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世界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生命世界

生命世界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673-0437
国际标准刊号:1673-0437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生物学杂志生物科技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贵州水力发电水力科技期刊

   《生命世界》杂志编辑部,创刊于2004年,前身是1974年创刊的《植物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科普人文杂志

  《生命世界》主要任务:将把该领域最前沿、最贴近老百姓生活、公众最关注的研究成果和动态,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广大读者,让大家了解生命科学家、了解生命科学、了解生命。拥有阵容最强大的专家咨询队伍;是生命科学工作者与普通公众之间的一座桥梁、一扇窗口、一条相互沟通的渠道;也是一本具有国际眼光的科学杂志,同时也是一个可以充分展示生命科学魅力的舞台。在科学和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和日本,成功的科学杂志已经屡见不鲜了。随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必将涌现出像《科学美国人》、《新科学家》、《国家地理》这样优秀的科学杂志。新锐科学人文杂志《生命世界》的机遇和目标正在于此。

  生命世界杂志栏目设置

  21世纪、珍稀植物、绿色宝库、植物资源、植物与健康、园林与花卉、绿色居室、大众花卉

  生命世界杂志荣誉

  知网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生命世界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生命世界》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生命世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生命世界》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阅读推荐:湖北社会科学

  《湖北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工作指导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大胆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求真务实,融现实性与理论性于一体,可读性强。

  生命世界最新期刊目录

《生物化学原理》第4版

摘要:<正>主编:杨荣武ISBN:978-7-04-063554-6出版时间:2025年2月定价:152元本书是以南京大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成果和教材建设实践经验为基础,吸收国内外多本优秀教材的优点编写而成。全书分为结构生物化学、代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三篇,共44章。为便于读者自主学习,每篇有内容简介和学习方法介绍,每章包括引言、主题内容、小结和参考文献等

再探神秘蛇世界————作者:张亮;

摘要:<正>蛇,作为大自然中独具魅力的存在,自古以来便是神秘而富有智慧的象征。它以灵活的身姿穿梭于山林、草丛、荒漠、田野,敏锐地感知着世间万物的微妙变化。从上古神话、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到现代科学,蛇类无处不在,几乎贯穿了人类文明史的各个层面。同时,在与人类祖先长达几百万年的协同进化中,它们实现了“无足而行,无鳍而游,不翼而飞”的奇迹,展示了其惊人的适应能力和多样化的生存策略

无肢之躯的掠食者——蛇————作者:黄映红;何礼文;

摘要:<正>当听到或看到蛇的时候,很多人即便隔着安全距离,也会本能地感到恐惧。这种反应可能源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生恐惧感,因为某些蛇具有潜在的危险性。蛇类,尽管看似结构简单,却拥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它们依靠灵活的身体,在各种环境中自如移动、敏锐感知周围,并高效捕食。蛇类无需四肢即可穿越复杂地形,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栖息地中,并成为自然界中最成功的掠食者之一。要了解蛇类为何如此成功,我们需要追溯其充满神秘...

眼镜王蛇的多元世界:从单一物种到“四大天王”的传奇————作者:张亮;孟翔舒;

摘要:<正>在神秘而广袤的亚洲热带丛林深处,生活着一种令人敬畏且充满传奇色彩的生物——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它以其庞大的体型、致命的毒性和独特的习性被人们所熟知,并充满了敬畏。然而,2024年一项研究彻底改写了它的故事。原来,我们所熟知的眼镜王蛇家族实际上是由四个独立种组成。这些“蛇中王者”各具特色,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着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故事

岩壁之虬——角原矛头蝮————作者:张亮;

摘要:<正>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虬”是一种有角的小龙。据《广雅·释鱼》记载:“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这表明,在古代文化里,不同类型的龙拥有各自独有的特征。然而,今天我们讲述的故事主角并非神话中的龙,而是一种体型小巧、秀气精致的猎手——角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cornutus)。在我国南岭山脉南坡的喀斯特地貌丛林中,它们正悄无声息地穿梭在石缝和落叶之间,等待...

行踪隐秘的蛇类:野外观察攻略————作者:岑鹏;张亮;

摘要:<正>作者提示野外观察蛇类具有一定的危险,非专业人士未经过培训或学习请谨慎选择。在自然界的山林、岩隙和水草丛间,存在着一类行踪隐秘的爬行动物——蛇类。它们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神秘的生活习性,成为野外观察中最为“迷人”的挑战之一。这类动物种类繁多,形态艳丽,行为奇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然而,蛇类行踪隐秘,在野外想要观察到它们并非易事,无论你是经验丰富的野外探险者,还是刚刚开始接触大自然的新手,都需...

邂逅长刺雅螽——优雅永不过时————作者:朱炳铭;潘扬洋;宾炜;崔甄甄;边迅;

摘要:<正>2021年我们在云南马关考察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类神秘物种——雅螽。那时对它还是一无所知,国内也未曾有过记载。七八月在马关分布的雅螽主要是若虫,直到8月底成虫才慢慢羽化,且喜欢栖息于豆蔻属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的叶子背面。2022年和2023年我们先后在广西十万大山、底定和云南盈江发现了中国分布的另外三个种,2024年又在广西那坡县德浮自然保护区发现了该属的物种,这也是...

圆明园里的黑天鹅————作者:姜莉;张越;吴安佶;孙井然;张亚涵;潘明冉;霍安然;沈录智;

摘要:<正>2008年2月,圆明园内飞来一对野生黑天鹅,从此之后,黑天鹅就在圆明园里安了家。最早的那对黑天鹅,被狮子林的美景所吸引,在那里的芦苇丛里筑巢、繁殖、栖息。十几年过去了,黑天鹅不断繁殖,又有很多黑天鹅飞进来,它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目前,黑天鹅遍布圆明园各处水域,并于颐和园、北京大学等周边湖泊间往返。圆明园黑天鹅数量每天都处于变化状态中,一般保持在20~50只

新版图书推介

摘要:<正>~

莽山原矛头蝮:隐秘而珍稀的“蛇中熊猫”————作者:张亮;王嘉颖;

摘要:<正>在我国南岭山脉中段,栖息着一种珍稀的蛇类——莽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它不仅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濒危(EN)等级的受胁物种。由于其非常珍稀,莽山原矛头蝮被誉为“蛇中熊猫”。目前,该种蛇已知仅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区域有分布

中国蛇岛——毒蛇王国的不朽传奇————作者:孟翔舒;

摘要:<正>提起蛇,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恐惧和神出鬼没,毕竟蛇类作为凶猛的肉食性动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会轻易见到。然而,在我国辽宁省大连市附近的渤海海域,却存在着一座生活着数以万计毒蛇的小岛——蛇岛。这里栖息着大约2万条剧毒的蝮蛇,这惊人的数量也让这座岛屿举世闻名,即使是不关注蛇的人也早有所闻。2024年,因其丰富的蝮蛇资源和独特的生态价值,蛇岛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并受到辽宁蛇岛老...

白洋淀:水生植物博物馆————作者:何健;程瑾;史军;

摘要:<正>从北京出发,向南150公里,一大片湖泊群突然闯入我们的视野,一片片水面如同大块大块的水晶掉落在华北平原上,这里就是白洋淀了。作为华北区域代表性的湿地景观,白洋淀的生态价值被日益重视起来。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一个全新的白洋淀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淀中各种水生植物错落有致,成为鱼类和鸟类重要的生存基础,同时也温润了这里独特的民俗文化。我们不妨把视角投向那些寡言的绿色生灵,去倾听它们诉说的自然传奇

板根植物之王——四数木————作者:杨润芬;段丽娟;

摘要:<正>热带雨林拥有高度的生态系统抵抗力和稳定性,这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变化不明显,是世界上超过一半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然而,雨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与繁茂的花草交织成一座座绿色迷宫,万物在这有限的生存空间中争夺有限的养分,每一个物种都演化了独特的生存策略。而不同的物种面临着各自独有的问题与挑战,如高大乔木如何在肥沃但扎根较浅的土壤中稳固立足,同时还要抵...

太行山间有奇花————作者:冉浩;

摘要:<正>2024年的秋日,我们一行来到了太行山南麓,河南与山西交界的地方。太行山是一座大致为南北走向的山脉,北起北京附近的西山,向南穿过河北省,然后走势沿河北、河南两省与山西省的交界地带,南达三门峡附近的王屋山。南北长约700千米,东西宽50~250千米。山峰高度有的海拔数百米,有的2 000米以上。山势总体是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它分隔了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也是我国地形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之一

哥斯达黎加特诺里奥火山国家公园纪游————作者:金文驰;

摘要:<正>中美洲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中美洲小国哥斯达黎加生物多样性颇为突出,为生物多样性大国联盟(Like-Minded Megadiverse Countries,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哥斯达黎加坐落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境内有多座火山。休眠火山特诺里奥火山位于该国西北部,特诺里奥火山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Volcán Tenorio)便是以它...

天蛾——夜晚神秘而美丽的访花使者————作者:刘长秋;

摘要:<正>在多次对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深入考察的过程中,我有幸邂逅了种类繁多的天蛾,并观察到它们生活史中非常有趣的细节。这些夜间活动的访花使者,以其独特的行为习性和美丽的外表,展现了自然界中不为人知的奇妙世界。天蛾最具辨识度的特征在于其触角顶端形成的独特弯钩,这一结构在其他蝴蝶或蛾类中极为罕见。即使是一些体型较小、外观与普通夜蛾相似的天蛾种类,这一弯钩状结构仍然十分显著,成为识别它们的...

百草岭蟾蜍和雪山蟾蜍——云南发现的新蟾蜍————作者:彭霄鹏;

摘要:<正>云南地区纬度低,光热充足,总体海拔偏高,各地年温差小,早晚温差较大,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孕育着特有的生物类群。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着一些小型蟾蜍,它们只在溪流中繁殖,长期以来对其种属分类一直存在争议。事实上,鉴于特殊的形态特征和繁殖习惯,它们实际上代表了一类新的蟾蜍。2024年10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饶定齐教授等对云南蟾蜍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云南大姚县的百草岭和永德大雪山两个分离种群是该小...

《动物保护概论》第4版

摘要:<正>动物保护学是动物学、生态学、畜牧学、动物行为学、兽医学、公共卫生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从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的角度全方位探讨保护的问题。本书第一版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本次修订保持前三版特色,内容与时俱进,增加了可读性、知识性和信息量

筑梦生物圈:中国青年正努力探索————作者:张亚平;

摘要:<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1年发起了“人与生物圈计划”(Man and the Biosphere Programme,MAB),旨在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生物圈中的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倡导全球青年科学家的参与,并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来支持他们。例如,2017年和2019年分别在意大利波河三角洲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中国长白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召开了第一...

探索与守护: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青年创新小组的崛起与发展————作者:范宗骥;杨琨;张荣杰;束祖飞;

摘要:<正>作为中国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最重要的平台,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hinese Biosphere Reserves Network,CBRN)如同一串璀璨的明珠,点缀着这片土地的多样性和美丽。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这一重任自然落在了新一代青年环保先锋的肩上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