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管材与仪器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石油管材与仪器

石油管材与仪器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61-1500/TE
国际标准刊号:2096-0077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下一本期杂志: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石油管材与仪器》国家级科技期刊,创刊于1987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主办。《石油管材与仪器》是国内唯一全面介绍和评价国内外仪器、仪表、装备的综合性科技期刊。

  《石油管材与仪器》集陆地和海上的石油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石油开发、石油机械石油化工、钻井、采油、油气储运、炼化等方面的仪器、仪表、计算机及应用技术之大全,是获取领先科技信息的桥梁、了解仪器、仪表、装备动态和市场需求的窗口,是用户选购仪器仪表的向导和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

  《石油管材与仪器》读者遍及石油、地矿、冶金、煤炭环保、高等院校及情报、信息等部门。

  石油管材与仪器杂志栏目设置

  综述、开发设计、仪器设备、方法研究、经验交流、专利技术

  石油管材与仪器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石油管材与仪器杂志社征稿要求

  1、《石油管材与仪器》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石油管材与仪器》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石油管材与仪器》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石油管材与仪器》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石油管材与仪器》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阅读推荐:石油和化工设备

  《石油和化工设备》化工科技杂志,是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主管,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主办的国家一类技术杂志。以“科技服务”为宗旨,面向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单位报道国内外设备设计、改造、研发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最新动态;介绍是设备防腐蚀新产品、新技术;交流设备管理经验等。

  石油管材与仪器最新期刊目录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油气输送用钢管制造检验中的应用————作者:廖泽辉;吴金辉;郭雷;

摘要: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钢管生产检验中的应用。这一技术既可以留存影像记录结果,又能够很好解决对钢管外观质量检查结果的追溯性问题。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基于实物产品扫描的点云数据,自动识别并读取相关检测结果,确保了几何尺寸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重现性,从而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总结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追溯性、检验效率、安全性、人工替代以及智慧车间建设等方面的优缺点

eSeis Neo节点仪器桩号匹配方法改进与应用————作者:王建锋;何永清;宋卫锋;贾晓会;李明玥;马竹;程高明;

摘要:近几年,陆地节点仪器发展迅速,已成为主流的地震仪器采集设备。东方物探公司在eSeis节点的基础上又推出了eSeis Neo节点仪器,在提升节点稳定性和易用性的同时也升级了配套软件。针对原版本存在的重复匹配、人工工作强度高等问题,介绍了升级后的桩号匹配方法和流程,基于均值漂移聚类算法,采用独立桩号匹配,组合使用自动匹配和人工交互匹配,并集成到eSeis Neo节点仪器配套软件中。实际生产数据验证了其...

含H2S/CO2集输管线用复配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作者:李小龙;张娟涛;魏晓静;高宁;王远;贺波;

摘要:针对塔里木盆地某区块含H2S/CO2介质集输管线腐蚀严重的问题,以月桂酸、N-(2-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通过酰胺反应和环化反应合成了咪唑啉中间体,再加入氯化苄,合成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以喹啉、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了喹啉季铵盐缓蚀剂;通过两种缓蚀剂复配并利用单因素失重法试验优选得到一种KM-1缓蚀剂(咪唑啉季铵盐与喹啉季铵盐的质量比为1∶3)。通过动态高温高...

原位观察技术在高钢级管线钢微观组织研究中的应用————作者:陈越峰;杨耀彬;何小东;齐丽华;David Han;张洪杰;张勇军;

摘要:介绍了超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HT-CLSM)的工作原理,并利用HT-CLSM实现了高钢级管线钢微观组织转变的原位观察。首先,选用不同合金成分体系的X70和X80管线钢作为研究对象,在模拟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下实现了微观组织变化的实时观察,直观展现了贝氏体相变过程,并分析了合金元素对贝氏体相变前晶粒尺寸的影响。其次,在管线钢TMCP成型保温过程中,研究了不同合金元素对X80管线钢晶粒尺寸的影响。最后...

黄土山地地区地震采集激发点位快速布设方法探讨————作者:马奂奂;谭永贵;闫冠宇;赵君;白志宏;宋方述;郭启元;

摘要:为提升复杂黄土山地地区大面积三维地震采集激发点位布设效率,降低野外作业成本,提出了一种激发点位快速布设方法。通过在室内对障碍物缓冲区进行合并来提升激发点位的自动偏移效率;利用自动生成的平行(或垂直)于接收线的等间距平行线与震源道路轨迹相交,快速形成可控震源激发点位;利用航拍生成的数字地表模型(DSM)转换成的坡度数据,来提升室内布点人员对悬崖、陡坡的识别效率;针对不同方位障碍物自动设置不同安全距离...

注采环境中的O2腐蚀及抗O2缓蚀剂研究进展————作者:魏蓉;王远;陈兰;任今明;吴俊义;梁力;范磊;李轩鹏;

摘要:随着油气田提高采收率需求增加,注水、空气注入、空气泡沫注入和原位燃烧等增产措施逐渐被用于油气开采中,由此引发的O2腐蚀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井下管柱及装备的服役安全。针对注采环境中的O2腐蚀,介绍了不同pH条件下的O2腐蚀机理,及近年来关于O2腐蚀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O2含量、CO...

基于BRANN模型的套管抗挤强度预测方法————作者:李东风;张乐;杨鹏;莫子雄;杨文哲;贾盼龙;樊恒;

摘要:套管抗挤强度对不圆度、壁厚不均度、残余应力等因素有较强的敏感性,使用API公式计算的套管抗挤强度会出现较大误差。基于贝叶斯正则化人工神经网络(BRANN),建立套管抗挤强度数据集,用于模型训练并进行套管外挤强度盲测。结果表明:采用贝叶斯正则化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模型,隐层神经元数目为9时,套管抗挤强度预测结果的精确度最高。与API公式预测结果对比,基于BRANN的套管抗挤强度预测结果具有更高的精度与稳...

超声相控阵成像测井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作者:严正国;杨文豪;周超;

摘要:超声相控阵成像测井技术能够为精确描绘井眼形态、识别裂缝、孔隙和层理等地质特征提供技术支持。在介绍超声相控阵成像测井系统组成和原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外石油仪器公司开发的5种主流相控阵测井仪器的功能、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和应用范围,表明这种测井技术能够在复杂井下环境中对井壁及其周围地层进行高精度成像和评估。展望了相控阵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应在高效高灵敏换能器设计、先进数据处理技术以及仪器智能...

试井技术在压裂驱油中的应用————作者:孟欣;

摘要:压裂规模和闷井时间是影响压裂驱油措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干扰试井解释结果,分析造缝前后邻井压力响应时滞的差异,实现了对压裂驱油裂缝延伸距离的定量评价。应用流动阶段划分、线性流等效处理等方法,计算压裂驱油液在地层中达到拟稳定流动的时间,实现了对合理闷井时间的预测。试井技术在压裂驱油中的创新应用,为油气藏措施挖潜和效果评价提供了更准确、更丰富的动态监测信息,有助于提高增产措施的有效性

CCUS注CO2井管柱失效原因分析————作者:牛步青;郑振兴;李丹杰;靳俊娅;史交齐;刘西西;任枭雄;

摘要:某油田现场CCUS注CO2井油管和套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失效。通过宏观观察、磁粉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分析、腐蚀产物(EDS和XRD)分析、断口微观形貌分析以及环空液样品检测,对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含有硫化物腐蚀介质的油套环空环境中,在局部应力作用下,普通碳钢(N80-1)油、套管发生了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失效

Q235B钢原油储罐底板外侧腐蚀穿孔原因分析————作者:李亮;黄磊;白强;许彦;杨锋平;丰振军;常永刚;

摘要:某大型原油储罐罐底中幅板外侧发生腐蚀穿孔失效。采用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测、腐蚀产物分析、微观组织分析、沥青砂层腐蚀性评价等方式对其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中幅板的理化性能符合GB/T 700—2006标准要求,其外表面靠近“丁”字焊缝区域的防腐涂层存在局部脱落,由于储罐底板外表面未采取阴极保护措施,裸露的中幅板外表面金属在水和氧的作用下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电化学腐蚀。此外,与...

某油井N80-Q油管腐蚀穿孔失效原因分析————作者:杨延泉;李晓辉;孙伟;靳俊娅;史交齐;许莞琪;马瑞峰;

摘要:某油井中的N80-Q油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腐蚀穿孔,为了确定其穿孔失效的原因,对该失效油管进行了宏观形貌分析、理化性能试验、金相组织分析、微观形貌分析和腐蚀产物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失效油管材料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符合API Spec 5CT—2018标准或者订货技术协议的要求。该油管穿孔失效的主要原因为油管内的流体介质含有HCO3-、SO

S135钻杆外螺纹接头断裂原因分析————作者:王长安;先勇;肖勇;梅霄;吴永清;张丹;赵金兰;

摘要:某油田钻井作业中发生一起S135钻杆断裂失效事故。对断裂失效钻杆接头及同批次未失效钻杆接头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夏比冲击韧性、非金属夹杂物及晶粒度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能指标的试验结果均符合订货技术协议的要求。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分析,断口表面存在疲劳台阶和疲劳辉纹等疲劳失效特征。金相分析发现螺纹丝扣底部有一层白色的马氏体金相组织,由于失效钻杆接头在钻进过程中承受了轴...

316L柱塞泵泵头开裂失效分析————作者:张益铭;徐兴海;崔文青;李德君;石凯;余志;

摘要:柱塞泵是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影响注水效率的重要设备。某油田的316L柱塞泵在服役过程中发生了泵头开裂失效,为了确定其失效原因,对该柱塞泵泵头材料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及开裂断口形貌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其泵头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316L柱塞泵泵头材料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拉伸试验结果均符合ASTM A473-01标准的要求。该柱塞泵泵头为疲劳开裂失效,其疲劳裂纹起源于...

新春寄语

摘要:<正>祥龙岁阑,金蛇启春。在2025年新春之际,《石油管材与仪器》向关心、支持本刊的各位领导、编委、专家、作者、读者及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诚挚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2024年,《石油管材与仪器》坚守办刊初心,矢志提升质量,围绕“强化传播,加固基础,打造特色”的工作主题,加强期刊的传播能力,拓展传播方式和渠道;开展精细化管理,夯实长期发展基础;创新专题约稿、组稿和版面设计,增强期刊专业特色;积极走...

《石油管材与仪器》2024年度评优活动获奖名单揭晓

摘要:<正>~

《石油管材与仪器》征稿要求

摘要:<正>作者请按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投稿。论文的基本内容应包括:论文标题、作者署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前五项均需要英文翻译)、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另外还需在文后附第一作者的个人简介与通讯地址等。论文的结构层次划分和编排方法请参阅本刊网站论文模板。·论文必须是反映近两、三年国内外石油管材、石油装备材料、石油仪器仪表及其应用方面的先进理论、技术成果及发展趋势,且未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

基于深度学习的晶间腐蚀试验温度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作者:刘青;李航;石凯;解小燕;仝珂;白小亮;

摘要:针对耐蚀合金晶间腐蚀试验中试验装置和温度控制存在的问题,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试验温度的自适应控制。首先,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了腐蚀溶液表面沸腾运动特征图,形成了训练数据集;随后搭建了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并利用搭建的数据集进行了训练,基于CNN模型和modbus TCP协议开发了协同温度控制算法;最后形成了原型试验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据集训练后的CNN模型能够以95%以...

基于ISSA-ELM模型的起伏管道携液临界流速计算方法研究————作者:张宏;高娜;周继昌;张虎;梁昌晶;

摘要:受温度、压力及起伏地形的影响,在管道低点及上倾管段容易产生积液,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为避免这一情况,基于扩展双流体模型和最小压降法确定携液临界流速,结合拉丁超立方抽样完成实验设计,通过改进初始化种群和加入余弦权重因子实现常规SSA算法的优化,利用ISSA-ELM组合模型计算携液临界流速,并依据实际管道的起伏高程、路由情况、起伏次数等数据实现对模型的持续修正。结果表明,ELM模型的最佳结构为6-11...

基于深度学习的金属表面腐蚀图像语义分割模型性能分析————作者:王聪慧;石崇东;张军;燕并男;

摘要: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金属表面腐蚀检测技术是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对金属腐蚀图像进行像素级语义分割,通过模型训练提取腐蚀区域的纹理、形状等特征,根据腐蚀面积判断腐蚀程度,解决了人工检测带来的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便于实现后续自动化检测、智能化评估与管具服役失效数据库的建立。为了更好地实现腐蚀区域的精确定位和分割,基于公开的金属腐蚀图像数据集,建立了512×512像素的全图数据集和切片图像数据集,通过实验研究了...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