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建设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石油工程建设

石油工程建设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2-1093/TE
国际标准刊号:1001-2206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船海工程海洋工程论文发表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 天然气与石油石油科技杂志

   《石油工程建设》石油石化期刊,创刊于1975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主办,是我国石油石化基建工程领域创办最早的专业技术刊物。专门报道油气田、油气管道、油气储罐、炼油厂、化工厂、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等。

  《石油工程建设》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优秀期刊;天津市一级期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2)。

  石油工程建设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探讨、专题综述、焊接技术、防腐保温、施工安装、机具设备、西气东输、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材料、检测技术、清洗技术、起重吊装、事故处理、信息综合

  石油工程建设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石油工程建设杂志社征稿要求

  1.《石油工程建设》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石油工程建设》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石油工程建设》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阅读推荐: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主要报道石化经济、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基本有机化学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工业、合成橡胶工业、化学纤维工业、化学肥料工业、精细化学品工业等信息。

   石油工程建设最新期刊目录

海洋能源工程新质生产力建设实践与展望————作者:孔令海;董德龙;崔毅;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转型,海洋能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作为海洋能源开发的领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建设,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通过分析构建海洋能源工程集聚创新融通机制,推动从...

海上平台钻完井噪声对附近饱和潜水作业的影响研究————作者:肖凯;吴斯佳;

摘要:海上油气田工程建设阶段通常采用饱和潜水执行平台下方的膨胀弯安装作业,为测试完井、船舶靠泊平台等活动的噪声对潜水员的影响,针对饱和潜水作业水下噪声开展研究,在南海某平台执行膨胀弯安装作业期间,利用水下测声设备对平台下方海底噪声进行了实地测量,获取了水下等效噪声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平台完井及常规守护船靠泊作业所产生的等效噪音均低于60 dB,不会对潜水员的健康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在类似的作业过程中,饱...

原油分子组成及物性模型研究————作者:闫锋;陈思杭;李其抚;莫琳琳;

摘要:原油分子组成模型对于原油的管道运输、组成认识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基于结构单元耦合键电矩阵法,采用原油表征数据构建了原油分子组成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优化概率密度函数参数实现组成模型的优化,并将组成模型结果结合Walther方程构建原油黏温曲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构建的原油分子组成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呈现一致性,黏温曲线整体预测趋势符合实验数据,预测精度达到目前重油流动性模型的预测精度

T型集输管道油水两相流数值模拟————作者:叶银;钟兴龙;郜双武;

摘要:T型三通管是石油管道中重要的管道结构,通过对T型管道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分析管径比对管道内速度、压力分布以及局部阻力损失的影响。基于COMSOL软件,将混合物模型与RANS(k-ε)算法进行耦合,对T型管内油水两相流动进行二维数值模拟,首先建立T型管道模型,得到管内流场的分布情况,而后改变径向支管管径,计算分析流场情况以及局部阻力损失。得到以下结论:(1)主管与支管的流体汇合前压力和速度保持...

碱性电解槽的结构研究及制备方法————作者:马潮;

摘要:碱水制氢工艺相对于其他制氢工艺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应用等优势。碱性电解槽作为碱水制氢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目前在制氢效率、运行安全性及整机制备速度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得到提升。通过对电解槽结构及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归纳出电解小室数量、总功率、产气量和有效电解半径之间的参数关系,简化设计算法;同时对极板、电极、隔膜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及组装工艺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设备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长距离大口径输气管道山体定向钻穿越技术————作者:尹利强;曾志华;王丽;胥杰;李耀旭;

摘要:水平定向钻穿越具有工期短、投资少、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油气管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定向钻设备能力、施工控向、破碎地层防漏浆等技术水平的提升,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逐渐应用于山体穿越。以某长距离大口径输气管道山体定向钻穿越工程为例,分析狭窄山谷地区定向钻穿越施工场地布置、定向钻“多接一”设计、大埋深山体定向钻控向措施、定向钻穿越破碎围岩处置等关键技术,以期为大埋深长距离山体定向钻穿越技术研究...

基于气囊助浮法的导管架平台拆除过程翻身作业动力学分析————作者:白宁;田永花;杨海军;常宗瑜;赵林;王海波;

摘要:近年来随着海洋石油开发的深入,部分导管架平台到了服役年限末期需要进行拆除。翻身作业是海洋导管架平台拆除的关键步骤,深入分析其过程对于保证作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基于气囊助浮法拆除深水导管架平台过程中的翻身作业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气囊助浮法的海洋平台导管架翻身作业的垂直和反向翻身工艺流程,在考虑了水动力荷载的基础上建立了导管架平台翻身作业的动力学模型,对导管架平台两种翻身作业进行了模拟,得到翻...

基于数字孪生的海上油田超役钻机井架评估方法————作者:杨向前;郭华;刘磊;闫天红;周国强;

摘要:我国诸多海上油田钻机井架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但油田可采油气资源仍然可观,为了满足超役井架延寿及油气钻探安全生产的需求,介绍了超役钻机井架体征状态与性能状态相结合的综合检测技术,提出了钻机井架体征与性态感知的数字孪生评估方法。以某海上油田钻机井架为例,通过井架结构动态特性与承载应力测试,应用模型修正数字孪生技术,进行井架延寿安全评估。其研究结果可为海上油田超役钻机井架延寿安全服役提供数据支撑

2205双相不锈钢组合焊工艺研究————作者:王红;牛虎理;刘剑;何亚章;杨华庆;孙欣妍;

摘要:2205双相不锈钢管采用氩弧焊打底、焊条电弧焊填盖的组合焊工艺进行单道多层焊接,以NB/T47014—2023为基础,对接头进行常规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同时对接头的抗氢致开裂性能、耐点蚀性能、不同焊层的微观组织及相比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合理的焊接工艺和严格的过程控制,能够实现2205双相不锈钢两相比例控制,确保2205双相不锈钢单道多层组合焊工艺接头的力学性能、抗氢致开裂性能和耐点腐蚀性能符合相关...

数智技术在中国石化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及发展————作者:荆少东;杜亦农;

摘要:数智技术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有机融合,正在深刻改变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工程部提出了工程建设“3557”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施工现场、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及集团公司服务能力的四级贯通。全面梳理了近年来中国石化在工程建设领域中数智技术应用的多个阶段性成功案例,并对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数智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油田联合站智能外输控制方法及应用————作者:池坤;冯宇;李永军;

摘要:为提高油田联合站外输工艺智能控制程度、推进智能化联合站建设,在分析外输工艺环节及智能控制现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某联合站智能外输逻辑控制方法,确定了运行参数智能最优、管输工艺智能预测及智能清管等关键算法,可实现离心泵运行状态识别、智能启闭、运行参数自适应优化、工艺参数自动调整、智能清管以及异常工况监控预警。在此基础上,对物联网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编制智能控制程序,并在现场进行测试应用,实现了联合站外...

国产超声波流量计在天然气贸易计量中的应用————作者:陈志刚;马瑾;康国强;范晨杰;孙思;魏晓文;

摘要:超声波流量计因其精度高、量程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天然气贸易计量,长期以来主要依赖美国、德国等国家进口,近年来进口超声波流量计成本高、售后服务慢、配件采购周期长以及供应链风险较大等问题逐渐显现。以国产超声波流量计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在现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其计量稳定性的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国产超声波流量计最大计量误差仅为0.2%,精度误差、重复性等指标均达到了GB/T ...

含油污水达标处理技术研究————作者:万捷;阿黎穆·阿不都拉;葛芸芸;耿越超;林睿;郑存川;

摘要:针对某西部地区污水处理系统在处理污水后化学需氧量(COD)指标不满足外运污水处理厂的要求,采用“絮凝沉降-蒸发-芬顿氧化”的工艺组合进行达标处理研究,考察各工艺实验条件对COD值影响。通过GC-MS表征测试污水有机物种类及去除效率,并进行含油污水达标处理工艺设计。结果表明:絮凝沉降过程中使用3 000 mg/L净水剂PAC(聚合氯化铝)、600 mg/L破乳剂QZ-2、50 mg/L絮凝剂CPAM...

本刊特稿

摘要:<正>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石油石化工程建设行业正面临重大挑战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强化科技引领作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石油工程建设》编辑部特别邀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和物装管理部宋官武副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荆少东副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孔令海总经理撰写了专题文章,集中探讨行业前沿技术...

孟加拉单点系泊项目物资运输方案研究————作者:张赠;王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际工程行业飞速发展,工程物流作为影响国际EPC总承包工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最终收益。为此,以孟加拉单点系泊项目物资运输方案为研究对象,依据国际工程物资运输的原则,制定跨国海运和三种属地运输方案。针对配重钢管属地运输,选择两种运输方案进行了技术性和经济性对比,得出采用驳船海运方案最优,最终历时43 d完成配重钢管的属地运输...

双相不锈钢管钳式自动化焊接工艺研究————作者:刘通辉;李许光;陈锐;黄江中;赵守伟;王威;

摘要:双相不锈钢作为一种特殊合金,在海洋石油平台制造领域中因其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强度而被广泛应用。然而,面对大管径和大壁厚的焊接条件,双相不锈钢管的自动化焊接工艺仍面临众多技术挑战。依托管钳式管道自动焊接设备,通过系统焊接试验确定了焊接参数与工艺,开展了一系列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该自动化焊接工艺可显著提高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进而可为双相不锈钢管在海洋石油平台制造中的运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油田伴生气乙烷回收工艺的改进和综合评价————作者:倪萍;秦英;高海涛;孙春亮;梁昌晶;

摘要:油田伴生气处理常用的液相过冷工艺存在乙烷收率低、经济性差等缺点,为实现油田生产的节能降耗,提出了两种改进工艺LSP-1和LSP-2,在5种富气气质条件下,从能耗、(火用)、冷箱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气质1条件下,LSP-1工艺和LSP-2工艺的总压缩功分别为8 199 kW和8 169 kW,与LSP工艺相比,分别降低了8.3%、8.6%;(火用)损最大的设备单元为压缩机和膨胀机,...

智能化工程管理赋能石油工程建设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中国石油数智化战略的实践————作者:宋官武;杨斌;王永朝;阎俊;李茂华;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全面实施“数智中国石油”战略部署,创建“5667”工程管理体系,打造了以三维模型为基础、设计编码为纽带、集约采购为支撑、质量管控为核心、智慧工地为感知、管理平台为终端、数字交付为终点的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阐述了智能化工程管理的策略,并对重点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成果进行介绍,突显了“数智中国石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优势。最后对智能化...

浅海弃置固定式海洋平台再用于风力发电技术研究————作者:陈同彦;

摘要:为实现埕岛油田弃置平台再利用和海上能源低碳开发,通过埕岛海域风能资源可用性评估研究、弃置平台承载能力时效性和加固技术研究、风力发电接入现有油田电网方案的影响研究,形成了浅海弃置固定式海洋平台改造成风力发电平台再利用技术体系。研究表明:埕岛油田海域风能资源丰富,具备弃置固定式平台改建风力发电平台的资源条件;桩基承载力不足是制约弃置固定式平台改建为风力发电平台的关键因素;建立的桩基加固技术可提高弃置平...

净化厂尾气含杂质CO2物理参数变化规律及状态方程选用————作者:王馨怡;闪从新;戴志向;别沁;郑思佳;邓斌;

摘要:由于CO2与天然气、石油的物性有差异,CO2管道输送与天然气和石油的输送也有着较大差异,因此研究净化厂尾气含杂质CO2的物理参数,对CO2的气相管道输送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国内外CO2输送研究案例进行了收集分析,发现对含杂质CO2气体进行相态与物性测试是研究CO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