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科技开发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时间:

苏南科技开发

苏南科技开发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32-1700/N
国际标准刊号:1004-888X
主办单位:苏州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单位:苏州日报报业集团
上一本期杂志: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编辑部
下一本期杂志:食品工业食品科技杂志

   《苏南科技开发》科技杂志,杂志立足苏州,面向全国,定位于城市门户期刊,以杂志的优势对苏州的重大事件和民生热点作深度解读,围绕城市生活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用的、可读的规模资讯。特向社会广泛征集线索和稿件,欢迎赐稿。

  《苏南科技开发》获江苏省一级期刊。

  苏南科技开发杂志栏目设置

  本期特稿、研究探讨、科技进步、管理精萃、技术创新、苏南走势、成功之路、私营经济

  苏南科技开发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苏南科技开发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苏南科技开发》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苏南科技开发》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苏南科技开发》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阅读推荐:储能科学与技术

  《储能科学与技术》科技杂志征稿,创刊于2012年,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的储能领域唯一的科学技术类专业刊物。办刊宗旨:立足储能行业,报道储能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产业动态和发展趋势,交流推广储能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服务科研和生产实践,引导我国储能行业健康发展。主要栏目:“特约评述”、“研究及进展”、“应用技术”、“产业动态”等。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苏南科技开发》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苏南科技开发》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苏南科技开发最新期刊目录

关于加快发展吴中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几点思考————作者:王泽民;

摘要:生物医药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国、各地区的关注。苏州市吴中区的国家火炬计划吴中医药产业基地,于2001年由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建立。经过几年的建设,吴中区生物医药产业稳定健康发展,诸多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内外科研和生产领域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本期关注,将目光聚焦迅猛发展的吴中生物医药产业

吴中生物医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一支生力军————作者:倪小伟;

摘要:生物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作为21世纪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无不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力求占领产业的制高点,形成竞争优势。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不断改善的环境,巨大的市场前景,对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打造多肽领域的“明日之星”——苏州中科天马肽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发展纪实————作者:李蓓;

摘要:资料显示:目前,生物医药技术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预计到2020年之后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相对于传统医药行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更有利于优势企业的发展壮大,形成一批细分领域的领导型企业,生物医药成为当今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搭建动物实验公共服务平台——记西山中科实验动物有限公司————作者:吴可;

摘要:生物医药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各国、各地区的关注。苏州市吴中区的国家火炬计划吴中医药产业基地,于2001年由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建立。经过几年的建设,吴中区生物医药产业稳定健康发展,诸多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内外科研和生产领域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本期关注,将目光聚焦迅猛发展的吴中生物医药产业

普通数码相机生物显微摄影技巧————作者:陈易飞;

摘要:结合数码相机与普通光学显微镜在拍摄相片过程中的正确调节,充分发挥数码相机的性能优势,拍摄出超越传统相机拍摄效果、令人满意的数码显微照片

全球掀起“探月热”

摘要:10月24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这标志着我国迈出了月球探测的第一步。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太空探索的强烈渴望,在21世纪的今天,众多国家和组织都在加紧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探月计划,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探月热潮

稻米垩白的形成及其调控————作者:顾晖;

摘要:<正>21世纪的粮食生产将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方向发展,既要解决温饱问题,又要解决粮食的营养价值问题。水稻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食,因此,稻米的品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无锡马山杨梅结果大小年现象分析及对策————作者:王阿南;张文伟;丁雪峰;

摘要:<正>素有江南果篮之称的无锡马山,以盛产杨梅而名闻遐迩,现有面积330公顷。长期以来,由于气候、栽培技术等原因,在生产上存在着严重的大小年结果现象。如2001年马山杨梅是结果大年,当年产量大

中国书画之乡——胥口

摘要:<正>胥口,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西郊15公里的太湖之滨,面积36平方公里,近2万人口.胥口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环境优雅,南依万倾太湖,背靠穹隆香山,东接天平灵岩,全年四季分明、山清水秀,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被誉为"太湖明珠"。浑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了胥口独特的人文环境和独放异彩的地域文化,其中,传统的书画艺术最具个性特征。从唐代"塑圣"杨惠之开始,源源流长的书画艺术在胥口这块沃土上绵延不绝,...

项目供需

摘要:<正>~

和谐校园中加强教学管理的思考————作者:宋智;

摘要:教学管理是实现人本原则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本文从坚持教学管理人本原则的依据着手,分析了教学管理现状,提出了优化教学管理环境,构建和谐校园的新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新课改后的思考————作者:丁姗;

摘要:<正>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是保证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工作。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环境使思政课教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从宏观方面看,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给社会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其

高职培养创业人才模式实践与研究————作者:吴海云;

摘要:本文主要从高等创新教育体系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两个主体有机结合的角度,在范围与体系、任务与目标、途径与方式等三个重要方面较为完善地概括了如何构建培养创业人才的立体模式

紧扣现代园区经济特征 探索区域高职教育发展新思路————作者:陶亦亦;戴涵莘;吴倩;邱阳;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类型,文章通过对现代园区经济特征及与高职教育发展关系的认识,显现园区经济在苏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分析苏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困惑,建设性地提出了符合园区经济特征、促进苏州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自主创新,时代的主旋律——写在《苏南科技开发》出刊60期————作者:袁雪洪;

摘要:<正>编完这一期稿件,正是《苏南科技开发》出版5周年第60期。过去的5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5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显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科技服务平台 中小企业之家 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摘要:<正>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一家非营利科技中介服务型事业单位,1999年由原苏州市科技开发中心更名成立,直属苏州市科技局领导。中心于2003年通过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04年成为"国家重点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科技进步推动苏州经济发展————作者:周旭东;

摘要:APEC(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体科技资源共享与协作机制研讨会22日在苏州落下帷幕。这无疑是苏州的一大科技盛事,不仅显示了苏州城市的承载能力,更是苏州城市地位的显现。此次大会为APEC成员体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有助于苏州更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科技项目和活动中去。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R&D全球化、APEC成员体科技成果转化的已有模式、科技成果转移过程中风险投资的介入、APEC成员体之间科技中介机...

研发国际化————作者:尼古拉斯;

摘要:"创新不是一个任务或者一个工作,创新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使用科技的方式。所以说,科技的发展,它的意义不在于发展本身,而在于我们能利用这些科技去创造更新的科技和新的价值。

中国研发的神话与现实————作者:梁正;

摘要:<正>自2000年以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根据官方披露的数字,2001年,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是200家左右,2005年这个数字就增长到了750家,到去年年底,根据商务部披露的数字接近了1000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必然引起广泛关注。从政策层面来讲,这样的快速增长引发了很多讨论。在中国国内,不管是政策界还是理论界,大家都在讨论,跨国公司在...

《苏南科技开发》2007年总目录

摘要:<正>~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