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中船重工

中船重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4760/U
国际标准刊号:1671-9360
主办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主管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太原铁道科技编辑部
下一本期杂志:辽宁建材建材科技杂志

   《中船重工》国家级船舶科技杂志,创刊于2001年,是中国最大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主办的惟一综合性权威刊物,是中船重工及成员单位与国内外广大客户相互了解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媒介。主要栏目:专题报道、经验交流、企业采风、市场导航、人海撷英。

  中船重工杂志栏目设置

  专题报道、经验交流、企业采风、市场导航、人海撷英

  中船重工杂志荣誉

  知网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船重工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船重工》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中船重工》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中船重工》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阅读推荐:船电技术

  《船电技术》船舶国家级期刊投稿,创刊于1981年,由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主办。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的会刊,我国船电界唯一公开发行的刊物。刊载有关各类船舶、港口、石油平台的电站、电机、电子控制、化学电源、微机应用及自动化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艺设计、发展动态等优秀论著,同时报导发达国家船电科技领域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是从事船电研究、设计、教学、生产的技术人员、院校师生以及船电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中船重工最新期刊目录

把创新这把火烧得旺些 再旺些

摘要:<正> 编完这期稿件,我们感觉到的是一种思考,一种自信,一股豪情,一片希望。自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特别是第一次技术创新工作会议以来,创新问题,就一直是大家思考的重大问题。本期编发的孙波总经理关于实现“五个造船”的战略理念、姬利晨总经理“创新,给用户带来一片精彩”的阐述、李程厂长“

唯有创新才有发展

摘要:<正> 实现集团公司第三次、第四次工作会议提出的两大发展目标,实现“三步走,翻三番”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在创新,唯有创新才有发展。船舶工业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产业。从河姆渡独木舟算起,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纵观这一部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创新史。从独木舟到艨艟大舰,从木船到钢质船,从手动橹到蒸汽机,从蒸汽机到核动力,哪一个进步不是人类创新的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强化集团竞争能力————作者:罗季燕

摘要:<正> 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今年5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船舶工业发展作了重要批示,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广大造船人和科技人员来说,我们赶上了船舶工业和科技事业千载难逢的大好发展时机

厂所结合的新探索——大推厂与七○二所全面合作

摘要:<正> 在国防科工委的大力支持下,以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研究开发为契机,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成功地促成了大连船用推进器厂与七○二所的全面合作。大连船用推进器厂是国内船用推进器的专业生产厂,近年来基本建设投资和技术改造投入较大,

厂所结合势在必行

摘要:<正> 读罢科技部“厂所结合的新探索”一文,不禁感慨万千。厂所结合,在船舶工业界已经喊了一、二十年,但成效不大,个别当年厂所结合的典型,不久也烟消云散了,何也?厂所结合要有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市场、产品、资金、技术、人才,再加上各自的利益分配。有些同志把过去厂所结合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利益分配,实则不然。从本质上看,产品不做大,何来效益?就现实来看,

创新给客户带来一片精彩————作者:姬利晨

摘要:<正> 新世纪新形势,怎样把昆船打造成为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强势企业,是我们面临的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新的竞争环境。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坚持不懈地搞好技术创新。实践证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市场竞争成败的决定因素

提升新船重工造船优势 争做世界第一造船企业————作者:孙波

摘要:<正> 2003年8月13日,大连新船重工为美国考努科(CONOCO)-菲利普斯(PHLIPS)公司建造的目前国内吨位最大的23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建成交工。23万吨FPSO的建成交工的意义,不仅在于这是目前国内造吨位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FPSO,更在于这是国内第一个完全按照国际海洋工程管理规范完成的,因此它也是中国造船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标志性产品

加强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发展————作者:卢田金

摘要:<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科技产业发展的源泉。我们所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世后国际大环境的挑战,认识到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加强技术创新,增强研究所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才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技术创新 维系企业生命力的一条血脉————作者:柴文生

摘要:<正> 汉光机械厂曾因创造出中国第一台复印机而赢得了一定的声誉。自2000年以来,企业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发,坚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效益连年递增,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顾几年来汉光机械厂发展历程和

加快技术创新 促进企业发展————作者:赵祖欣

摘要:<正> 重庆华渝电气仪表总厂(以下称华渝总厂)是根据国家“七五”规划,由地处万县市的永平机械厂等6家舰船仪表企业合并组建而成,工厂技术力量雄厚、加工设备先进、检测手段齐全、质量保证体系

创新要从最基础的事情抓起————作者:李程

摘要:<正>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将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从而促进企业

平阳厂靠创新赋予活力————作者:杨祎萍,盛军喜

摘要:<正> 山西平阳机械厂始建于1955年,是研制、生产各类先进精密机械产品的国家大型企业。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热动力实验室,并正在为建设现代热动力总装总调厂而努力。平阳厂积极开发市场空问大、科技附加值高、规模效益突出、战略带动性强的潜力民品,液压支架、停车计费器、液压泵、逆变电源、煤机等民用产品行销全国各地

以技术创新撞击企业发展的灵魂——重庆重型铸锻厂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作者:冉亚军

摘要:<正> 首先,让我们来看几个数据:2000年,工厂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当年总销售收入的32.5%,是1998年新产品销售收入的10倍,是1999年的3.4倍。2001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43.5%。2002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68%。工厂的利润总额从1999年的亏损到2000年盈利405万元,2002年新增盈到695万元

无言的追求——记陕柴厂副厂长宫惠明————作者:秦轩

摘要:<正> 翻开他的履历表,看到的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孜孜追求的创新之路。作为一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他二十年如一日不断探索,先后参与并领导了多型军用舰船动力的研制工作,曾获得原船舶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多项殊荣。最近,他又人选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他就是陕西柴油机厂研究员级高工、副厂长宫惠明

科海垦荒——记725所副总工陈光章————作者:程秀杰,马廷选

摘要:<正> 陈光章是我国材料和工程腐蚀与防护领域的著名学者,海洋环境腐蚀与防护专业学术带头人。近40年来,他以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长期在工程技术第一线从事腐蚀与防护研究,取得了多项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创造“中华第一泵”的人——记388厂经营开发一处副处长、青年高工许家勤————作者:瞿莉

摘要:<正> 翻开许家勤的《技术工作业绩登记表》,一项项技术成果赫然醒目,业绩斐然。12年来,他一直从事石油机械产品设计研制工作,由他独立完成或主持、参与完成的新品研制及技术工艺攻关项目多达70余项,是同事们公认的科技创新“领头雁”

诚信开拓市场的金钥匙————作者:余宗义,邓艳玲

摘要:<正>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能在其中分一杯羹的商家不少,但像七一○研究所通信总站这样在其中一干就是8年的“长庄”不多。随着三峡工程截流、蓄水、通航、发电的步步前进,这支只有27名员工的小编制大队伍的实力与魅力充分显现

创新 发展的希望所在——718所科技经济改革发展纪实————作者:刘丽君,牛成德,洪晓明,刘景航

摘要:<正> 2001年1月,七一八研究所新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他们没有急于“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用“三盆水”:一盆水洗头,保持冷静的头脑;一盆水洗手,保持廉洁自律;一盆水洗脚,深入基层,保持同职工的密切联系为切入点来开展工作。以抓班子强素质,求稳定促发展,精诚团结真抓实干,带领全所广大干部职工励精图治,

漫游SP————作者:宫先仪

摘要:<正> 我国古代张衡在2世纪初,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这台地震仪有8只口含铜球的龙,正对着下方有8只张着口的蟾蜍,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哪边的铜球就落入下方的蟾蜍口中。地震是一个事件,它是否发生(也就是说地震信号有无)是我们所关心的;我们同时还关心,如果事件发生(也就是信号出现),它来自何方。张衡的地震仪应当是世界上最早的探测地震和地震勘探的SP设备。15世纪末,

企业目标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作者:程庆仁,方文进

摘要:<正> 1954年,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理论,强调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化为目标,凡是涉及企业健康成长的所有因素,都必须建立一定的目标。企业的各级主管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以此来实现企业的经营总目标。德鲁克的主张在企业界和管理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最终形成和推广目标管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