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观园》科技期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科学普及出版社主办的科普刊物,旨在把科学的严谨性与普及方式的多样性、趣味性、灵活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科学大观园》知识面宽、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力争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可读性的完美结合。坚持以科学知识、科学生活为切入点,涉及最新科技发展、生命、环境、健康医药、家庭生活、军事知识等方面。
科学大观园杂志栏目设置
科技新干线、科学沙龙、军事天地、科技人物、科学文艺、阿威画廊、启明星、电器世界
科学大观园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科学大观园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阅读推荐:家庭科技
《家庭科技》(月刊)创刊于1992年,由广西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主要内容:有衣食信行、家用电器、卫生保健、科学理财、致富技艺、心理调适、美化生活、子女教育、就业指导、集藏知识、持家经验等。本刊突出实用性、资源性,具有长期保存价值。
科学大观园最新期刊目录
丽江木府:一首凝固的民族史诗————作者:吉哲鹏 ;字强;
摘要:<正>丽江依托木府这一重要的文化地标,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木府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展示窗口。春雪初霁,丽江古城显得格外古朴典雅。晨光中,飞檐翘角的恢宏建筑群静静地坐落在小巷深处。积雪覆盖了雕花的门楣,冰晶点缀在黛青色的琉璃瓦上,时光仿佛在冰雪中凝固。这里便是木府——徐霞客笔下的西南边陲文化明珠,也是纳西族、汉族、藏族、白族等多民族交融共生的历史见证
未来已来————作者:鞠强;
摘要:<正>2025年新年伊始,很多人突然有了一种未来似乎已经触手可及的感觉。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的新一代推理大模型引发了人工智能的又一轮热潮,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带来精彩的表演——以它们为代表的各类前沿科技产品纷至沓来,共同构成了一幅描绘未来的拼图。如果我们想对“未来”有直接的体验,那么中国科幻大会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作为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3月2...
一滴血,揪出阿尔茨海默症的“真凶”
摘要:<正>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与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团队最新研究表明,一种新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症血液检测方法,不仅有助于诊断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还能显示病情发展程度。现有疗法在疾病早期最有效,因此通过简便可靠的方法评估病情进展,将有助于医生判断哪些患者可能从药物治疗中获益及其获益程度。该新型检测还能鉴别症状是否由阿尔茨海默症或其他病因引起。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医学》期刊
最小起搏器比米粒还小
摘要:<正>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了一个比米粒更小的起搏器。该临时起搏器为目前世界最小规格,无需电源,能在动物模型和人类心脏组织中有效调动心脏起搏。这个小型无线装置或可微创植入患者体内,不需要时即可分解吸收,降低治疗的整体风险。临时起搏器对于在心脏手术后出现短暂心动过缓的患者非常重要。传统临时起搏器需要开展的侵入性手术有很大风险,比如感染或心肌受损,以及外部电源和控制系统造成的并发症。这些挑...
研究发现女性听力普遍优于男性
摘要:<正>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女性的听力比男性更为敏锐。此外,居住环境对听力的影响也极为显著,森林地区居民的听力最为敏锐,而高海拔地区居民的听力则相对较弱。人类的耳蜗呈蜗牛状,充满液体,是听觉系统的关键部位。它能够将声音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进而传递给大脑。为了深入了解耳蜗对不同音量和音调声音的敏感性,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展开了深入研究。该研究团队由法国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研究中心(CRBE)的帕特里夏·巴拉雷斯...
未来世界
摘要:<正>乘坐低空智能飞行器回家,享受机器人管家烹饪的美食,与虚拟数字人下棋,在AI教练指导下健身。戴上头显装置,跟随宇航员坐火箭进入太空,在浩渺宇宙中认识星球,前往月球基地运送物资,在月球星际基地漫步。中国科技飞速发展为科幻提供了独特的现实土壤。人工智能为科幻产业的数字内容生产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
焦魁:以“坚持”为钥开启科研之门————作者:陈曦;
摘要:<正>焦魁多年扎根科研一线,不断创新、持续深耕。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他获得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实验室,看到该平台常务副主任焦魁教授正在和团队成员探讨燃料电池仿真技术。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燃料电池全流程正向开发仿真平台,可以帮助工程师更高效地设计和优化燃料电池,为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关键支持
制作电磁秋千————作者:钟阳春;
摘要:<正>秋千在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许多民族共有的传统体育项目,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秋千是小朋友都很喜欢的一项运动,它的历史其实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祖先为了谋生,需要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在我国古代,荡秋千是清明和寒食节的习俗,开始仅限于豪门贵族家的红男绿女游戏之...
江西发现景天属植物新种
摘要:<正>记者3月29日从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景天属植物新种——华东景天。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植物纲要》上。据了解,华东景天隶属于景天科景天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6至18厘米,茎半直立,具4至8节;叶片对生,呈倒卵形至倒卵状菱形,基部渐狭成短距,顶端钝圆;聚伞花序通常具2分枝(偶见3分枝),花瓣黄色,花期为6月至...
神经元“指挥官”决定想吃还是想喝
摘要:<正>当身体发出“渴了”“饿了”的信号,大脑如何将这些需求转化为行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智能研究所、雷根斯堡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发现,在大脑情感中心的杏仁核,藏着一群专门指挥饮食行为的神经元“指挥官”。团队在小鼠实验中发现,杏仁核中央区域存在两类特殊神经元:一类是“口渴神经元”,专门调控饮水欲望。当激活这些神经元时,小鼠饮水量增加;当抑制其活性时,...
3D打印活细胞皮肤可替代动物做实验
摘要:<正>在欧盟2010/63号指令对化妆品及成分的动物实验施加严格限制后,一支国际科学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逼真的、3D打印的带有活细胞的皮肤模型,为安全测试化妆品及其纳米颗粒提供了一个可靠且符合伦理道德的平台。据了解,该3D打印皮肤模型能够高度模拟人类皮肤的三层组织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水凝胶配方与活细胞一同打印,从而实现对化妆品纳米颗粒的准确且符合伦理的检测。水凝胶作为介质,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
“太空如厕”为何是个科学难题————作者:庞之浩;
摘要:<正>在太空生活中,航天员感到最麻烦的事情就是上厕所,因为太空马桶与地面上使用的马桶很不一样。美国耐力号载人“龙”飞船日前因厕所中的一个爆破盘破裂,导致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时间比预期晚了30多分钟。虽然这一“小插曲”没有对航天任务的后续开展造成影响,但再次引起了公众对太空厕所的关注。“太空如厕”一直是困扰各航天大国的科学难题,航天专家也在不断探索太空废物收集处理系统技术的改进方法
数字人领航,科幻触手可及 在2025中国科幻大会感受未来世界
摘要:<正>球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在2025中国科幻大会展区现场,多个科技创新产品与公众“零距离”接触,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科幻大会数字人IP“幻幻”乘坐飞行器,“飞入”京西科幻之城,从屏幕中走出来,以双足仿生机器人的形态与观众见面、与现实主持人互动……这是3月28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式上的场景。开幕式现场,虚拟现实、裸眼3D、沉浸式空间投影等技术,结合高清晰...
科幻+教育 石景山区中小学科学教育成果展亮相科幻大会————作者:付磊;
摘要:<正>此次大会石景山展区的作品注重突出学生的科学幻想能力与探索意识,展现了学生对“科学与艺术”“科学与文化”“科学与生活”的深度理解。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石景山区携多所学校亮相科幻大会,集中呈现青少年在科技教育与跨学科实践中的丰硕成果。在石景山展区前,一台3D打印的擎天柱雕塑机器人引人驻足。记者了解到,这台“擎天柱”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石景山学校2024级高一学生集体创作的。“得益于学校开...
科幻照进现实 走进现实的脑机接口技术
摘要:<正>尽管脑机接口技术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研发和应用潜力巨大,随着技术的迭代进步和伦理规范的健全完善,脑机接口有望让科技之光加速照进现实。您是否想象过,用意念控制物体,用思维与机器对话?如同电影《阿凡达》中瘫痪的士兵用另一个“身体”奔跑,像《黑客帝国》中的主人公将大脑与机器相连,打破现实和虚拟的界限。这些科幻电影中的天马行空,它的起点正是一步步走进现实的脑机接口技术
做手术、辅助诊断、药物研发 人工智能或将颠覆哪些医疗场景
摘要:<正>医疗AI正悄然改变就医体验——基层医院借助AI提升诊断能力,慢性病患者通过智能系统实现个性化管理,顶尖的医疗技术通过机器人“复制”到更多普通医生手中。深夜的急诊室里,手术机器人正在进行高难度关节置换手术;千里之外的县城医院,AI系统正实时辅助基层医生解读复杂心电图;慢性病患者的手机屏幕上,智能管家在耐心地指导患者用药和护理……这些看似科幻的场景,随着医疗AI的发展正在逐步走进现实。日前发布的...
这几天不少人形机器人来北京开会了————作者:汪俐辰 ;刘洋 ;王田;
摘要:<正>我们可以将人形机器人理解为一个新物种,它是具身智能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未来10年,人形机器人将走进工业、特种、危险等场景,经过这些场景的验证后,才有可能进入家庭提供服务。我们需要以辩证的眼光,认识到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需要时间的验证。——多才多艺的人形机器人这几天,有不少人形机器人来北京开会了!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众多人形机器人集中“参会”,15家企业的近百台具...
科幻阅读 穿梭星际 打开想象力之门————作者:方力;
摘要:<正>观众佩戴3D眼镜进入“深空未来”主题展演,8K超高清画面将浩瀚宇宙的壮丽景象呈现眼前。孩子们伸手“触摸”划过头顶的星辰,惊叹声此起彼伏:“好神奇啊,那颗星星从我头上划过去了!”“感觉自己像在宇宙中飘浮!”戴上3D眼镜体验《太空遨游》的震撼场景、用8K大屏共同绘制科技万花筒、最后再听一听科幻作家探讨科技与文学的交汇点,感受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3月21日,一场“阅读+科技”的奇幻狂欢在杭州古荡...
刘慈欣:科幻文学正处在深刻变革的节点————作者:陈杭;
摘要:<正>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为科幻提供了独特的现实土壤。过去一年,从航天技术到量子计算、脑机接口,大家见证了很多令人振奋的科技突破。“科幻从来不是预测未来的水晶球,而是照亮未知的火把。愿我们笔下的每一个故事,都能为人类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点亮一盏灯。”科幻作家刘慈欣在2025第八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暨学术论坛上如是说。科幻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自传入中国以来,已走过百余年历史。在刘慈...
中国科幻电影开启多维创新之旅————作者:刘藩;
摘要:<正>科幻片中的科幻世界设定,可以分为远未来、近未来和有科幻元素的当代世界。不论哪一类科幻世界,都和现实有内在的隐喻或呼应关系,都奠基于当代前沿科技发展。近年来,在《流浪地球》系列带动下,科幻题材逐步成为国产影视产业新的增长点,科幻题材或者带有科幻元素的故事片《独行月球》《疯狂的外星人》《宇宙探索编辑部》《从21世纪安全撤离》,动画片《熊出没·逆转时空》以及剧集《开端》《三体》等受到热捧。一批新的...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 省级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国家级《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 省级吉林画报
- 北大核心《建筑机械化》
- 省级中国劳动科学
- 北大核心城市规划学刊
- 北大核心《膜科学与技术》
- 北大核心《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 省级《时尚旅游》
- 省级《广西通信技术》
- 北大核心《运筹学学报》
- 国家级《建筑知识》
- 国家级《建筑与文化》
- 省级《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石材》
- 省级中国远洋航务
- 省级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复杂油气藏
- 省级职业
- 省级油气地球物理
- 北大核心《铁道学报》
- 省级《云南工业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水电站设计
- 省级自然科学史研究
- 北大核心《天然气工业》
- 省级河北电力技术杂志
- 北大核心《环境卫生工程》
- 北大核心《石油机械》
- 北大核心船海工程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