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技术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冷藏技术

冷藏技术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2090/TS
国际标准刊号:1674-0548
主办单位: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上一本期杂志:柳钢科技科技期刊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山东食品发酵食品科技杂志

   《冷藏技术》冷藏科技期刊,创刊于1978年,由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全国商业冷藏科技情报站等单位主办制冷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国内权威性专业刊物。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既有较高的学术性,有较强的实用性。读者对象为从事食品冷藏加工,制冷技术(包括空调)专业的科研技术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冷藏操作人员及施工安装人员。

  冷藏技术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冷藏技术杂志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冷藏技术杂志社征稿要求

  1.《冷藏技术》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冷藏技术》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冷藏技术》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阅读推荐: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科技杂志,创刊于1984年,由哈尔滨铁路局减速顶调速系统研究所、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调速系统委员会主办。本刊着重介绍减速顶调速系统在研究、设计方面的新成果,交流减速顶调速系统在测试、运用、维修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报导国内外在驼峰编组调速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的情况和动态。

  冷藏技术最新期刊目录

跨临界CO2制冷系统在冷库工程应用的可行性探讨————作者:张川;马进;

摘要: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制冷系统具有单位容积制冷量大、稳定性好、节能环保、系统紧凑等优势,可应用于全冷链及相关技术行业,并得到国家环保政策支持。本文主要从安全性及主要设备投资两个方面对跨临界CO2制冷在冷库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分析探讨,分别从管道安全、泄漏安全、压缩机重量、换热器重量及管道重量等角度与卤代烃制冷系统计算对比,得到跨临界CO2制冷系统具有明...

广州某冷库排烟设计方案及其防结露分析————作者:雷利娇;连大旗;刘方舟;

摘要:冷库空间净高、有无喷淋等直接决定了房间排烟量的大小,其排烟系统设计不仅要考虑技术经济性问题,还应结合项目所在地气候特征,采用相适应的低温环境下排烟系统的防结露措施。本文以广东省某冷库为例,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性方面入手,对四种方案在实际工程案例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冷库运行等实际情况,分析结露原因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变温冷库制冷压缩机组的选型方法————作者:成昱光;宣朝辉;刘宇;

摘要:在冷库建设中,常将冷库中某些冷间设计成变温冷间,以满足不同产品的存储要求。这使得制冷系统初投资增加。本文通过一个全变温冷库和一个部分冷间变温的冷库为列,分别选取了R507A系统和R507A+R744复合制冷系统对制冷系统降低压缩机组初投资的设计思路进行了阐述。结果显示,按本文的设计方法可以减少压缩机机组的台数,且压缩机组制冷量与制冷系统所需机械负荷匹配度更高,使制冷系统的节能性和稳定性得到提升。此...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发布

摘要:<正>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科技部等八部门遴选编制发布了《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发改环资[2024]1812号),以下简称《目录》。《目录》包含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7大类产业112项先进绿色技术,列明了每项技术的工艺技术内容、主要技术参数、实际应用案例、生态效益等。多项制冷行业技术,如...

2025年《冷藏技术》杂志订阅单

摘要:<正>《冷藏技术》创刊于1978年,由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全国商业冷藏科技情报站主办,是我国冷藏(冷冻)行业唯一的一本全国性专业期刊本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本刊报道国际和国内行业动态;介绍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交流相关管理经验;研讨实用技术。主要有专家论坛、技术探讨、工程实践、百花园地、信息动态等栏目。本刊内容丰富,涵盖与行业相关的管理、制冷、建筑、食品冷藏工艺、保鲜、电气等多个学科,...

制冷剂回收技术发展综述————作者:侯富民;滑雪;王海涛;孙志利;朱良玉;石岩;郑紫怡;李姚佳;逯嘉琪;张泷月;

摘要:梳理了当前制冷剂回收政策、回收方法、现阶段所遇瓶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在政策层面,对比分析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的制冷剂管理制度,分析了我国在政策体系完善性及执行力度的不足。在技术层面,总结了液态回收法、气态回收法及复合回收法的工程应用场景,阐明不同回收技术的系统适配性

Y型喷嘴开口尺寸对隧道式速冻机性能影响研究————作者:张薇;邹同华;李晨凯;申中刚;

摘要:隧道式速冻机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效率和性能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为了探究Y型喷嘴结构尺寸对速冻机内部流场的影响,建立七种不同尺寸的Y型喷嘴模型,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OMSOL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分析了喷嘴开口大小对出口风速、压力分布和对流热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嘴开口的增大,出口风速和对流热通量显著提高,其中开口为78 mm的喷嘴性能最佳。研究结果为优...

基于喷雾冷却的壳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研究————作者:王美钧;赵守政;李建辉;朱宗升;

摘要:本文将喷雾冷却技术与管壳式换热器相结合,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揭示喷雾参数对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模拟过程设定换热管内进水温度为18℃,而壳体内制冷剂蒸发温度为12℃,制冷剂采用R32。分析单喷嘴喷雾模式下液膜动态行为、换热机理和换热特性。单喷嘴模式下,伴随喷雾速度增加,第一排换热管面积平均热流密度从3 124 W/m2(5m/s)提升至13 721 W/m2...

“零碳园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摘要:<正>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零碳园区”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提出要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要求以园区为载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自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零碳园区”概念。地方政府和企业纷纷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此次零碳园区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将进一步加速零碳园区建设。冷链物流园因制冷、仓储、运输等环...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间接制冷系统碳排放案例分析————作者:胡开永;常昊天;路坤仑;张昱萌;孙孙;欢;

摘要:为积极响应我国“双碳”目标,本文在全生命周期评价的视角下,将间接制冷冷库寿命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建造阶段-运行阶段-回收阶段,并通过文献和调研获得原料及电能等的碳排放系数及核算公式,建立了间接制冷系统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阶段分析对比了一个实际运营间接制冷冷库寿命期内的各阶段碳排放量。结果表明,运行阶段碳排放量最大,占到了总碳排放量的96.91%,而其中制冷部件的运行耗电又是运行阶段93.8...

不同保鲜剂处理对蟠枣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余富强;纪海鹏;陈爱强;董成虎;

摘要:蟠枣皮薄、含水量高,采后代谢旺盛,贮藏过程中易产生软化、酒化等品质劣变问题,为探究蟠枣采后适宜贮藏方式,本文分别将CK(空白处理组)、T1(脱乙烯剂处理组)、T2(1-MCP处理组)、T3(二氧化氯处理组)4种处理组的蟠枣置于(10±0.2)℃条件下贮藏,并分析对比不同处理组蟠枣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3种保鲜剂处理均能延缓蟠枣贮藏过程中的品质下降,降低蟠枣失重速率、延缓转红速率,较好地保持了蟠枣的...

《冷库和压缩冷凝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冷库和压缩冷凝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2月实施

摘要:<正>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的《冷库(箱)和压缩冷凝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44015-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5年2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个针对冷库及压缩冷凝机组的强制性能效标准,覆盖了新建的建筑物式冷库、装配式冷库以及电机驱动的容积式压缩冷机组(如活塞式、螺杆式、涡旋式等),同时排除非电动机驱动系统、冷藏集装箱等特殊场景,明确了冷库(箱)和压缩冷凝机...

氨制冷压力管道泄漏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作者:莫乾赐;叶海波;区军;李勇军;李喜健;

摘要:根据2007~2024年我国食品企业78起氨制冷压力管道泄漏事故应用“2-4”模型分析的结果,分析泄漏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失效机理、安全监管、定期检验和安装及使用管理方面进一步分析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帮助预防和控制氨泄漏事故的发生

屈曲约束支撑在某框架结构冷库中的应用————作者:张艳杰;常青;刘赞;赵景涛;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确定了某冷库建设项目采用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体系。根据当地的建筑工程消能减震技术标准,采用盈建科计算软件进行主体结构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承载力和变形验算、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和消能子结构的抗震承载力验算。通过观察能量曲线和滞回曲线,屈曲约束支撑能够有效的耗散地震能量。最后,介绍了本项目中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要点,包括基础梁的设...

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安全管理研究————作者:单俊昊;

摘要:近年来,涉氨制冷企业液氨泄漏事故多发。在液氨使用中暴露出一些安全管理问题,如主体责任未落实、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差,冷库设计不规范、消防设施不完善、安全监管职责不清等。通过分析液氨的特性、涉氨制冷企业的常见风险,探讨当前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旨在提升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与环境安全

吊模技术在某高架冷库中的应用————作者:刘长卿;于连奎;伍晓辉;

摘要:随着冷链行业的快速发展,高架冷库建设需求日益增长。传统高支模技术在应对高架冷库大跨度、高空间结构时存在一定限制,吊模技术被引入高架冷库建设领域。本文以吊模技术在深圳某高架冷库的应用为例,通过施工要点分析、实际工程探讨以及与传统技术对比,论证其在施工安全性、经济性和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改进方向

冷库冷风机水盘结冰成因及解决方案————作者:张申;

摘要:本文针对冷库内冷风机接水盘结冰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冷风机的热气融霜时间及热量分布不均,导致冷风机融霜不彻底,接水盘形成结冰现象。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三种解决方案,并综合考虑改造难度、工期及经济性等因素,最终选择在接水盘内新增电加热装置方案,有效解决了冷风机接水盘结冰问题

大型冷库用蒸发式冷凝器使用维护策略及性能对比分析————作者:李重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大型冷库系统在食品加工、储存和周转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蒸发式冷凝器以其高效节能的特点已成为冷库系统中的首选冷凝设备。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蒸发式冷凝器的使用问题和性能影响因素,为大型冷库系统的蒸发式冷凝器提供全面的使用维护策略和能效优化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的维护手段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系统整体能效和降低运行成本,促进冷库系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并保障食品安全

一种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冷库能耗预测————作者:王雅博;陈君豪;刘兴华;张行健;

摘要:影响冷库能耗的因素众多,其中,货物信息的缺失使得建立冷库预测模型面临一定的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利用冷库当天使用面积代替传统的货物信息作为输入特征,依据某大型冷库历史能耗数据,采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合适的变量,构建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冷库能耗模型。结果表明,在缺失货物信息的情况下,使用冷库当天使用面积作为输入变量能够保证模型具有高准确率,R2达到0.9563,并且...

基于预制菜市场的广西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研究————作者:郭蛟;黄雪莹;

摘要:随着预制菜市场的快速发展,客户对预制菜口味需求的多样性和品质的安全性愈发重视,冷链物流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如何保障预制菜冷链物流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广西冷链物流企业进行调研,挖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达地区的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加强政企合作、参与行业活动,紧跟市场方向、完善管理制度,加大研发力度、建设人才梯队的企业发展对策,旨在抓住发展机遇,提高广西冷链物流企业技...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