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科学》(双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人口科学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自创刊以来,发表了大量有影响、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及时反映人口与劳动领域及交叉学科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是各界人士了解人口学发展的重要窗口,它为国家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理论信息和对策。
《中国人口科学》为了适应人口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以及人口学与相关学科的融合发展,实行部分论文的匿名审稿制,进一步提高了质量,受到人口学界的普遍关注,被誉为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期刊,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 《中国人口科学》着重刊登具有较高质量的人口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人口理论与政策研究、人口统计、人口与经济、人力资本。 主要栏目:人口理论与政策研究、人口统计、人口与经济、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研究、人口与社会、国际人口比较、人口与生态环境。获奖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期刊奖。
中国人口科学杂志栏目设置
人口理论与政策研究、人口统计、人口与经济、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研究、人口与社会、国际人口比较、人口与生态环境
中国人口科学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国人口科学》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中国人口科学》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中国人口科学》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确认刊载后,赠送当期杂志1册。
阅读推荐:人口与发展
《人口与发展》是一本由北京大学主办,以人口、老龄、健康、劳动、统计、计划生育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学术期刊,自2000年改版扩版以来,以其一流的学术水准、严格规范的编辑体例受到学术界的推崇与好评。
中国人口科学最新期刊目录
人口高质量发展视阈下女性人口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作者:杨菊华;李延宇;王苏苏;
摘要: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基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人口的特征与发展趋势、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新时代促进女性及总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女性人口的占比有所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性别结构失衡问题;女性人力资本持续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男多女少的性别结构失...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女性经济赋权?——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证据————作者:王翌秋;姚粤;何亮;
摘要:提升女性经济权能、促进男女经济地位平等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路径。文章构建了经济赋权综合指数,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赋权的影响,并重点检验相应效应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以包容性为典型特征的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促进个体的经济赋权,相应效应对传统金融市场上受限较多的女性群体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性别歧视、加强信息搜寻与金融运...
农地城市流转对农户收入和生活质量的促进效应研究————作者:刘淑琳;马双;
摘要: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如何影响农户的收入与生活质量,是实现帕累托改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文章以农地城市流转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其给农户收入和生活质量带来的变化。研究发现,农地城市流转有助于提高受影响农户收入,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农地城市流转通过增加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和改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增加受影响农户的非农就业机会,进而提...
老有所医与老有所依:医养结合政策的代际经济支持效应————作者:张磊;邓紫琪;
摘要:医养结合政策对于缓解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6年实施的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为政策冲击,基于CHARLS2013年、2018年和2020年的老年人面板数据,系统检验医养结合试点政策对子女向父母提供经济支持的总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医养结合政策对代际经济支持的“挤入效应”强于“挤出效应”,使试点地区子女对父母的代际经济支持显著增加,同时实现“老有所医”和“老有所依”,但...
家庭的“失灵”与干预:多元照护协同对失能老人健康的影响————作者:张驰;费舒澜;
摘要:构建非正式照护和正式照护相辅相成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是“未富先老”背景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之举。文章利用2018和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考察由家人提供的非正式照护和由专业人员提供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失能老人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家人照护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在改善失能老人健康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两者的照护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家人往往因不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在维持和恢...
基层医疗服务使用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来自CLASS数据的证据————作者:陈璐;谭翠莲;
摘要:对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不仅减少了老年人前往大型医院的不便,还在疾病预防和管理、健康认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使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8和2020年两期面板数据,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检验了基层医疗服务使用对农村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层医疗服务的使用显著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主观福利;从提升效果来看,同时使用看病、护理和康复服务及预防保...
《中国人口科学》投稿须知
摘要:<正>《中国人口科学》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首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的学术期刊,连续被中国知网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1987年创刊以来,《中国人口科学》围绕人口及相关学科领域的重要议题发表了大量高质量、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是各界人士了解人口、经济等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窗口,为国家和政府部门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欢迎订阅2025年《中国人口科学》
摘要:<正>《中国人口科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主办,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连续四届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该刊自1987年创刊以来,围绕人口及相关学科领域的重要议题发表了大量高质量、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是各界人士了解人口、经济等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窗口,为国家和政府部门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认识人口理论研究中的中国特色————作者:蔡昉;
摘要:<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构建中国特色人口理论体系”。按照这个要求提高人口理论和政策研究水平,是相关领域学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人口学作为一门学科,关注对诸如生育、死亡、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等人口发展现象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人口特征的诸多方面,既作为人口转变过程的影响因素,也在人口转变结果中得到具体体现。同时,人口研究还与经济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对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作者:徐升;尹靖华;
摘要:促进充分合理的医疗服务利用,是保障流动人口健康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2013~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基本医疗保险对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政策为外生冲击,探讨其对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显著增加了流动人口患病时去医院就诊的可能性和住院医疗费用总支出,这一政策对促进患者去三级医院就医的效应更强。机制分析表明,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可...
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与大学生就业市场变动——来自招聘网站大数据的经验证据————作者:毛宇飞;曾湘泉;胡文馨;
摘要:近年来,实体经济在经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冲击后逐渐复苏,并不断与数字经济融合,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利用智联招聘网络大数据,实证检验了实体经济、数字经济及二者融合发展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实体经济复苏初期,企业新增招聘需求减弱,大学生延缓就业使得供给下降;在政策积极干预下,需求侧降幅小于供给侧,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上升。随着数实协同赋能与深度融合,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两侧均发生...
数字政府建设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作者:张明志;郇馥莹;史新杰;李实;
摘要: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数字政府作为一种新型政府治理模式,对区域就业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通过匹配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国脉电子政务网发布的省级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数据,探讨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显著提高了农民工就业质量,且对工资收入、福利保障、工作稳定性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可以通过强化信息传递、...
代际居住空间分离与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转移————作者:卢文秀;吴方卫;康姣姣;
摘要:在老龄化、少子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常态化多重背景叠加作用下,识别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变化,有助于找到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的突破口。文章分析了代际居住空间分离对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如下。(1)代际居住空间分离促使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由家庭向社会转移,即随着代际居住距离扩大,农村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服务的概率下降,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增加。(2)代际居住空间分离通过增加代际经济支持和减少家庭养老服务时...
中国居民部门财富积累的来源结构——基于资金流量表和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作者:潘文轩;
摘要:厘清财富积累来源对促进财富积累、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学界对居民财富积累来源的量化研究较为薄弱。文章在构建居民财富积累来源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资金流量表和国家资产负债表数据,从净财富增量的来源结构、新获取财富的来源结构、增值型资产增长的来源结构三方面量化分析了中国居民财富积累的来源结构。研究发现,2001~2019年间,财富增值对净财富增量的贡献度高于储蓄,收入在新获取财富中的占比高于...
生育对女性就业和职业转换的动态影响——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作者:屈小博;王寻喻;
摘要:文章利用2023年中国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使用事件研究法识别了生育对中国城市女性就业的动态效应,并从职业类型和职业技能需求的视角,实证分析了生育对女性职业转换的影响,得出三方面的研究发现。第一,生育对女性就业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生育早期的0~3年。女性的就业比例在其生育后3年内平均下降了15个百分点,在孩子进入学龄阶段后逐步回升,8年后恢复到生育前1年的水平。第二,生育对受教育程度低、农村户籍、外...
中国婚姻模式变迁对生育的影响——与日韩的比较研究————作者:李婷;王强;
摘要:全球众多国家正面临长期低生育水平的困境,东亚地区儒家文化圈的国家更是集体性陷入极低生育水平,并表现出相似的婚育特征。文章基于中日韩三国婚育模式的历史变迁,探索了中国婚姻模式变化对生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三国经历了相似的婚育水平和模式变化;(2)婚姻模式变动始终发挥着拉低生育水平的作用,已婚生育率对生育水平的影响随时间呈“负—正—负”的变化特征;(3)若以2020年为起点,保持中国女性婚内生...
《中国人口科学》2024年总目录
摘要:<正>~
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能否增进健康?——基于潜类别分析的经验检验————作者:崔晓东;陈友华;
摘要:社会参与和健康是积极老龄化的两大核心议题。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否增进健康的实证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参与行为的分类方式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文章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利用潜类别分析方法对参与行为进行分类,进而检验不同类型的参与行为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识别适合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方式。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的参与可分为生存型、运动型和休闲型三类,其中生存型社会参与最为普遍,运动型...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来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证据————作者:齐秀琳;汪心如;张恬;
摘要:文章结合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和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绿色转型有助于提高农民工就业率,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使农民工就业率提高了4.4个百分点,该结果在处理多期双重差分权重异质性后依然成立;(2)绿色转型改变了农民工就业结构,使大量农民工流入到非技能密集型行业;(3)绿色转型在提高农民工就业率的同时...
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险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理性建制————作者:郑功成;
摘要:<正>社会保险制度关乎人民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护理保障等基本社会权益,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构成部分。社会保险制度的优劣成败,不仅关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且深远的影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制度建设为主线”“...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装备制造技术》
- 省级金属材料及工艺
- 南大核心科学与社会
- 北大核心铁道建筑
- 省级中小型电机
- 国家级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 北大核心微细加工技术
- 国家级精密成形工程
- 北大核心《四川环境》
- 北大核心《计量技术》
- 省级明日
- 国家级《中国科技纵横》
- 国家级《标准生活》
- 国家级国家安全通讯
- 北大核心《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 北大核心《石油化工自动化》
- 省级《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 国家级国外石油机械
- 省级《制冷》
- 北大核心电化学
- 省级新疆气象
- 北大核心《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 国家级科技纵览杂志
- 省级《山西化工》
- 省级《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 省级汽车与社会
- 省级《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 省级新世纪论丛
- 国家级航空世界杂志
- 国家级国际化工信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