研究————作者:吴伟;
摘要:铁路变配电所直流电源系统是向所内提供操作电源和保护电源的核心设备,其良好状态和稳定运行是铁路沿线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铁路变配电所直流电源系统典型架构及运维特点,研究基于双向DC/DC变换及其管理软件实现蓄电池组回路连通性测试、蓄电池在线自动核容、蓄电池故障续流等功能,进而提升直流系统可靠性
铁路光伏全生命周期安全应用及标准体系研究————作者:史强军;林权兴;王栋立;何婷婷;刘秋降;吴命利;李佩尧;
摘要:随着光伏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光伏应用中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光伏在铁路中的应用场景和应用风险,讨论光伏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需求和安全特征。总结光伏系统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构建铁路光伏应用安全标准体系,为铁路绿色节能和安全运营及铁路行业相应标准制定提供支撑和参考,填补铁路光伏应用领域标准的缺失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长安大学学报》
- 省级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城市勘测》
- 省级《山东通信技术》
- 省级《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 省级明日
- 北大核心《档案》
- 省级《电站辅机》
- 省级天然气技术
- 省级《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 省级煤炭与化工
- 国家级 科学家
- 省级《现代物业》
- 北大核心《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 国家级《航天返回与遥感》
- 北大核心《电池》
- 国家级《发酵科技通讯》
- 北大核心《地理空间信息》
- 国家级金属加工(冷加工)杂志
- 国家级《印刷技术》
- 国家级《纺织机械》
- 国家级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 国家级《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 南大核心《系统科学学报》
- 省级《化纤文摘》
- 北大核心仿生工程学报
- 省级纺织科技进展杂志
- 国家级《工程与试验》
- 北大核心《古地理学报》
- 国家级国外石油机械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