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热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2-1613/TV
国际标准刊号:1009-640X
主办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主管单位:水利部
查看水利水运工程学报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浙江消防科技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本钢技术省级杂志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国家水利部主管,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主办,是面向国内外水利、水运工程行业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ChinajournalNet).《水利水运工程学报》主要报道水利水电、水运、海洋和土木建筑等工程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科研、施工、监理和管理等众多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读者对象为从事水利、水运工程建设事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及有关院校的师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获水利部优秀科技期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论文、短文及工程应用、专题综述及述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哥白尼索引(波兰)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并严守国家机密.稿件文责由第一作者自负.来稿时请说明不曾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

  (2)《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来稿一式两份(可有一复印件).来稿可以是稿纸手抄稿,亦可是计算机打印稿(请用A4纸、宽间距打印),必要时可寄软盘(注明所用排版软件)。

  (3)《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来稿内容应包括: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作者、工作单位(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300个字以内);关键词(3~8个);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含英文题名、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工作单位的准确英译、关键词)。

  (4)文稿尚需著录作者个人信息:性别、出生年、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主要研究(工作)方向;论文资助信息:基金的正式名称、项目编号。

  (5)必须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6)文中插图和表格分别按自然顺序编号,需随文出现.图面必须清晰,写清图名(应附有图名英译);表格使用三线表,写清表名(应附有表名英译)。

  (7)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文中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参考文献的标注需采用“顺序编码”标注制,并在文后按引用顺序列入参考文献表中。

  (8)为便于联系,请附主要作者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和E-mail等。

  (9)稿件请勿一稿多投.稿件选用与否一般在3~6个月内予以初步答复.之后,如没有信息通知作者,则可自行处理.作者请自留底稿,恕不退回稿件.在发出稿件录用通知和将审稿意见交作者修改、定稿的3个月时起,作者仍未寄回修改清稿或不交寄版面费,即视为自动撤稿。

  阅读推荐:水利信息化

  《水利信息化》水利工程师论文发表期刊,经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自2010年4月起《水利水文自动化》更名为《水利信息化》,指导单位为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单位为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更名后的《水利信息化》杂志以服务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为宗旨,紧紧围绕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权威发布水利信息化建设政策、法规和标准,及时介绍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介绍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敏锐追踪信息化建设热点、难点和焦点,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促进水利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加强水利信息化的宣传工作,传达水利信息化政策,普及信息化知识,促进水利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读者对象:从事水利信息化工作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软硬件供应商、咨询及服务机构、政府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决策人员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考虑土拱效应的EPS板减压砂土挡墙土压力研究————作者:胡韬;徐思远;李民;王洪祯;樊科伟;

摘要:在混凝土挡墙和墙后回填土之间放置土工泡沫(简称“EPS”)板,利用EPS板的压缩变形能够有效减少作用在挡墙墙体上的土压力,但同时也导致这类挡墙(简称“EPS板减压挡墙”)墙后土压力的分布及大小与刚性挡土墙大不相同。通过开展EPS板减压砂土挡墙模型试验,研究了挡墙墙后回填砂土的位移模式和土压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考虑土拱效应的EPS板减压砂土挡墙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EPS板密度...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泗洪站-睢宁站河段水力特性分析————作者:卞新盛;朱铃钰;闻昕;王怡波;吴志峰;

摘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具有输水线路长、影响因素多、工况变化复杂等特点,解析河道水力特性是保障大型梯级泵站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以泗洪站-睢宁站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MIKE11建立一维河道水动力模型,从槽蓄量、水力损失和水力响应特征三个方面对河道进行水力特性分析,研究不同调水工况下河道水力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位模拟平均绝对误差为0.044 m,具备较好的模拟精度;分析了河道水力损失的变化特征,提出了减...

滑坡生态-支护结构联合防护机理研究————作者:林程;张桂荣;孔洋;汪璋淳;张贤;李欣然;

摘要:考虑三峡库区典型堆积层滑坡的滑坡体物质组成,以黏性土与砂土混合物为滑体介质制作滑坡模型,人工设置软弱滑面,研究降雨入渗导致的滑坡变形过程中生态-支护结构联合防护体系的受力、变形与桩身弯矩分布规律,以及边坡渗流场变化,揭示浅表层生态植被防护结构与深层抗滑桩等支挡结构之间的受力分配模式。结果表明:在持时为8 h、降雨强度为18 mm/h的连续降雨条件下,采用生态-支护结构联合防护体系的生态边坡相较于仅...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雨洪过程定量关系构建与相似性判别————作者:高俊杰;谢康;王国庆;白世明;杨娜;刘翠善;

摘要:基于降雨与洪水特征指标,依据1996—2023年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窟野河转龙湾站的径流数据和降水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对雨洪过程进行相似性判别,采用不同回归方法构建雨洪定量关系,量化分析了3种类型洪水与降雨特征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短历时单峰型洪水以多元线性回归效果最优,长历时高孤峰型洪水和小流量多峰型洪水采用逐步回归拟合结果较好。本文结论进一步揭示了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的雨洪特性,...

基于CMIP6气候模式降水和气温的两种降尺度模型研究——以黄河兰州以上为例————作者:孙小茜;王兴平;赵阳;张译尹;邢子康;鞠琴;

摘要:获取高分辨率气温和降水数据是流域气候变化及洪旱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基础工作。基于黄河兰州以上流域16个气象站实测气温、降水资料及NCEP再分析数据,筛选最优网格及大气环流因子,建立SDSM(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统计降尺度模型及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降尺度模型,并利用站点实测数据作精度评估。在此基础上,选用CMIP6中MRI-ESM2-0...

基于LightGBM模型的热带气旋最大风速订正研究————作者:殷成团;孙忠滨;章卫胜;熊梦婕;徐昕;盛晓强;张金善;

摘要:热带气旋最大风速是评估台风灾害影响的重要指标。由于观测技术限制和数据整编方式差异,1970年代以前的热带气旋最大风速数据存在明显偏大的现象。采用经验公式法和LightGBM机器学习模型对最大风速进行了订正。结果表明:经验公式法对风速的订正效果整体较好,但当风速小于20 m/s或大于52 m/s时误差会迅速增大;LightGBM模型的风速订正结果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尤其适用于高/低风速情景;...

超长期服役港口工程结构的极值波高研究————作者:王兴超;古李田;贡金鑫;

摘要: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波浪极值高度非平稳性是超长期海水港口结构设计考虑的重要问题。收集了中国南方某海域的波浪数据,将极值波高视作非平稳随机过程,分析得到年最大有效波高的概率分布和设计使用年限内有效波高的概率分布;确定了不同重现期的波浪高度特征值;得到了设计使用年限内最大波高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中国南方某海域的有效波高年最大值有随时间增大的趋势,其截口分布为极值I型分布;以现行港工设计规范采用的...

正双工新型透水框架消能护滩机理研究————作者:刘祺;罗霆宇;黄蓓蓓;徐华;赵泽亚;王浩杰;

摘要:针对传统消能护滩结构存在整体钩连性不足问题,开展了正双工透水框架抛投几何特征、水力消能特性、防冲促淤效果试验研究工作。研究表明:单位面积上,正双工透水框架的抛投高度、孔隙率与抛投层数存在一定关系,每一层抛投高度与孔隙率随着抛投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正双工透水框架具有阻水消能的作用,抛投后抛投区内时均纵向流速与紊动强度垂线分布均发生调整,并建立了抛投区中心时均纵向流速垂线分布公式;抛投层数...

海上风电大直径吸力桶基础冲刷数值模拟————作者:管友海;杨照辉;梁开新;刘欣;吕环宇;刘少健;

摘要:为了探究波流耦合作用下不同工况时大直径吸力桶基础的冲刷坑形态及最大冲刷坑深度,基于福建省某海域项目典型海域水文地质资料,采用Flow-3D软件开展大直径吸力桶基础冲刷数值模拟研究。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系统研究吸力桶基础的冲刷特性,基于国外学者提出的简化模型,提出了满足实际工程安全要求的冲刷坑简化计算模型。结果表明:(1)吸力桶基础冲刷坑深度与水流、波高、露出土体高度、桶径、尺寸比成正比;(2)...

黄河源区冻土变化对流域地表径流和水源涵养量的影响————作者:秦甲;施发祥;崔峻豪;杨冰峰;丁永建;

摘要:黄河源区是黄河流域的重要产水区和水源涵养区,近年来气候变暖导致黄河源区冻土退化加速、多年冻土活动层逐渐增厚。冻土的变化使黄河源区的水资源和涵养功能研究变得更复杂。研究明晰多年冻土变化状况、量化评估水源涵养量对多年冻土变化的响应,对黄河流域及青藏高原水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文、气象及冻土等多源数据,对黄河源区多年冻土变化对流域地表径流和水源涵养量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1)196...

基于时序InSAR监测的土石坝沉降变形态势聚类分析————作者:李子阳;王文;娄本星;李强;李涵曼;

摘要:借助时序InSAR技术对土石坝表面变形进行全覆盖监测,可弥补传统地面单测点监测的不足。针对时序InSAR所获得的海量监测数据分析困难,提出了土石坝表面变形态势的聚类分析和异常变形区域识别方法。首先依据InSAR监测数据所表征的大坝表面变形规律,采用层次聚类算法对坝体表面进行分区;再利用云模型的逆向云发生器将InSAR相干点的变形序列转化为云参数,概化各分区的变形特征;最后借助局部异常因子量化分区内...

H-M-T复合加载模式下三桩基础的失效包络面研究————作者:赵子豪;韩景春;张皓;

摘要:为深入探索海上风电三桩基础在多变环境下的承载极限及破坏特性,采用OPTUMG3建立3D有限元极限分析模型,系统研究了单向加载、H-T双向加载及更为复杂的H-M-T三向复合加载模式下的失效包络面特征,同时还特别关注深径比(L/D)、距径比(s/D)这两个关键参数对三桩基础的失效包络面的影响规律,最终基于MATLAB对三桩基础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模型...

闸控湖泊水生植物恢复的敏感生态水位研究——以固城湖为例————作者:谢得宝;周敏;冯俊;姚亚芹;郭刘超;陆海明;

摘要:水位变化对湖泊水生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分析了固城湖2006—2023年水位、2013—2021年水生植物变化特征,探讨了固城湖水生植物对水位变化的响应关系,提出了基于水生植物恢复的闸控湖泊敏感期生态水位。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1年固城湖平均水位为8.47 m;2012年新建出入湖水闸投入使用,为提高水资源利用量,固城湖汛后蓄水位由8.50 m提高到9.50 m,2012—...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区产汇流影响研究————作者:王斌;严小林;鲍振鑫;王婕;吴厚发;王泽君;

摘要: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产汇流关系,进而影响城市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发展。以杭州城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Patch-generating Land Use Simulation(PLUS)模型预测未来土地利用情景,构建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模型,分析区域产汇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PLUS模型可以预测研究区域未来土地利用情景,预计到2030年,建设用地相较...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编辑部谨向2024年度审稿专家表示诚挚的谢意——(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姓氏拼音排序)

摘要:<正>~

CMIP6模式下渭河流域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作者:占杨英;汤军;高贤君;杨元维;范桂英;邓莉婷;

摘要:渭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研究流域未来气候状况将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提供坚实保障。利用渭河流域的27个气象站资料(1979—2014年),并结合NCEP的再分析数据,构建了SDSM的降尺度模型,应用于NorESM2-MM、CanESM5、MPI-ESM1-2-HR等CMIP6多模式集合的3种不同情景(SSP1-2.6、SSP2-4.5和SSP5-8.5),预...

级配影响下泥沙制约沉降特性试验研究————作者:李子琦;许春阳;罗雯;周春艳;

摘要:针对不同级配组成泥沙混合物,利用沉降试验方法,系统探究了级配对泥沙混合物制约沉降特性的影响,包括对质量浓度分布、清浑界面沉降速度及沉积层厚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物制约沉降的泥沙分离现象在粉沙质量分数为35%~38%时尤为显著,该粉沙质量分数可看作是不同级配组成泥沙制约沉降方式转变的临界值;清浑界面沉降速度随粉沙质量分数或中值粒径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依托试验数据拟合得到悬沙质量浓度为100 g/L、...

可变模糊集理论评价水库运行管理————作者:胡雯;陆洋洋;方国华;郑旺;张世伟;

摘要:为科学评价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结合当前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的举措要求,从“四全”管理、“四制(治)”体系、“四预”措施和“四管”工作4个方面,构建了由25项指标组成的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模型;以江苏省石梁河水库为例,评价其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结果表明,基于可变模糊集理...

八堡船闸常水位输水系统水力特性原型观测————作者:徐玉明;严秀俊;李海健;蔡致远;

摘要:八堡船闸为中国首座在强涌潮河段双线同时新建的1 000 t级船闸,是继三堡船闸后第二个连接京杭大运河和钱塘江的水上交通枢纽。通过对船闸无水、平水及常水位条件下输水系统的观测,掌握阀门启闭特性及闸室输水水力特性,为保障船闸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依据。观测表明:船闸阀门运转稳定,阀门油压机启闭力均满足设计要求,短廊道集中输水系统整体消能布置较好,闸室水位变化平稳、进出口水流流态良好,船闸能够安全运行和高效...

侵蚀功能仪试样形状改进及允许粒径研究————作者:王焱龙;辛俊龙;张鹏涛;薛江寒;陈辰;陈建康;

摘要:近年来,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导致堰塞坝和土石坝漫顶溃决频发,为探究漫顶过程中的水土相互作用机理,需对坝体土石料进行冲蚀试验。堰塞坝和土石坝级配宽泛,如何对粗粒土开展冲蚀试验,准确获取其冲蚀参数是目前的研究难点之一。对于固定管道截面尺寸的改进侵蚀功能仪,通过建立其三维管道模型并利用Ansys Fluent进行流体仿真模拟,研究选取合适的试样截面几何形状及最大允许粒径。采用2种试样截面形状(矩形和圆形)...

  相关科技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核心水利学报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keji/6548.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