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航天期刊征稿,创刊于2005年11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办的载人航天科普期刊。读者对象为广大航天科普知识爱好者。通过对航天员及相关领域科学知识的传播,培养广大读者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该刊以“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普及载人航天知识,传播载人航天文化”为宗旨。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担纲编委会主任并出任主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总设计师王永志、航天英雄杨利伟出任荣誉主编,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神七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担任编委。
《航天员》创刊4年来,先后被列入“百种期刊进连队方阵”“全军报刊征订目录”。《航天员》杂志以中国载人航天大事业为背景,通过“专题”“航天员俱乐部”“天宇来风”“特别关注”“空间站”“航天装备”“航天史话”“航天艺苑”等精心打造的栏目,为广大读者奉上最权威、最直接、最真实的载人航天科普盛宴。读者定位为12周岁以上的青少年及关注、热爱载人航天事业的其他年龄段人群。
航天员杂志栏目设置
专题、航天员俱乐部、天宇来风、特别关注、空间站、航天装备、航天史话、航天艺苑、
航天员杂志荣誉
知网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航天员杂志社征稿要求
1、《航天员》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航天员》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航天员》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阅读推荐: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是华北航天工业学院主办的理工类学术期刊。刊载工程技术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
航天员最新期刊目录
动态
摘要:<正>杨利伟出席电影《钱学森》开机仪式3月18日,航天英雄杨利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电影《钱学森》开机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影片《钱学森》由西部电影集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侨联、中国科协等单位联合拍摄,主要讲述了钱学森留学美国、冲破重重障碍回国建设、用毕身精力投入航天科技事业发展的感人故事以及钱学森与蒋英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幸福美满的生活。同时参加开机仪式的还有广...
中国古代“火箭”————作者:孙梦婕;
摘要:<正>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硝雄"体系火药,即硝石、雄黄混合剂火药。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则在隋朝时形成,在唐朝得到完善。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已出现用黑色火药制造的焰火,这是古代黑色火药火箭诞生的前奏。史书上的火箭据《宋史·兵志》上记载:"开宝三年,兵部令史冯继升等进火箭法。命试验,且赐衣物束帛。"王应麟编《玉海》和王棠编《在阁知新录》也...
读书
摘要:<正>"一个好的科学作品,应当是能给我们生活带来新思想,能有助于我们对已有知识的理解。科普书籍激发了人们从事科学工作的热情,同时也给其他领域的人带来快乐和灵感。"——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马丁·里斯《第一入:尼尔·A·阿姆斯特朗的一生》(First Man:The Life of Neil A.Armstrong)简介: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飞向月...
迎接下一个黄金时代————作者:陈善广;
摘要:<正>2011年4月11日至15日,第18届人在太空国际学术会议(IAA Human in Space Symposium)在美国休斯顿举行,来自世界各地航天领域的科学家、航天员、青少年学生等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NASA与休斯顿大学共同举办,主题为"下一个黄金时代"。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在会上做了即席演讲,演讲原文如下(摘选):今天,我们在这里报告的人类太空探索的最新成就无疑是令人鼓舞和激动...
天宇来风
摘要:<正>中国CHINA中国火星探测器模型曝光3月7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在这次展览中,我国自主研发的火星探测器模型首次与公众见面。火星探测器模型在公众面前展露真容,引起了在场观众的极大关注。火星探测器主要由火星环绕探测器和小型着陆探测器组成。将对火星地形地貌、地下水源、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探测、分析。同时,也会对火星表面的气压、温度和风沙等气候情况进行监测,并将拍...
“东方一号”飞天始末——纪念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50周年————作者:士元;
摘要:2011年4月12日,世界载人航天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加加林代表人类搭乘"东方一号"第一次飞出地球进入太空。举世瞩目,万众欢呼。50年过去了,"东方一号"飞天前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神秘内幕呢?50年风云变化,50年沉稳举步,50年身姿翱翔,50年视野开敞。人类载人航天事业过去50年的发展历程纷繁复杂,我们道之不尽,但我们尽量把最贴近您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出来,让您了解一个不一样的生...
世界载人航天发展路线图
摘要:<正>~
不曾忘却的纪念:缅怀太空英烈————作者:左永亮;
摘要:<正>如果我们死了,我们希望我们的人民能接受它。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充满风险的事业,因此我们希望无论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延误航天计划的进行。毕竟,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险的。——格斯·格里索姆阿波罗1号飞船指令长半个世纪以来,载人航天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航天灾难。根据公布的资料,至今已有几十名航天员为太空事业献出了生命。他们志在太空,却魂归大地,令人扼腕叹息。在载人航天新...
聚焦世界航天员大队————作者:劳佐;
摘要:<正>苏联/俄罗斯航天员队伍苏联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于1957年开始启动。1960年,经过严格的心理和生理测试后,选出了17人作为第一批航天员。1962年初,苏联开始了世界上首批女航天员的选拔。在数百名女跳伞运动员中选出了瓦连京娜·捷列什科娃、伊琳娜·索洛维约娃、塔季扬娜·库兹涅佐娃、瓦连京娜·波诺马廖娃、然娜·约尔金娜等5人作为第一批女航天员。196
50年太空生活演变————作者:郭亚光;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太空飞行以来,人在太空的吃、喝、拉、撒、睡等尽管有着另一套与地球不同的标准和方式,但经过50年的发展,这些已经成为了很自然的行为。和地面生活一样,航天员早晨起来,也要刷牙、洗脸、梳头,有时还要刮刮胡子……,那么人在太空生活的这50年是怎么过来的呢?发生过哪些变化呢
探索改变世界————作者:左永亮;
摘要:<正>大约在3.65亿年前的泥盆纪,第一批原始鱼类爬上陆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这是进化史上的一个早程碑,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陆生脊椎动物,都是由这些鱼类演化而来。1961年的4月12日,也是一个里程碑——关于人类探索的里程碑从那时起,人类第一次进入了环境更加严苛的外太空,并在科技的不断"进化"中表现出越来越适应的倾向。载人航天实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梦想,在太空中留下了人类作为智慧生物的特有印记。20...
全球纪念活动速览————作者:徐玥;
摘要:4月12日,世界载人航天5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英国等各国政府、机构或民间团体都通过不同形式,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表达对世界载人航天50周年的纪念、对世界首飞航天员加加林的敬意
神舟英雄感言
摘要:曾参加过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6名英雄在世界载人航天纪念日到来之际,特意作文,通过本刊献上了他们的感言,向过去50年里为世界载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前辈们致敬,向未来人类载人航天事业的接班人们提出殷切希望
“火星500”实验追踪————作者:令飞;
摘要:<正>2月23日,"火星500"的志愿者们结束了为期3天的"火星之旅",着陆舱从"火星表面"起飞。2月24日,着陆舱与主舱段对接,并开始为期3天的检疫隔离。2月27日,隔离期结束,两舱对接舱门打开,6名志愿者会合。3月1日,志愿者们开始了247天的回家之旅。登陆火星的回味在轨道舱停留期间,志愿者们用一款叫"Virtu"的软件(迭戈·乌尔维纳在日记中亲切地称之为"升级版的电视游戏")模拟火星情境。其...
中国志愿者王跃实验日志独家披露 “登陆”火星的心路历程————作者:王跃;
摘要:<正>2011年2月2日这个世界总是有很多事情是因为巧合而赶到一起。今天是中国的除夕夜,也是我们打开EU50舱门的重要日子。大家都很激动——除了我。不晓得什么时候开始,当然我指的是进舱之后的变化了。很少,很少有能让我很激动很兴奋的事情了。即使今天是咱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似乎心情也只是淡淡的没有波澜。唯一有点儿好奇的是,EU50里面现在是个什么样子。答案是——塞满了。整个50立方米的登陆舱中塞满了...
“与日共存”:解读NASA太阳观测计划————作者:洛文;
摘要:太阳为什么会变化?怎样变化?地球又是怎样响应这种化的?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为深入考察这些问题,21世纪初,NASA启动了规模宏大的"与日共存"计划(Living With a Star Program)。计划全面研究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空间作用的因果关系,特别是太阳-地球耦合系统中直接影响人类生命与社会的方面
六问“信使”号————作者:左右;
摘要:<正>北京时间3月1 8日,在距地球1.45亿千米的深空,"信使"号探测器(MESSENGER)经过一系列的轨道制动,顺利进入水星轨道,成为人类航天史上首颗成功进入水星轨道的探测器。"MESSENGER"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含义的字头缩写词,它代表了水星表面(Mercury Surface)、太空环境(Space Environment)、地理化学(Geochemistry)和测量(Ranging)。...
深空探索的新跳板————作者:约书亚;
摘要:<正>日前,几家世界级的航天类公司计划展开合作,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比较特殊的一个位置,建立类似空间站一样的太空常驻"基地",并且利用这一位置的特殊性所带来的有利条件,作为日后深空探测的跳板,为人类未来的太空探索事业出力。这一特殊位置,就是"L2"。L2即Lagrange second point,译作"拉格朗日第二点"。"拉格朗日点"简称"朗日点",是以著名的法国数学家和力学家"拉格朗日"命名的宇宙...
空间站乘组新榜单出炉————作者:诏曰;
摘要:<正>日前,NASA及其合作伙伴确定并公布了2013年国际空间站乘组名单。新乘组航天员包括:来自北卡罗来纳州斯泰茨维尔的汤姆·马什本(Tom Marshburn);祖籍纽约、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的克里斯·卡西迪(Chris Cassidy);来自明尼苏达州韦宁本土的卡伦·尼伯格(KarenNyberg);出生于黎巴嫩,在密苏里州长大的迈克尔·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来自康涅狄...
“加加林”飞天——第27长期考察组值守国际空间站————作者:李时来;
摘要:4月5日,搭载了国际空间站第27长期考察组3名航天员的"联盟TMA一21"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升空。与以往发射的"联盟"号飞船不同的是,"联盟TMA一21"飞船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加加林"号,这是为纪念50年前代表人类执行首次飞天任务的航天员加加林而特意命名的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化学研究与应用》
- 省级浙江水利科技
- 省级长沙交通学院学报
- 国家级《钢结构》
- 省级建筑建材装饰
- 北大核心《西华大学学报》
- 省级定西科技
- 北大核心《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 国家级《基建优化》
- 省级润滑油与燃料
- 北大核心《中国乳品工业》
- 省级水电与新能源能
- 省级《资源导刊》
- 北大核心《暴雨灾害》
- 北大核心《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
- 国家级现代兵器
- 国家级《标准科学》
- 北大核心《高压电器》
- 北大核心《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 国家级铁道通信信号
- 国家级《人民珠江》
- 北大核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 省级 城市
- 国家级百姓生活
- 北大核心磁记录材料
- 国家级航空计测技术
- 北大核心《求索》
- 北大核心《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焊接学报》
- 国家级《世界核地质科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