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锰业》科技期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湖南特种金属材料厂主办的我国锰行业第一家以推广锰业及相关行业的先进技术及交流生产实践经验为特色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综合性科技期刊。
《中国锰业》以报道锰矿、冶金辅料的地质、采矿、选矿、烧结、冶金和轻化工锰制品、电池原材料和相关行业的应用技术、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主, 适当介绍国外经验与动态;辟有综合评述、研究论文、生产技术、经验交流、国外动态 、企业追综、简报、信息等栏目。读《中国锰业》犹如读中国锰业发展的历史,每篇论文都是这部历史的一个精彩的瞬间和真实的纪录。获奖情况:1995年至今《中国锰业》编辑部年年被评为湖南省科技期刊编辑会先进集体; 2010年主编、主任周柳霞荣获首届湖南省期刊优秀社长、主编奖; 2008年主编、主任周柳霞被评为湖南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 2007年《中国锰业》荣获湖南省第三届十佳科技期刊; 2002年主编、主任周柳霞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期刊出版工作者; 1997-2005年《中国锰业》连续五届被评为湖南省一级期刊; 1996-2003年《中国锰业》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优秀冶金期刊二等奖; 1994-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冶金期刊三等奖。
中国锰业杂志栏目设置
综合评述、研究论文、生产技术、经验交流、国外动态 、企业追综、简报、信息
中国锰业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科双效期刊
中国锰业杂志社征稿要求
1、论文(含图、一般不超过5000字。请用电脑打印,来稿文责自负,附单位保密审查证明。要求有新发现、新数据或新见解。应重点突出、数据可靠。文章(包括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文内表图、单位、署名等、电子邮件投稿(因垃圾邮件过多,请作者注明“投稿”字样,以免被误删、,并同时注明“供《中国锰业》杂志专用,未另投寄其他刊物”。审稿期间请勿一稿多投。本刊可以对来稿进行修改,删节。作者若不允许,请在来稿时声明。稿件是否刊用,杂志社将在2个月内用电话或E-mial通知作者,欢迎作者来电来函咨询稿件录用情况。作者如自行处理的要及时通知本刊。由于本刊人力有限,不刊用稿件不退稿,请自留底稿。
2、本刊辟有:综合评述、研究论文、生产技术、企业管理和信息苑等栏目。来稿请在首页注明全文的字数和所投栏目名称。第1作者的简介: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工作单位、主要职务、研究方向以及联系人的E-mail、固定电话、传真、手机、通讯地址、邮编,以便于联系。
3、本刊欢迎理论联系实际,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的作者撰写的与锰矿、冶金辅料的地质、采矿、选矿、烧结、冶金和轻化工锰制品、电池原材料等有关的稿件,在同等情况下优先发表对生产有指导意义的稿件。
4、文章内容涉及基金资助项目、专利项目或获奖项目等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并附单位证明和项目证书的复印件。论文发表后获奖情况,请及时反馈,并提供获奖证书复印件。
5、文章摘要篇幅以200~300字为宜。摘要的作用是补充题名的不足,介绍文章主要内容以引导读者阅读全文。摘要一般要求: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要素,采用第三人称表述。关键词一般要求3~8个能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词。
6、文章题目最多15个字,尽量不用副标题,不能含有标点符号。
7、注明中图分类号(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国锰业》2002年以来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编排标准。
8、文中出现图和表时,必须先见文字,再见图表。
9、参考文献要求5条以上,并在文中引用处标注,同一条文献的重复引用只使用同一序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作为上角标。参考文献按在文章中引用的顺序排列。
阅读推荐: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材料科技杂志,创刊于1970年,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由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材料科学技术刊物。获奖情况:2008、2011年连续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0获重庆市双十佳期刊,重庆市优质期刊.
中国锰业最新期刊目录
新型复合绝缘子防覆冰涂料CoCuMnOx的合成及性能研究————作者:黄灿兵;尹洪璋;黄东;王波;
摘要:高寒地区电网绝缘子更易受到冰雪影响,对电网运输造成巨大挑战。因此,研究制备一种新型复合绝缘子防覆冰涂料CoCuMnOx,以硝酸锰、硝酸钴、硝酸铜等制备CoCuMnOx复合材料。在不同煅烧参数实验中,当参数ζ为1.5时,相比参数ζ为1.0在500~2 000 nm波长中,太阳光吸收率有30.35%的提升;当煅烧pH为10时,样品具有最高的吸光性能。当pH为...
溶剂萃取在三元动力电池回收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者:纪方力;
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三元动力电池的退役量急剧增加,其回收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综述了溶剂萃取技术在三元动力电池回收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废旧电池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效率,降低环境风险。通过介绍三元动力电池回收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详细探讨了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萃取剂的选择、萃取设备的影响以及萃取工艺条件的优化。通过分析分步萃取法和全萃取法等不同工艺,揭示了溶剂萃取在回收锂、钴、镍、锰...
电解二氧化锰工业废水综合循环利用的探讨————作者:王绍立;张逸;张红进;刘丽立;廖涛;黄丽华;黄中伟;梁平川;林军干;陈奇志;
摘要:为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废水排放对生态的破坏和资源浪费,探讨了电解二氧化锰(EMD)生产过程中工业废水的综合循环利用。对EMD生产中制液、电解和后处理三个核心工艺产生的废水进行分类隔离、收集和处理。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处理废水,实现了资源的回收与利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制液工序中金属回收率从80%提升至90%,后处理工序中废水回收率达到66%,广西某厂15万t EMD生产线通过改进工艺,每年可节约工...
海藻酸钙衍生生物炭球去除溶液中镉离子的应用研究————作者:杨勇;陈发明;韦联正;廖英欢;谢宝龙;曹军瑞;
摘要:由海藻酸钙干凝胶球经过热解制得毫米粒径生物炭球(mBCS),研究了热解温度对mBCS结构特性的影响,探究了其对水体镉离子(Cd2+)的去除行为,并考察了其理化特性与去除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mBCS去除性能增强,最大去除量可达到635 mg/g;溶液pH对mBCS的去除性能产生了显著影响,pH为3~6时,溶液中的Cd2+与界面正电...
灵宝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恢复治理————作者:李华;王宝红;杜丹;郑群有;范浩敏;
摘要:为深入研究灵宝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探讨有效的恢复治理策略,以实现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修复。以生态修复理论为指导,通过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采用综合分析和系统集成的研究方法,分析采矿活动对土地、水资源、植被覆盖等方面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土地复垦、水土保持、植被重建等技术手段。研究发现灵宝市废弃矿山存在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破坏、地质灾害隐患等问题,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居民生活质量...
工业厂区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作者:翟秀英;
摘要:为开发一种环境友好型且高效的锰污染土壤修复剂,选取某工业厂区污染场地的黏土样,其锰含量为1 313 mg/kg。筛选出磷酸二氢钠作为药剂中的磷酸盐成分,将硅酸盐水泥、磷酸二氢钠、氧化镁和秸秆粉末按一定比例复配成修复药剂,并探究了不同参数对锰稳定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磷酸二氢钠与硅酸盐水泥质量比为1∶3、修复药剂添加量质量分数为3%、养护时间为3 d的条件下,土壤的锰稳定化效率达到95.2%。修...
工业硫酸锰的净化和高纯无硒电解金属锰的制备————作者:杨文梅;马立华;马林;虎大勇;王仕成;
摘要:为开发一种环保高效的高纯无硒电解金属锰制备技术,以实现国产高纯电解金属锰的替代。研究对硫酸锰溶液的净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添加硫化钡、聚合硫酸铁和二氧化锰进行深度净化,并使用亚硫酸铵完全替代二氧化硒进行电解。实验结果表明,当硫化钡添加量为0.1 g/L时,锌的去除率高达98.00%;二氧化锰和聚合硫酸铁的质量比为2∶1,添加量分别为0.6 g/L和0.3 g/L时,对钙、镁杂质的净化效果最佳;亚硫...
软锰矿-硫铁矿两矿法浸出实验————作者:马云聪;佘宗华;王怡圣;王炼;
摘要: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一般情况下MnO2中的Mn不能被硫酸直接浸出得到,需添加还原剂作用才能使软锰矿中的MnO2以Mn2+形式进入溶液中。实验以硫铁矿为还原剂探索软锰矿-硫铁矿两矿法浸出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硫铁矿添加量为20%、硫酸添加量为软锰矿投加量的73.2%、在85~90℃下浸出反应6 h可使Mn浸...
高氯高锌渣/灰焙烧块状样品的制备方法研究————作者:田景春;李力;杨爱红;姚军;宋志红;姚智浩;
摘要:为探索高氯高锌渣/灰焙烧块状样品的有效制备方法,以提高锌资源利用率并降低环境风险,采用回转窑焙烧回收的高氯锌渣/灰原料,并通过一系列破碎、过筛、细碎和装袋步骤制备分析测试样品。结果显示,高速万能粉碎机配合冰袋辅助冷却能有效避免样品过热粘连,制备出满足成分分析检测要求的试样样品。相比之下,单钵锰钢实验室研磨机和圆盘粉碎机因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致样品粘连严重,无法满足分析要求。通过10组样品的水分和...
《中国锰业》2024年总目次
摘要:<正>~
地质统计学法在黔东高地超大型锰矿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作者:曾飞;沈红钱;蔡国荣;谢小峰;吴应值;
摘要:为提高黔东高地超大型锰矿资源量估算的精度和适用性,运用地质统计学法,借助QuantyPES软件,通过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建立样品数据库、统计分析、变异函数模型建立及克里金法估值等步骤,对锰矿品位的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交叉验证,证实了所选计算参数的准确性,验证了变异函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地质统计学法估算的资源量与传统地质块段法估算结果基本吻合,误差极小,证明了地质统计学法在资源量估算中的...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特性试验研究及其强度模型————作者:邓代强;杨云飞;吕彧;潘德良;柳小胜;赵少杰;杨子安;王野;蒋欣慧;
摘要:矿山运用充填采矿法开采的过程中,使用全尾砂作为充填骨料充填采空区能够充分回收有限的矿产资源,将采空区作为一种空间场地资源,可源源不断地消纳矿山自产固体废弃物,因而对周边环境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可起到缓解尾矿库库容压力的作用。为了在保证采空区充填效果的基础上进行安全高效开采,对江西某萤石矿生产所用的全尾砂及固化剂开展塌落度和材料强度试验,发现充填体强度与养护龄期呈现非线性关系,推广利...
某低品位锰矿干磁抛废-高梯度磁选试验————作者:纪振明;赵强;张鹏羽;杨卓;马钟琛;姜智;
摘要:针对某低品位锰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和选矿实验研究。工艺矿物学结果表明,该矿石的锰质量分数为9.50%,可选矿回收的锰分布率为63.96%。根据矿石性质,确定了磁选抛废-高梯度磁选的工艺流程。抛废实验结果表明,在磁场强度为1 T、入选粒度为-3 mm、出料口宽度为3 cm、皮带转速为5 cm/s的条件下,抛废效果最佳。湿式高梯度磁选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75μm含量85%、磁场强度为1 T和脉动频...
黔东松桃李家湾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作者:姚希财;向坤鹏;袁良军;张平壹;沈红钱;曾飞;
摘要:黔东松桃李家湾锰矿床由杨立掌锰矿及其深延部分李家湾锰矿组成。根据锰矿床矿石结构、构造、厚度、品位等数据资料,分析了成锰盆地展布及岩性组合特征,认为李家湾锰矿床为典型的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床。该类型的锰矿产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为武陵次级裂谷盆地内的喷溢沉积型沉积。李家湾锰矿床相带标志明显,可划分出盆地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中心相区喷溢构造发育。李家湾锰矿床与高地、道坨锰矿床属同一Ⅳ...
磨盘山铜矿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作者:刘敏;翟志保;李飞翔;
摘要:为提升磨盘山铜矿矿区的开采质量与效率,通过系统的地质勘察与分析,详细研究了矿区的地层、岩浆岩、构造、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期与成矿阶段。研究表明,矿区内共存在9个矿体,其中5个铜矿体以脉状或透镜状为主,铜矿床属于岩浆期后热型矿床,成矿过程可分为石英-辉钼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石英-绢云母-黄铜矿-辉铜矿-黄铁矿、石英-方解石-方铅矿-闪锌矿-萤石3个阶段。矿区深部与南侧的找矿条件较为良好,应作为未来开...
东昆仑热龙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预测————作者:王军;马芳;包元华;
摘要:为对东昆仑热龙地区金矿找矿进行预测,通过对研究区的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特征及含矿地质体的详细分析,结合矿体特征的系统研究,揭示了该地区金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伯喀里克-香日德Au-Cu-Pb-Zn-Fe-Ni-Ag-W-Mo-石墨-萤石-玉石-煤-花岗岩成矿亚带内,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通过物化探异常分析,共发现5条以金为主的含矿构造蚀变带,矿带内圈出金多金属矿体9条,金品位0.2...
云南所作底-大山脚地区物化探异常特征及多金属找矿预测————作者:信太岭;覃柏松;杨超;
摘要:云南所作底-大山脚地区位于滇东南逆冲-推覆构造带内,具有丰富的多金属矿床。为预测该地区的多金属找矿靶区,采取地质条件分析、物探异常特征研究以及化探异常分析等手段对该地区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所作底-大山脚地区存在明显的物化探异常,特别是JDIP1和JDIP2激电异常,以及以Sn-Pb-W-Bi-Au-As-Sb-Zn-Ag-Be-Cu元素组合的化探异常,与区域构造展布一致,对矿化分布具有很好...
短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青海省铁勒木钨多金属矿区的应用————作者:张全成;赖华亮;周杨;赵海超;
摘要:为考察短波近红外光谱技术(SWIR)在青海省铁勒木钨多金属矿区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矿床勘查的贡献,采用便携式短波红外光谱矿物测量仪(PIMA)对矿区内的岩矿石进行光谱测试与解译。通过对253个测试点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高岭石、绿泥石、角闪石等18种矿物,并建立了光谱勘查找矿标志和蚀变分带模型。结果显示,钨矿主要集中在特定深度的矽卡岩化带中,且结晶度(IC)在矿化区段呈现高值特征,表明其可作为有效...
基于大宝山矿的多金属铜硫矿体开采优化————作者:赵兴;彭兴根;牛小明;
摘要:大宝山铜硫多金属矿区具有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开采历史,影响其开采效率和矿石质量。为优化开采流程,提高采矿稳定性并降低成本,通过分析矿区地质特征、采空区情况、采矿方法、管理流程及外部环境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开采优化方法。具体方法包括精确采矿点品位、优化采场采剥顺序、合理制定采矿比例以及创新采矿方法。实际工程应用中,明确了采矿管理流程,总结了采矿原则,并注重系统创新研发。结果表明,这些优化措施有效提升了采矿...
2023年锰矿石及其衍生产品市场动态————作者:谢戈;邹雯丽;
摘要:分析了2023年全球锰矿石及其衍生产品市场,探讨了资源分布、产量、消费及市场趋势。研究发现,全球锰矿资源集中于南非、巴西、中国等国家,中国面临品位偏低挑战,需大量进口。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增加了锰矿石需求,尤其是电池领域。全球贸易政策变化,如欧盟对中国电解二氧化锰的反倾销税,影响了出口。结论指出,锰行业需提高资源效率、优化结构、创新技术,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中国铸造
- 国家级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 北大核心《海洋科学进展》
- 国家级地球科学学刊
- 省级《湖南社会科学》
- 省级泰州科技
- 北大核心《水电能源科学》
- 省级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 国家级《农电管理》
- 北大核心《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 省级《科技视界》
- 北大核心长江科学院院报
- 国家级《大众科技》
- 省级重工与起重技术
- 省级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北大核心《燃烧科学与技术》
- 北大核心湖北电业
- 省级《工会博览》
- 省级河北纺织
- 北大核心《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 省级上海建材学院学报
- 省级《鞍钢技术》
- 国家级《安全、健康和环境》
- 省级济南纺织科技
- 国家级华东公路
- 省级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 北大核心《中外公路》
- 南大核心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大核心《皮革科学与工程》
- 省级《无损探伤》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